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裔 其心必異
這句出自於《左傳》,說的對象是指楚人。
【原句】
成公四年→季文子曰∶
「史佚之誌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民族 這個詞,是一個外來詞匯, 是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
現查 最早 最先 提出 中華民族 這個詞的 是 梁啟超, 他最初 用 中國民族, 後 蛻化成 中華民族,
1899年,梁啟超在《東籍月旦》一文中,通過對歐洲世界史著作的評介,破天荒地使用了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
1902年梁啟超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先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 隨後梁啟超在論述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思想地位時,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
1907年,繼梁啟超之後,晚清著名立憲派代表楊度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一詞的早期使用者。是年5月20日,他在其所創辦的《中國新報》連載的《金鐵主義說》一文中,在與梁啟超基本相同的意義上,多次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 “中國向來雖無民族二字之名詞,實有何等民族之稱號。今人必目中國最舊之民族曰漢民族,其實漢為劉家天子時代之朝號,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國自古有一文化較高、人數較多之民族在其國中,自命其國曰中國,自命其民族曰中華。即此義以求之,則一國家與一國家之別,別於地域,中國雲者,以中外別地域遠近也。一民族與一民族之別,別於文化,中華雲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
有偽說 中華之謂 出自一個陶罐上的 花, 乃 扯三水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