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真理和辨別真理的標準,檢驗真理的方法等等,本來是個簡單而普通的常識問題。本來也就不是個新鮮話題,國內國際,毛澤東本人,早就對此有過明確言談和書著。不贅。
學者將真理標準的闡述視為一個純理論問題。
政客將之拿為一塊敲門磚。
目的隻有一個: 拿這塊磚打人,打神。
這塊磚 有點兒像 打神鞭,就是掀翻華國鋒(活該!),打下毛澤東(撼山!)
四十多年過去了,經曆者也許還有印象;少小後輩,也應對當年的真相了如指掌。 特按。
來龍經由與去脈:
1976年秋天,“四人幫”倒台,在南京大學哲學係做教師的胡福明和同事們一起,以飲酒吃蟹的方式來慶賀,並積極投身批判“四人幫”的鬥爭中。然而,1977年2月7日,“兩報一刊”的社論提出了“兩個凡是”。“這等於給揭批‘四人幫’的熱潮潑了一盆涼水,等於回到了‘文革’老路子上去。”胡福明當時很吃驚。
但他也很快意識到,抓住了“兩個凡是”,就抓住了批判“四人幫”、批判“文革”錯誤路線的靶子。然而,胡福明感到心裏沒底,直接批判“兩個凡是”,他敢寫也沒人敢發。1977年三四月份,胡福明猶豫了一個多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最終占了上風,他暗下決心開始動筆。
1977年7月,胡福明的妻子因病住院。去陪夜時,他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帶到醫院,在病房走廊裏蹲在椅子上草擬文章提綱。瞌睡了,就把三張椅子拚起來躺一會,醒了再看、再寫、再改。五天後,妻子出院了,提綱也大致寫成了。9月初,胡福明將8000字左右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文章,寄給了《光明日報》編輯。
後經反複共同討論和修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於1978年5月10日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文章公開發表於第一版,新華社於當天轉發了文章全文,《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也於次日全文轉發。同年12月舉行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被高度評價為“對於促進全黨同誌和全國人民解放、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
20世紀80年代,胡福明離開南大,調到江蘇省委工作,曆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省委常委、省委黨校校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他仍堅持認為自己不是個官員,而是一個學者。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08/c_1123960668.htm
2019年9月25日,胡福明獲中國 “最美奮鬥者” 個人稱號。
-------
幕後和內幕: 胡耀邦,羅瑞卿,汪東興,華國鋒,,,,,
這大概是1978年2、3月間的事。起草過程中,曾在中央黨校第一期學習過的《光明日報》總編輯楊西光送給我一篇他親自組織來的談實踐標準的稿件,題目是《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作者是南京大學哲學教師胡福明。《光明日報》重視這篇文章,在楊西光主持下精心修改多次。楊送來這篇稿件的原因,意在得到《理論動態》的支持,首先在《理論動態》刊載,然後再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我看了來稿,覺得文章寫得還是有勇氣的,隻是理論和邏輯性不足。我將來稿交給孫長江一並處理,請他與他正在起草的文章捏在一起,題目還是用我們原定的。文章最後由我修改定稿後於4月27日送胡耀邦和有關同誌審閱。因為這篇文章的處理既未經過《理論動態》組,事前亦未向胡耀邦報告,所以我特地在電話上向胡耀邦說明這篇文稿的來曆及意圖。如前所述,在黨校,這已不是一件新鮮事。胡畫圈表示同意並退回,未作修改。文章就在1978年5月10日出版的《理論動態》上發表了。第二天即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名義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人民日報》轉載。
這篇文章的發表,竟然引起一場大討論,是我們始料所不及的,這可說是一種偶然性。當然,偶然性後麵總隱藏著必然性:兩條思想路線的分歧既然存在,爭論或遲或早要發生,不是發生在這個問題上,就是發生在那個問題上。這場爭論由這篇文章引起,公平地說,首先對文章提出指責的吳冷西同誌(“毛辦成員”)有功勞,當時如果沒有吳冷西同誌對這篇文章的指責,正像當時於光遠同誌告訴我的:他看這篇文章隻把它當作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常識問題,瀏覽一下就放下了。吳冷西同誌並不像於光遠那樣瀏覽一下就放下,我想這也不奇怪,因為他是“毛辦”成員,與提出“兩個凡是”有關,因此他對這個問題有高度的敏感。
吳冷西當天晚上(5月12日晚11點)就給《人民日報》總編輯胡績偉打電話(吳冷西“文革”前是《人民日報》總編輯,胡績偉是他的副手之一),提出嚴厲的指責。指責的具體措辭究竟如何,胡績偉和吳冷西兩人說法不一,但這一點並不重要。根據胡績偉當時的電話記錄稿,吳冷西說了這篇文章是“砍旗”、“犯了方向性錯誤”、“政治上問題很大,很壞很壞”和“哲學上否認相對真理”等話;而根據吳後來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的聲明,他說他隻說過這篇文章提倡懷疑一切、不可知論,否認真理的相對性,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說過這篇文章的基本傾向是要修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會使讀者提出究竟是砍旗還是舉旗,會在國內外引起很壞的反應;並說文章是批判教條主義而不是批判修正主義(即他認為當時仍應當批判修正主義,而不應當批判教條主義——作者注),因此方向偏了,如此等等。
但問題並不限於吳、胡個人之間。看來,吳是代表當時的意識形態領導機構說話。因為緊接著,當時主管中央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人汪東興同誌於6月15日召開了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直屬新聞單位負責人的緊急會議,專門批評實踐標準這篇文章,還批評《人民日報》發表的另一篇談按勞分配問題的文章,並提出防範措置。汪批評這個時期發表的“特約評論員”文章說:“特約,是誰嘛?不知道。這些特約評論員文章有問題。”因為《人民日報》有較大的社會影響,所以他特別批評《人民日報》“沒有黨性”、“沒有把好關”,今後不能隨便發這類文章,特別是“特約評論員”的文章。
對於實踐標準這篇文章,當時的黨主席也親自向胡耀邦點了有關人士的名。
還有這時的社會科學院院長,在社會科學院召開的一次大會上,也提出了指責,說如果認為中央領導在真理標準問題上有分歧,那就是分裂黨中央。
形勢驟然變得緊張起來(盡管當時尚限於上層內部)。有一點很清楚,思想路線的分歧也就是政治路線的分歧。
http://www.yhcqw.com/34/459_2.html 我所經曆的真理標準討論 - 炎黃春秋
-----------
1977年2月7日,"兩報一刊"發表題為《學好文件抓住綱》的社論,"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兩個凡是" 的公開提出, 引發了全黨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發表後,立即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巨大的反響。這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決不是一般哲學問題的爭論,而是在思想上、理論上最根本的撥亂反正。這場討論的意義和作用是偉大而深遠的。首先,它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從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其次,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的思想路線,為進一步撥亂反正準備了思想條件。(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研究生部 師霞)
http://cpc.people.com.cn/GB/64156/64157/4418445.html
從1978年8月開始,一些省、區、市黨委和大軍區黨委主要負責人積極參與討論,他們發表講話,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觀點,批評“兩個凡是”。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連續報道了他們的講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78年9月,鄧小平視察東北,發表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談話,進一步批評了“兩個凡是”,使更多的領導幹部認識了這場討論的重大意義。胡耀邦依據討論的進展情況,指導理論動態組撰寫了多篇文章,作為特約評論員文章發表,推進討論。
這個討論發展到1978年的八、九、十月,就形成了大討論的局麵。
1978年11月10日開始的中央工作會議,真理標準問題成為一個熱點。二百多與會者結合實際,闡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觀點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指名道姓地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與會者以實踐為標準,議論了“文化大革命”及此前發生的一些重大案件,議論了一些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在與會者討論的基礎上,黨中央為“天安門反革命事件”平反,撤消了中央關於批鄧的文件,提出為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同誌平反。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有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
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結束時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著重指出,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他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他明確指出,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鄧小平的講話,把問題提到了應有的高度,是對這個討論所作的最好的總結。
隨後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作了高度的評價。這標誌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已經取得了成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新任中宣部部長胡耀邦的主持下,召開了理論工作務虛會,對一係列重大問題進行撥亂反正,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從1979年5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在廣大基層,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補課。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了《曆史問題決議》,標誌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也標誌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結束。(沈寶祥)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5/0512_2664_534988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