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5 (45)
2016 (78)
2018 (56)
2019 (28)
2020 (53)
2021 (46)
剛搬到別墅區的時候,老公難得敏銳了一把:這裏的人家,還是男人是主要收入來源。
快20年了,當年的小學生,都大學甚至大學畢業了,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觀察:
家庭的生活水準,都是按比較高的收入來源定的,而夫妻中,就算男女都受過高等教育,男女都工作,通常還是丈夫高一些,所以,給人感覺是男人是主要收入來源。也因此,離婚時,雖然孩子是兩邊跑,兩邊負擔,但都是女人和孩子搬出,因為男人可以給付和平分房產相當的費用並繼續供給現住房。
這裏又牽扯到了收入問題。
首先女人找丈夫,本能希望找比自己更高的,這是自然規律,鳥尋偶還要看公鳥的巢築得好不好呢!因為母的要繁衍,她必須找高大健康孔武有力的,到人類社會就是高學曆高職位高收入了這本身也的確有現實意義:我們有個鄰居,女的生老三以後,小東西特別攪鬧,女的沒法兒睡覺。但男的問她何時能上班,因為家裏缺錢---這是原話!女的說,Sebastian,你不要催,我沒辦法,我快被他煩死了。她太煩惱,把這事在泳池邊和我們另一個鄰居談了,因為這個鄰居娃兒大了,她算是傾訴和取經吧。我那年夏天回國時把這事兒跟我媽媽說了,我媽媽說,這男的不行,這時候絕對不能給女人壓力,否則壓力越大,她越緊張,孩子越攪鬧,會惡性循環。
第二個問題是事業發展軌跡。相戀結婚時,都是高學曆,工作起步也都不差,但女人要生兒育女,這生和育,要費多少時間精力。都是人,這頭多了,那頭就少,漸漸地,在生活的馬拉鬆裏,女人比男人落後了...但這不是女人的錯啊!我們的另一戶鄰居,我過去提過的,妻子維吉妮當時的工作那麽好,但她在生了孩子後,曾“發瘋”說,她的兒子小馬克西姆如果總生病哭鬧,她想辭職在家帶孩子當然,後來他們離婚了...估計因此拯救了她的工作
最後還有一點,就我自己的觀察,不管有沒有孩子,家裏有人持家,比雙方都工作疲於奔命,家庭生活質量要高得多,有孩子當然就更是了!孩子有人從容地接送,放學後有親人照應,“陪讀陪玩”,我貓都覺得我不在家比我在家的日子苦多了 但是,誰在家呢?時間一長,怎麽回職場?
有人會說,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夫妻也願意這樣,男人或女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家的呀。是嗎?那回到首先第一點吧...
更不要說娃小的時候了。所以啊,又變成女人必須或者不得不在家....
所以20年,我們沒看見我們別墅區有任何變化...因為無解。
-----這幾日累得腰酸背痛,坐下來廢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