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關鍵一戰 中國 收複 占領 西沙群島
擊敗了南越美國傀儡的阮文紹政府
敲打了 北越政府
北越 非但不支持 反而 宣稱 西沙是 越南領土
毛澤東生前指揮的最後一戰
高瞻遠矚 一石二鳥
不然 若 西沙還是 南越 / 越南占領, 今日的 中國南海問題將更棘手
西沙之戰,又稱“西沙自衛反擊戰”,越方稱之為“黃沙海戰”(越南語:H?i chi?n Hoàng Sa),指的是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間發生的一次戰鬥。
結果南越海軍被擊退,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中的珊瑚、甘泉、金銀三島,
並鞏固了對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控製權。
海戰後,中國海軍暫時取得了製海權。中共中央軍委其後決定佔領所有島嶼,一舉解決西沙問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陣亡18人:包括
在琛航島上修有烈士陵園。
越南共和國海軍: 根據不同資料來源,死亡數字約為53人至100餘人。
其中南越10號艦上的82人陣亡失蹤者45人,另37人被一艘丹麥油輪和南越漁船救起。
這批俘虜於1974年1月23日在榆林港由曙光03號船運往廣州。
------------
1974年1月19日,海戰爆發後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約翰·金表示,在戰事問題上“我們不支持任何一方。當然,我們確實強烈希望和平解決,但是我們並沒有介入西沙海戰。”[19]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1月21日從中東回到華盛頓的翌日,在記者招待會上他重申了國務院之前的聲明,宣布美國在中國與南越之間的軍事衝突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對使用武力表示遺憾”。
1974年1月21日,經授權的北越官員對法新社記者說「維護領土主權對每一個國家都是神聖事業。鄰國之間在邊界和領土問題往往是複雜的爭議,需要仔細和周密的研究。有關國家應通過談判以平等、互相尊重、友好、睦鄰的精神來解決這種爭端。」但北越黎筍政府煽動老百姓在內部對中國擅自發動西沙海戰的行為進行了秘密的示威遊行抗議活動。
1974年1月26日,南越南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公布三點立場:
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每一個民族的神聖問題。
二、在邊界和領土問題中,各鄰國之間經常會發生由曆史遺留下來的爭執,有時是很複雜的,應仔細研究。
三、各有關國家應根據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和睦鄰關係的精神來研究這些問題,並通過協商來解決。
1974年1月31日,南越南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代辦陳平在北京對法新社記者談西沙之戰,以1月21日北越政府一樣的措辭闡述了其態度。
1974年2月9日,南越南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駐西貢代表團發言人陳日忠中校回答記者提問,重申了1月26日的三點立場。
1月19日,南越海軍作戰副參謀長杜劍上校飛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南越總統阮文紹匯報西沙海戰“怒濤”號被擊沉,艦長阮文達已經陣亡。1月20日,阮文紹去峴港坐鎮指揮。“大規模軍事集結,不僅從峴港派出6 艘軍艦向西沙群島方向機動,而且又加派2 艘驅逐艦開往峴港增援,同時命令該地區的南越陸海空三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
對此,中國也對西沙地域做好了打第二仗、第三仗的準備,集結了一批艦船飛機與各類物資。
1974年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言人李浩中將發表談話,稱“南越就象在一頭公牛麵前搖動紅旗”,引起一些亞洲國家政府間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我們在等待這些消息的證實。所有駐在近海島嶼上的部隊都有責任保衛我們的領土,但是我現在不能講更多的話。”
1974年2月8日,《中央日報》發表題為《我們對南中國海諸島的立場》的社論:
中越同為反共國家,方今麵臨共同的敵人,誠可謂同雨同舟,利害一體;正應和衷共濟,團結作戰,以鞏固民主陣營保衛自由與安全的力量。當此大避危急之秋,從亞洲抗共的全盤戰略得失而言,越南方麵的行動,徒令親者痛而仇者快。所以我們在此懇切呼籲越南方麵,應經由外交途徑妥善處理。中華民國政府對此事件始終表現高度理性而自製的態度,應為越方所了解我們相信,以阮文紹總統及其堅決反共政府的目光與胸懷,必須洞明利害而知所取舍。
至於毛共之盤踞西沙,乃是我們的內政問題。我們應特別警覺的是,毛共在對外推行笑臉攻勢之同時,采取這一行動,主要為轉移其內鬥視線,自有其用心之所在。因此對其此後的行動,更應加以嚴密的注視。
1974年1月22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恩裏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中國與南越的這場領土爭端“以友好的方式”解決。
1974年2月4日,印尼外長馬立克同記者談話,稱隻承認一個中國,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屬於中國。
--------------------
海戰後,中國獲得了對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控製權。
而南越對西沙群島的領土宣稱及曾經對其的控製,成為了越南戰爭之後北越統一
越南的政府對該地區領土要求的主要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