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語言焦慮 zt

(2012-02-18 06:22:48) 下一個
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語言焦慮
)
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語言焦慮:語言焦慮是語言習得者在語言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複雜心理現象,是對語言學習影響較大的情感障礙。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考試、文化、模糊現象的寬容度、語言環境諸多因素是學生產生焦慮心理的原因。
一、導言

  外語習得過程中, 影響英語學習行為成效的因素有多方麵,比如認知因素、情感因素等等,其中情感因素是影響語言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具有積極與消極兩重性。情感因素包括動機、態度、自尊、自信、焦慮、移情等。積極的情感因素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消極的情感因素則會使學生喪失信心,甚至產生厭惡情緒。消極的情感因素包含很多種,其中焦慮最為普遍,是對語言學習影響較大的情感障礙。

  語言焦慮是語言習得者在語言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複雜心理現象。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對於外語學習是有好處的,可轉化為動力,它能使人精力集中,產生急迫感,有效地激發人們內在的學習潛能,使學習效果更好。但是,過度焦慮會影響學習者的課堂表現,繼而影響學習者的自信心,從而對進一步學習造成困難。焦慮情緒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較薄弱,聽力和口語表達水平較差,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二、語言焦慮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

  Horwitz 認為外語學習焦慮是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外語學習的感受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 外語學習焦慮主要指學習者因語言學習過程的獨特性而產生的一種與課堂語言學習相關的自我意識信仰、感情及行為的明顯焦慮,學生在使用外語時感到自己的外語水平不能有效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產生的緊張、害怕的情緒,這可能妨礙語言學習,影響學習成效。

  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語言焦慮,主要表現為: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以及考試焦慮。學生在表達能力有限或交際氣氛比較緊張、壓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會出現神情緊張、思路不清、記憶模糊、反應遲鈍、表達混亂等現象,引起學生的懊喪、焦慮情緒上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大多表現為害怕上英語課,害怕考試,對英語失去興趣。在生理上表現為局促不安,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腹部疼痛,語音變調,牙齒打顫,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語言表達水平下降。在英語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中“走神”;不敢正視老師,害怕老師提問, 一旦被點名回答問題, 就不知所措或結結巴巴,而且聲音很小,唯恐自己出現錯誤,因而妨礙了表達的流利度;容易忘記或根本記不住單詞;不積極甚至逃避參與英語課堂上的各種活動。

  三、語言焦慮形成的原因

  1. 學生個人因素

  引起外語學習焦慮症的原因多種多樣, 與學習者個性特征有關,如學習者的自尊心強弱程度,冒險精神,心理寬容程度, 社交場合的心理反應等方麵的差異使學習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性格內向、缺乏自信的學生由於不善於與人交往,不敢主動參與英語實踐活動, 發言時心理緊張等而很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還有部分原因是他們學習能力弱,學習方法不當。在調查中, 大多數學生認為他們之所以對英語學習產生焦慮是由於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缺乏一定的閱讀技巧。中學時,由於高考的壓力,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得不到重視, 尤其是地處山區或農村中學的學生, 有一種自卑心理,對學好英語缺乏信心,導致他們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不能用英語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抑製,焦慮情緒也就同時產生了。

  負評價恐懼也會導致學生的焦慮心理。負評價恐懼是指對他人的評價有畏懼感, 對負評價產生沮喪心理以及擔心其他人會對自己做出負評價的預期心理。怕出錯、在意他人的看法、擔心負評價是外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

  2. 教師因素

  學生產生焦慮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有關。大學裏的師生關係基本上屬於次級群體成員間的關係, 學生和老師的接觸機會少,易對老師產生一種距離感和畏懼情緒,所以不自覺地會害怕老師批評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語言錯誤。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形式和內容也可能導致焦慮, 過於嚴厲的糾錯往往使學生焦慮不安。

  教學方法不當,測試、競爭型的課堂活動方式容易誘發學生的焦慮心理。比如有些教師很難容忍學生所犯的錯誤,學生一旦犯錯,教師就嗬斥不止。因為老師公開糾正他們的錯誤,會使這些成年的學生覺得沒麵子,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有些排斥英語學習。久而久之,學生會潛意識地建立一種自我防禦機製, 以避免老師的批評, 因而也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自信心, 對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給予過多、過於苛刻的否定評價是學生產生焦慮心理的原因之一。如今語言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了以學生為中心,從以知識傳授為重點轉向了以學生的參與為重點, 學生常要在全班同學麵前用口頭表達,往往會使他(或她)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他們認為,如果表達不夠流利或回答不夠好會被同學恥笑,因而產生焦慮情緒。

  3. 考試因素

  考試焦慮在學生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麵:(1)學生不能正確對待考試,擔心考試不及格。有些學生總是把考試看得過於嚴重,思想壓力過大,超出心理負荷而造成過度緊張;(2)許多尖子生為了在大學裏保持自己的優勢,如負於對手,在心理上會出現自責、自卑從而產生精神壓力。此後每當考試時就會產生種種想法, 擔心考試再次失敗;(3)當今社會,人才競爭十分激烈,同時,父母及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值很高, 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在心理上的壓力而影響考試成績。[2]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給他們帶來一定心理壓力。

  4. 文化因素

  現代語言學認為,語言和文化是形式與內容、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不同的民族因地域、曆史淵源和背景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念、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及言談舉止等,因此,重視這種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 不僅是新時期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本身經過長期實踐,從經驗教訓中得到的重要結論。當然,在語言交流的同時,文化融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目的語國家學習第二語言的人因為能夠隨時隨地接觸該國文化, 學習語言時對一些固定的表達方式更加容易理解。而在非目的語國家學習外語的人盡管能夠掌握較全麵的語法結構和大量單詞,也會因為不熟悉目的語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造出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荒謬句子, 這在語言學中被稱為母語知識在外語學習中的負遷移作用。

  由於對西方文化風俗的了解甚少,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可笑錯誤會讓學生感到不知所措,進而膽怯,害怕開口,回避交流。

  5. 模糊現象的寬容度

  導致焦慮的因素是多方麵的, 它可能是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模糊現象。以語音學習為例,對模糊現象不能容忍的學生特別依賴語言知識的講解和大量的語音聯係,以期達到接近標準的語音水平。如果不能達到,他們就會顯得特別焦慮。模糊現象的寬容度低的同學刨根問底的態度對其英語學習起著阻礙作用。而對語言模糊現象有一定容忍度的學生對語言持有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 並不刻意地去練習語音。他們相信知覺、樂於接受信息,能從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學習,效果自然不錯。

  對語言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模糊現象的寬容程度影響焦慮感。語言是非常複雜的現象,其任意性、抽象性等特征決定了語言內部有很多矛盾和模糊不清的現象。這就要求語言學習者對這些現象要有寬容的態度, 因為寬容模糊使信息容易進入大腦,使學習者能夠接受並處理不完整或矛盾的信息。研究表明寬容態度與焦慮程度呈負相關關係,即寬容程度越高,焦慮水平越低。而對語言學習中頻繁出現的模棱兩可的現象不能持寬容態度會影響學習者使用語言的冒險精神, 而適當的冒險精神,如猜測詞義、不怕出錯對語言學習是有益的。

  6. 英語語言環境的因素

  在語言環境方麵,英語與母語有著根本的差別,母語一般都有比較自由的語言環境。周圍有眾多的本族語使用者,他們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係和交流,新聞媒介、官方文件、廣告等等,為學習者提供了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而外語學習很難有這樣的語言環境。[4]除了在英語課堂上以外,非專業學生平時幾乎沒有機會用英語。實際生活中操練得少,所以英語課上不習慣用英語思維, 還是習慣下意識地在腦子裏把所有東西都翻譯一下,這樣實際既費時又費力。實際生活中極少使用英語,學不能致用,也是導致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之一。

  四、結束語

  英語學習中語言焦慮是個非常複雜的現象, 涉及很多心理因素,與學生的個性特征、考試、教師、文化、語言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寬鬆的學習氛圍,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指引他們正確認識考試的目的, 靈活地進行自我界定,適度容忍模糊現象,並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及時幫助學生分析焦慮形成的原因並引導學生采取措施克服焦慮,使學生在鼓勵中不斷進步,達到最高的學習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