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 - 蘇聯紅軍第88特別獨立步兵旅 曆史】

(2016-03-06 04:11:25) 下一個

 

1939年1月至1941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苦鬥時期,在生存環境極其險惡

後勤補給為零的情況下,東北抗日聯軍開展小型遊擊戰。

到1942年初東北抗聯主力部隊隻剩1000多人,被迫轉入蘇聯遠東伯力地區整訓。

“抗聯進入蘇聯是無奈之舉。”

1942年8月,在蘇聯的抗聯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被授予蘇聯紅軍遠東紅旗軍第88旅番號。

抗聯教導旅在蘇聯整訓期間不斷派小部隊深入中國抗聯遊擊區進行遊擊戰,

1945年8月,他們配合蘇軍重新進入東北,在解放東北的鬥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 - 蘇聯紅軍第88特別獨立步兵旅 從成立到1945年10月15日,88旅正式解散。

1942-8-1 ~~~1945-10-15    三年多時間

 

出於國家利益 1941年4月13日 斯大林蘇聯與日本簽訂了 蘇日中立互不侵犯條約之後,

與抗聯疏遠,對抗聯限製,使抗聯麵臨日本關東軍的壓力和困境 雪上加霜

直到 1945-8-8 對日宣戰之後,抗聯在蘇聯的待遇才得以改善

另一方麵,抗聯和延安中央都相向嚐試但未能有效聯係上

抗聯 南楊 北趙 吉周等 都很分散

東北寒冷的天氣,冬天野外無糧食,密營地窨貯存的物資被內奸叛徒出賣給日寇

日寇集家並屯, 抗聯與百姓群眾幾乎不能聯係

無衣,無食,無給養,包括軍械彈藥等

關東軍嚴酷的圍剿,抗聯 狀乎孤兒,幾近滅頂,不得已而求移蘇暫駐。

這一點 一般回憶文章中 未,或未明確 提到,餘下在此 將此挑明。

毛主席1955年9月在授勳時對馮仲雲說:" 你們東北抗日聯軍,比我們長征還要艱難困苦。

毛主席 1949年5月在聽取了周保中的當麵匯報後說: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

在最困難的時期,抗聯為了保存實力,過渡到蘇聯,也是正當的”。

彭真 1945年10月也說過:

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20多年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是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

第二件是紅軍出征後,南方紅軍的3年遊擊戰爭;第三件就是東北抗聯的14年苦鬥。” 

 

 

 

1940年3月19日上午,在蘇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蘇軍遠東邊防軍司令部迎來了3位中國客人,周保中、李兆麟、馮仲雲

他們將與遠東邊疆區黨委和遠東軍討論越界過江野營整訓問題。

周保中向遠東邊疆區區委書記兼軍區政委伊萬諾夫通報了抗日聯軍麵臨的實際困難,

要求蘇方從國際主義原則立場出發,考慮東北抗聯轉移到中蘇邊境蘇聯一側建立野營,

進行階段性休整的要求。會議非常順利,蘇方原則同意東北抗聯轉移。

------

1940年12月20日,周保中寫信向蘇方聲明:“今後,遊擊運動的一切必須由東北黨組織決定。”

聽命延安的黨中央,不是蘇聯的下屬部隊。---- 獨立堅持 這一點很重要,後來受到毛澤東的肯定和讚譽。

1942年7月16日下午,周保中同蘇聯遠東軍司令員阿巴那申大將達成一致意見,

決定將留在蘇聯遠東境內的東北抗聯部隊擴充為步兵教導旅。

編製給養屬於蘇聯紅軍,但行動完全獨立,由中共東北委員會和在旅的黨委決定。

全旅編為4個步兵營,1個無線電連,1個迫擊炮連,1個教導連。

1944年後,增加一個自動步槍營和一個八二迫擊炮連。

每營兩個連,每連3個排;每營裝備重機槍6挺,每連裝備輕機槍9挺,每排裝備衝鋒槍15挺。

旅、營設司令部,旅、營、連軍官正職由抗聯幹部擔任,副職由蘇軍軍官擔任,

正排長以上者按蘇軍軍官標準發薪金。

------------

 1942年8月1日,在蘇聯遠東的費士克營地,東北抗日聯軍700多名指戰員身著蘇聯軍服佩帶蘇軍軍銜,

整編成為蘇聯遠東軍區第88獨立步兵旅。上午蘇聯遠東軍司令員阿巴那申克大將在A營檢閱了部隊

他莊重宣布:

“授予抗聯教導旅以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步兵旅的蘇軍番號,對外代號8461部隊。”

全旅共有1500名官兵,其中一半是抗聯中原有的中國人和朝鮮人,

另一半是蘇聯人和當地新參軍的少數民族。所有軍官和士兵都享受與蘇軍同等的待遇。

 

周保中 少校旅長(1943年晉升為中校)
李兆麟 教導旅少校政治委員(1943年改任政治副旅長)
薩馬爾欽科 少校副旅長兼參謀長(後為什林斯基少校)
巴達林 少校副旅長
德勒 少校副旅長兼後勤部長
西遼金 少校旅政治部主任
崔石泉(1945年改名為崔庸健) 大尉副參謀長,同時擔任旅黨委書記
金日成 第一營大尉營長
安吉 第一營大尉營政治委員
王效明 第二營大尉營長
薑信泰(後改名為薑健) 第二營大尉營政治委員
許亨植 第三營大尉營長(未到任由王明貴上尉繼任)
金策 第三營大尉營政治委員
柴世榮 第四營大尉營長
季青 第四營大尉營政治委員

(以上標黃者 為朝鮮人,45年8月後 成為朝鮮共產黨/勞動黨的 領導骨幹)

 1945年5月9日納粹德國投降後,蘇軍開始部署對日作戰。

周保中幾乎參加了遠東軍司令部召開的所有會議,

製定配合蘇軍反攻東北的作戰計劃。

1945年7月10日,斯大林來電邀請周保中、崔石泉赴莫斯科會談。

第二天上午,斯大林在克裏姆林宮接見了周保中、崔石泉,前共產國際負責人季米特洛夫陪同接見。

斯大林笑著對周保中說:“你願意配合蘇軍作戰反攻東北,我真高興!你夢寐以求的東北解放將要實現了。

我電告延安的毛澤東同誌。”

------------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零時,88旅派遣的340多名先遣支隊(隨軍翻譯、向導、偵察人員)

和先期潛伏東北境內的地下抗聯小分隊戰士們,從黑龍江流域到小興安嶺或在邊界引領地麵部隊,

或與蘇聯空軍進行地空導航電訊聯絡。蘇聯空軍在88旅偵察員電訊信號引導下,準確催垮了日本關東軍

所有的軍事目標,日本關東軍經營了數十年的東北防線頃刻瓦解。

88旅戰前派遣的兩批上百名偵察英雄,絕大多數光榮犧牲,生存者寥寥無幾

兩批先遣人員離去後,抗聯僅剩戰鬥人員400餘人

8月11日,周保中按預定方案召集部隊登艦,跨過黑龍江殺回國內。 

 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周保中等人計劃“搶在國民黨之前,控製長春、沈陽、哈爾濱等57個重要城市,

重建東北各地下黨組織”。根據這一方案,將400多人分成57個進駐小組,每組按城市大小,多則10人,少則1人。

這一方案電報莫斯科後,即獲得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同意,決定方案中的57個城市的衛戍司令由蘇方擔任,

其副司令員由88旅派人擔任。

蘇方為表彰抗聯教導旅指戰員英勇作戰的功績,在8月下旬授予旅長周保中中校,政治副旅長李兆麟少校,

第一營營長金日成大尉,第二營營長王效明大尉,第三營營長王明貴上尉等五人蘇聯紅旗勳章

授予所有抗聯教導旅指戰員“戰勝日本獎章”,另外部分幹部戰士被授予紅星勳章、戰功勳章等蘇聯勳章。

至1945年8月25日,蘇聯紅軍第88特別獨立步兵旅中,

來自中國的士兵還有373人,朝鮮103人,那乃族416人,俄羅斯462人。

------------

9月8日,周保中率領抗聯教導旅指揮部到達長春,抗聯教導率改編為東北人民自衛軍。
9月10日,擔任蘇軍駐沈陽衛戍副司令的抗聯將領馮仲雲電告周保中:
“八路軍翼熱遼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曾克林已率八路軍先遣支隊3000人進駐沈陽。”
周保中下令電台向東北人民廣播八路軍出關到沈陽的喜訊。
 
9月14日,曾克林與蘇軍代表維斯別夫等飛赴延安,並帶上了周保中給中央的信,
信中匯報了東北抗聯的情況。
9月18日,中共中央派彭真、林彪、陳雲、張聞天、李富春、林楓、王稼祥、黃克誠等20多位中共中央委員,
率兩萬多名幹部和10萬大軍進入東北。
周保中把抗聯黨委會的組織關係及黨員檔案、黨費正式移交東北局。
1945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代東北局書記彭真在沈陽接見了東北抗聯黨委領導成員。
隨後,周保中等人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向中共中央東北局彭真等10餘位領導作了詳盡的工作匯報。
彭真感慨萬分地說:“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20多年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
第一件是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第二件是紅軍出征後,南方紅軍的3年遊擊戰爭;
第三件就是東北抗聯的14年苦鬥。”
 
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
將由抗聯隊伍發展而來的東北人民自衛軍和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一起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
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羅榮桓為第二政委,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
肖勁光為副司令,程子華為副政委。
至此,東北抗日聯軍終於完成了它的全部曆史使命,投入東北解放戰爭的洪流。

 

-------

 

 88旅的幹部中有不少人成為了中國、朝鮮的黨和國家、軍隊的領導人。

這支軍隊事實上也成為朝鮮人民軍的最初母體,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日後成為了人民軍的元帥和次帥。

1943年10月5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野戰演習後,部分幹部攝於北野營。

第一排:巴達林(蘇聯)、張壽箋(即 李兆麟 中國)、王一知(周保中夫人 中國)、

周保中(中國)、金日成(朝鮮)、什林斯基(蘇聯)

 

周保中與夫人王一知攜女兒周偉訪問朝鮮時與金日成和夫人金貞淑、兒子金正日在一起。

1948年11月中旬,周保中、王一知夫婦赴朝鮮訪問,吊謁抗聯老戰友,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安吉墓地,

與金日成首相一家合影。後排左起:周保中、王一知、金正淑、金日成;前排左起:周偉、金正日。

 

周保中訪朝離開朝鮮前在金日成首相宅前與金日成一家的合影

 

1954年12月22日,前來中國訪問的金日成首相專程到頤和園介壽堂看望 由毛主席特意安排在頤和園養病中的周保中同誌

右起:周保中、金日成、徐哲、李乙雪、王一知

 

毛主席   與 崔庸健  交談,天安門上 1969-10-1

 

1994年5月7日 胡真一 在朝鮮與老戰友金日成的合影,胡真一 是 柴世榮烈士的夫人

在抗聯時 金日成視 柴世榮為大哥, 金夫婦 柴夫婦 親如家人

金日成 不忘舊,夠朋友,夠哥們

 

 

 

http://i.ifeng.com/history/sharenews.f?aid=99796766&ch=rss_flipboard&vt=5

 

 

 

-------------

 

伊萬諾夫 不錯 為抗聯88旅和蘇中友好做了好事

而   華西裏(漢名 王新林)此人成問題,對抗聯刻薄,扣押趙尚誌等 後被撤職。

B.伊萬諾夫,全名是瓦西裏·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ов,1921—2014),1937年加入蘇聯紅軍,曾經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等兩所軍校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了蘇軍對德、對日作戰,特別是參加了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後的遠東戰役,曾在第88旅參謀部做教官。1957年起,從事軍事外交工作,先後在蘇聯駐緬甸、埃塞俄比亞和中國的大使館武官處任武官。1993年退休後,投入到俄中友好的社會活動中,在俄羅斯老兵協會和莫斯科老兵協會奔忙,任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2014年9月7日病逝,享年93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