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胡笳十八拍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 ,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
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
後一層次 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
樂曲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戰亂給 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
郭沫若稱之 “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逍遙樂 演唱 --- 逍遙樂 - 歌哥 創製
胡笳三拍 唱詞 選自 胡笳十八拍
第5拍
雁南征兮欲寄邊心,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第8拍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製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第9拍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複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
《胡笳十八拍》據傳為東漢末年時蔡文姬所作的一首長達一千二百多字的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的女兒。蔡邕既是文學家、書法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樂家,在首都洛陽一帶儼然是文壇的領袖。
曹操便經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請益,與蔡邕有著亦師亦友的情誼。
蔡文姬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史書上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才貌出眾的蔡文姬善彈古琴,
她在16歲時嫁給 一位大學子衛仲道,夫妻兩人恩愛和諧;但不到一年,衛仲道便過世了。年僅17歲的蔡文姬回到娘家,
但她的悲劇並沒有結束。父親蔡邕後來被王允所殺,文姬在戰亂中被匈奴俘虜,流落異鄉一十二載。
西元208年,曹操得知故人之女流落異邦,立即派遣使者攜帶黃金白壁,費了好大一番周折,把蔡文姬贖了回來。
「胡笳」是流行於塞北和西域遊牧民族的一種管樂器,它的外型和音色與「篳篥」很相像。「十八拍」即十八段的意思。
蔡文姬日夜思念故土,渴望早日回鄉。
但曹操欲贖回 文姬時,文姬並不是有稱 時為匈奴左賢王的妃子,而是一位軍隊的下士的妻子,
當初文姬是作為戰利品,賞賜給這位下士的,照匈奴的規矩 文姬隨夫輾轉征戰,曆經艱辛,已共同育有二子。
日夜期盼的還鄉喜悅霎時之間被骨肉離別之痛所淹沒,心情非常複雜矛盾。
回顧自己充滿別離的一生,蔡文姬寫下長詩《胡笳十八拍》以抒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