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穆克登率部與朝方官員共同查邊,5月15日,在長白山分水嶺鴨綠江、圖們江兩江源頭立碑,碑文注明“烏喇總管穆克登奉查邊至此審視,西為鴨綠,東為土門,故於分水嶺上勒石為記。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照片拍攝於1920年代,該碑已於1931年遺失。1957年8月勘察時,於天池東南方約5公裏,西接大旱河,東鄰黑石溝的地方發現立碑的碑座(《中國測繪史第三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89》測繪出版社,2002年版,第617頁)
由於長期以來中朝雙方此地疆界含糊,穆克登此次定界,明確了如下幾點:
1、中朝雙方進一步確認了鴨綠江、圖們江為雙方界河;
2、穆克登碑確認了天池在中國境內;
3、穆克登提議圖們江源潛流(幹涸)處設立界柵,朝鮮方麵讚同並予以實施,中朝雙方明確了中朝圖們江源部分疆界的實際位置。
然而,由於穆克登處事草率,而中方保存的查邊的資料又毀於一場大火,以致中韓兩方至今吵個不停。
中國學者根據實地考察複原的石堆與木柵位置(《黑石溝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韓國 出的 高麗底圖
蔣介石連東北都不要了,奢談什麽中朝邊界自然也就成了笑話
(中華民國政府雖然不承認滿洲國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後與其建立了通郵、通車、通航及貿易聯係)。
抗戰勝利之後,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必須歸還所有以前用暴力奪取的特權和利益,《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自然失效。
然而,自穆克登定界以來,除了光緒年間兩次有始無終的勘界外,中朝雙方一直在地圖上打官司,並未進行過有效的勘界談判。因此,不管是國民政府接收時期,還是TG一統之初,中朝邊界一度有邊無防,雙方邊民國籍自由選擇,出入任其自便,定居隨其所願,中朝邊界問題就此擱置下來。
中朝雙方當時的主張線,其中橙色線為朝方主張線,紫色線為中方主張線,箭頭所指紅色線為1909年中日《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線。
195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地圖編纂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地圖集》之第6幅
最終,經過談判,1962年在平壤由周恩來和金日成簽訂《中朝邊界條約》、1964年在北京由兩國外長陳毅和樸成哲簽訂《中朝邊界議定書》,中、朝雙方達成了邊界協議。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1964年劃定的中朝分界線,完全放棄了中方主張線,基本上是在朝方主張線基礎上互作部分交換而定的。
元代及其此後的中朝邊界線。
https://www.weibo.com/p/230418540c79960102vblx?mod=zwenzhang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35769833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