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象:4歲的兒子
所謂變魔術法,是我自己起的名字,為了吸引兒子的。實際上就是利用漢字的組合性進行拚字與拆字。
兒子大概3歲時學寫字的,那時的兒子特別迷THOMAS的火車係列。有一天問我中文火車怎麽寫的。我也沒在意,隨手在他的小畫板上寫了“火車”兩字,就去忙我的事了。不一會兒,兒子拿著畫板來給我看他寫的“火車”兩字。“火”寫對了,“車”字少了一橫。當時我很驚訝,好好地表揚了他一番。之後,他總是問我一些字怎麽寫,我每次都寫在他的畫板上。真讓我動了教他寫字念頭的,是有一天早上他拿著小畫板給我看,還說:“媽媽,這就是你的黃字。”我當時真是又驚又喜,兒子如此愛學習,豈能不教他。於是,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教起兒子學中文。
教兒子學習,並沒有按書而教,而是從兒子感興趣的東西教起,這樣兒子學起來就有動力了。當兒子學會一些字後我就想,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叫太慢了,為了方便教也為了他方便記,我說“小小,我們來變魔術吧!”兒子一聽,就來勁兒了,這階段的孩子以遊戲為中心,一聽遊戲就高興。所以有這年齡段孩子的父母們可以多開展些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學各種東西。
那天,教他“木”字,先教會他“木”字的讀音,(我沒教拚音,怕把他弄糊塗了)然後一筆一畫地寫給他看,邊寫邊念“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所以兒子現在知道一個字的筆畫的讀法,如“乙”,他知道是“橫折彎勾”。寫完,我就組詞,“木頭”,然後讓他再想,組些有“木”字的詞。這一步他也喜歡,會很認真地去想,有時候有些字不好組詞,他就組了一個句子。接著告訴他,開始邊魔術了,讓他看清楚。我在“木”字的旁邊加了一個“木”,就變成了另一個字,是“林”,樹林的林,“林”字為什麽有兩個木呢,因為林子是由很多的樹木組成的。然後,在“林”字上麵再加個“木”,就變成了“森”字,“森林”就是有更多的大樹木了,所以“森”字比“林”字又多一個“木”。這麽一講,兒子就高興了。再告訴他“木”字加多一點,就是“術”,算術的“術”,在“木”字下麵加一橫,就是“本”,一本書的本。這時,兒子搶過筆,說:“我來變,我來變。”他在“木”字上麵加了兩點,說:“這是米字,米飯的米。”每次變魔術,不能變太多,太多了,就不好記了。若有些字,不能加筆畫的,就減筆畫。如“你”字,除了告訴他可以加“心”,還可以告訴他,少了單人旁,就是“爾”字,“爾”字少了上麵的部分,就是”小“字。總之,中國漢字是千變萬化的,我們總能想出法子來加加減減。
教兒子學習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添畫法。可以說,這也是遊戲的一種。比如,我先在畫板上畫一條小河,告訴他是“小河”,讓他在畫板上畫樣東西。他就在河邊畫了一棵樹,到我了,我就在樹下畫了朵畫,他在樹旁畫了桌子椅子,我就畫幾個汽球,他再畫幾個小人。這樣,一幅畫就畫好了,“小朋友們在野外開PARTY”。有時候,兒子會越畫越多,什麽東西都加進去,畫板都得滿滿的沒空位了。畫完畫,我就讓他把認識的字寫出來,比如“小河”的“小”字,“人”字等,不認識,不會寫的字,我就寫出來教他念,因為是遊戲,不要強調孩子非記得不可,讓他有個印象就好了,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再仔細教。還有時侯,會通過畫好的一幅畫,讓他講個故事。
通過這樣的學習,兒子知道了一些字的部首名稱,筆畫名稱,會組詞,會寫字等。但有點不好的是,不按筆畫順序寫字。兒子從小就是“畫”字。我感覺他把一個字當成畫,記住了“畫”裏有什麽,在什麽位置,然後“畫”出來的。比如,他寫“銳”字,你若看他寫字,是不知道他要寫什麽字的,隻有等他寫完了,才會明白他寫的是什麽。有次一個朋友看他寫完字,笑翻了。“銳”字,他先寫“口”,再寫“兒”再寫兩點,最後寫“金”字旁,“金”字旁也不是按順序來的。不過,對此,我也沒有很嚴格地要求他,隻是我寫的時候,讓他看著,邊寫邊說,先寫什麽,後寫什麽。因為是“畫”的字,有些字看上去真有點書法的意味。
以上是我在教兒子學習中的一些體會,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示。
附:小小三歲多寫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