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1898年出生,江西寧岡縣(今井岡山市)人。
王佐,1898年出生,江西遂川縣人。
袁 王 同歲 同年死
袁文才、王佐都生長在井岡山地區,早年因反抗土豪劣紳的壓迫,相繼投身綠林,組織隊伍,“殺富濟貧、除暴安良”,在茅坪和茨坪遙相呼應,控製了整個井岡山。
1928年初,經過改編後的袁文才和王佐所部正式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袁文才任團長兼一營營長,王佐任副團長兼二營營長,不久,王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8年4月,紅四軍成立,袁文才和王佐分別任紅四軍第十一師第三十二團團長和副團長。同時,他們還兼任遂川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執行常委、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袁文才還擔任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主席。其間,他們率領部隊先後參加了寧岡新城戰鬥、龍源口戰鬥和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等戰鬥,屢立戰功。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向贛南、閩西進軍,袁文才曾任紅四軍參謀長隨軍出征。王佐則率部隊配合彭德懷指揮的紅五軍守衛井岡山,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1929年4月,王佐的部隊與寧岡、永新、蓮花三縣赤衛大隊合並為獨立團,他任團長。後獨立團編入紅五軍第五縱隊,王佐任司令員,一直堅守在湘贛邊界開展遊擊戰,使井岡山紅旗始終不倒。
1930年2月,袁文才、王佐在永新縣含冤犧牲,時年32歲。
1950年,黨和政府追認袁文才、王佐為革命烈士。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親切地會見了他們的家屬。
雙雄罹難
1928年6、7月間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通過了《關於蘇維埃政權組織問題決議案》。在這個決議案裏,對土匪武裝的問題,作出了這樣的規定:“與土匪武裝類似的團體聯盟(指與其結成統一戰線的聯盟)在武裝起義以前可以利用,武裝起義後宜解除其武裝,並嚴厲鎮壓他們”;“他們的首領應當作反革命首領,即令他們幫助武裝起義亦應如此,這類首領均應完全殲除。”1928年冬,江西省委把六大決議案送到井岡山。
1929年初,毛澤東主持召開柏露會議,會議期間,毛澤東召集朱德、陳毅、彭德懷、譚震林、王懷、龍超清等人傳達六大決議。一向與袁文才、王佐不和的永新縣委王懷和寧岡縣委龍超清等人,以決議精神為由,主張殺掉袁文才。毛澤東不主張殺,他說:袁文才本來就是共產黨員,雖然他有些錯誤,但不能殺;王佐雖然原來不是黨員,但過去是和地主豪紳作對的,現在又經過改造,入了黨,性質起了變化。他們歡迎我們,擁護我們,幫助我們在井岡山安了家,使部隊休養生息,他是有功勞的。根據這些情況,王佐不能殺,我們沒有理由殺他。經過毛澤東反複做工作,會議最後決定,不殺袁文才和王佐。決議決定將他們二人分開,袁文才改任紅四軍參謀長,隨軍出發贛南,王佐仍留在井岡山。
紅四軍主力挺進贛南後,升任三十二團團長的王佐堅守井岡山。轉戰贛南的袁文才由於在東固偶然看到了中共“六大”決議,心中十分驚懼,於5月獨自返回井岡山,任中共寧岡縣委常務委員和縣赤衛大隊大隊長。於是,袁文才率領寧岡赤衛大隊與王佐的獨立第一團相互配合,投入了收複邊界的鬥爭。
雖然柏露會議明確作出了不殺袁、王的決定,但是源於土客籍之間的矛盾,湘贛邊界特委和永新、寧岡縣委的一部分同誌,卻堅持認為袁、王是“土匪首領”,並認為加速解決土匪首領,應是邊界刻不容緩的工作。 1930年1月下旬,湘贛邊界特委、贛西特委、紅五軍軍委在遂川縣的於田召開聯席會議,正在湘贛邊界的中央巡視員彭清泉主持了這次會議。會議作出了武力解決袁、王的決定。 1930年2月,中央湘贛邊界特委以整編地方武裝,研究攻打吉安為名,召集邊界各縣主要負責人率領武裝到永新縣集中。袁文才、王佐接到通知後,帶領部分部隊到了永新。
22日晚,邊界特委召開擴大會議,袁文才、王佐也出席了。會上,中央巡視員彭清泉根據龍超清等人的揭發和誣告,未作任何調查核實,便羅列出袁文才的五條罪狀,包括擅自離隊、不聽調遣、包庇羅克紹等等,當眾予以公布。袁文才不服,在會上爭吵起來。24日,彭德懷 紅五軍在湘贛邊界特委領導人的緊急要求下,輕信袁文才、王佐“反水”,派第四縱隊300餘人從吉安縣永陽鎮開赴永新縣城,把袁文才、王佐的住處包圍了。袁文才被開槍打死在床上。王佐聽到動靜,跳出窗外,但不幸掉進東關潭裏淹死了。叱吒風雲的井岡山雙雄就這樣蒙冤被害。
當袁文才、王佐被殺的消息傳到贛南時,轉戰途中的毛澤東惋惜不已,頓足長歎:“這兩個人殺錯了。”1936年,毛澤東在保安與埃德加·斯諾談及袁文才、王佐時又說:“這兩個人雖然過去當過土匪,可是率領隊伍投身於革命,準備向反動派作戰。我在井岡山期間,他們是忠實的共產黨人,是執行黨的命令的”。
1950年,陳正人出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任書記,他在向毛澤東匯報江西的工作情況時,再次提到了袁、王的事情,毛澤東則重複了當年的那一句話:“殺袁王殺錯了”。也就在這一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袁文才、王佐為革命烈士。多年的曆史冤案,終於有了應有的定論。
1965年5月22日,毛澤東回到了闊別了36年的井岡山,5月28日下午,毛澤東吩咐汪東興安排見一見井岡山的老紅軍、老黨員、烈士遺孀以及老區的工人、農民。還特地囑咐:“臨走前都見見,記得請兩位嫂子。”毛澤東並決定次日下山。
1965年5月22日,毛澤東重訪38年前的故地――井岡山。在井岡山賓館,毛澤東會見了袁文才的妻子謝梅香和王佐的結發夫人藍喜蓮。一見麵,毛澤東便緊緊地握住兩位老人的手,親切地稱呼她們“袁嫂子”、“王嫂子”,並深情地對她倆說:“你們的親人,在井岡山鬥爭時期是有功勞的,他們對中國的革命是做了貢獻的。”爾後,毛澤東又同袁、王的遺婿一起合影,表示他對先烈們的追思與懷念。
彭德懷偏聽偏信朱昌偕、王懷等人之言,錯殺了王、袁。
老彭幹的蠢事,不能不說有罪,有過, 有錯!
袁文才、王佐為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作出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1930年2月,袁文才、王佐在永新縣被彭德懷帶人亂槍打死,含冤犧牲,時年32歲。
井岡山人常常惋惜,“井岡山為什麽沒有出將軍,其直接原因是過早錯殺了袁、王。”
是的,當時隻有13歲在王佐部下當號兵的張國華,1955年都被授予中將軍銜。
袁文才和王佐如果不被錯殺,肯定成為開國將帥。
===========
毛澤東帶隊伍上井岡山,袁王的故事一繞不開,這兩個人是井岡山不可或缺的兩位紅軍領導,大家都知道1930年2月24日,這兩人被錯殺於永新縣城,那麽他們的家人在其後又是怎樣的遭遇,這是很多來山的客人會問及的事情,今天和大家聊聊他們的故事。
我們先從毛澤東重上井岡山開始說起:
1965年5月22日,毛澤東回到了闊別了36年的井岡山,5月28日下午,毛澤東吩咐汪東興安排見一見井岡山的老紅軍、老黨員、烈士遺孀以及老區的工人、農民。還特地囑咐:“臨走前都見見,記得請兩位嫂子。”毛澤東並決定次日下山。
汪東興當即把主席的意思向井岡山管理局袁林、孫景玉作了清楚交代,特別提到兩位“嫂子”一定要禮遇,那是毛主席的客人。井岡山管理局迅速通知請袁文才的妻子謝梅香和王佐的妻子蘭喜蓮。
謝梅香和蘭喜蓮當晚就被從山下接到茨坪住了下來。
謝梅香是個小腳,茨坪離茅坪雖然隻有幾十裏路,自從袁文才被錯殺後,她很少上山,更不知道山頂有這麽大的變化。一聽說是毛主席接她做客,謝梅香一路流眼淚,直到管理局領導進她的房間,她的眼淚仍流個不停,激動地說:“毛主席,我們選三把您盼來了啊!我們想您啊,想您整整三十幾年啊!”
她嘮嘮叨叨,激動不已地向袁林、孫景玉等井岡山管理局的同誌一口氣講了袁文才死後,她和孩子們的遭遇。
謝梅香是在馬源坑的老房子聽到袁文才死訊的。當時哭昏過去。醒來後,第一個想法要去找紅軍找毛委員。說毛委員多次到過她家裏,了解袁文才。別人告訴她,毛委員下山了,他們才敢殺選三和南鬥(王佐)的。選三提著腦袋幹革命被自己人殺了,還受了“反水”的陷害,這是天大的冤枉啊!謝梅香一個婦道人家,那時候地方黨到處抓她,說她是“反水的家屬”,白軍也要抓她,說袁文才殺死他們多少人,要討血債。謝梅香和袁文才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成了紅軍和白軍都痛恨的人。謝梅香六神無主,袁文才死了,她也不想活了,活也沒有什麽意思。自己死了不要緊,這幾個孩子不能撒手不管。當時她冒死保存了毛澤東贈給袁文才的皮革裹腿,還有袁文才的一張個人相片,兩張分別在吉安和南昌參加農民運動培訓時的合影。(所以我們現在才有幸能在博物館看到這些珍貴的老照片)
謝梅香對管理局領導說,說句你們可能不大相信的話,毛主席是一定相信的,選三手裏有過大把的光洋,他都用在擴大隊伍和其他兄弟身上,他死了,家裏竟找不出幾個錢。大女長妹(大名袁華香)當時不到9歲;二女兒7歲(後來夭折),小女小惠(大名袁白蓮)才隻有幾個月(今年過年的時候過世的,享年88歲),兒子袁耀烈僅僅4、5歲,小兒子在逃難中夭折。。謝梅香咬咬牙,把兩個女兒都送給人家做童養媳。大女兒送到了寧岡的壩上村,小女兒送給馬源坑村姓李的人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賣兒送女的痛苦那叫一個慘。謝梅香帶著4歲的兒子到錫坪打“埋伏”,隱姓埋名一年多才回來。以後的日子怎麽過呢?
袁文才家在當地並非像有些書中寫的一貧如洗,相反是頗有名望。祖上袁氏白眉公在寧岡名氣響得很。袁文才在族譜中是顯字派,他的父親是昌字派,祖父是榮字派。袁文才派名顯泉,文才是他的字,選三是他的小名。袁文才的父親叫昌坤公,謝梅香進門不久民國十一年(1922)他就去世了。袁文才父親原來有個妻子,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過繼給胞兄,其他兩個兒子小時候就死了。原配30歲去世後,他又娶了一個,就是袁文才的母親,姓曾。袁文才是他們唯一繼承香火的人。不幸正當英年,又被錯殺。死時僅32歲。謝梅香剛剛30歲。
謝梅香娘家看女兒前後都無路,很為難。袁家不同意她改嫁,說袁家太慘烈了,再一改嫁,孩子又小,帶走了怎麽辦。留在袁家,生活又維持不了。謝梅香隻好招郎不離家,1932年和肖福開結婚,肖福開原來是袁文才的部下,和袁文才感情不錯。見謝梅香沒有辦法,就來到袁家做倒插門。立約,如果生兩個兒子,一子須姓袁,生一個兒子也要一半姓袁。謝梅香和肖福開結合後,日子一口鹹一口淡地過了下來。
1942年謝梅香從馬源坑搬到現在住的茅坪村。租了五畝田,借債給兒子袁耀烈讀書,一直讀到初中,上的是寧岡中學,寧岡中學也就是朱毛紅軍會師的龍江書院,是寧岡有名的好學校。後來失火,龍江書院燒了,現在見到的龍江書院是後來修的。
解放了,袁耀烈和王佐的兒子一起被中央邀請參加了開國大典,是當時江西省委書記陳正人安排的。袁耀烈從北京回來,縣裏立即給他安排工作,開始在寧岡第四區當文書,後來做了副區長、寧岡勞動人事局局長。袁耀烈有兩個兒子袁全芳和袁建芳,一個女兒。1965年時都在讀書。兩個兒子後來都參了軍,現在一個在井岡山科委工作,一個在吉安市工商局工作(袁建芳現任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客座教授)。
黨和政府對袁文才家一直比較照顧,剛解放時,謝梅香一家租住在茅坪一個很破舊的小店裏,建國初期,南方慰問團來給錢建了新屋,並每個月照顧謝梅香8元錢。
後來,謝梅香和肖福開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叫袁耀厚,在外又叫肖常隆,解放後參軍在吉安軍分區,提拔為幹部,1965年時剛滿22歲。小兒子和袁耀烈感情非常好,小女兒肖移月在家務農(現在袁家老屋就她和她的老伴周超喻在那住,大家現在如果去茅坪,在袁文才生平展那間屋子,賣書的老奶奶就是肖移月,80多歲了,大家如果能幫的就幫老奶奶推銷一下她侄子袁建芳老師寫的那本書)。20世紀50年代初,江西省委第一書記陳正人就派人來為袁文才平反,說毛主席早就說殺袁文才和王佐是錯誤的。給別人做童養媳的兩個女兒回來認門……全家老少都過上了平平安安的好日子。
謝梅香在茨坪一遍又一遍地說,袁文才在大倉村見毛主席的第一麵,太值得了!謝梅香在茨坪又擦起眼淚。
管理局領導跟著悲喜交加,管理局袁林書記當時問,主席要我們問您有什麽困難,都提出來,謝梅香搖頭。問,有什麽要求,也可以提,謝梅香仍搖頭。她太激動了,連成天念叨的想見毛主席,都激動地忘記說了。好在當時管理局已有安排。
第一排左一就是謝梅香
在謝梅香來到茨坪時,王佐的親人也接到了井岡山墾殖場下莊分場的通知,請王佐的發妻蘭喜蓮和兒子王壽生到井岡山管理局去,說:中央首長來了,要在井岡山賓館接見你們。現在有的書寫那天是王佐妻子羅夏英(王佐的偏房)被通知見到毛主席,寫錯了。蘭喜蓮和王壽生連夜趕到茨坪,來到井岡山管理局交際處才知道是毛主席明天要接見他們。
蘭喜蓮一聽見這句話,淚水嘩地流了下來,她問黨委書記袁林,毛主席還記得我們!袁林連連點頭,說:“記得,是毛主席安排我們通知你們的。”
蘭喜蓮又高興又遺憾地對袁林說,我好想再給毛主席燉一缽雞湯。毛委員1927年秋剛上山到茨坪,我給他燉的雞湯,他舍不得喝,讓給其他同誌一起喝。從郴州回來,紅四軍軍部搬到茨坪,有時在我家開會,我看見毛委員又黑又瘦,又給他燉了雞湯,還放了山上的野菇,一端去,毛委員哈哈大笑,說好香啊!就是太少了。我一聽笑了起來,毛委員是不吃獨食的,隻好回去又殺了一隻雞,燉了一大鍋,開會的人都有一份。毛委員他們吃過後,叫他的警衛員龍開富給我送來錢,聽說是他兩個月的夥食尾子。龍開富說,雞湯害得毛委員抽煙都要精打細算了。
5月28日,蘭喜蓮在茨坪徹夜難眠。
5月29日清晨,管理局領導安排井岡山上的烈屬在賓館大食堂門口排隊,蘭喜蓮被安排站在第一排,說毛主席一會兒來跟他們一起照相。蘭喜蓮興奮地等著看著。一會兒毛主席真的出來了,從賓館裏麵出來了。三十多年過去了,毛主席長胖了,她發覺毛主席的目光也在四處尋找。毛主席走過來了,和第一排的老同誌一個個握手,當握到蘭喜蓮時,毛澤東先開了口:“你是王嫂子。”蘭喜蓮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後麵的手伸了過來。那麽多的人都想和毛澤東握手呢。照相時,一排本地的領導幹部搶著和毛主席站在一起,把蘭喜蓮擠到第二排去了。王壽生擠到更後邊,還被別人遮住半邊臉。照完相後,管理局領導安排工作人員送蘭喜蓮母子當天回到了下莊家裏。(照片中二排左二就是蘭喜蓮)
王佐本是遂川下莊人,離茨坪有8公裏。王佐兄弟五人——王官保、王官秀、王雲隆、王佐、王鬥嬌,還有一個姐姐王光妹。老大王官保、老二王官秀一生務農,老三王雲隆原來在王佐手下當副營長,喜歡抽兩口大煙。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上山後,對王雲隆提出過批評,王佐跟著狠狠訓了王雲隆一頓,王雲隆被迫戒了煙。老五王鬥嬌早年在羅浮江南被井岡山另一綠林首領羅冬生殺害了。王佐是老四,他早年在下莊搞綠林時被當地土豪帶兵進剿過,王佐從此不回下莊。
1930年2月24日王佐被錯殺時有兩個老婆,一個是發妻蘭喜蓮,一個就是後來進門的羅冬生妹妹羅夏英,蘭喜蓮生了王壽生,羅夏英也為王佐生了一個女兒叫王寶蓮,王佐死後不久她就改嫁了。
王佐死後,老三王雲隆自作主張投靠了肖家璧,把王家財產和家人都帶去了。安排王壽生給他家放牛看馬,不許讀書,怕以後和自己兒子爭財產。蘭喜蓮給他家做家務種菜,羅夏英因她哥哥羅冬生(井岡山另一綠林首領)的關係,在王雲隆家裏地位比蘭喜蓮高一些。
王雲隆當時擔任井岡山五大哨口保安隊長,重新抽上大煙。1946年51歲時去世,保安隊長由他的長子王子華繼任。王雲隆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王子華、王子發、王子安、王子平、王子凡和女兒王作連。王子華1951~1980年坐牢,1990年落實政策回到下莊。現在王雲隆五個兒子中,老四、老五還活著,老四王子平過得比較淒涼。老五王子凡一家隻有三口人。
王佐的後代就不同了。
1965年毛澤東上井岡山,5月29日接見了蘭喜蓮和王壽生,雖然沒有來得及談話,但一起照了相。蘭喜蓮很滿足,自豪地逢人就說,毛主席記得南鬥,記得我們。從此,蘭喜蓮以烈士遺孀的身份,住進井岡山光榮敬老院,直至1975年11月去世,活了80歲。1965年秋,蘭喜蓮向井岡山管理局提出要求,我兒子年紀大了,可以不用管,但我孫子請你們安排一個工作。這樣1966年6月9日,大孫子王生茂被安排進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後來又當上了井岡山毛主席舊居管理處主任(現已經退休,經常和袁建芳老師一起搭伴宣講祖輩的英雄故事)。以前王生茂是在井岡山墾殖場朱砂衝林場當農工。
王佐的小孫子王茂聖,1965年正在井岡山中學讀初中,5月29日上午,毛主席接見井岡山群眾,他見到了毛主席。畢業後他在下莊當小學老師。(根據2005年7月28日王佐大孫子王生茂口述)
王佐的獨子王壽生於2000年6月去世,1988年5月23日宋任窮重上井岡山接見過他,一起照了相,王佐的兒媳李春香還健在,國家現在每月發給撫養費55元。王佐的大孫子王生茂,有六個孩子,五男一女。小孫子王茂聖還在工作,有二子一女,也全部成家,都在打工。按照國家政策,對烈屬的優待隻管到子輩,因此,從王生茂這一輩開始,全是靠自己,孫輩以後有的當上了老師,有的考上了公務員。就在王佐故居旁,他的後輩們建起了名為“王佐家宴”的農家樂,各個包間的名字分別叫湘贛邊界獨立第一團、中國工農革命軍一師二團、中國紅軍第四軍三十二團等,以表達對先人的深深懷念之情。
本文參考了《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由馬社香編寫,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另外還參考了袁建芳老師的《我的爺爺袁文才》一書,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