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文化
新加坡的馬來社群占第二大社群,主要由馬來人,瓜哇人和武吉士人組成。在萊佛士城市規劃之前集居在新加坡河、桔槽河與美芝路一帶,普遍為漁民,船夫,手工藝和遊牧民,在公元1世紀時,馬來人多是興都教徒和佛教徒,到13世紀才改信回教也稱伊斯蘭教,經書為古蘭經。傳說室利佛逝王朝最後一個王子伊斯幹達沙皈依了佛教,至今在福康寧山上還有他的聖墓,所以馬來文化開始繁榮起來。
萊佛士把新加坡化為自由港以後,因為貿易的繁榮,各國移民相繼到來,其中一組移民是武吉士人,他們是來自印尼西伯裏島的商人和一些海上遊民,但其實在萊佛土登陸以前,他們就以經在新加坡有商業活動了,1820年,一名武吉士王子被荷蘭人殺害,其隨從5百人便逃到新加坡居住,當時荷蘭曾向新加坡的總督法誇爾要人,但它認為武吉士人將有利於新加坡的商業發展,所以把他們保護起來。從此他們就開始在這裏落葉生根。俗稱“白沙浮”的武吉士街就是以武吉土人為名,這裏以前是他們做貿易和居住的地方。
另一組移民是爪哇人,其中許多是被當成奴隸入口的,後來成為香料和樹膠園的勞工。
阿拉伯人也是在12世紀就已經來到馬來亞、蘇門答臘一帶從事商業活動,並在東南亞的貿易上占領導地位,所以開埠後,一位阿拉伯商場的領導人物移居此地,萊佛士就很高興,此後,大批的阿拉伯商人陸續前來,阿拉街的名字就是以阿拉伯人來命名的。阿拉伯人在新加坡有三大家族:阿裕尼,阿卡夫和阿薩弋。
後來因為土地發展的壓力,一些阿拉伯人開始遷移到東陵、如切一帶,一些馬來人也搬到芽籠土乃去。
回教不隻是個宗教,回教教義“五功”支配著回教徒的生活。
念功(shadadat):首要功課,必須口誦“宇畝無神,隻一真宰,穆罕默德,乃其使者”
拜功(salat):一天5次祈禱朝拜,朝麥加方向,分為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和宵禮。
齋功(puasa):每年回曆9月,從日出後到日落前嚴禁飲食,禁食禁欲製度,代表回教徒從罪惡中完成淨化心靈的過程自我得以更新。
課功(fitrah):有義務把他們的收入按百分比捐獻出來,約一人一月2.3公斤白米標準。
朝功(haji):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聖一次回曆12月10日,稱為哈芝節。
哈芝節:標誌著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聖的結束,紀念先知易布拉欣為了向神明表明他的忠誠,把兒子奉獻給神,於是神開恩,以綿羊代替,作為犧牲品,也稱“犧牲節”,當天他們先祈禱,然後再屠宰牲口分給窮人。
開齋節:回曆十月第一天,完成齋戒後的歡慶節日,對新加坡回教徒來說是非常重大的節日,當天,小輩向長輩行禮,請求寬恕,男士去回教堂祈禱,傳統飯菜是用椰子樹葉包米蒸的飯團、辛辣雞或牛肉、馬來特別的辣椒醬三巴煮的蝦、肉、豆幹,和椰絲幹炒香料。
蘇丹回教堂
1、 阿拉街和其它幾條平行的街道,構成了一個具有回教色彩的地區,叫“甘榜格南”。甘榜格南這個名字,來自於生長在這裏的一種樹,叫格南樹,也叫“白千層”。“甘榜”馬來語是“鄉村”的意思。
2、 1822年,萊佛士在進行城市規劃的時候,把武吉士人,阿拉伯人,爪哇人和回教高人分配到甘榜格南一帶,從此這裏就成了馬來人生活的區域,他們不僅帶來了馬來文化,也帶來了回教徒的生活方式。
3、 1824年,蘇丹胡申和英國簽訂條約,把新加坡統治權割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後,蘇丹胡申就遷到甘榜格南一帶居住,這裏從此也就成為馬來皇族活動的中心。
4、 由於當時這裏臨近大海,所以當年東南亞的回教徒就在這裏先集中起來,才乘船到阿拉伯麥加朝聖。
蘇丹門街:――以前裏麵是蘇丹皇宮,這條為專用私人車道
――打鐵街,曾都是打鐵鋪,短短一條街,興旺時曾有三十多間打鐵店,現在隻有39號東來興,是僅存的一間。打鐵街的興起在二戰後,當時新加坡剛光複,各行業都開始複蘇,帶動了打鐵業。另一段時期的六十年代,印尼的鐵器不能進入,本地打鐵業也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時代。因為這裏以前武吉士人以船為生,所以這裏供應舢舨用的船針,造船業的鐵器,包括割膠用的膠刀。
馬格達街:――打石街,回教徒是土葬,墓碑大都請打石店做。屍體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身體需要洗淨,把香草和香味的水撒在身上,用三層白布包,由宗教師禱告,入土時,臉向麥加。
蘇丹皇宮 ――這卒建築就是蘇丹皇宮,現在我們所年到的這座建築建於19世紀中,具有馬拉甸式的建築風格,已經不是當初蘇丹胡申建的,而是他的兒子蘇凡阿裏建成的。蘇丹胡申和英國簽約,讓出統治權以後,就搬來這裏居住,也有他的一座皇宮,但其時當時所謂的王宮隻是一所大答屋,用竹、茅草和草席建成。後來他的兒子蘇丹阿裏將舊王宮拆除改建成現在看到的王宮,完成於1843年,在當時看來,是很壯麗的,門廊和前麵的外觀,與當時哥裏門的風格相似。但後來蘇丹阿裏因為得不到英國人的賞識,加上負債累累,就被勸服將他管理的柔佛的權力交給了天猛公的兒子依布拉欣,以換取一筆每月的津貼,於是依布拉欣成為柔佛的實際統治者,今天的柔佛皇室成員就是他的後代。蘇丹阿裏逝世後,他的兒子東姑阿倫失去了領土權,但對他忠心的人仍叫他“蘇丹”。但他的子孫居住,成為一間幾個家庭共住,現改為馬來藝術文化館,今年 六月由吳作棟總理開幕,整修花費1700萬元。裏麵有一個展示廳,主要展示馬來民族的曆史與文化,如:馬來人用的匕首,蘇丹與英國簽約的複製品,國歌比賽作曲者朱比賽寫的國歌的複製品等,也展示了馬來族與其它各種族的和諧共存,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進去參觀了。
首相府 ―― 黃樓,也稱出納宮,是1920年建給甘榜裏最高的行政人員住的,現為馬來特色餐廳,也租出,租金將資助文化館的日常開銷,可舉行馬來婚禮。馬來婚禮用椰花樹迎親,是馬來婚慶的傳統習俗和標誌,代表喜慶。那個高高的小亭是守衛亭,出於首相及皇宮的安全所設
格南樹、武吉士人、船和涼亭:格南樹,也叫千層樹,樹油可以點燈,樹皮可以編織舟帆,補船縫,不漏水,果實曬幹磨成黑胡椒粉,樹葉提煉白樹油,去風濕和痙攣。
武吉士人來自15世紀的印尼,就是乘坐這種帆船來到新加坡的,這是按照原來的樣子,縮小而建的,他們擅長航海的經商,花蒂瑪的第一位丈夫就是武吉士人,死後留給她一個商船隊。
爪哇式涼亭,過去用亞答葉(棕櫚樹葉)。
回教堂:――最早建於1824年,由東印度公司拔款3千元興建,由於建在蘇丹皇宮旁,蘇丹回教堂就成了名字。起初由蘇丹管理,他的後人葬在這裏,其中一個是他的孫子蘇丹阿拉丁沙,後由5名著名回教領袖組成信托委員會進行管理,100年後,1924年花320萬重建。
它集合印度泰姬陵、波斯摩爾、土爾其的古典建築,由英國人設計這座具有阿拉伯的建築物,有阿拉伯風格的大圓蔥頂,圓頂下有許多玻璃瓶裝飾,有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4個宣禮塔,馬來文稱為Azam,以前是用來召喚信徒前來朝拜的地方,因為現在有了現代化的設備,比方說傳音器等,所以它已經起不到以前的作用了。回教堂開了許多窗,有幾種樣式,還用不同的幾何圖案來裝飾,構成一副美麗圖案。
回教堂朝麥加方向而建,和馬路不平行,禮拜堂分上下兩層,最多可容納5千人,男女分開禱告,女性在樓上的一個角落,回才教徒每天要禱告5次,正門相望的就是神龕,指示麥加方向。大吊燈來自中東,地毯是阿拉伯所贈。宣禮塔為召集教徒前來禱告,可蘭經不可放在地上,要擺在架子上。
回教堂附屬樓,1993年完成,為多功能會堂,有講堂、課室、會議室、會客室等,全冷氣設備,並放置了425個座位,是新加坡最現代化的講堂。
――馬來標誌:星月,新興的宗教,五星指回教中的五功。綠色是先知最喜歡的顏色。
――小淨:手、腳、臉、口、鼻、耳,從右到左,不超過3次
――女的在樓上拜,男的在樓下。如不夠地方,女的就去附屬樓。如同一層樓,男女分開兩邊,朝西
――商店:香水商店,香水不含酒精,保持持久;宗教用品商店,念珠,有33和99顆,小地毯在家裏用。
古人的智慧我也想不通,不會是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