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軍長師長 同為開國少將】---- 青樹坪戰鬥 林彪 鍾偉 罕有的 一敗仗

(2017-02-07 12:57:59) 下一個

 

白崇禧的青樹坪大捷:口袋陣包圍了四野先頭部隊

 

鍾偉(1915年-1984年)原名鍾步雲,又名鍾德泰湖南平江人;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少將軍銜。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鍾偉是傳奇人物, 其領導的部隊,被稱為是以“猛打、猛衝、猛追”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堅亦很頑強;鍾偉也被稱為“中國的巴頓

 

 

王奎先(1916年-2003年4月27日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1930年加入中國紅軍,曾任廣西公安總隊總隊長、廣西軍區副司令。1955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王奎先(1916—2003.4.27),河南省固始縣人,幼年隨父寄居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一九三○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二二四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第七十四師獨立團營政治教導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區隊長,隊長,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營長,山東軍區第五旅十五團副團長,代團長,第十三團副團長,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參謀處長,分區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安東市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鬆江軍區哈南支隊支隊長,哈南軍分區司令員,哈爾濱市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江北軍分區司令員,獨立第四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三十五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一四六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西公安總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勳章

 

---------------

 

在廣袤的湘中大地上,有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這裏,山巒起伏,林木茂密,南與衡陽接壤,西與邵陽臨界,自古以來,民風淳樸,少有戰事,並非兵家必爭之地,但在一九四九年這個多事之秋,經曆了一場血與火的洗禮,從此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寫下重要一頁,這就是著名的衡寶戰役之前、之時的兩場驚天動地的戰鬥--史稱“血戰青樹坪”……

 

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揮師南下,直逼長沙。舊湖南省省長程潛與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迫於大勢所趨,匆匆地在八月五日召開的新聞記者招待會上宣布起義通電。由於率部起義之事沒向部下將領通氣,在起義通電上列名的將領沒有一人簽名,引起一片驚慌。其時,軍統大特務毛健鈞借機潛逃至衡陽,向國民黨部桂係頭目白崇禧告密。白崇禧了解到長沙內外軍心民情之後,想出了一條毒計--陰謀策動起義部隊叛逃,立即出動飛機在長沙及其周圍上空撒下大量傳單,傳單上說程潛、陳明仁被解放軍扣押,那個通電是中共“冒名假造”的。

這些將領不明就裏,依據平時對陳明仁性格的了解,認為陳明仁“決不會自動放下武裝,向北平傅作義看齊”。於是偏聽偏信,大部叛逃,第一兵團參與叛逃的官兵就達4萬多人。

麵對內部的嚴重分化,陳明仁猛然驚醒,但為時已晚,無力回天,便與程潛聯名致電林彪,請求四野出兵相助。

經過慎重研究,林彪、鄧子恢斷然下令第四十九軍主力向寧鄉、湘鄉推進,該軍第一四七師向新化推進,以第四十六軍主力向衡陽推進,該軍第一三八師主力向湘潭、湘鄉追擊叛軍;以第四十軍向攸縣推進;並令陳賡之第十三軍向茶陵、安仁地區前進。

四野各路大軍開始對叛軍展開迅猛追擊。

白崇禧為了接應叛軍,令桂係第三兵團主力開至邵陽、衡陽及其以北地區。國防次長黃傑自長沙“規勸”陳明仁未果之後,飛抵衡陽向白崇禧報告在長沙的所見所聞。白崇禧獲悉四野大軍壓境,頓時惶恐不安,他擔心華東南蔣軍的命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如果不頂住四野的追擊部隊,其賴以起家的基業將會被林彪席卷一空。

白崇禧的貼身參謀“小諸葛”張淦犀利的目光緊盯著地圖,緊張地思索反擊之策。他之所以獲得了“小諸葛”的美譽,絕不是徒有虛名。在他戎馬生涯中曾多次在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因出奇製勝而化險為夷。自從桂係起家的統一廣西之戰,到北伐戰爭、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白崇禧一生創造過無數以弱勝強的戰例,從此奠定了他“國民黨內第一軍事奇才”的地位。在群雄並起的年代,桂係以一支弱旅崛起於十萬大山,與各大軍閥周旋,最終地方軍閥被竊居中央正統地位的蔣介石一一挑落馬下,惟桂係碩果僅存。究其緣由,一賴李宗仁、白崇禧精誠合作,曾有一則“李白燈謎”盛傳一時,曰“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又是一人。”二賴白崇禧憑借其雄才大略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才有桂係的今天。

而今天,生死存亡,就在須臾之間,國內紛爭已經明朗。十萬大山的“李白”在國民黨陣營中尚未最終鬥倒蔣介石這個巨無霸,而崛起於井岡山的“朱毛”就要一統天下了。白崇禧孤注一擲,盯住了四野孤軍冒進的先頭部隊,決定在湖南青樹坪一帶以優勢兵力進行反擊,企圖吃掉四野一兩個師,從而阻止林彪大軍的追擊。

白崇禧第一次打出了他的王牌--第七軍,電令該軍進至界嶺附近的青樹坪預先設伏。

張淦風塵仆仆趕到青樹坪,站在一座高高的山頭上,身著將軍服,光著腦袋,那隻著名的“羅盤”放在他身邊。他放眼四望,滿臉傲氣,鎮定自若地告訴部下:我就在這裏用布袋兜住共軍。

本來,白崇禧的電報一發出,就被遠在武漢的四野司令部破譯密碼,對“小諸葛”的企圖了如指掌。林(彪)鄧(子恢)蕭(勁光)當即電令第四十六軍停止追擊,第四十九軍切實查明情況,“不得盲目前進”。

第四十九軍之第一四六師於8月14日占領永豐殲敵百餘名,該師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遂乘勝單獨向青樹坪追擊。

此時,第四十九軍軍長鍾偉見第一四六師沒有服從停止前進的命令,已是急得團團轉,匆匆派出第一四五師迅速跟進,前往增援。

8月15日16時,第一四六師先頭部隊抵達青樹坪單家井,與桂係第七軍在此預伏的一部發生激戰。這場“遭遇戰”是張淦預先設置的圈套,佯裝不敵,邊打邊撤,退至青樹坪主陣地,開始鎖緊“口袋”。

第一四六師師長王奎先素有“奎猛子”之稱,其部隊也從渡江以來,沒有打過一次像樣的仗,因此士氣高漲,拚命追擊,直至天明,完全進入青樹坪實際範圍。白崇禧此時已蠢蠢欲動,遂令設伏的三個師同時發動反擊。

8月17日拂曉,王奎先一早起來,開始思索這天的仗該怎麽打,他的電台出了故障,已經有48個小時未接到上級指令。當麵之敵如鐵桶般嚴密,憑他一個師要擊破對方的防線已經很是為難。正當他苦苦思索之際,突然聽到飛機的引擎聲,他心知“不好了”,趕緊衝出房間,大喊一聲:“注意防空”!

此時,張淦已經發出斬釘截鐵般的指令“第七軍、第48軍傾投全部兵力,不留預備隊發起總攻”。

他命令“所有大炮齊射,打完預備炸彈……”

又命令“組織敢死隊,換上衝鋒槍,挾上帶刺刀的步槍,進者重重有賞,違者無論官兵,格殺勿論!”

八月的青樹坪,烈焰當空。30多架次飛機輪番臨空,降低高度俯衝轟炸。

一批飛來,又一批飛來……

破甲彈、高爆彈、燃燒彈,一群群一簇簇塗著美造白色標誌的大小炮彈如雨點般從天而降。

八月的青樹坪,硝煙滾滾。瘋狂的炸彈落在解放軍陣地上,尤其是機槍陣地和炮兵陣地上;落在山野上,有的甚至落在了國民黨部隊自己的陣地上。

碎石彈片挾裹著炸壞的槍械、炸碎的肢體衝上半空,又如灑花般地落下來。

濃重的硝煙漫山遍野滾動,帶著新鮮的濕熱的血腥氣。

山崗上,樹木在熊熊燃燒,象一枝枝通紅的火把。

田野間,一隊又一隊黑壓壓的人馬就出現在王奎先的望遠鏡裏,哇,全是清一色的廣西“猴子兵”!

桂係第七軍果然是王牌軍,不但美械裝備,火力迅猛,且那些猴子兵個個長得賊精,他們貓著腰利用地形地物曲折前進,掩護分隊則集中火力專打第一四六師的機槍陣地,推進一段距離就舞鍬弄鎬構築工事,待鞏固了以後再發起新的攻擊。一段一段向前推進,儼然訓練有素,有板有眼,從容不迫。

王奎先一麵舉著望遠鏡觀察,一麵尋找著對方的破綻,然而,他有點失望。

無論在兵力、在地形、在火力等方麵,解放軍都陷入明顯的劣勢。

自己的部隊在投入這場猝不及防的戰鬥前,已近20小時沒有吃過飽飯、睡過囫圇覺,而且都是東北兵,多因水土不服而身染各種疾病,且已精疲力竭。

這是一場血戰,容不得半點退縮。他下達死命令:“決不後退一步!”戰士們憋足最後一股勁,拚命抵抗。

渡江以來最激烈的一場近距離惡戰就這樣開始了。從拂曉至中午,桂軍的包圍圈越收越緊,可是卻拿王奎先這個師一點辦法都沒有,四野的主陣地一處都沒有丟失,次要的陣地則如拉鋸一樣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幾度易手。

雙方都有很大的傷亡。

白崇禧見製服不了囊中的“獵物”,又下令投入一個加強團參戰。三個師又1個團對付四野的一個師,同時以飛機、大炮助陣,仗打得驚天動地。這在第七軍的曆史上隻有台兒莊那次與日軍廝殺,才有如此激烈的一幕。

王奎先指揮部隊打到日頭偏西,由於彈藥不濟,一線陣地漸漸不支,已大部失守,核心陣地也丟了數處。他預感到不妙,一股血氣直衝腦門--四野的一個師會被敵人吃掉,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絕對不可能的。

政委栗在山多次提醒他:向北突圍。

同時,王奎先、栗在山感到難以理解的是,他們在這裏打了兩天兩夜,卻不見友鄰部隊的蹤影。他們不知道其他部隊早就奉命停止了追擊。王栗二人最初的意圖是想粘住當麵之敵,為友鄰部隊迂回包圍敵人贏得時間,這也是他們沒有趁早突圍的原因。

直至黃昏時分,從北麵傳來密集的槍炮聲,其激烈程度很快壓過了第一四六師的陣地。

原來,鍾偉指令的第一四五師已經從北麵太平寺方向迂回增援,迅速趕到了青樹坪。

兩支隊伍會合了,第一四五師師長沈啟賢告訴王奎先:“老兄,你的電台怎麽搞的?一直聯係不上。野司、兵團和軍裏不知下達了多少次'停止前進的命令',可你就是不聽!”

王奎先這才明白:“我的電台壞了,我們打了兩天兩夜不見友鄰部隊趕來,正奇怪著呢!”

“你們師快撤吧!”沈啟賢說:“我們掩護你們。”

此時,太陽沉入了地平線,西邊天際血紅一片。王奎先望著陣地上疲憊不堪被煙火熏得烏黑的戰士,噙著淚水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第一四六師順著一四五師撕開的口子向永豐回撤。隨後,第一四五師也邊打邊撤。

青樹坪之戰,國共兩軍血戰兩天三夜,解放軍終於敗北,這裏林彪的第四野戰軍自東北入關以來第一次受挫,也是自淮海戰役以來,國軍所打的唯一勝仗,白崇禧在電台旁邊守候指揮整整48個小時未曾合眼。戰鬥一結束,立刻以“青樹坪大勝”、“永豐大捷”為題向外界發布消息,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緊接著,衡寶戰役拉開序幕。

9月10日,林(彪)、鄧(子恢)、蕭(勁光)確定了進軍中南的戰略部署,由蕭勁光指揮,率第十二兵團進逼集結在衡陽、邵陽一線的白崇禧部主力。

白崇禧則輕信蔣介石的“肺腑之言”,命令分布在廣東境內的桂係兩個軍沿粵漢路北上,集結於衡陽、寶慶(邵陽)一線。

10月4日,蕭勁光兵團突過衡寶公路在水東江、宋家塘以南地區集結,與南上桂係部隊正式交鋒。戰鬥中,白崇禧部迷信“青樹坪大捷”給他們帶來的好運,潰敗之餘,不向西逃,反往東竄,結果又在青樹坪一帶發生激戰。解放軍乘勝追擊,直到永豐,取得最後勝利。這場激戰在青樹坪的交鋒時間不長,隻是大兵過境。

青樹坪戰鬥已經過去60個多個年頭,春秋逆易,時過境遷。當年鏖戰急,留給青樹坪一片山禿木朽,焦土遍野,彈痕累累,滿目蒼痍的蕭條景象。當地人們經過六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如今的青樹坪,山青水秀,稻麥飄香,一派祥和。戰爭的遺跡僅有上仙峰的戰壕猶存,能夠喚起人們記憶的,是當地人們戰後修整的一座座烈士墓。在每年清明節的時候,這些把生命和鮮血灑在這塊土地上的遠方親人,才會麵對一撥又一撥前來吊慰的人們,述說著那個悲壯的秋天!

 

 

 

青樹坪戰鬥

編輯
青樹坪戰鬥中,先頭部隊146師求戰心切,在王奎先率領下一路高歌猛進。146師僅用436團一個團向前猛打猛衝,436團的先鋒營更是勇氣過人,乘汽車獨闖寧鄉縣城。國民黨軍忙於後撤,該營亂中取勝,殲敵4100餘人,於 1949年8月8日晚攻占寧鄉,11日進至湘鄉,13日攻占永豐,繼續向永豐、界嶺及其以西的寶慶(今邵陽)地區追擊前進。146師進占永豐後,王奎先立即向軍部和145師致電建議:“我師擬向界嶺前進,請145師向青樹坪前進。”49軍軍長鍾偉下令146師向界嶺前進,145師尾隨前進。146師經過急行軍,8月15日行至青樹坪東北單家井村,遇敵少數阻擊部隊,437團前衛連隊將其驅逐,但傷亡十餘人。王奎先命令部隊按原定順序繼續前進,即受桂係第46軍236師居高臨下伏擊,王奎先立即下令攻擊,全師擺開陣勢向前猛攻。8月16日淩晨146師發現左翼有敵桂係第7軍一個師。王奎先認為,追擊敵軍任務完不成,消滅桂係主力一個師也劃算,即調整了部署,準備會同後續部隊聚殲該敵。經過一天激戰,白崇禧判明了戰場態勢,認為有足夠的把握吃掉孤軍深入的146師,於是急調附近桂係頭號王牌第7軍的171師、172師兩翼迂回,決心一舉殲滅146師。白崇禧部在正麵作試探性進攻,對146師解放軍鉗製和迷惑,保持兩軍膠著狀態,為主力包圍爭取時間。四野對146師的險惡處境洞若觀火,林彪親自下令146師撤出戰鬥,退至永豐;145師接應其後撤;另以41軍、45軍各派一個師向永豐靠攏策應。這一命令經兵團、49軍電台一遍遍向146師呼叫,偏偏此時146師的電台出了故障,無法聯絡。146師的險惡處境使野司的參謀人員十分緊張,唯有林彪神色不變。他吃著炒黃豆,說了一句:“有好戰分子鍾偉在軍中坐鎮,49軍就是一個砸不爛的銅豌豆!” 146師在在青樹坪附近的幾個山頭上,與敵第7軍、46軍展開殊死爭奪戰, 146師還不知道對手是桂係最精銳的三個師。146師終因力量單薄,漸漸顯出不支,於是收縮防線,將全師集中到相鄰幾個山頭,形成環形防禦。王奎先決定各部利用地形,構築工事,抗擊敵人,並在戰術上采取以攻為守,待黃昏後再行轉移。146師浴血奮戰,連續頂住敵軍37次衝擊。王奎先下了死命令,師幹部下團,團幹部下營,營幹部下連,連幹部下排,排長下班,全師戰至最後一個人誓與陣地共存亡!王奎先親臨最關鍵的塔子山高地,這一高地是146師防線的最突出部,一旦失守就有全線崩潰的危險。
438團1營幾乎在這個高地上拚光了,下午4時許,塔子山高地再次失守。王奎先從望遠鏡裏看到後立即命令438團反擊,團長說部隊傷亡太大,是不是塔子山就不要了。王奎先眼一瞪,“不奪回來我斃了你!”438團組織了最後的預備隊,連炊事員都拿起了槍,由團長親自率領,在王奎先組織師炮兵營全部炮火掩護下,以一個迅猛的白刃衝鋒再次奪回高地。但436團陣地於被敵全部突破。436團腹背受敵,部署已被敵打亂,營團之間的聯係極為困難,全團彈藥均消耗很多,加上指戰員整整一天沒吃飯,體力疲憊,已不能保證繼續作戰。王奎先命令436團在437團支援下,相互掩護向東北方向撤出陣地。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血戰,146師各部撤退至江口方向安全地帶。青樹坪、界嶺戰鬥曆經48個小時,146師共斃傷敵684人,俘敵69人,合計殲敵753人;該師傷亡、被俘、失蹤877人; 49軍傷亡1300餘人,成為四野南下作戰以來一次失利的戰鬥。戰後,軍長鍾偉主動承擔了責任,檢討說:“對桂係主力的戰鬥力估計不足,認為白崇禧沒什麽了不起,犯了麻痹輕敵的錯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