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海軍建軍簡史】 --- 毛主席為何決定 蕭勁光任 海軍司令 而非 張愛萍?

(2017-03-13 22:15:12) 下一個

 

新中國海軍的建立不同尋常

不是由上而下,而是 從下往上

 

先有 三野華東海軍, 過了相當一段時間 才有了 軍委海軍 即全國全軍的海軍軍種 

華東海軍 建於 1949-4-23 解放軍突破千裏長江天塹 占領了偽總統府 和南京的同日 

在江蘇省泰州 白馬廟 成立, 張愛萍 將軍 首任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張愛萍在海軍任職隻有22個月)

毛澤東對建立海軍 一直深思熟慮著, 早在西柏坡就明確具體地指示著手籌建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檢閱海軍

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主席與張愛萍、林遵、曾國晟、金聲、徐時輔等人在中南海懷仁堂外合影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
“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
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12月,為統一管理指揮各地人民海軍及現有艦艇,調第12 
兵團司令員蕭勁光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構。
1949年12月,中央軍委海軍成立,華東海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

1950年4月14日,以第12兵團機關和四野後勤二分部各一部為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正式成, 立,蕭勁光任司令員。

同年9月9日,海軍青島基地成立。

12月3日,在廣州成立了中南軍區海軍領導機構。

在此前後,全國其他沿海地區也陸續成立組建了一些
海軍部隊,使海軍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一個新軍種。

1950年1月,在蘇聯進行國事訪問的毛澤東仍然思考著海軍的籌建工作。

 

通過與蘇聯軍界的接觸和了解,他更堅定了由蕭勁光任海軍司令員的決心。

 

13日,他從莫斯科給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發來電報:

 

“可即任命蕭勁光為海軍司令。” 


  據此,1950年1月15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出命令:

 

“為了統一管理現有各地海軍人員及艦艇及建立人民海軍,特任命蕭勁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

 

現在大連創辦之海軍學校及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今後即直接向蕭勁光司令員報告工作。” 


  接到命令,蕭勁光立即交接了在湖南的工作,到京赴任。

 

從此,蕭勁光開始了海軍生涯,一幹就是30年。

 

 1950年3月4日,毛澤東結束了訪蘇回到北京。

 

3月中旬,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了蕭勁光關於海軍籌建工作的詳細匯報。

蕭勁光首先匯報了自己對海軍機關、部門設立和駐地的考慮,

接著又介紹了籌建工作的進展情況。談到房子問題時,蕭勁光半開玩笑地說:

“主席,我現在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連個立足的地方也沒有啊!” 


   毛澤東當即問道:“你們機關有多少人?” 


   蕭勁光回答:“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幾個大部加在一起,大約有900人。” 


   毛澤東說:“人不多嘛。海軍是個戰略決策機構,要設在北京,要有長期打算。

沒房子,可以自己蓋。這樣吧,你們寫個報告,我來批錢。” 


  經過緊張籌備,海軍領導機關於1950年4月14日宣告成立。

 

陳毅 羅瑞卿 張愛萍等陪同毛主席 在長江的軍艦上

 

 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視察“長江艦” 等。他在長江上與水兵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

這也是他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深入基層部隊時間最長的一次。

毛澤東在5艘軍艦上 5次揮墨題寫了相同文字: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可見他對海軍的超常重視。

 

 

 

1954年,在國家財政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毛澤東毅然決定撥出巨款購買蘇聯製造的四艘驅逐艦。

這四艘驅逐艦,被海軍官兵稱為“四大金剛”,分別為“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和“太原號”。

 
   除此之外,人民海軍各兵種的建設也都隻爭朝夕,

青島基地海岸炮兵營、海軍航空兵第1師、海軍獨立潛艇大隊、第一個海軍陸戰師等相繼組建。

 
   與此同時,人民海軍的編製也進一步地完善。

1955年10月24日,華東軍區海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

同日,中南軍區海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

1960年8月,在青島海軍基地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 

至此 中國海軍的整體建製才告完善。

 

(核潛艇等 是後話,現在當然早已有了)

 

Image result for 海軍第一次黨代會

1956-6-11 主席身後 是 蕭勁光

 

 

 

東海艦隊司令部的前身華東海軍是共和國最早的海軍部隊,創建它的最高領導人正是張愛萍

這事得從1948年5月說起,當時毛澤東正在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他多次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任弼時一起研究商討籌建海軍事宜,並於1949年1月8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目前形勢和1949年的任務》的決議,明確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們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及一支能夠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

此後,毛澤東又在許多場合,多次表達了盡快建立人民海軍的願望,並明確指示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在發起渡江戰役前後,盡快將華東軍區海軍組建起來。

1949年2月25日,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及全體官兵,給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來電報,宣布起義。3月24日,毛澤東在複電中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立自己的強大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而你們將是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建設的先鋒。”

 

幾天後,剛剛開過“渡江戰役籌備會議”的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便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向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張愛萍下達了組建華東海軍的任務。陳毅對張愛萍說:“我軍目前缺少海軍。如果有了海軍,這次渡江戰役的準備時間就不會這麽長。再說,以後要解放沿海島嶼,也要有我們自己的海軍才行。”

陳毅對張愛萍說:“為了確保《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的貫徹落實,消滅海上入侵之敵,軍委點了我們三野的名要求建立海軍。毛主席親自點將,讓你出任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個擔子可是不輕啊!”

張愛萍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因1946年他在指揮兩淮戰役時負傷,被送往蘇聯治療,隨後又到大連療養,不久前才回到三野前敵指揮部。一聽讓他組建海軍,張愛萍麵露難色:“我隻是一個中學生,連遊泳都很勉強,搞海軍恐怕是難以勝任啊。”

陳毅沒有正麵回答張愛萍的話。他先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給鄧兆祥的嘉勉電,然後拍著他的肩膀說:“愛萍啊,讓你負責建海軍,這是中央對你的信任!曆史已經把我們推到這一步,我們隻能幹,而且非要幹好不可!”接著又說:“你可以去江蘇泰州白馬廟找粟裕同誌。我已經和他商量研究過了,準備把三野教導師機關和一個團的部隊以及野戰司令部的一個偵察營和蘇北的海防縱隊共4000多人,全部調歸海軍由你指揮。”

接受任務後,當天傍晚張愛萍便趕到白馬廟。一見粟裕,張愛萍的頭一句話就說:“真沒想到啊,中央讓我組建海軍。”“是啊,現在形勢發展很快,沒想到的事以後恐怕還有很多呢。”粟裕略一停頓,抬頭問道:“對於這個任命,你有什麽想法嗎?”

“試試看吧,我想先熟悉一下部隊情況。”

粟裕介紹說:“三野教導師機關的人目前不在這裏。現在,我已經把28軍84師的副參謀長李進調來。三野司令部作戰參謀黃勝天也在這裏,他過去主管國民黨海軍情報工作。另外還有兩個人,一個是一直在上海搞地下物資供應的軍工部采購科科長張渭青,給你當個‘後勤管家’;另一個是機關管理員溫禮芝。這些人先作籌備人員,以後再作進一步補充。”

就這樣,張愛萍便在白馬廟住下來,開始專心謀劃人民海軍的創建工作。

20天以後的4月21日,渡江戰役正式打響。23日,解放軍的紅旗插上了“南京總統府”的樓頂上。當天中午,張愛萍匆匆吃罷午飯,就將李進、張渭青等人叫來,並讓勤務人員簡單布置了一下會場,接著便主持召開了由13人參加的人民海軍成立大會。張愛萍將軍任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張愛萍說:“我把大家召集起來,一是作動員,二是宣布海軍正式開始工作。今天——1949年4月23日,就是我們海軍誕生的第一天!”

 

張愛萍組建新中國第一支海軍是1949年4月23日。當時名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區海軍”,

張愛萍被任命為司令員兼政委。他在泰州白馬廟以僅有5名幹部、8名戰士,共計13個人

開始建立這支嶄新的軍種。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火中拉起了第一支艦隊。

 

當時,華東海軍實際上隻有6艦13艇,其餘的18艘艦船和32艘小艇,都是已經報廢了的破舊艦艇。這些艦艇,型號雜亂,殘缺不全,有清朝海軍的遺物,也有民國初期的炮艦,還有國民黨逃跑時遺棄的退役艦艇。不少艦艇上根本沒有火炮,有的產自美、英、日、法等國,連配件也無處配置,損壞情況嚴重。

因此,華東海軍創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艦艇調查修裝委員會”。為此,張愛萍讓黃勝天找來原國民黨海軍機械署少將曾國晟,讓他擔任該委員會的主任一職,並一起研究、解決修艦造船問題。

 

根據曾國晟的建議,張愛萍決定將商船、民船改裝成“軍艦”。他們先把船艙按比例隔小,以便作戰損壞後堵漏,然後再裝上陸軍用的加農炮或榴彈炮。就這樣,華東海軍先後購置了100多條民用船隻,並用鉚釘裝上近800門火炮,初步解決了人民海軍“有船缺艦”、“有艦缺炮”的問題。

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在北京接見了張愛萍司令員等海軍負責人,並為新成立的海軍題詞:“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