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北京 飯店 七大等
堂 - 樓 - 莊 - 居 - 春 - 叉 - 齋
北京的飯莊有約定俗成的規矩。
叫堂的最大,所謂堂,是既可辦宴會,又可以唱堂會,有舞台和空場,很是氣派。
八大堂
最早的堂一般都在皇城周圍,
比如金魚胡同的隆福堂、東皇城根的聚寶堂、
打磨廠的福壽堂、大柵欄的衍慶堂、
北孝順胡同的燕喜堂,
東單觀音胡同的慶惠堂和前門外櫻桃斜街的東麟堂兩家,
翠微路那兒的 惠豐堂。
有說十大堂,
聚賢堂 — 西四報子胡同 福壽堂—金魚胡同 會賢堂—什刹海
慶和堂—地安門 同和堂——西四報子胡同 同興堂——取燈胡同
惠豐堂—翠微後麵 慶豐堂 — 福慶堂 — 天福堂
據說當年慈禧太後 吃了惠豐堂的一道菜,鳳心大悅 親題 “惠豐堂” 匾額
所以 惠豐堂 得天獨厚
在惠豐堂用餐幾次 魯菜 稍鹹些。
清末民初,京城叫得響的館子很多,京城食客們也就分門別類冠以
“八大樓”、“八大居”、“八大堂”的稱謂。
這“八大堂”說的就是
惠豐堂、聚賢堂、福壽堂、天福堂、會賢堂、福慶堂、同和堂、慶和堂。
民國後,惠豐堂名聲依舊,北洋軍閥皖係首領段祺瑞,北洋軍閥張勳、
吳佩孚,戲曲界老前輩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荀惠生,
著名武生楊小樓先生等常來聚會。
曆經清末煙火和民國風雲,經營山東菜肴的“堂”字號先後倒閉,
唯有“惠豐堂”奇跡般地幸存下來,成為昔日八大堂中僅存的一枚碩果。
八大樓
按名氣大小依次為
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
正陽樓、新豐樓、安福樓、春華樓。
就當時而言,除東興樓在東安門、安福樓在王府井、萃華樓在八麵槽外,
其餘都位於繁華的前門大柵欄一帶。
比堂略小的才叫莊,
再次之的叫居。
八大飯莊
檔次這麽分, 但 其實沒有 八大飯莊的實指
有說 晉陽飯莊 是 八大飯莊的第二名,也沒前沒後的。
居與堂很大的區別在於隻辦宴席,不辦堂會。
清未民初北京
八大居
前門外的福興居、萬興居、同興居、東興居 (此四家又稱"四大興”),
大柵欄的萬福居、菜市口北半截胡同的廣和居、西四的同和居、西單的砂鍋居。
福興居的雞絲麵頗有名,光緒皇帝每次逛八大胡同,必去那裏吃雞絲麵。
砂鍋居專用通縣張家灣的小豬,做出的白肉有66樣品種,
地小人多,隻賣半天,過去老
北京有句俗語:沙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可見其彼時的興隆。
廣和居是魯迅先生邀朋聚友常去的地方。
廣和居是道光年間專為南方人開設的南味館。
當年的 “八大居” 如今僅存 砂鍋居、同和居、柳泉居, 而被合稱京城“名三居。
八大春
宣南春 萬家春 四如春 新南春
新路春 淮揚春 大陸春 慶林春
叉(X)
這是本尊特別命名的,雖說不大,但是很牛。
老北京除了上述的"十大,八大"外, 還有很多享有盛名的吃處老字號:
餛飩侯餐館,烤肉宛飯莊,烤肉季飯莊,都一處,第一樓,鴻賓樓飯莊,
致美齋,全聚德烤鴨店,白魁老號飯莊,美味齋,仿膳飯莊,東來順,又一順店等。
粵菜館
據考證北京最早的粵菜館叫醉瓊林,至光緒年間紅火的粵菜館要數
陝西巷的奇園和月波樓兩家。
大三元
位於故宮北 景山南麓,正宗粵味飯館,據說是廖承誌常顧宴客的地方
清末民初鼎盛一時的老字號,如今大約除了沙鍋居還在,其餘皆已風流雲散。
聽說還有一處在這幾年恢複老牌子的致美齋。
北京城所謂齋都是原來的點心鋪進而升格晉級辦成的飯莊。
論檔次和規模是遜於堂、莊、居的。
致美齋是同治年間開辦的,它的一魚四吃、紅燒魚頭和蘿卜絲餅,最享盛名。
正陽樓飯莊創辦於鹹豐年間。
眼下正陽樓招牌已非當年的招牌,內容更非當年內容,地點也非老地方。
北京琴書 - 京韻大鼓 - 京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