正文

和光同塵墨緣生

(2010-10-01 16:34:08) 下一個

唐朝軼者,字子常,號圖龍雕蟲山館主人,蜀中金堂人氏也。嚴謹少言,善攻書,能作畫,喜京戲,每至興處,嚐作老生之腔哼唱矣。。。。。再寫下去恐有迂腐之嫌了,罷,像我這般“門外談禪”地來談朝軼及其書法,恐有不得要領的貽笑大方。然門外之人或許還有門外之見,以我這對書法和朝軼若即若離的狀態,何嚐不是應了那美的最高境界------距離了呢?!那麽我且鬥膽姑妄言之罷。

 

朝軼學書,一如其人,認真誠懇。在熙熙攘攘的塵世中,在北沙灘老北大的“女生宿舍”裏,聽著京劇,沏壺茶,再凝神靜氣地寫字,明月清風,滿室墨香。這種典型的文人作派使他有著這個年齡少有的老成持重,而身著對襟棉服,戴著眼鏡矜持微笑的朝軼,竟有幾分年輕時沈尹默的味道。然文人形象易得,文氣難求。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實非朝夕可就。這氣蘊於中而形於外,其作品才經得起品味,這也正是藝術真正的生命所在。沒有文氣、沒有文化韻味之作終究隻是無根之草,成不了氣候的。

而如今的書法界甚至整個藝術界大都是浮躁不堪,泥沙俱下,失卻了真正的書法精神文化格調,更無從談個人精神的著落處。而也許我們的社會是很難給藝術家一個很好的支點,而藝術本身的獨特性也無法去尋得那個恰當的支點。進入所謂主流所謂協會者未必都是好的,邊緣倒常常是高手如林。藝術家是不能被絭養的,否則生氣全無。這實在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以致眾多所謂的書法家變得如同古董一般,“別人不知道拿他怎麽辦,他自己也拿自己沒辦法。”李世南先生曾淳淳告誡青年,“一定要加強文化修養,多讀書,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底蘊,有回味。這是我多年的心得。”並誇獎在座的朝軼做得最好,比較有文人氣了。這得益於他個人的勤奮,以及在劉正成老師那裏的熏陶。“鬆竹梅花堂乃治學之地,子常治學之餘,忽而興起,或行或草,皆有文氣氤氳之象。”劉先生的鬆竹草堂文人書家往來酬唱,朝軼深受之,加之他本身的靈氣,已然自成氣象。

朝軼的作品總是附上因緣由來等小章句,與其作品一起相得益彰,更添洇潤之文氣。如其《壽家父擬蘭亭》跋:“餘幼時即從家父習字,家父示我以蘭亭作範本……”。一如《蘭亭序》裏的開篇:“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書文皆成妙品。

 

朝軼碑帖功底紮實,穩實的筆底使他習趙孟钜膊恢鋁髏摹6?畹彌??ぁ;蛐硎俏腋鋈訟埠茫?謔櫸ㄖ杏貪?菔椋?腔砝侍烊壞牡?捶ㄗ絲贍蘢釵?島銜倚男災械腬r 某些不拘。朝軼的《草書懷素上人草書歌手卷》,正是在凝重沉著的碑帖功夫上而超拔出來的筆勢張開之作。在北大書法研究生班的首博畢業展上,這恐怕是被駐足 流連最多的一幅作品,好評如潮。尊師劉正成先生評價他,“其書敦厚而靈動,平正中筆鋒每有玄機出之。

和大多數書家一樣,朝軼也喜歡王鐸,但習王鐸者多矣,鮮有得其神韻者。朝軼的方式是從王鐸的書法作品和曆史故事中了解真正的王鐸,融合他的內斂(把握不好 這一點,就容易誤入歧途,倒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搞怪);王鐸壓抑的氣,禦筆出勢之間的神韻,遠非大多數人理解下隨意的放縱筆意,以致精氣盡失的頹 敗。在此基礎上,再體會徐渭的狂放,於簡靜中揣摩出屬於唐朝軼自己的風格。由此看來,朝軼大師根基氣度已露端倪也。而他的某些作品中不夠堅定自信的筆法, 不夠放鬆大氣的東西仍是局限所在。然年齡所在,摸索不可避免,望能耐住寂寞,自見真如,定當大器早成矣。

 

對於書法,我想朝軼的確是發自靈魂深處的熱愛,這也正是最能引導他成就他的根本。藝術最講求天賦和自然,一味埋頭蠻練、模仿,到頭了也終究隻能是書匠,毫 無靈氣可言。朝軼是有天分的,但有天分者最怕懈怠和自以為是。所幸我們總還能感覺到朝軼的勤奮和謙和,雖然他是傲在骨子的。朝軼看似冷峻嚴肅的外表下,是他內心有如酒神般的熱情。這在他的書法作品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冬心先生詩軸》、《唐伯虎詩橫批》等等,張弛之間,動人心魄。

對於書法,朝軼說他是充滿了敬畏,不敢刻意去求新求變,去模仿和製造些“變態”的東西。以致於他能不斷地否定自己,確定自己,於黑白當中悟得真道。朝軼曾說,“我隻是力求寫現代的新氣象,個人的真性情。”此言一出,當知朝軼誌趣所在矣。

朝軼曾贈我兩卷《心經》,一卷慎重而矜持,一卷灑脫自如,各見其趣。雖是他“暑氣正濃時沐手抄錄”所作,但觀之讓人暑氣頓消,以致我每每靜坐之時展開來看,不忍釋卷。雖知如此“心有所住”而罪過罪過,然是真心生歡喜,想必亦是佛陀所示?遂心安自在了。

然既在此世,“和其光,同其塵。”居於世俗而不入俗流,願朝軼能以平和之心構建自己的書法磁場,好的書法就該是這樣,原本就是這樣。朝軼,任重道遠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