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中國地名裏以某城命名的很多,
以河南 山西兩省最多, 概因華夏文明的搖籃之故,
比如,
晉城 聊城 鄲城 武城 祭城 郾城 柘城 項城 虞城 商城 永城 襄城 韓城 運城 翼城 運城 白城 ,,,,,
大多是以古諸侯國名 命名的:晉城, 虞城,虢城,郾城等。
地誌雲:「故虢城在岐州陳倉縣東四十裏。次西十餘裏又有城,亦名虢城。
輿地誌雲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
按:此虢滅時,陝州之虢猶謂之小虢。
晉 為山西省 簡稱,以 晉城得名來由為例:
晉城
二字作為地名有近兩千年的曆史,是中華地名文化的特例。其最初使用始於唐武德三年,宋太平興國年間,樂史所撰寫的《太平寰宇記》中曰: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這本《太平寰宇記》大概成書於公元983年,其中的很多資料引自唐代的書籍,因此關於晉城為何得名的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
漢城,漢江
漢陽 因 漢江 而得名,「山南水北為陽」,漢陽在漢江的西北麵,遂名為漢陽
高麗的都城是開京,首爾 原名 漢陽,1394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將都城由開京(今開城)遷往漢陽,並將 漢陽 改為 漢城。
「首爾」在韓語中是什麼意思呢?
「首爾」是韓語的一個固有詞,英文是:Seoul,在韓語中是「首邑」的意思,就是第一個邑,第一城市的意思。
在2005年以前,韓國的首都有兩個名字,韓語固有詞稱為「首爾」,漢字詞稱為「漢城」。
為了規範起見,2005年韓國政府正式將漢城更名為「首爾」。「首爾」在韓語中就是首都的意思,韓國早在1945年就稱漢城為首爾了,但「首爾」的漢字書寫依然是漢城,所以在漢字文化圈裡,依然把韓國的首都稱為漢城。2005年以後,韓國不再用漢字「漢城」稱呼其首都了,於是漢字文化圈裡的其他國家也直接音譯「Seoul」這個詞了,首爾成為朝鮮半島唯一一個沒有漢字名的城市,不過也有學者指出「首爾」一詞也是漢字,「首爾」的漢字詞是「首邑」。
總之,
韓國首都的變化: 開京(開城)--- 漢陽 --- 漢城 --- 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