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陽瘋狂英語的背後是民族精神疾病

(2009-11-14 10:48:42) 下一個
李陽瘋狂英語的背後是民族精神疾病
網河 發表於 2007-10-05 20:00:08
來源:博客中國 作者:長平

  在伯克利的一家咖啡館裏,我遇到過這樣一個美國人:他主動上前和我打招呼,但說話很吃力,語速極慢,而且邏輯混亂。我再看他衣衫不整,須發淩亂,眼神遊離,就知道他是一個常見的精神病人。但是讓我感興趣的是,他會說中文,手裏還拿著一個記滿了中文單詞的小本子,於是和他聊了一會兒。

  通過很艱難的對話,我大概明白了他的經曆。

  十八歲的時候,他是美國一家名校的大學生,而且是登山隊的主力。有一次,他從山崖上摔下來,顱腦嚴重受傷。經過治療以後,他成了一名智力殘障人士,不能繼續上學,也不能工作,靠救濟度日。在生命的黑暗中掙紮了二十多年後,他被人介紹到中國,在中國南方一個城市裏當上了一名英語教師,還交上了中國女朋友。按照美國的規定,他要領救濟,就不能工作,因此三年之後他又返回美國。但是中國的經曆大概是他唯一的生命之光,所以他努力學習中文,爭取再次去中國,找回那份工作。“在這裏女人們都不和我睡覺”,他說。

  我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是他的故事讓我非常難受。一方麵,我對他的遭遇充滿同情,為他的奮鬥而感動,甚至為中國能給予他的生命一絲光亮而高興。另一方麵,我為一個文化弱勢民族而深感悲哀。盡管一名智殘者身上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他的母語能力也還對中國學生有用,但是他的故事背後,畢竟是一個民族在英語學習上的畸形生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希望講述它既沒有冒犯殘疾人,也沒有冒犯李陽和所有的英語老師,但是這些天關於李陽的新聞讓我想起了它。先是在包頭一所中學,李陽號召學生集體下跪以謝師恩,隨後又在武漢一所高校,他鼓動女大學生“剃發明誌”,成為其“親傳弟子”。輿論一片嘩然,認為李陽損害學生人格尊嚴,不配為人師表,李陽則堅稱其行為正當,還要發揚光大。

  李陽辯稱下跪和鞠躬和點頭一樣,都是一種感情表達方式,顯然沒有說服力。那麽多人向他點頭,他怎麽不放到博客裏?下跪無疑是一種極端的形式,和後兩者具有本質的差別。從“瘋狂英語”的商業訴求上,我倒是十分理解李陽的做法,這本身就符合那種把事情做到極端的“瘋狂”之道。聽聽李陽的名言:“暫時把臉皮放進口袋,隻管去大聲說吧!”“重要的不是現在丟臉,而是將來少丟臉!”就應該知道他的態度。

  李陽無疑對中國人學習英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這就像我說那位智殘的美國人對中國學生的貢獻一樣,事情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學習英語而至於“瘋狂”,一幕幕氣功現場或者宗教儀式般的學習場景,本身就帶有精神疾病的特征。任何宗教儀式的背後,都是普羅大眾對自我的迷惘、對現實的懷疑和對救贖的渴望。把學好一種語言當作救贖,把英語老師當作救世主,是一種病態現實的寫照。如果說外國人學漢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話,那麽我們必須誠實地說,在“瘋狂英語”培訓班裏,在新東方學校裏,在書店裏堆積如山的英語工具書後麵,大部分學習英語的人,都懷著出國的夢想,甚至是一種逃離的渴望。首先應該檢討的,是現實社會的貧乏和壓抑。

  僅僅學好一種語言,就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在這種“瘋狂”的背後,是中國教育的悲哀。如今,大部分中國人,都學了十年以上的英語,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應用。要想應用,還得跪拜於李陽這樣的老師門下。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否還能找出第二個民族的類似例子。我所知道的外國人中,學習漢語一兩年的,都能進行基本的交流,遠遠好過學習十年英語的中國人。從此一門學科可以想象,學習了十年文學的、曆史的、政治的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麽。隻是有些學科不像英語這麽好檢驗罷了。

  這種詭異的教學效率,導致另外一種嚴重的民族精神疾病症狀,那就是英語學習方麵的“高分低能”。這種“能”倒不是聽說英語的能力,而是綜合的人文素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一個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學好英語,勢必耽誤其他方麵的學習。換個角度說,其他方麵學習很好的學生,英語未必是強項。於是,我見過許多這樣的留洋人士(以人文學科為主):他們除了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外,腦袋裏空空如也,眼界狹窄,思想浮淺,言行輕薄,熱衷名利。但是他們利用文化的尊卑和隔膜占盡便宜,在國外冒充中國文化的使者,讓外國人以為中國人都這麽弱智;回國來又拿留洋曆經來蒙騙中國人,一副學貫中西的樣子。在民族精神病征表現為集體自卑的時候,他們往往是簡單的崇洋媚外者,言必夾帶英語單詞;如今民族精神病征越來越多地轉向集體自大了,他們又搖頭一變,成了最激烈的民族主義者,聲稱外國的醜事見多了,動輒就要捍衛中華文明。其實,這種人既不了解中國,也不了解外國,因為他們在中國的時候,主要精力都用來學外語,在外國的時候又主要在吹噓中國。一些頭腦清醒的留學生,給了他們一個刻薄的外號,叫做“精裝白癡”。

  用“白癡”來罵人當然不對,但是我也很希望有人能夠做一個調查:那些“瘋狂英語”培養出來的學生,那些被教唆不怕“現在丟臉”的人,將來是不是真的“少丟臉”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