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對應點

(2009-11-14 14:57:07) 下一個
周黎明 發表於 2009-09-11 11:52:32
李安的傳記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李安的台灣編劇在描寫當地小資生活時,提到劇中人物翻閱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但到了美國編劇那兒,這個無足輕重的細節被改動了,昆德拉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原來,昆德拉是中國小資的最愛,無論大陸還是台灣均如此,但美國小資不迷昆德拉,他們的相應偶像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不是這兩位作家之間有什麽共通之處,而是兩者的受眾相對應。如果美國電影觀眾看到該人物閱讀昆德拉,他們不會有特別反應,但一旦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至少小資可能會心一笑。

沒有哪本工具書能告訴你昆德拉可以“翻譯”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理解其中奧秘,唯一的途徑就是深入中西文化,沉浸其中,發掘微妙之處。在我國,連語言翻譯仍往往停留在直譯的階段,由此造成大量詞不達意甚至荒唐可笑的譯文,更別說超越語言的細節轉換了。但是,真正高層次的傳播和溝通就需要從蛛絲馬跡中尋找各自文化的契合點,如此才能引起共鳴。李安能同時駕馭中西方電影題材,跟他這方麵的能力(以及他團隊的構成)有密切的關係。

有句話流傳很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實這話不能絕對,隻有在特定的語境中,它才有道理。比如“打醬油”、“躲貓貓”那樣的概念,別說是直譯成英語,即便拿到港台,也沒有幾個人能理解。所謂文化,即是指一個詞、一個地方、一種現象背後的積澱。把詞翻譯過去很容易,翻譯意思就難多了,而翻譯內涵更難上加難。“潛規則”是近年我國娛樂界的一種現象,字麵意思隻要不是文盲都明白,但隻有追蹤張鈺新聞,才知道這是指女演員為了上戲所做出的性付出。這種現象在影視發達的美國早就存在,而且表述更加生動,叫做casting couch,字麵意思是挑選演員時應征者所坐的沙發,往往也就是導演吃豆腐的地方。誠然,兩種文化要找出絕對對應的概念是不容易的,這個例子中,“潛規則”始於影視業,但如今用於其他行業的其他形式交易,而casting couch僅指娛樂業的肉體交易。

時常有人問起,某某人或某某作品在美國能不能走紅?為什麽不能?內在的邏輯是,如果我們喜歡美國的作品,美國人也該喜歡咱們的作品。其實,文化往來不同於外交禮儀,外交事務是可以(甚至必須)對等的,但文化卻無法強加,任何文化的輸出均以對方的接受為前提,如果對方不接受,即便你免費發放、免費播映,也未必有人捧場。比方說,我們的民樂在西方是沒有市場的,有人會說民樂整體素質不如西方古典音樂,或者西方人有歧視意識。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關鍵是民樂到了西方,便完全脫離了它的土壤,這種情況跟爵士樂、布魯斯、鄉村歌曲差不多,咱們中國人除了少數西樂發燒友,一般也無法欣賞這些地道的美國民間音樂。那麽西方古典樂又如何解釋?古典樂雖然起源於西方,但這一百多年來已經普及全球,其樂器成為各國音樂學院的必修課。逐漸,古典音樂的欣賞範圍不再局限於西方。但即便如此,西方能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數,無論絕對數還是相對數均大大高於咱們。那又怎樣解釋京劇在西方人見人愛呢?京劇在西方靠的是它的異國情調,這是民樂所不足的,京劇太不同了,所以才引入注目。但京劇在西方並沒有真正的市場,因為捧場者並非真能欣賞,而是當作文化觀摩,所以,幾年看一次無妨,一年看幾場(像西洋歌劇那樣)則不可能。

倒沒有人問我美國有沒有汪國真,是我自己在翻閱汪的詩歌時豁然開朗,其實美國真有汪國真,那就是Hallmark公司。該公司出品的精美卡片,每張都有一段精致的人生感懷,未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但很討普羅大眾喜愛,屬於高雅的應時作品。我們買了汪國真的詩集,老美購買Hallmark賀卡,都覺得它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而且表達能力高過自己。這麽說似乎貶低了汪,其實不然,汪如果開一家賀卡公司(當然得在網絡普及之前),經濟價值一定大大超過寫書。

近期遊泰山,要寫一篇英文遊記,猛然發現泰山為什麽不如張家界吸引西方遊客。張家界完全靠自然景觀,無需翻譯,一目了然,泰山有文化底蘊,但文化的東西變成英文就跑調了。導遊不斷強調,泰山是曆來皇帝最喜歡的山,但美國人生來就不信皇帝,以前華盛頓有家麥當勞,克林頓老去吃,若擱在中國,那家的生意肯定發了,可老美偏偏不信這個。皇帝或總統來一百次,這個地方未必更值得一遊。怎麽辦?我想到一個類比,中國皇帝上泰山封禪,因為皇帝是天子,他們隻對天負責,因此,封禪的意義相當於美國總統每年一月到國會做國情谘文。這麽一說,老美就明白了。至於那無數的“皇帝到此一遊”的景點,我隻能說,這相當於“George Washington slept here”(喬治·華盛頓曾在此就寢)。後來,我把“乾隆皇帝到過此地”翻成“Emperor Qianlong slept here”,引得老美哈哈大笑。為了解釋皇帝的三千嬪妃,我玩笑道,這是三千女實習生。
當然,外交文件是不能這麽處理的,這也是為什麽外交詞語大家聽著似懂非懂的原因之一。文化傳播不是為了吵架時摳字眼,無需字字對應;但若要出神入化,需要超越文字的對譯,找到不同文化中的對應點,這樣才可能“一點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