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毛澤東簽名照片 送人的 鳳毛麟角
但是
對一個人一個家
是個例外
毛澤東親筆簽名照片
分贈 陳玉英母女
1957年毛澤東在接見陳玉英(毛澤東和楊開慧的保姆)後,將這張親筆簽名的照片送給了她,
照片上書“陳玉英同誌”,落款為“毛澤東”。
據陳玉英口述筆錄:
1926年12月,29歲的她經人介紹,來到毛澤東在長沙望麓園的住處做女工(由於丈夫姓孫,毛澤東一家稱其孫嫂)。其時毛澤東的大兒子毛岸英四歲,二兒子毛岸青快三歲了,楊開慧身懷六甲,第三個孩子即將出生。毛澤東全身心投入革命鬥爭中,需要請個保姆照顧妻兒。“你跟我們幫忙,我們不分彼此上下,我和你是朋友。”來到毛澤東家,楊開慧一席話,讓陳玉英倍感溫暖。
第二年元月,因工作需要,陳玉英隨同毛澤東一家來到武昌。在這裏,毛澤東與許多革命同誌一起,開展農民運動講習所工作,平日裏都是同一張大圓桌上吃飯。“毛澤東每天工作很忙,除了吃三餐飯,就是埋頭工作。深更半夜,楊開慧則幫助毛澤東抄寫和整理資料。”陳玉英回憶,“就在長沙望麓園到武昌期間,毛澤東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毛澤東生活簡樸,不講究吃穿,隻有一件白襯衣,再沒有可供換洗的,要有計劃地洗。“有一次,毛澤東要出去開會,我洗了白襯衣還沒幹,他隻好穿著舊灰布長衣走了。”陳玉英不識字,出去了找不到住處。毛澤東就幫她把名字和住址寫在一塊布條上,讓她掛在衣扣子裏麵,方便問路。
由於大革命失敗,1927年,陳玉英帶著毛岸青先回到長沙縣板倉鄉下,隨後楊開慧帶著毛岸英、毛岸龍回來,毛澤東則上了井岡山。
檔案鉤沉 主席兩次接她上北京同桌吃飯
楊開慧犧牲後,陳玉英離開板倉,回到了寧鄉老家。此後,陳玉英一直在長沙做女工,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陳玉英迎來了喜訊。
“1950年看到了毛岸英,分別20年,岸英對我很親熱,非常關心我的生活……”陳玉英興奮不已,回北京後,毛岸英還給她寫了一封長信,代主席和岸青向她問好。
1957年6月和1958年6月,毛主席則兩次接她到了北京。
“見到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一見麵他就和我親切握手,談了長時間的話。”陳玉英幸福地回憶,“隔了30年了,你還是現樣子(老樣子),還是這樣健康囉!”毛主席鄉音難改,讓陳玉英倍感親切,看到毛主席身體健康、記憶力很好,陳玉英心裏格外高興。毛主席和陳玉英談到開慧和岸英兩位烈士時,他說:“岸英是個好孩子,開慧是個好同誌,都是好人哩……我們都懷念革命先烈!”
在北京,毛主席和陳玉英同桌吃了中飯,並從學校叫來女兒李敏、李訥相陪。陳玉英臨別返家時,毛主席還在她的本子上簽下“毛澤東”三個字,送給她和女兒每人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在上麵簽名。此後,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多次給陳玉英寫信,多次匯款供陳玉英女兒讀書。“主席真是體貼入微,無限關懷!”
1982年陳玉英臨終前,她對女兒孫燕說:我要走了,去看開慧和毛澤東了……
-------
1944年,毛澤東在延安送給愛潑斯坦的一幅親筆簽名的石版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