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與宋慶齡】

(2013-08-02 17:13:14) 下一個

 


毛澤東與宋慶齡


 


 


 


 


 



 


 




毛澤東與宋慶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及全國政協副主席等國家主要領導職務。她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幾十年的革命戰爭中,宋慶齡與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並肩戰鬥,同甘共苦,結下了深厚友誼。在為新中國建設事業共同操勞中,他們互相支持,互相信賴。毛澤東對宋慶齡非常尊重和信任,經常就國際、國內的重大問題與她交換看法,聽取她的意見。宋慶齡也經常就國家建設中的問題,坦陳己見。他們之間在政治上推心置腹,肝膽相照;生活上也互相關懷,經常往來。


(一)請假


1950年春,宋慶齡因工作勞累舊病複發,不能到北京開會。為表歉意,同時也是表示對毛澤東的尊重,她特意寫了一封信。


毛主席:


在京暢聆讜論,深感萬分愉快。告別以來,倏忽二旬,想您最近身體健康,


甚盼及時珍重,作充分休息。 


我返滬後即著手籌備救濟總會宣傳部工作,因事屬創舉,不得不周詳計劃,


昕夕從事,刻無暇晷,致最近舊疾複發,正在診治之中,故本月恐未克來京開會,


尚希見諒。


茲附上由美國轉來之斯諾先生函一封,即請察收。我對渠最近之思想是否正確一時無法偵知,


因久未閱其著作,故不易臆測。如有複函,我可代為轉寄。


此致


敬禮!


宋慶齡


一九五○年六月三日


 


北京中南海,毛澤東得知宋慶齡身體有恙後,非常掛念,當即叮囑上海市委的有關領導人,前去探望。



 


(二)贈書




1952年,宋慶齡在陳毅等同誌的建議下,將1927年以來發表的文章、演講和聲明等共計63篇選編成冊。這本取名為《為新中國奮鬥》的書於當年10月出版。宋慶齡立即將一本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書贈予毛澤東。


10月10日,毛澤東親筆複函致謝:


宋副主席:


承贈大著《為新中國奮鬥》,極為高興,謹致謝意。另承贈他物,亦已收到,並此致謝!


順祝


康吉


毛澤東


十月十日


 


建國後,宋慶齡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培育兒童的事業中去。


1953年7月,宋慶齡將《為新中國奮鬥》一書的稿酬全部捐贈給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作為兒童福利基金,並語重心長地說:


“兒童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像愛護幼苗一樣愛護他們,像栽培小樹一樣栽培他們。”


1953年8月24日晚,宋慶齡親自率領中國福利會兒童劇團到中南海,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進行了匯報演出,受到毛澤東等人的好評。隨後,應毛澤東的邀請,小演員們又為毛主席請來的小客人在懷仁堂作了多場精彩表演。


 


 


(三)地毯與鴨絨枕頭




毛澤東和宋慶齡都在為黨和國家大事日夜操勞,但他們依然保持著誠摯的友誼、親切的交往。


1961年5月11日,毛澤東到宋慶齡上海寓所探望


毛澤東時常關注著宋慶齡的健康冷暖。由於工作需要,宋慶齡每年都到上海的寓所——淮海中路1843號(今宋慶齡故居)居住一段時間。毛澤東得知她在上海的住所是一個二層小樓,臥室在二樓,客廳在樓下。為了讓年事已高的“親愛的大姐”上下樓梯更安全,1961年毛澤東到上海視察時,親自到宋慶齡家裏去探望,並贈送了一條繡有梅花圖案的紅地毯,鋪在樓梯上。幾十年過去了,這條已有些褪色的紅地毯依舊鋪在宋慶齡故居的樓梯上,向人們講述著這兩位偉人的真摯友誼。


宋慶齡同樣也非常關心毛澤東的健康,每次出訪回到北京,或收到朋友的饋贈,她都要將禮品分贈給毛澤東。當得知毛澤東常因國事繁忙而休息不好時,宋慶齡特意送給他一個鴨絨枕頭,希望他能安然入睡。每年元旦來臨之際,宋慶齡會準時給毛澤東寄去賀年片,表達問候。


 


(四)賀年片




1956年元旦,毛澤東收到了宋慶齡寄來的滿含祝福之意的賀年片,十分高興,提筆給宋慶齡寫了一封既生動有趣又熱情洋溢的信。


親愛的大姐:


賀年片早已收到,甚為高興,深致感謝!江青到外國醫療去了,尚未回來。你好嗎?睡眠尚好吧。我仍如舊,七分能吃,十分能睡。最近幾年大概還不至於見上帝,然而甚矣吾衰矣。望你好生保養身體。


毛澤東


一月二十六日


 


毛澤東感情豐富而深沉含蓄,他稱宋慶齡為“親愛的大姐”,表達了他半個世紀以來對她的景仰、尊敬和熱愛。


 


宋慶齡對毛澤東的敬仰是發自內心的,曾說:


“毛澤東是一位目光遠大,舉世無雙的領袖和導師,他是偉大的事業的引路人。”


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在《永恒的紀念》一文中寫道:


宋慶齡一向敬佩毛主席。她在北京和上海住所的客廳裏,一直懸掛著她親自選擇的孫中山先生和毛澤東同誌的像片。毛澤東同誌的像片都是生活照,顯得十分親切……


 


(五)申請入黨




從大革命開始,宋慶齡與中國共產黨榮辱與共,經曆了幾十年的考驗,無論在勝利還是遇到挫折時,她與共產黨的合作始終如一,在心中早已把共產黨視為孫中山革命理想和事業最忠誠的繼承者和領導者。


1956年9月,應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之邀,宋慶齡列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她無比激動,這是她“畢生中感到最光榮和最愉快的事”。


在會上,宋慶齡發自肺腹地說:


“沒有黨的領導,我們的勝利是不可能的。我堅信將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終於會成為全世界一種通行的社會製度。這種製度,隻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也一定會實現。”


會後,毛主席特意到宋慶齡的寓所去看望她,征求她的意見。


1957年4月,宋慶齡在上海寓所會見劉少奇。


劉少奇向她談起共產黨內正在開展整風運動,並言辭懇切地說:


“孫中山先生很有才華和魄力,獻身革命幾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沒有成功,就因為沒有一個好黨。”


宋慶齡點頭稱是,非常讚成這一見解。她向劉少奇傾吐了自己埋在心中的渴望:


“我希望參加共產黨。”


劉少奇聽後,非常高興,但還是慎重地表示:


“這是一件大事情,我將轉報黨中央和毛主席。”


不久,周恩來和劉少奇在上海宋慶齡寓所向她轉達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意見。


劉少奇誠懇地說:


“黨中央認真地討論了你的入黨要求,從現在情況看,你暫時留在黨外對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你雖然沒有入黨,我們黨的一切大事,都隨時告訴你,你都可以參與。”


毛澤東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建國後,黨內所有重要文件都送給宋慶齡審閱。


1957年11月,宋慶齡陪同毛澤東出席在


莫斯科舉行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


工人黨代表會議宣言》的簽字儀式


 


(六)頭等艙




毛澤東對宋慶齡也是始終保持著特殊的尊重,甚至可以說是表現出對其他任何人都不曾有過的尊重。


1957年11月17日是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四十周年。當時蘇聯是全世界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每一個國家的共產黨都把蘇聯看作他們的榜樣,蘇聯的國慶當然都要去慶祝。


我國自然也不例外,派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去慶祝,毛澤東主席親任代表團團長,宋慶齡副主席任副團長,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


宋慶齡以一黨外人士的身份參加中共代表團,而名次排列僅次於毛澤東,毫無疑問,共產黨是將她作為黨員來對待的。


毛澤東鄭重地對蘇共領導人說:


“宋慶齡與郭沫若、沈雁冰現在雖然不是黨員,但我們把他們當成我們黨的同誌一樣看待。”


在莫斯科,宋慶齡以中蘇友好總會會長的身份代表中國代表團做了題為《全人類將選擇社會主義》的講話。在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宣言》上簽字的時候,宋慶齡就坐在毛澤東的旁邊。


從莫斯科歸國時,毛澤東與宋慶齡同坐一架飛機。


毛澤東堅持讓宋慶齡坐頭等艙,自己坐二等艙。


“你是主席,你坐頭等艙。”宋慶齡極力推辭。


“你是國母,應該你坐。”毛澤東嚴肅地說。


 


(七)大白菜




從蘇聯回國不久,毛澤東收到山東膠縣農民送來的三棵特大大白菜,立即選了兩棵大個的,分別送給宋慶齡和張治中。


這棵大白菜重二十七八斤,宋慶齡收到後非常高興,當即提筆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


 


敬愛的毛主席:


承惠贈山東大白菜已收領。這樣大的白菜是我出生後頭一次看到的。十分感謝!


您回來後一定很忙,希望您好好休息。


致以


敬禮!


宋慶齡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一日


宋慶齡寫給毛澤東的信


 


宋慶齡與毛澤東數十年如一日,為中國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為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嘔心瀝血,建立了不朽的業績。


毛澤東高度評價宋慶齡和她為共產黨和人民所作的重要貢獻:


“1927年後,真能繼續孫中山先生革命救國之精神的,隻有先生與我們的同誌們。”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這是一場由毛澤東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及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在那段國難深重的特殊歲月裏,中華大地黑風四起,濁浪排空。黨和國家的正常秩序遭到嚴重地破壞,無數的開國元勳慘遭迫害。


1966年8月29日夜,“新北大紅衛兵”衝進民主人士章士釗的家中,造了大約兩個小時的反,帶了大批的“戰利品”(以書籍、信件為主)心滿意足地撤退了。


當夜,章士釗提筆給毛澤東寫信,告訴毛澤東北大紅衛兵如何來抄了他的家並鬥爭了他。


第二天一早,信就送到了中南海。毛澤東收到章士釗的信後立即批給周恩來總理,並批示:


送總理酌處,應當予以保護。


周恩來不僅立即對章士釗的安全采取了十分周密的措施,而且親自擬定了一批應受保護的民主黨派人士及幹部名單,其中有宋慶齡、郭沫若、程潛、何香凝、傅作義、張治中、李宗仁、邵力子、蔣光鼐、蔡廷鍇、沙千裏等人。在這份名單上,第一個人就是宋慶齡。


但是紅衛兵小將仍是搞得宋宅不得安寧。


9月1日,周恩來對首都紅衛兵講話時,嚴肅地批評他們要到宋慶齡家貼大字報的錯誤,鄭重指出:


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孫中山的功績,毛主席在北京解放後寫的一篇重要文章《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肯定了的。他的功績也記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南京的同學一定要毀掉孫中山的銅像,我們決不讚成。每年“五一”、“十一”在天安門對麵放孫中山的畫像是毛主席決定的。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有功績,也有缺點。他的夫人自從我們合作以後,從來沒有向蔣介石低過頭。大革命失敗後她到了外國,營救過我黨地下工作的同誌;抗日戰爭時期與我們合作;解放戰爭時期也同情我們。她和共產黨的長期合作是始終如一的。我們應當尊重她。她年紀很大了。今年還要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周年,她出麵寫文章,在國際上影響很大。到她家裏貼大字報不合適。她兄弟三人姐妹三人就出了她一個革命的,不能因為她妹妹是蔣介石的妻子就要打倒她。她的房子是國家撥給她住的。有人說:“我敢說敢闖,就要去。”這是不對的,我們無論如何要勸阻。


為了確保宋宅安全,周恩來特意指定有關領導主管宋宅的工作,指示公安部門包括派出所的同誌細心地警衛宋慶齡的住宅。


1月12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的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周年的活動,宋慶齡發表了《孫中山——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革命家》的演講。在演講中,她大段引用毛主席對孫中山的評價。毫無疑問,這些“最高指示”幫了她很大的忙,省去了許多麻煩。但是還是有一些被人挑動的造反派,企圖利用宋宅的圍牆作為大批判的陣地。


為了有效地阻止造反派的行為,工作人員想出了一條妙計——在沿街的那麵圍牆上寫上“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的標語。這樣一來,弄得造反派一籌莫展了。


“十年浩劫,百思不解,千重憂慮,萬般無奈”。這便是宋慶齡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心境。


 


毛澤東與宋慶齡在一起




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宋慶齡十分孤獨、苦悶和困惑,自恨無力回天,無法力挽狂瀾於倒懸,救生靈於水火。但她與生俱來的正直善良、不畏強暴的本性,使她從未動搖自己對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信念。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宋慶齡極其悲痛,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兩次吊唁毛澤東,並參加了追悼大會,敬獻了花圈。


1978年,在毛澤東逝世兩周年之際,宋慶齡滿懷深情地寫下了《追念毛主席》一文。


偉大的馬列主義導師毛澤東同誌自從推翻了奴役性的教條主義以後就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主席。國共談判時期,我在重慶初次和他會見,就感到他不但是一位黨的領袖,並且是全國人民的導師,他思想敏銳,識見遠大,令人欽佩。


那年我訪問印度尼西亞回國後,毛主席邀我聚餐,我們談話,這次談得更為親切,那時他就談起了睦鄰反霸的意見。


我在上海時,毛主席亦曾訪談,和毛主席的幾次見麵和談話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回憶起來,他是一位目光遠大,舉世無雙的領袖和導師,他是大事業的引路人,而朱總司令和周總理是偉大事業的得力助手。


1981年(辛酉)宋慶齡八十八歲,5月15日晨,體溫下降,神誌清醒。王光美匆匆趕來探望。宋慶齡在病榻上與王光美進行了交談,這是她們之間最後一次談心。王光美說:"毛主席、劉少奇和周總理都對你有很高的評價,我昨天去拜訪過總書記胡耀邦,他也一樣。記得你曾提出要求入黨,不知現在是否還是這樣想法?"宋慶齡點了點頭,表示肯定。王光美又接連重複了三遍,宋慶齡都明確表示肯定。王光美隨即電話告知胡耀邦。胡耀邦即表示:"我這就處理此事。" (王光美:《永恒的紀念》,載《宋慶齡紀念集》,第192頁;《杜述周回憶材料》,未刊。)


上午9時50分,鄧穎超前來寓所探望。10時13分,彭真夫婦前來寓所探望。鄧穎超、彭真是代表黨和政府前來探望。他們告訴宋慶齡: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您長期以來的宿願,黨正在考慮您的入黨請求。宋慶齡高興地說:"好,好。"聲音雖然微弱,但十分清晰。(鄧穎超:《向宋慶齡同誌致崇高的敬禮!》,載《宋慶齡紀念集》,第61-62頁;《杜述周回憶材料》,未刊;《張玨記事本》,未刊。)下午,鄧小平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會上一致決定接受宋慶齡為中共正式黨員。(《人民日報》1981年5月16日。)


 



宋慶齡與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 陳毅  在中南海內的合影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