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郭沫若 中國文化 巨匠!】
(2015-06-25 13:39:12)
下一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樂山縣客家人。
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同時,
還是曆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
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曆史劇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
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以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聯首任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
郭沫若的主要貢獻和才華:
1。甲骨文“四堂”:
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郭沫若(鼎堂)、董作賓(彥堂)的研究成果,以郭沫若的解譯最多(3/4?)最著。
2。中國曆史。
3。中國新文化, 女神 詩為代表。
4。劇作。
5。文學。
6。投身 國共期間的革命。
7。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