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5 (45)
2016 (78)
2018 (56)
2019 (28)
2020 (53)
2021 (46)
我們從西班牙回來後的第一個周末,就去了荷蘭的海岸線,因為荷蘭是Campering大國,sites眾多而且設施好
這是跨比利時荷蘭兩國的沼澤公園
這是Sluis
這是Breskens
沿著Breskens的水域劃船,通過Scheldt河的入海口,你可以到達比利時的重要港口:安特衛普
現在這裏一片祥和,星羅棋布的camping sites, 比利時人,荷蘭人,德國人,夏天都來這裏度假,孩子的歡聲笑語,成年人的慵懶...但是1944年10月到11月,諾曼底登陸已經完成將近半年,那些來自加拿大的年輕人就這樣被屠戮在這片土地上....
Battle of the Scheldt - Wikipedia
中文版----沒有英語版詳細
盟軍當時已經光複了安特衛普,但Scheldt河的入海口還是由德軍把持,這等於是封鎖了安特衛普港。所以,為了打開Scheldt河的入海口,盟軍主要是加拿大的部隊,投入了斯海爾德河戰役。
這個戰役實際上打得非常艱苦,但在宏大的二戰曆史敘事裏常常不被提起...2020年,荷蘭人因此拍了一部電影,斯海爾德河戰役,De Slag om de Schelde,英語和中文都被翻譯成被遺忘的戰爭。
這不是英雄主義的電影,更沒有宏大的場麵,就是河口的小老百姓,在戰爭中苟活。。。他們不滿德國占領軍,但也沒有那麽多勇氣加入抵抗運動,他們隱隱約約地知道哪些人是抵抗運動隊員,但他們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他們會因為吃刑不過而出賣戰友,電影中的盟軍戰鬥人員有些就是逃兵.....大家都不光輝,大家都是普通人...兔子急了也會咬,小老百姓被逼急了,比如你殺了我隻有17歲的天真無知又魯莽的弟弟,我就去跟你拚命,比如抵抗運動的男隊員都被一鍋端了,抵抗運動的女隊員就頂上...都是老百姓,沒有任何訓練,就是去拚命,去送人頭。。。碰巧命大沒死,河口潮汐圖終於送到了加拿大部隊的手中...加拿大的部隊於是結束了送人頭:一批一批一片一片的加拿大年輕人,還沒看清德國人長什麽樣兒,就被重機槍突突在海堤上...他們可能從來沒出過他們那地廣人稀的村鎮,說是要到歐洲來打仗,領頭的大人物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但他們誰也沒看見,就被一片火光突突在了海堤上...
這就是戰爭,這也是我推薦給你們這部電影的原因,因為它告訴我們真實的戰爭是什麽樣的。。。
比利時有好幾處蒙哥馬利命名的道路廣場和地鐵站,但如果不去看奧斯坦德的那個紀念地,沒有人知道或會想起,光複荷蘭比利時北海地區的那些加拿大年輕人...他們不遠萬裏,跑到歐洲來送死...
我去過加拿大兩三次,包括首都,從來沒想起過加拿大有沒有紀念他們子弟的紀念館等等等,我知道澳大利亞的堪培拉有,我去過那裏,英國的兩個王子也都去過...澳大利亞的年輕人也是倒黴催的,和加拿大年輕人一樣,被送到萬裏之外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