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 中華第一都 安陽古城的 街區布局 --- 全國唯一】

(2015-07-18 19:57:35) 下一個



 
安陽,古稱鄴城,簡稱殷,相,鄴,等,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3313)的建都史
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曆史文化名城, 中國航空運動之都,
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唯一文字博物館,曹操高陵等 所在地。
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裏出土。
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
有 “洹水帝都” “殷商故都” “文字之都” 之美譽。





 

商朝從湯開始,到紂滅亡,共傳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
約當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
商朝曆史上有一個很顯著的現象,就是都城屢遷, 有說14遷。

湯最初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市)。其後主要五遷:
中丁遷都於隞(今河南滎陽北敖山南);
河亶甲遷都於相(今河南安陽市西),
祖乙遷都於邢(今河南溫縣東);
南庚遷都於奄(今山東曲阜舊城東),
盤庚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
盤庚遷殷,在商朝曆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此之前,從湯至陽甲,傳十代十九王,約三百多年,為商前期。
在此之後,從盤庚至紂,傳八代十二王,凡二百七十三年,為商後期。

安陽在商代 曾前後2次作為國都,舍棄了 幾代人後 又重來 直至最後被周取代,
在中國 乃至世界 也 頗為新鮮,獨一無二!
盤庚 之後 273年 作為國都,是殷商 最穩固 最長久的都城,幾乎占了整個商代的一半年歲。



冬季在古城曆史中穿越河南
 

安陽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處於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其曆史悠久,從盤庚遷殷至今,
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的曆史,為甲骨文的發祥地,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現安陽老城始建於後魏天興元年,增築於宋景德三年,改築於明洪武初年,
時 麵積2.4平方公裏,居民8萬人,保存基本完好。

安陽古城地勢呈龜背形,城外有護城河,城內有馬道,城內街區布局具有中國典型的古城風貌。
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為中軸線,九府 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整個道路布局呈片字形,布局嚴謹,層次分明。

古城中廟、塔、樓、閣布置得宜,如高閣寺、文峰塔、城隍廟、小白塔等文物古跡,
以樸素單純的青灰民居作陪襯,形成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群體。
廟、塔、樓、閣的黃、綠、藍等多種色彩的大坡屋頂與大麵積民居的灰色屋頂高低錯落,
組成了極為豐富的古城空間輪廓。

城中均勻散布著大小數十個坑塘,有暗河與護城河相通,護城河通過萬金渠與洹河相接。
坑塘周圍綠樹成蔭,近處亭台樓榭倒影水中,造就了一種良好的環境氛圍。
在倉巷街、西大街兩側,保存比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和一些“九門相照”的多進式深宅大院遺存尚多,
大部分為平房,白牆灰瓦,頂瓦仰鋪,清磚溝縫,鏤花巴磚結頂,中西合璧,格外精致。
民居排列整齊,沿街宅門高大,多做懸山書簷門樓,廟麵木雕裝修精致,呈現出典型的明清城市街市麵貌。


九府:

平府、六府、鐵拐府、林府、西府、洛陽府、老府、娘娘府、儒學府。

十八巷:

豆腐巷、三義巷、卜府巷、小顏巷、東鍾樓巷、西鍾樓巷、喬家巷、唐子巷、竹竿巷、
仁義巷、裴家巷、香巷、鵝脖巷、紀家巷、東冠帶巷、西冠帶巷、夾巷丁家巷

72胡同:

新營 二果園 北門東紅廟 甜水井 倉巷 後倉 鐵獅口 平安 二郎廟 樓坡 神路 禦路 樓東縣前 
縣夾道 縣西 縣東 馬號馬號後西華門  渠口  後渠頭道街  二道街 三道街 東馬道西馬道 南馬道 北馬道 
短街 井夾道下凹 東南營 東大街 影壁後 南門東 南門西 南大街 西大街 北大街 魚市街西南營
白塔寺 箭夾道(箭道?)雷夾道 學巷街 戲樓後學後街  西營 大寺前 大井街 大夫鈴西小花園 庫口
東小花園皮園  北門西 觀口 小回隆 南頭道街後衛 輝府胡同 縣胡同
九府胡同 梯家 胡同 大胡同姚家胡同   小倉口南家胡同  大院街商場

還有 十八羅漢 街 (略)





安陽 鼓樓




安陽 鍾樓
鍾樓內懸掛明代一大銅鍾,重860公斤,係銅摻銀而鑄。
每逢佳節盛典,擊而鳴之,驚天動地,鼓勵人們振作精神。樓內四壁四門,分畫安陽八大景。

 


現在 安陽鳥瞰


 


 

殷周 等國際環境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