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政府要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努力 -- 1949年之後】

(2019-07-20 21:40:42) 下一個

 

 

3. 二戰中與各國訂立新約


1942年1月1日,中國作為世界四大國之一,與其他25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從法理上支持了中國的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1943年1月11日,《中美平等新約》在華盛頓簽字,《中英平等新約》在重慶簽字。美國和英國同時放棄在華一切特權,英國更多了一條放棄任用英籍臣民擔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一切權利,從而徹底否定了外籍稅務司的製度,完善了已經簽訂的中國關稅獨立的相關條約。 受英美影響,比利時、挪威、加拿大、瑞典、荷蘭、法國、瑞士、丹麥、葡萄牙等九國相繼與國民政府簽訂了相似的新條約。

 


日本在獲悉英美與蔣介石談判新的平等條約後,搶在英美之前兩天,與汪偽政權訂約,交還租界和廢除法外治權。甚至包括北平使館界、上海、廈門公共租界和廣州、天津的英租界。同年,意大利交還天津意租界、廢除法外治權,法國維希政府交還天津漢口廣州上海法租界和廣州灣。

 

 

1943年12月1日,中、英、美三國簽訂開羅宣言,宣言規定“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1945年,中、英、美發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並遵守開羅宣言。同年日本宣布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就對日作戰後期及戰爭結束後解決雙方爭議問題而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根據條約,中華民國政府允許將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人民在外蒙當局與蘇聯的監視和控製下進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97.8%的公民讚成外蒙古獨立。)同時,蘇聯政府承認東三省為中國之一部分,對中國在東三省之充分主權重申尊重,並對其領土與行政之完整重申承認,包括關於大連與旅順口海港及共同經營中國長春鐵路。

 

 

至此,除了香港、澳門、外蒙古以及蘇俄侵占的154萬平方公裏土地,其餘權利基本全部收回。

 

 

三、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於廢約的努力

 

 

1. 中蘇領土爭議

 


1950年1月20日,中蘇簽訂《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規定不遲於1952年末,蘇聯政府將共同管理中長路的一切權利以及屬於該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中國政府。在同一期限內,蘇軍從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中國政府,由中國政府償付蘇聯自1945年起對上述設備的恢複與建設的費用;蘇軍撤退前的時期,該地區的民事行政,應由中國政府管轄。大連的行政,也完全由中國政府管轄

 

1963年3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評美國共產黨聲明》,公開提出《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和《伊犁條約》是沙皇俄國政府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文章重申中國政府在新中國成立時就宣布,對於曆史遺留下來的曆屆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條約要按其內容承認、廢除、修改或重訂。

 

 

1964年2月至8月,中蘇雙方在北京舉行邊界談判。在談判中,中方代表表示不要求收回條約割讓的領土,但要求蘇方首先應承認存在“不平等條約”這一曆史事實,退回在條約之外實際占領的20萬平方公裏爭議領土。蘇方拒不承認那些條約的不平等性質。

 

 

然而在實際的邊界線問題上,進展卻很順利。根據互換的地圖,雙方討論了東段邊界線的走向,並就絕大部分走向達成了一致,即同意以黑龍江、烏蘇裏 江為界的地段,以兩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400多個爭議島嶼和約600平方公裏爭議水麵劃歸中方,珍寶島等島嶼均歸屬中國。額爾古 納河以現行主河道中心線為界,蘇方控製的200餘平方公裏島嶼(蘇界外領土)劃歸中國。對滿洲裏附近的陸地邊界線,以及黑龍江、吉林兩省同蘇聯的全部陸地邊界線,基本達成協議,稍有調整。雙方同意先將黑瞎子島的歸屬問題掛起來。總之,整個東段邊界除個別島嶼歸屬未定外,基本上都已達成協議。蘇方並已起草好了除黑瞎子島之外的整個東段邊界線的協議,準備簽署。西部邊界則隻是把問題擺了出來,尚未來得及做進一步的討論。

 

 

幾天後風雲突變,7月10日毛澤東在接見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等人時提出:“大約一百年以前,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才成為俄國領土,於是,海參崴、伯力、堪察加等地也就是蘇聯領土了。這筆賬我們還沒有算。”

 

 

根據最高領袖的指示,要求蘇聯首先承認條約的不平等性再次成為會談的唯一主題。中蘇邊界談判因此陷入僵局,8月22日,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蘇聯代表團回國。

 

 

隨後中蘇邊界事件不斷擴大,終於在1969年3月爆發了珍寶島地區的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1969年9月11日,周恩來與柯西金舉行了"機場會談",雙方達成了簽訂一個關於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衝突、雙方武裝力量在邊界爭議地區脫離接觸等四點臨時措施的協議。

 

 

1991年中蘇兩國簽署《中國和蘇聯關於國界東段的協定》,

2004年中俄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明確了關於兩國以來長期爭議的黑瞎子島,珍寶島以及阿巴該圖洲渚地區屬於中國


2. 中國恢複對港、澳行使主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發表《中英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訂《中葡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