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戲說戲唱: 沁 沁水 沁陽 沁園 ~~~ 沁園春 · 雪 ~~~】

(2014-12-27 11:26:31) 下一個

 

沁園春·雪


的音樂和戲劇演唱

 

一首一曲 值得潛心攻讀 細細品嚼回味

 

因 沁水 流經 的 沁陽 得名

沁陽 位於 豫北 原 懷慶府


沁園

全稱 沁水公主田園  沁水公主之園

東漢明帝 劉莊(顯宗)第五女 劉致 為沁水公主

公主深得明帝寵愛 父皇特為她劈修 風景秀麗 浩大田園 名 沁園


沁園位於  
沁陽城東北三十裏, 即 今 河南省博愛縣(1927年從原沁陽縣另出)

西部偏南 許良鎮 與 磨頭鎮 交界的竹林深處


古來870多個詞牌裏,唯獨 沁園春 是一個有根可循的詞牌。

在全宋詞中,所能夠查到最早的填寫沁園春之作者為北宋時的 張先

沁園春詞作汗棟 唯 毛之雪 震古爍今

雪詞 中國詩詞文化上的傳奇

自 1945年10月7日發布 深得人愛

特別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

歌詠戲曲傳唱 精品佳作甚美

選錄紀之


 

 

 

毛澤東 贈 柳亞子 真跡 1    1945-10-7

 

 

 

   

最早的演唱 張映哲 1960's

 

 

   

劉秉義 交響樂

 

 

 

毛澤東 贈 柳亞子 詞 並信 真跡 1

1945-10-7

 

 

 

   

豫劇 楊紅霞

 

 

   

京劇 於魁智 李勝素 孟廣祿 袁慧琴

 

 

 

 

毛澤東 贈 柳亞子 真跡 2

1945-10-? 離渝返延前

 

 

 

   

豫劇 劉曉燕 範靜 徐俊霞 史茹 肖秀蓮 張燕

 

 

   

京劇 新樂 關棟天

 

 

   

馬玉濤

 

 

   

器樂 伴奏

 

 

 

 

 

 

 

→ (•  毛澤東 【沁園春 * 雪】 詞壇 趣史佳話 拾零 ·)


 

【2012 - 07】

 

 

柳亞子《沁園春.雪》紀念冊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贈《沁園春・雪》詞給柳亞子,成為轟動一時的一段佳話。1951年柳亞子在《文匯報》副刊發表文章《關於毛主席詠雪詞的考證》,由此人們才確知當年毛澤東為柳亞子題寫的《沁園春・雪》詞有兩幅,一幅題寫在“第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的信箋上,另一幅則題寫在柳亞子專門製作的紀念冊上。多年來,《沁園春・雪》詞早已傳遍大江南北,而見證了那段佳話的特殊紀念冊卻鮮為人知。如今,當我們在中央檔案館特藏檔案中看到這本紀念冊時,發現原來在佳話背後還有更多的故事。 

 


一份輾轉兩地的紀念冊 

 
說起這本紀念冊的來曆,結合柳亞子的後記和相關檔案文獻,可以勾勒出如下梗概。柳亞子和毛澤東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廣州認識的舊友。柳亞子時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毛澤東為國民黨代理宣傳部長,在與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中,柳亞子堅定地站在毛澤東一邊,明確支持中國共產黨,受到毛澤東的尊敬,兩人結下友情。1945年明,毛澤東從延安飛抵重慶,參加重慶談判,期間多次會晤社會名流,也與柳亞子重逢。故友見麵,分外激動,柳亞子多次向毛澤東呈詩,並“索句”留念。

 

1945年10月7日,毛澤東給柳亞子回信: 
 
“亞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陝西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於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 

 
隨即便用“第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信箋題寫了《沁園春・雪》詞,與信一同寄給了柳亞子。

 

 

毛澤東 贈 柳亞子 詞 並信 真跡 1

 

 

 

柳亞子收到信和詩詞後,非常高興,但細心的他也發現,

信箋上的題詞沒有題上、下款,也沒有毛澤東的署名和用印。

深諳書法墨寶收藏之道的柳亞子不想留有遺憾。

 

於是,他抓住毛澤東離開重慶前的寶貴時間,準備好紀念冊,請他再題寫一遍。

果然,這次題寫在柳亞子紀念冊上的《沁園春・雪》

就加上了“亞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毛澤東”的落款。

 

 

毛澤東 贈 柳亞子 真跡 2

 


此時,柳亞子覺得還不完美,他又提請毛澤東蓋章,奈何毛澤東沒帶印章。

後來,柳亞子自己請篆刻家曹立庵連夜刻了兩方印――

白文為“毛澤東印”,朱文為“潤之”,蓋於毛澤東落款之後。

 


不僅如此,柳亞子還請郭沫若手書“北國風光”列於毛澤東墨跡之前,

將自己的和詞及後記抄錄在毛澤東墨跡之後。 
及至此時,紀念冊也僅是完成了一半。

 

在紀念冊的附件檔案中,我們看到,當時中共中央的辦公室於1945年12月6日發出一則通知:

 
“柳亞子先生從重慶帶來紀念冊一本,托毛主席代請延安黨政軍民文各界諸負責同誌題詞,

並托周副主席在最近帶出給他,因時間迫促,希接到紀念冊後,即在紀念冊上題詞簽名,

交來人帶下。(據柳亞子先生意見,題辭用毛筆、鋼筆都行,字體不拘,如能寫篆隸則更好,

寫些什麽,聽便。)” 

 
同時,該辦公室還準備了一份當時延安各方麵負責人名單及住址,

由工作人員逐一請名單上的人員在紀念冊上題詞。關於這段經過,

我們從《謝覺哉日記》1945年12月14日的記載中也可得到印證。 

 
十二月十四日 
晴 
往西北局開會。 
題柳亞子紀念冊(錄中秋詩)。 
柳冊上有毛主席初到陝北看大雪詞,沁園春,似未見過,錄下。 

 
1945年12月16日,周恩來將紀念冊帶回重慶,又請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代表團成員、

八路軍辦事處和《新華日報》社的有關同誌在紀念冊上題詞簽名。

至此,這本不僅載有毛澤東和柳亞子手書墨跡,

還匯集了延安重慶兩地黨政軍民文各界負責人及幹部近70人手跡的紀念冊終於完成了。 

 
柳亞子此後一直將紀念冊隨身保存,遇到摯友相聚時,便拿出來,與大家一起賞鑒。

國共和談破裂後,柳亞子不得不從上海遷往香江,

其家人將紀念冊匿藏於上海家中四層樓的複壁中間,直到解放後才取出來。

1950年lO月,柳亞子南歸後又北上,紀念冊也隨他一起來到北京。

後來,柳亞子過世,紀念冊由其家人交給國家,幾經流轉,終收藏於中央檔案館內。 

 
 
含英咀華見深情 

 
 
這本珍貴的紀念冊是褶本形式的冊頁,其封麵與封底均用花絲綢裝裱,

封皮長22厘米、寬13.5厘米,整個冊頁展開長度為675厘米。

封麵書箋是郭沫若題寫的“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即源自柳亞子和《沁園春・雪》詞的最後一句。

翻開紀念冊,第一頁是郭沫若手書的“北國風光”,

這不僅是取自《沁園春・雪》詞的第一句,也恰似一個標題,統領了整個紀念冊的內容。

其後是毛澤東題寫的《沁園春・雪》和柳亞子的和詞及後記。

隨後大量篇幅便是朱德等黨政軍民文各界負責人及幹部為柳亞子題寫的紀念詩文和簽名。

細細研讀這本紀念冊,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表現出鮮明特色。 

 


首先,從紀念冊的題詞簽名者來看,共計有近70位,可謂人數眾多,群賢匯聚。

我們可將其分為三個層麵。一是延安黨政軍的主要領袖元老,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中央書記處的五大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

“延安五老”――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董必武、林伯渠,

還有負責中央宣傳工作的陸定一、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

以及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銘、教育廳廳長柳浞、法製室主任張曙時等。

二是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當代鴻儒,如曆史學家範文瀾、哲學家潘梓年、經濟學家許滌新、

翻譯家張仲實、生理學家沈其震等。他們不僅是國內各自專業領域內的翹楚,

而且都在延安或者重慶的中共機構部門中擔任要職。


三是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代表團成員及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社的幹部,

如王若飛、徐冰、張曉梅、宋平等,他們平時在工作中與柳亞子熟識,

也都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如此眾多黨的領袖、元老及軍政民文各界代表人物,同時為某個人的紀念冊題詞簽名,

這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後來,都是極其罕見的。可以說,小小的紀念冊中承載的不僅是友情,

更充分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柳亞子這樣的民主人士的敬重;

從另一個層麵看,延安紅色政權內也是群賢畢至,人才匯聚。 

 
其次,從紀念冊題詞內容來看,可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文采斐然。

在紀念冊的附件檔案中,我們看到當時下發題詞通知時,還提供了一些詩詞名言供題詞者參考。

可事實上,參考者甚少。大家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柳亞子的敬意。 

 
有的效仿毛澤東和柳亞子互相贈詞和詞的形式,如朱德,他抄錄了柳亞子的詩和自己的詩。 

 
亞子先生:我敬將你的四句詩與我和你的寫在你的手冊上,聊作紀念。 

 
山河還我金湯固,百萬青年子弟兵。 
武力由來屬民眾,中華民族此長城。 
莫將勝利歸麟閣,咱就人民子弟兵。 
不愛金錢不惜命,願為民主作長城。 
朱德和於延安 

 
有的用精辟的文詞高度概括了柳亞子的革命經曆,

頌揚了他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氣節。如: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亞子先生紀念 
――劉少奇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亞子先生 
――周恩來 

 
非鬆柏不耐歲寒非歲寒不顯鬆柏亞子先生留念 
――任弼時


 

四次革命再接再厲書奉亞子先生留念 
――李鼎銘 

 
有的如前文提到的謝覺哉抄錄了自己創作的詩,贈給柳亞子,與其共勉。 

 
八月十五複仇節,八月十五勝利天。伏屍流血五千裏, 
嚐膽臥薪一百年。虎待全擒須掃穴,魚還未得莫忘筌。 
拚將福祉貽孫子,嘉陵山頭看月圓。 
錄中秋作呈亞子先生正之 
――謝覺哉 

 
柳亞子的舊友、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廳長的柳浞則抄錄注解了當時邊區民間創作的詩歌。

 
一條妖蛇在烏江,烏江岸上放毫光。 
妖蛇吸盡烏江水,烏江水盡妖蛇亡。 

 
這是邊區一個文盲詩人孫萬福的一首口頭詩,錄此以博先一笑,

詩中妖蛇係指民主之敵,獨哉此。這裏現在開始了人民文化,

但忙著的還僅在數人,講衛生,識字、鬧秧歌、改遣瞎子說新書等等,

 然人民中以出現了天才歌手、文盲詩人,雖然詞意有些土裏土氣,

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它是真正的人民聲音。幾年來,自己還在作人民的學生,

還在改造自己也,也弄得有些土裏土氣,愧無佳句留在先生紀念冊上,乞諒之。 

亞子先生留念――柳浞 

 
在所有題詞中,篇幅最長的是徐特立專門新創的五言長詩。 

 
寄亞子並侯陪都諸友好 

 
亞子五十九,而我長十年。若論開國功,我難與比肩。

越老越辛辣,卻是伯仲間。蒼桑多變易,差幸骨節堅。

回憶?許史,新舊兩判然。時代方閃電,瞬刻勿流連。

前輩我之師,不覺落後邊。不止暫落伍,甚至別忠奸。

南海我拜禱,既忽反民國。汪氏刺攝政,後乃成奸賊。

孫黃同偉大,臨歧異車轍。前茅住足頃,後衛越前列。

男兒世所重,有時愧巾幗。香凝慶齡外,罕守民國節。

少年昔所輕,而今光史冊。五四劃時代,誰堪比功烈。

革命新紀元,永與前史別。 革命之動力,工農商學兵。

範圍之廣泛,五四奠與京。偉哉大革命,承先啟後人。

九―八·七七,又有新典型。國亡在眉睫。民氣大沸騰。 

壯哉馬襄伯,示威長街行。長齡整百歲,竟忘年齒尊。

在朝與在野,群老俱奮興。辛亥諸老人,亞子其中一。

守正不苟同,因而失黨籍。 覃邵孫諸公,獻替謀裨益。

豈無赫赫功,所爭在正氣。吾華列五強,其名不虛五。

慘哉戰勝後,內戰燃眉急。幹戈化玉帛,並非不可必。

談判門未關,賴大家努力。複巢卵無完,漏舟塞點滴。 

 
這首長達340字的五言詩,不僅是送給柳亞子的,也是送給在重慶其他民主愛國人士的。

詩中追憶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曆程,曆數梁啟超以來的民主革命代表人物,

盛讚像柳亞子這樣的民主鬥士,堅持信念,剛正不阿,並對國共和平民主進程提出希望。

可以說,這首詩為我們了解當時國共和談的曆史背景和現實形勢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總之,無論是題詩、和詩還是抄錄的民間詩歌,所有的內容都體現出同樣的主題,

即對民主精神的頌揚與追求,而這應該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主題。

由此看來,這本紀念冊的史學價值不言而喻。 

 
第三,從書法賞鑒的角度來看,可謂底蘊深厚,風格各異。紀念冊帶往延安時,

柳亞子曾希望題詞“用毛筆、鋼筆都行,字體不拘,如能寫篆隸則更好”,

這體現了他作為典型中國傳統文人的追求。

篆隸皆為古體漢字,沒有足夠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人根本無從下筆。

因此,由王柄南和齊燕銘題寫的篆文,不僅滿足了柳亞子的願望,

也讓這本紀念冊匯聚了楷、革、行、篆各種書體,更富於文化內涵。

而且眾所周知,毛澤東、郭沫若都是近代自成體係的書法大家,

僅憑他們的手跡就是十分珍貴的墨寶。

這本紀念冊匯聚了毛澤東、郭沫若以及近70位其他中共領袖名人的手跡,

並且個個都是功力不凡,其書法價值自是無價可量。 

 
如果說《沁園春・雪》展現了毛澤東個人作為中國共產黨領袖,文武兼備的雄-才偉略,

那麽這本應《沁園舂・雪》而生的紀念冊展示出的則是延安紅色政權的群體風貌。

遙想當年,柳亞子和他的朋友們在一起鑒賞此冊時,他們所品味的北國風光,

不僅是長城內外千裏冰封的漫天雪景,

更有陝北延安人才匯聚精英輩出,將給未來中國帶來的新希望。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