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王致誠(法語:Jean-Denis Attiret,1702年7月31日-1768年12月8日),又稱為巴德尼、王之臣,法國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清朝宮廷畫家。
清乾隆三年(1738年)來華,以畫藝供奉宮廷,擅長以西洋畫法畫人物肖像與走獸。 此圖冊描繪乾隆皇帝最喜愛的10匹坐騎,它們是由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進獻的。作者采用西洋畫法,注重馬匹的解剖結構,刻畫準確細致,立體感與皮毛質感極強,是王致誠的手筆。而背景的樹木坡石為中國畫家補繪。此圖冊是王致誠流傳至今唯一署有名款的作品。
《十駿馬圖冊》畫 乾隆坐騎 十匹駿馬:
萬吉霜、闞虎騮、獅子玉、霹靂驤、雪點雕、自在騎、奔雪馳、赤花鷹、英驥子、躡雲駛。
郎世寧 也有畫 十駿圖, 餘以為 遜與 王致誠之。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裏奧內(意大利語: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7月19日-1766年7月16日),義大利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及中國宮廷畫家,寫實畫風紀錄了清朝初期的中國宮廷人物與景色。
1714年居往在葡萄牙裏斯本及科英布拉。逐漸對中國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1715年,前往中國。期間曾於澳門學習中文、並以「郎世寧」作為漢名。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中國時,郎世寧被康熙帝以藝術家的身份召進宮中,他成為宮廷畫家後,每天都在畫室作畫。此外,他繼續學習漢文和滿文。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帝繼位後,施行禁教政策,下令驅逐在中國境內的傳教士,不過隻有在宮廷服務的傳教士例外,因此他不僅沒有受到驅逐,反而受到更高的禮遇,因為他擁有生動現實的繪畫風格,受到雍正帝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