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台灣 孫立人將軍兵變案】--- ZT

(2015-11-19 18:33:28) 下一個

孫立人於1900年出生在中國安徽省廬江縣,父親孫熙澤是清朝末年的舉人,被派任為山東知府,舉家前往青島居住。滿清末年國土被列強割據,當時青島為德國占領區。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裡麵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於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並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日後這次事件對於孫立人的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著有尊嚴」,也成為他日後投身軍旅的重要觸媒。

 

孫立人對二次大戰的貢獻也獲得國際肯定,維吉尼亞軍校在校史館中,將孫立人同另兩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傑出校友──馬歇爾將軍和巴頓將軍並列,永久展覽孫立人生前所用的軍服、軍帽、馬靴、馬鞭、繳獲的日軍軍旗、畢業證書和畫像。

 

孫立人兵變案

孫立人兵變案(郭廷亮匪諜案),對「孫案」之調查,最初由副總統陳誠為主任委員,與王寵惠許世英張群何應欽吳忠信王雲五黃少穀俞大維等組成「九人委員會」,負責調查「郭廷亮匪諜案」。另外監察院也由中國國民黨籍監察委員陶百川、無黨籍監委曹啟華蕭一山王枕華餘俊賢等「五人小組」自行發動調查。陳誠的九人小組審訊郭廷亮等,得到彼等「坦承不諱」之「自首」結果。由於郭係孫立人之聯絡官,九人調查小組認為孫「未適當防範,有失查之責。」。軍事法庭遂以匪諜罪判處郭廷亮死刑,隨後由高層下令改為無期徒刑,逕送綠島。孫立人被判無期限監禁在家。

監察院陶百川等「五人小組」之調查結果與「九人小組」差異甚大。監院認為郭廷亮等確係主張軍事改革,但絕無興兵叛亂之情節。所謂遭人檢舉,乃屬國民黨軍隊內部派係構陷,不足為憑。孫立人對此應毫無責任。監院調查結果因與「九人小組」差異過大,調查期間遭到情治跟監,最後僅在院內會議秘密報告後即以極機密封存,不再公開。

1991年,郭廷亮假釋自綠島返臺,至臺北奔走,希望平反孫立人罪名。卻在桃園縣中壢車站,自火車摔至月臺上後身亡。司法調查以意外或自殺結案,但學者認為可能是遭謀殺。

1998年孫案涉案人及家屬要求監察院公佈「五人小組」報告並還原真相。2001年1月8日,監察院通過決議,稱孫案乃「被陰謀設局的假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教授獲政府新臺幣六十萬元經費補助,就孫立人兵變案進行專門研究。朱浤源認為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孫立人有軍事叛變行為。

2014年7月,監察委員李炳南趙榮耀馬秀如等人公布對當初「九人小組」調查檔案的報告。在檔案中,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曾向蔣中正建議拔除孫立人兵權,以防他叛變。調查結果認為,蔣中正曾直接對孫案下達許多指示,這個案件是利用美國麥卡錫主義興起,反共意識抬頭的機會,設局將孫立人軟禁,以免蔣中正權力遭威脅。美國政府在本案發生後,曾私下對台灣當局表示關切,因此事件才未擴大。這個報告中,同時對郭廷亮進行平反,認為他係遭構陷。

 

評價

 

孫立人被認為是國民革命軍中,具備豐富現代化作戰經驗和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他非常愛護部屬,因此由他所帶領的軍隊極具向心力、非常地忠貞愛國。孫立人並且擁有崇高的國際聲望,是國民革命軍中與眾不同的一名將軍,也是中華民國國軍當中極少數從美國軍校畢業的高階將領,因受西式教育的影響,陸軍總司令任內他批評政工權力過大,是威權時期少數勇於提出改革建言者。孫立人是以客攻主、以少戰多、以弱敵強而皆能克敵致勝的名將。他長期在補給完善的精銳部隊任職,無論在中緬印對日戰役,或在東北新一軍對中共的戰事等,麵對各種艱苦複雜的作戰環境皆有深刻的認識與卓越的戰績;但因個性心直口快、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圓通,再加上深得部屬們的尊敬與美國政府的青睞,使他於不知不覺中,陷入政治漩渦,而遭人構陷。

孫立人終身抱持忠貞信念不改。在《孫立人言論選集》中,孫立人多次強調做人要腳踏實地,以「誠」與「拙」自許,主張誠懇,反對以小聰明奉承上級。中華民國前駐泰大使、曾隨孫立人將軍擔任秘書四年的沈克勤,在日後公開的蔣介石日記中關於孫立人一案記載,以自對孫立人一生的觀察,用「直性而行,率性而為」八字,作為孫立人個性與行事作風的評價。沈克勤表示,「孫立人的精忠報國是不容懷疑的。」他回憶,1974年,他偷偷前去病床探視長期遭軟禁而臥病的孫立人,提及以佛家忘我來平撫被監禁與生病的苦難,遭孫立人指責,如此,誰來救國?他始終不曾忘記對國家的責任。但孫立人對於當時以國民黨政府為主所力行「以黨領軍」與蔣介石、蔣經國希望推動個人威權崇拜之理念作風頗有不贊同的微詞,造成他受到蔣介石整肅的結局。

孫立人過去在對如作戰策略或佈局等諸多處置作法之會議上,常會為一件事情的看法而與自身意見相左的長官或同軍階將領發生爭執,即便從事後觀點來看孫立人之意見看似是較為有利或正確,但當下之堅持己見的固執行為已令與孫立人共事過的長官、同軍階將領感到不悅。他功業過大,引起蔣介石與其他將領側目,因非出身黃埔係統,也不擅長逢迎,因此不得蔣介石信任。

反對意見則認為,孫立人孤高自傲、無黨籍,與作為國民革命軍主流的黃埔係將領格格不入,也不擅協調各方麵間之矛盾,使他在注重人脈的國民革命軍中難有大作為。劉宜良(江南)的《蔣經國傳》中曾提到:「孫是個非常優秀的帶兵官,但是位很壞的領袖。講人際關係,和他的同輩,幾乎沒有人可以和得來。」香港七十年代》刊「孫立人在台兵變經過」一文,對孫立人受排擠的情況有相當生動的描寫:「可憐的陸軍,四麵是海,可憐的總司令,孤掌難鳴,陸軍提出的許多問題,都遭到空海軍的聯合杯葛、阻礙。有時孫立人氣急了,就在會議上向蔣中正報告說:海軍、空軍如何好、如何行,那麼請總統將陸海空三軍測驗一下,比一比,看究竟那一軍好。先從我們三軍總司令考起,比文也好、比武也好、比立正稍息也好、比X+Y也好,由你們海空軍決定好了。像這樣情形,最後還是由蔣中正打圓場。」[13]其部屬沈克勤回憶,空軍總司令周至柔曾多次表示想與孫立人結拜,但孫立人為了爭取陸軍權益,曾當眾與周至柔吵架。因為對政戰係統不滿,蔣經國來拜年時,孫立人也置之不理。

1955年孫立人事件發生,據當時擔任總政戰部主任的張彝鼎指出:「這件事情很複雜,孫立人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老總統(蔣中正)也很看重他,但是孫立人的個性太強。」「做為一個武將,能和古代的郭子儀或民國的徐永昌那樣,隨和一點,會比較好。像徐永昌,先後在馮玉祥閻錫山及老總統手下做過事,和每一個人都處得很好,這樣才算成功。」

 

與美國關係

 

孫立人曾在美國留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率領中國遠征軍,獲得美國軍方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當時最優秀、最具國際觀的將領。但也因此遭到蔣介石懷疑他挾美國以自重。

1949年2月11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派一名中將特使到台灣,邀請孫立人到東京會談。孫立人通過臺灣省政府主席、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陳誠先要求蔣中正的許可,蔣中正同意後,孫立人搭乘麥克阿瑟的飛機飛往日本。麥克阿瑟告訴孫立人,美國希望孫承擔防衛台灣的責任,美國將給予他全力支持,但孫立人表明他支持蔣介石。當回到台灣後,孫立人立即向陳誠報告麥克阿瑟與他的談話,並要求陳向蔣中正報告此事。

美軍顧問團至台灣對蔣介石提供建議,蔣介石曾經詢問過美軍顧問,對中華民國國軍將領的評價。其中隻有孫立人得到美軍顧問的高度評價,認為他可以指揮20萬人以上的部隊,至於陳誠,被認為隻有團長的能力。

1950年,美國國務院曾提出內部假想方案,在台灣發生動亂時,考慮要求蔣中正下野,軍隊指揮權交給孫立人;以胡適替代蔣。但在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美國國務院內部轉而支持蔣介石,假想方案並未實施。

孫立人長期主張反攻大陸,在韓戰期間,曾主張借此機會反攻。從蔣中正以後被公開的日記裡可知,從1951年的1月初開始,孫立人提出反攻大陸計劃,極力想說服蔣同意這個方案,同時希望取得反攻大陸全盤之軍事指揮權,甚至以辭職要脅。結果被蔣批評為「自不量力,隻想藉美國之感情保護。」

中華民國前陸軍上將、寓居在香港的張發奎,在《張發奎口述自傳》文中評論中華民國過去活躍於檯麵上的政壇人物時,對孫立人之下場的是如此評論:「恃才傲物是孫立人失勢的主要原因,美國人想扶植他反而害了他。他以為美國人支持他,以至得意忘形。然而,美國人是不可靠的,孫立人的矜才使氣使他得不到蔣先生的信任。」

 

故居

 

  • 台北故居:日據時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採和洋混風建築樣式,風格特殊。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代理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孫立人將軍,抵臺視察並決定於臺灣鳳山設立訓練基地,民國三十九年此建築物成為孫將軍官邸,直到民國四十四年八月孫立人事件發生止。2004年1月15日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府文化二字第09304425500號),現為中華民國國防部陸軍聯誼廳,現址為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36號。
  • 台中寓所:為一棟日治時期的日本傳統木構建築,孫立人事件後全家移居此處被政府持續監視,1956年6月被迫遷居臺中市向上路一段十八號的宅邸,1988年5月政府解除監視後依舊居住此處,孫立人平時有空種種玫瑰,靠家人賣「將軍花」維生,1990年11月19日病逝於此處。2002年7月1日台中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2010年11月開放為孫立人將軍紀念館。

孫立人始終思念著安徽老家,1988年,孫的舊屬潘德輝回鄉探親,孫委託他到安徽廬江代為祭祖。經過查訪發現,孫的祖墳早在文革時就被挖掉了,但潘還是代孫立人舉行了隆重的掃墓儀式,並拍照帶回。孫立人看到照片,激動地要向潘行跪拜大禮。1990年,潘再度受孫委託,回鄉洽商墓地遷葬事宜。返臺後,孫立人已處昏迷狀態,喃喃地説:“為什麼到今天才回來,我等你好久啊!”隨即又陷入昏迷。

1954年6月24日,蔣中正任命黃傑為陸軍總司令,將孫立人調任至無實權之總統府參軍長,12月3日中華民國與美國雙方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蔣氏政權在獲得美國充分保障後,已不再須要依靠孫立人來維繫臺美關係。

1955年5月25日,孫立人舊部屬郭廷亮被捕,遭嚴刑拷問,軍統局長毛人鳳逼迫孫立人舊部屬郭廷亮自誣為匪諜,引發“郭廷亮匪諜案”。5月28日蔣介石召見孫立人,說他打仗不行,解除了他的職務,將他軟禁在家,派人監視。6月,政府當局以其部屬少校郭廷亮預謀發動兵變為由,對孫實施看管偵訊。8月20日,孫立人兵變事件公開化,政府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等罪名,公開革除孫總統府參軍長職務。總統府參軍長孫立人因『匪』諜郭廷亮案引咎辭職,蔣介石指定陳誠為主任等9人組織調查委員會澈查。[9]:8210月,孫立人案調查委員會提出調查報告,蔣介石以孫立人抗戰有功,特準予自新,毋庸議處。[9]:83孫被判處“長期拘禁”在台中市向上路寓所。自孫立人被拘禁後,其親信部屬一一被調離軍職查辦,前後有300多人因與本案有牽連而被捕入獄,包括當時擔任英文秘書的黃正以及擔任女青年工作大隊中校組長的姊姊黃玨等人。

孫立人在台中寓所被軟禁時,出入都遭到特務監視,不能與人交談。薪俸也被拔除,倚靠房產及積蓄過活。他也自己種菜,養雞,來維持生活。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過逝後,同年5月接任總統的李登輝,下令解除了孫長達33 年的軟禁,恢復其自由。被禁錮的頭2年,孫立人家裡沒有任何收入,一家七口陷入了生活危機,孫立人就在院子裡種玫瑰然後拿到市場去賣,於是就有人稱那些玫瑰叫做“將軍玫瑰”。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於臺中寓所,享壽89歲。

時任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接受總統李登輝命令,派陸軍總司令部辦理治喪事宜。故總統蔣中正遺孀宋美齡致送花圈、總統李登輝頒發褒揚令給予褒揚:

總統令
總統府前參軍長除役陸軍二級上將孫立人,學精韜略,性稟剛方,早歲自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歸國陳力,歷經剿匪、抗戰、戡亂諸役,南北馳騁,戰績彪炳,洊膺團、師、軍長、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等職,勳猷卓著。尤以抗戰時遠征緬甸,解仁安羌盟軍之圍,復破頑敵,打通中印公路,揚威異域,馳聲宇內﹔來台後,組訓新軍,鞏固復興基地,益宏靖獻。茲聞溘逝,軫悼殊深,應予明令褒揚,用昭勳藎。
——
總  統 李登輝
行政院長 郝柏村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七日 典璽官 甯紀坤

喪禮由總統府資政鄭為元主祭,參謀本部、三軍總司令部等陸海空高級軍官皆出席。靈柩由清華大學校旗覆旗委員洪同李榦劉兆玄張昌華覆蓋校旗,維吉尼亞軍校校旗覆旗委員溫哈熊溫於儉葉晨暉覆蓋校旗,再由中華民國政府指派之覆旗官,許歷農羅本立、溫哈熊、黃幸強四位上將代表國家覆蓋國旗,備極哀榮。遺體安葬臺中市北屯區大坑東山墓園

 

===========

 

節選 網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