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澤東在“七大”上指出: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占領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誌,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遊擊戰爭。
這個英勇的遊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
(《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34頁)
============
幾點感想:
1,羅登賢 時為 中國滿州省 書記,9-18次日 油印宣言,是9-18前線共產黨對時局最早最快最及時的 反應,羅值得一讚!
2,楊靖宇 趙尚誌 趙一曼等 都是 共產黨派到東北的, 周公 大約指示或參與
3,此後 東北共產黨與中央聯係不暢(反圍剿-長征,,,);共產國際-蘇聯直接領導指揮抗聯 好多年,
直到1945日寇投降後才恢複聯係
4,趙尚誌 率部 曾2次西進 想到延安去,被日寇圍追,未能成功
5,東北抗聯 很艱苦 幾乎沒有根據他可守,關東軍和偽軍圍剿太殘酷,當時中央未能提供有力指導和幫助
6,彭真 說過 長征 華南堅持 東北抗聯 中共三大艱苦卓絕(應當加上 西征軍,四大艱苦為甚)
7,毛澤東說 東北抗聯比長征還要艱難!
8,趙尚誌 曾遭到東北黨內派係處分,是個人才,這次《勝利與和平》70周年紀念抗戰勝利文藝表演
給了抗聯 重頭讚頌,趙尚誌,李兆麟,周保中,楊靖宇,趙一曼,投江八女等 都充分顯示
========================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率先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創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製訂並貫徹執行了一整套反對日本進攻的戰略方針、辦法,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在這其中就包括孤軍苦鬥14年的東北抗日聯軍。這支英雄部隊一直受到毛澤東的重視和關注,曾一再給予高度評價和重要指示。下麵,就是這一段曆史相關的史料摘編。
1,1931年12月11日,毛澤東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革命政府主席名義發表宣言,重申中國共產黨“對於滿洲事變,我們主張立即無條件地撤退日本在華軍隊,廢除一切中日舊約,沒收一切日本帝國主義在華銀行、礦山、鐵路、企業,收回一切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在尊重蘇維埃中國獨立與自由的條件下,重訂新的平等條約,不然,則與日本帝國主義作堅決的民族解放的戰爭”。(《蘇維埃中國》中國現代史資料編輯委員會1957年7月翻印第39頁)
2,1934年1月22日至2月6日舉行的中華全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東北人民抗日鬥爭成為毛澤東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毛澤東指出:“在這種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之下,全國革命民眾的反帝運動便極端猛烈的發展起來,東三省幾十萬義勇軍的奮鬥,上海十九路軍兵士和工人群眾的血戰,普及全國的反帝運動,曾經達到了空前的高漲”;毛澤東還以大會主席名義電慰東北人民革命軍和義勇軍,表示:“大會向你們英勇抗日的戰士致熱烈的革命的敬禮!”(《蘇維埃中國》第246頁)
3,在1934的中華蘇維埃“二大”上,毛澤東還提議全體同誌為童長榮、金伯陽等抗日烈士和羅登賢默哀,高度評價:“我們許多同誌……在東北領導反日遊擊戰爭,被日本強盜殺害了……他們是在前線上,在各方麵的戰線上,在敵人的槍彈下屠刀下光榮的犧牲了。我提議我們靜默三分鍾向這些同誌表示我們的哀悼與敬仰”。大會期間毛澤東還接見了滿洲省委書記何成湘,向他詳細了解了東北情況。(《蘇維埃中國》第236頁)
4,長征到達陝北後,麵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毛澤東再次以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事實作為“中國有力抗日,有力來收複失地,並爭取民族的獨立自由”的最好證明,指出:“東北和冀東的抗日遊擊戰爭,正在回答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51頁)
5,毛澤東在延安曾對斯諾說:“抗日義勇軍從日本壓迫者手中贏得了自由,並以同樣的方式武裝了自己。如果中國人民都到訓練、武裝和組織,他們也同樣能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力量……須知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僅僅是表示了全國農民所能動員抗戰的潛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力,隻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疲於奔命”(《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405—406頁)
6,1937年8月25日,毛澤東在《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中把“援助東北抗日聯軍,破壞敵人的後方”作為執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特別是全國軍事總動員的重要任務之一。“(《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355頁)
7,1938年2月,毛澤東在同合眾社記者王公達談話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和東三省抗日義勇軍確有密切關係。例如有名的義軍領袖楊靖宇、趙尚誌、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鬥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最優秀的代表,也是當之無愧的偉大民族英雄和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此前,在1934年的中華蘇維埃“二大”和193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會議上,楊靖宇先後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共中央“七大”準備委員會委員。(《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03頁)
8,1938年5月,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精辟地論述了東北抗日聯軍在全國抗戰中的價值所在,指出:“東三省的遊擊戰爭,在全國抗戰未起以前當然不發生配合問題,但在抗戰起來以後,配合的意義就明顯地表現出來了。那裏的遊擊隊多打死一個敵兵,多消耗一個敵彈,多鉗製一個敵兵使之不能入關南下,就算對整個抗戰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給整個敵軍敵國以精神上的不利影響,給予整個我軍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416頁)
9,1939年1月26日,毛澤東在討論抗聯工作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指出:“東北義勇軍抗戰最久,有七年的曆史,現在雖隻有一萬人,但成為很好的基礎”;“能否取得和保持這一成績的根源在於“東北抗日聯軍,如果有好的領導,在有山村及反對民族敵人等條件下有發展的可能,否則也有削弱的可能”。(《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107頁)
10,1939年6月13日,毛澤東在《反投降提綱——mdash;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地域小(謂直接根據地小,但國度大),人數少,但陣線鞏固,也能相持。例如:十年紅軍戰爭,某種程度上說來一個時期內的東北義勇軍。將來假定有大部叛變之事,留下的小部分亦可造成相持,隻要能不斷打破‘圍剿’,這種相持形勢就有了”(《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230頁)
11,1939年1月26日,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聽取抗聯代表楊鬆所作的《抗聯工作報告》,並和楊鬆結下革命友誼。1942年楊鬆積勞成疾後,毛澤東兩次親臨醫院探望,同年11月23日楊鬆病逝後,毛澤東又為他題寫了“楊鬆同誌辦事認真,有責任心,我們應當記住他,學習他”的挽聯。(陳光旭、吳隆繁著《楊鬆傳》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1版插頁)
12,1945年毛澤東在“七大”上指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占領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誌,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遊擊戰爭。這個英勇的遊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34頁)
13,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抗聯重新回到了黨中央的懷抱,與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一起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繼續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戰鬥。1946年7月11日,毛澤東在修改東北局關於東北形勢及任務的決議(即東北七七決議)時指出:“去年八月英勇的蘇聯紅軍來到中國,進攻日本侵略者,我東北民主聯軍與東北人民配合紅軍作戰,消滅日寇與偽滿,替東北人民開辟了自由生活的道路。我黨在東北,從日寇侵入之日起,即領導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反對了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進行了長期英勇鬥爭”(《毛澤東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0頁)
14,1949年5月16日,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對抗聯總評價電文時指出:“抗聯幹部領導抗聯鬥爭及近年參加東北的鬥爭是光榮的。此種光榮鬥爭曆史應當受到黨的承認和尊重。《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第500頁)
15,1945年黨中央與東北抗聯恢複聯係後,毛澤東從東北局的電報中得知“周保中係原抗日聯軍現有幹部的領袖”,即於11月4日向全黨通報《增兵東北之部署》時指示組建東北人民自治軍,任命“周保中(義勇軍領袖)為……第四副司令”,參與“統率東北全軍,部署作戰”。(此後周保中在副司令中的排名位次不斷前移,至1947年9月已排名第一位)。在東北解放戰爭中,周保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領導下的吉林省和吉林省軍區共與敵作戰800餘次,殲敵4萬餘人,為主力部隊輸送兵員近19萬人,繳獲武器近3萬件。特別是他在1946年4月指揮的第一次解放長春戰鬥,對穩定東北局勢,堅持國共和談具有重要意義,。(《毛澤東文集》第4卷第63頁)
16,1949年5月10日,毛澤東在北平用整整4個小時聽取了周保中的抗聯工作匯報,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一次見麵和唯一的一次詳談。通過這次談話,毛澤東對東北抗日聯軍及其主要領導人有了更加全麵深刻的了解,指示“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在最困難的時期,抗聯為了保存實力,過渡到蘇聯,也是正當的”。接見中毛澤東盛讚周保中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在以這次談話為基礎的5月16日電文中,毛澤東手書肯定周保中是“一貫地執行黨的路線的抗聯同誌”的代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第500頁)
17,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在訪蘇回國視察哈爾濱時接見了原抗聯第4軍軍長李延祿,囑咐他“東北抗日聯軍,有成績,有缺點,應該寫出來。寫出來,對黨對人民有益處”([轉引自李延祿《過去的年代—關於東北抗聯四軍的回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2頁)
18,1955年9月27日,毛澤東在授銜授勳儀式上與馮仲雲談話時深情地說“你們抗聯比我們長征還要艱苦呀!”(轉引自薛雯(馮仲雲夫人)著《白發回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原書目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3頁)
19,1958年2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向吉林通化楊靖宇陵園敬獻花圈。這是建國後毛澤東唯一一次給烈士敬獻花圈,也是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僅有的一次集體為烈士敬獻花圈。中共中央為楊靖宇舉行了迄今為止烈士規模最大的萬人國葬,對他作出了“楊靖宇同誌英勇奮鬥的一生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他對革命最堅決最勇敢,任何困難不能把他壓倒,他對黨是最忠實的。時時刻刻都尊重黨的組織和黨的紀律。他熱愛人民,和人民真正打成一片。他善於團結群眾,能夠把各族人民為共同地事業而團結一起。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的崇高評價(《人民日報》1958年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