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慶祝中國人民戰勝日本日皇日軍72周年!- 宣降8-15,正式投降9-3】

(2017-08-15 13:24:53) 下一個

 

1945年9月9日,是值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暨中國戰區中國軍隊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儀式地點確定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大禮堂內。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的軍事代表和駐華武官應邀出席觀摩。中外記者、儀仗隊、警衛和工作人員近千人出席。

上午8時51分,何應欽作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特派代表,與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陸軍參謀長蕭毅肅、海軍總司令陳紹寬、空軍第一路司令張廷孟步入會場,就座受降席。

日軍投降儀式上何應欽為何兩次向日方起立還禮?

此時,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作為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率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中將、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中國派遣軍艦隊司令長官福田良三中將、台灣軍參謀長諫山春樹中將等共7人,早已在外恭候。

按要求,他們預先解除武裝,並脫軍帽持於手中。待何應欽等完全落座後,岡村寧次等日軍代表於8時52分由工作人員引導從正門魚貫而入,在投降席就座。

9時整,受降儀式開始。何應欽主持了儀式。岡村寧次首先出示了日本政府出具的岡村寧次受權投降的證明書。肖毅肅代表何應欽將日本投降書的中文本兩份,交給岡村寧次。

岡村起立,低頭用雙手接受後,由小林研墨,他匆匆翻閱降書,然後沉重地提起毛筆,微顫著手迅速地在兩份降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簽字後,他手指僵硬地從上衣口袋中掏出圓形水晶圖章,蓋在簽名下方。

由於岡村的手一直在顫抖,所蓋印鑒,略微向右傾斜。他的簽名筆跡,頗有幾分怯意。大概小林參謀總長研墨時也心神不寧,墨研得不夠濃,簽下的字跡墨色略顯淺淡。蓋章畢,岡村寧次低頭俯視降書達50秒鍾之久。

接著,小林將這兩份降書交呈何應欽,彎腰鞠躬時,何應欽竟起立答禮(按常規何本不該起立答禮,僅單手接過降書即可),令眾人很意外,觀禮席上的盟軍代表們為此交頭接耳。

何應欽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名蓋章後,由肖毅肅將其中的一份轉交給岡村。之後,何應欽又將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一號命令及領受證交肖毅肅轉給岡村。岡村在領受證上簽字後,再由小林呈送何應欽。

至此,20分鍾的受降儀式結束。岡村寧次一行7人退至規定位置,再一齊向何應欽鞠躬。何又情不自禁地起立還禮。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北京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1945年9月10日,陸軍副參謀長冷欣將軍奉命抵達重慶,呈獻日本降書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複65周年特展專輯)

1945年9月10日,陸軍副參謀長冷欣將軍奉命抵達重慶,呈獻日本降書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南京 岡村寧次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南京受降  陳堅油畫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油畫和膠塑 都失真,是美化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何應欽

矽膠塑像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南京 岡村寧次

Image result for 日本投降 南京 岡村寧次

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蓋章

其左眼鏡者 為 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中將

向中方遞交降書的應該是侵華日軍總司令 岡村寧次

而非 其參謀長

 

----------------

華北受降

南京受降一個月後,北平受降

 

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終於取得全麵勝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後,中國華北戰區侵華日軍投降儀式,也稱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就是在北京,時稱北平的紫禁城太和殿廣場舉行的,這是1945年的10月10日,也正是故宮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日子。當天,前來觀禮的總人數達到了10萬餘人,在太和殿、午門、端門乃至天安門,人潮湧動。

中國華北戰區的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在上午10點10分正式開始,景山山頂上軍號長鳴,太和殿主會場禮炮響起。參加儀式活動的有美軍司令羅基少將、華頓參謀長、英國代表、蘇聯代表、法國代表、荷蘭代表等。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將軍作為中方代表,立於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投降日軍代表20多人俯首低眉從太和門左側入場,走到受降台前,向孫連仲將軍行禮致敬。

接著日方的代表根本博在投降書上簽字並蓋章,並將戰刀放置在受降桌上,黯然從熙和門左門退場。日軍投降典禮雖然僅有短短的25分鍾,但是目睹這一幕的在場中國人無不群情振奮,歡聲雷動。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廣場舉行的華北戰區受降儀式無疑永載史冊。

 

蔣介石派何應欽接受日本投降的真實原因

 

------------------

Image result for 南京受降 陳堅

畫家 陳堅 及其 受降油畫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陳堅:

創作期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這幅作品裏加拿大國旗資料還沒搞準確,采用的旗子與當時使用的時期不符,有人說這是硬傷,後邊我及時改正過來。這幅曆史畫我查閱了大量資料,也與當時曾親曆受降儀式的老兵進行了交流,於是做了更細致的完善和修整。(有人質疑中方與日方代表遞接降書到底誰彎了腰?)這個事情我們要講究曆史史實了, 我對南京受降儀式比較了解,天皇投降詔書出來後,蔣介石在重慶作了個抗戰勝利廣播講話,其講到對日軍的態度,要“以德報怨”。何應欽很能領會蔣介石意圖,所以到了受降的時候處處為日方考慮,甚至還曾有過使用圓桌布置受降儀式會場的想法。按程序規定,受降儀式時日方代表進場向我方行一次禮;儀式中,日方總參謀長遞交降書時行第二次禮,最後退場時再向我方行第三次禮,我方全程均不還禮,考慮到具體情節和客觀史實,我在創作的過程中把何應欽的腰給畫直了,贏得了認可。

陳堅:

當時日本向盟國提出想體麵的結束戰爭,軍隊由他們自己解散,戰犯由他們自己審判,盟國沒有同意,最後日本提出保留天皇體製。在中國戰場日本人不認輸,他們認為自己實力很強,不是輸在中國人身上,而是輸在了美國人身上。我們要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複燃的可能,不能辜負時代的重托,要確保黨中央、中央軍委一聲令下決戰決勝。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