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吃不可見的牛蒡 zt

(2010-05-17 12:17:31) 下一個
可吃不可見的牛蒡

               ·肖毛·

  1月27日下午,我去超市買東西。經過蔬菜專櫃時,我看到幾根“長棍子”,
上麵長著須根,帶有不少泥土,細者如鞭,粗者如棍——最近幾年,我常在市場
上見到這東西,卻不知道它是什麽植物的根。我抓起一根“長棍子”,發現它的
外麵包著薄膜紙,上麵印有許多宣傳語,其上印著它的名字:“牛蒡”。看到這
裏,我恍然大悟——原來它就是牛蒡的根呀。

  從前,在哈爾濱的街頭野地上,可以看見牛蒡。它的花朵為圓球形,紫色,
仿佛大薊的花朵;葉子為倒卵形,比較肥大。不過,當時我不知道它是牛蒡,也
不知道它的根會有那麽長。
  
  前年,有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朋友問我,Velcro的中文譯名是什麽,我當即
回答說,它的中譯名是“維可牢”。那個朋友希望我為它做個簡注,然後再把我
的簡注貼到中文維基百科網,使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知道它的中文名字。這時,
我忽然想到,我在《Plant Power》(植物的力量,美國Kate Boehm Nyquist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初版)中看到過它的由來,就把那段話譯成中文,
大意是:1940年的一天,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羅爾(George de Mestral)
和他的小狗出去散步,發現他的褲子和狗毛上,粘著一種刺果。喬治試圖把這種
刺果拉下來時,感覺它們粘得非常牢靠。這是為什麽呢?回家之後,他用顯微鏡
觀察這種刺果,明白了它的原理。於是,維可牢誕生了。
  
  我們當然知道維可牢(Velcro)是什麽,因為它的用處就象拉鏈那樣廣;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促使喬治發明維可牢的那種刺果,就是牛蒡子。
  
  在中國,全國各地差不多都分布著牛蒡,而東北和浙江則是它的主產地。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中介紹說:“牛蒡(Arctium lappa L.),菊科,別名
大力子、老母豬耳朵、老母豬哼哼、野狗寶。多年生草木,高1~2米……葉叢生,
長卵狀,形如豬耳朵……頭狀花序……花紫紅色,外麵總苞排成球形,瘦果扁長
……我國各地都有分布……藥用果實,治療感冒、流感等。”

  這個介紹中,沒有提到牛蒡子的一個有趣特性,即它帶有刺鉤,當你從它身
邊路過時,它就可以“搭便車”,蒼耳般地粘在你的衣服上。不過,就算你沒有
這樣的經曆,單是從牛蒡的拉丁文學名中,也可以猜到它的這種特性。《植物古
漢名圖考》中介紹說:“牛蒡學名中的Arctium來自[希]arktos,熊、北方之意,
此為牛蒡屬;lappa意為芒刺狀的、牛蒡形的。”
  
  可是,一位身為植物學家的朋友告訴我說(括號中的注釋為他所加):
“《植物古漢名圖考》中關於牛蒡子拉丁名含義的說法似不完全可靠。據威廉·T·
斯特恩(William T. Stearn)所著《斯特恩氏園丁植物名稱辭典》(Stearn\'s
Dictionary of Plant Names for Gardeners)的解釋,Arctium 是中性名詞,來自
希臘語arction,是一種植物(可能是mullein即毛蕊花)的名稱……。lappa也是名
詞,是一種bur的拉丁名(bur可以是牛蒡的多刺果實,也可以是蒼耳等其他植物的
多刺果實,或指生刺果的植物,並非專指牛蒡)。因此,Arctium和北方沒有關係,
lappa也不是形容詞‘芒刺狀的、牛蒡形的’。網上倒有‘Arctium 來自希臘語
arctos(熊)’一說。”

  從這位朋友提供的html文件可知,格裏弗夫婦(Mrs.M.Grieve)在他們編寫的
《現代草藥》(A Modern Herbal)中介紹說,在牛蒡(Burdock)的拉丁文學名中,
Arctium源於希臘語arktos(熊),暗示牛蒡的刺果(burs)的粗暴特性;lappa的
本意是“抓”,另一種說法認為它來源於凱爾特語llap(手),因為它的刺果具有
“抓住”物體的特性。
  
  不過,在一般的中國古代藥書中,都不會提到牛蒡子的這種特性,因為它與治
病無關。換成有生活情趣的人,就會重視這一點。比如說,在法國人勒內·蓋則爾
編寫的《到森林去》(高媛譯,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年初版)中,可以找到這
樣的話:“牛蒡的種子長著小鉤,它鉤在你的羊毛衣上,想隨你一起旅行。”

  在前述的《現代草藥》中,則引用了三段莎士比亞的戲劇(這裏采用朱生豪
先生的譯文):

    “潘達洛斯——我也可以替她向您保證:我們家裏的人都是不輕易
    許諾的,可是一旦許身於人,便永遠不會變心,就像芒刺(Burs)
    一樣,碰上了身,再也掉不下來。”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Troilus and Cressida)第二場

    “考狄利婭——唉!正是他。剛才還有人看見他,瘋狂得像被颶風
    激動的怒海,高聲歌唱,頭上插滿了惡臭的地煙草、牛蒡(Burdocks)、
    毒芹、蕁麻、杜鵑花和各種蔓生在田畝間的野草。”
      ——《李爾王》(King Lear)第四場

    “西莉婭——姊姊,這不過是些有刺的果殼(burs),為了取笑玩玩
    而丟在你身上的;要是我們不在道上走,我們的裙子就要給它們抓住。”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第三場

  遺憾的是,中國古人卻不覺得牛蒡子的“搭便車”行為多麽有趣,反而因之
而把牛蒡子貶稱為“惡實”。宋人唐慎微在他編寫的《證類本草》卷九中說:

    “惡實:味辛,平。主明目,補中,除風傷。……久服輕身耐老。
    生魯山平澤。……《別錄》名牛蒡。一名鼠粘草。……子名鼠粘,
    上有芒,能綴鼠。……根可作茹食之……。……圖經曰:惡實即牛
    蒡子也,生魯山平澤,今處處有之。葉如芋而長。實似葡萄核而褐
    色,外殼如栗球,小而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脫,故謂之鼠粘子
    ……。根有極大者,作菜茹尤益人。”

  《本草綱目》則更加詳細地解釋了,人們為什麽要把牛蒡子叫做“惡實”:
  
    “惡實……其實狀惡而多刺鉤,故名。其根葉皆可食,人呼為牛菜,
    術人隱之,呼為大力也。俚人謂之便牽牛。河南人呼為夜叉頭。……
    三月生苗,起莖高者三四尺。四月開花成叢,淡紫色。結實如楓梂
    而小,萼上細刺百十攢簇之,一梂有子數十顆。其根大者如臂,長
    者近尺,其色灰黲。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植物名實圖考》卻認為,牛蒡子不應該背負“惡實”的壞名聲,因為它的
葉根可食,果子可入藥,對人類有著莫大的貢獻。

  有趣的是,盡管牛蒡子被稱為“惡實”,古代的醫家卻相信,它仿佛仙藥那
樣,可以“輕身耐老”(《證類本草》)、“壯腎,潤皮毛,益氣力”(《本草
綱目》)。這些說法,給樸實的牛蒡,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使它變得有如還珠
樓主在武俠小說中屢次提及的成仙妙藥——黃精。

  與古代醫家相反的是,一般人更加關注牛蒡子的特性,所以給它起了許多有
趣的俗名:“鼠粘、鼠粘子、黍粘子、黑風子、毛錐子、粘蒼子、鼠尖子、彎巴
鉤子、萬把鉤、大牛子、牛子、牛蒡、夜叉頭、老鼠愁、鼠見愁、蛤蟆癩、便牽
牛、蝙蝠刺”,至於牛蒡的“象耳朵、老母豬耳朵、疙瘩菜、蒡翁菜、餓死囊中
草”等俗名,大約是用來形容它的葉子或其他地方的。
  
  至於那些不但難以成仙,甚至連飯都吃不上的貧民,則更加關注牛蒡能否充
饑的問題。於是,善良的明人朱橚,在他組織人編寫的《救荒本草》中,對貧民
做出了友情提示:

    “救饑:采葉炸熟,水浸去邪氣,淘洗淨,油鹽調食,及取根洗淨,
    煮熟食之。久食甚益人,身輕耐老。”

  英文版維基百科中,對牛蒡的種種吃法做了介紹,這裏簡單摘譯如下:

    “經過培育之後,牛蒡(Greater Burdock)的細根,可達1米長,
    2厘米寬。……把牛蒡的根切成絲,在水中浸泡五至十分鍾,可以
    減少它的怪味兒。在它開花之前,花莖的味道類似與它具有一定
    關係的球薊(artichoke)。在春天,它的嫩葉可以吃。二十世紀
    的下半葉,它得到國際性的賞識,變成了日益流行的長壽食品。
    長期以來,‘蒲公英和牛蒡’一直是深受英國人歡迎的軟飲料。
    人們相信,它可以當作催奶劑,但研究表明,它可以對子宮產生刺
    激作用,在懷孕期間最好不要服用。”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我27日下午在超市看到的牛蒡宣傳語是怎麽寫的。
因為在前述的那位植物學家的建議下,我在29日又來到這家超市,發現了一張
脫落的牛蒡宣傳語,就把它偷偷揣在衣兜裏,拿回家去,全文錄入下來:

  “品味牛蒡 享受人生

  ‘牛蒡’又名大力子,別名東洋牛鞭菜,東洋蘿卜參,原產中國東北。
  一千多年前,日本人從中國引進,把牛蒡改良成食用作物。牛蒡屬於
  菊科越年生草本植物,形狀似牛尾,因此稱為牛蒡。生長於約一公尺
  左右的土壤中,吸取大地靈氣,日月精華,蘊含豐富的營養,故有
  ‘中國人參’、韓國‘高麗參’之稱,東方人向來奉為養生聖品。
  
食用方法

洗淨後切成段或片,煲湯、燉湯最佳,亦可煮、炒、炸,可與任何肉類、
蔬菜、湯料等搭配烹調。切成片衝飲亦可。

營養成分:胡蘿卜素、氨基酸、鈣、蛋白質含量居蔬菜之首。”

  我們看,“形狀似牛尾”,指的應該是牛蒡的根。“吸取大地靈氣,日月精
華”之類的話,很容易令人聯係到孫猴子出世的情景,因而屬於不實宣傳,不必
理會。至於東北,可以說是牛蒡的主產地之一,但未必就是它的原產地。從中國
引進牛蒡並將其稱為“東洋牛鞭菜”之類的事情,日本人自然沒少幹過,因為他
們喜歡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而我也網上查到,確實有日本人在唐朝時從
中國得到牛蒡的說法,雖然我沒找到更加確切的證據。至於牛蒡的吃法,我在網
上看到,它還可以做成“牛蒡醬”。至於牛蒡的營養成分是不是象它說的那樣,
隻有做過研究的科學家才會清楚。至於牛蒡的生長年限,根據我查到的資料,則
有一年生、二年生甚至多年生的說法。究竟哪種說法比較合適呢?那位植物學家
在信中告訴我說:

  “《中國植物誌》和我看到的一些其他資料說牛蒡是二年生植物……網上看
  到的結果,關於牛蒡是二年生植物還有多年生的……。總的來說,是說一般
  為二年生,但在野生環境下,多種植物密集生長,或第二年條件不好未能開
  花,則第三年可以繼續生長開花,甚至一共生長四年。……偏巧我家屋前種
  了一棵牛蒡,去年是第二年生長,但可惜沒有開花結實,今春如果能夠再長
  出來,就可證明是多年生植物了。”

  不管牛蒡是不是多年生植物,反正它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而人們之所以注意
到它,除了可“抓住”、可吃和可入藥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頑強生
命力。據英文版維基百科,1896年,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在犁過的土地上
看到了一棵牛蒡的幼苗,然後在日記中說:

  “它被塵土玷汙了,但仍然活著,中間是紅色的……這使我想要把它記錄下
  來。它一直堅持到底,獨居在這塊土地之中,設法生存下去。”

  如今,在哈爾濱的街頭,已經難以看到托爾斯泰讚揚過的牛蒡,因為房地產
開發商們正在瘋狂地吞噬土地。不過,或許是由於外國人,尤其是日本和韓國人
喜歡吃牛蒡的緣故,哈爾濱的市場上近年來卻出現了牛蒡,把古人所說的惡實打
扮成價格不菲的美食。也就是說,在吃不到牛蒡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它就生
活在我們的身邊;在能夠吃到它的時候,它卻漸漸地從我們的土地上消失了。這
可以說明什麽呢?請朋友們和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