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反省十三條》:“擅自獨斷”為大病

(2010-01-10 18:46:38) 下一個
蔣介石的正確或不正確的反省,深刻地影響著此後一段時期台灣曆史的發展進程。有些反省起了好作用,有些則仍如噩夢一樣,仍糾纏著、牽累著曆史的新一頁。

  蔣介石是一個愛反省的人。他的日記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就是他的反省記錄。一周過了,有《本周反省錄》;一月過了,有《本月反省錄》;一年過了,也常有“本年反省錄”一類的記載。


  自然,丟掉大陸,對蔣介石來說,可謂創痛巨深。他有很多反省,也有許多自責,日記中常見“愧悔無地自容”、“幾無麵目見世人”等字樣。他甚至有過“ 遁跡絕世,了此一生”的念頭。但是,蔣性格頑強,《反省錄》自稱,所造罪孽,不能怨天尤人,隻能待罪補過,以求自贖。(《民國38年反省錄》,《蔣介石日記》手稿本)與此同時,他在台北開辦革命實踐研究院,調集幹部學習,總結經驗,多次發表演講,其中也有大量反省、檢討的內容。


  “近因”:“外交失敗”、“軍事崩潰”


  1949年3月底,蔣介石在《上月反省錄》中表示,要徹底檢討失敗原因,擬成條目,以便反省與改革。條目自甲至寅,共13條之多(以下簡稱《反省十三條》),但寫得很簡略,多數條文隻有一句話, 1951、1952、1953這幾年,蔣介石逐月審讀1944年至1948年的日記,不時寫下心得。1951年10月,他審閱1947年6、7兩月的日記後,決定將這一段失敗期間的日記秘密印刷,分贈部屬,共同研討過去的得失。同年12月25日,他要蔣經國研讀自己1945年的日記,認為其經曆教訓,比之讀任何曆史為有益。1952年,蔣介石再次決定將1944年的日記先行付印,供幹部研究。


  研究蔣介石的《反省十三條》,綜合考察蔣遷台前後的其他日記與文章,這一時期,蔣介石的反省大致可分為八個方麵:


  反省之一,是外交失敗。蔣介石認為這是“最大之近因”。在蔣看來,世界上隻有強權,毫無信義。蘇聯外交反覆無常,毒辣殘忍;美國有頭無尾,輕諾寡信;英國陰險狡詐,唯利是圖。自己不加區別,均以“信義”對之,焉能不敗。(《蔣介石日記》手稿本,1949年8月17日)1946年3月,蘇聯乘馬歇爾返美述職之際,向國民政府提出,願出麵調解國共糾紛,在東北與中國經濟合作。當時,蔣介石堅拒不理。遷台後,蔣介石檢閱當年外交記錄,認為此舉殊為失策。當時應不顧美國,以自主精神與蘇聯談判,解決問題。這樣做,可使美國有所顧忌,而不敢輕易怠慢中國。他將此視為不能不反省的“最大之教訓”。1951年,蔣介石檢閱1945年11月日記,認為蘇、美均是一丘之貉,如果僅據文字、語言及表麵現象,即將某國視為誠意可信的友邦,將是“傻中之傻”。 1952年11月,他閱讀1944年7月以後的日記,認為外交隻有強權,弱肉隻有等待被吃。


  馬歇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要製訂者和執行人,因此,蔣介石多次在日記中指責馬歇爾“誤美害華之罪”,稱馬歇爾為滅亡中國的“禍首 ”。1949年1月底,他在《本月反省錄》中就認為,他的“革命剿匪”任務之所以失敗,原因不在中共,不在“俄史”(編者注——“史”即“史大林”),而在於“美馬”的“冥頑不靈”。他批評自己外交運用無方,過分相信美國,因此應該引咎自責。遷台後,他總結既往教訓,覺得隻剩下這“彈丸一片亁淨土”了,自誓從此再也不能因幻想美援而接受美國人的“愚妄”要求了。反省之二,是軍事崩潰。1949年10月,蔣介石在革命實踐研究院演講中曾稱:“我們今天失敗的原因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們軍事的崩潰。”他列舉國民黨高級將領的缺點共8條,軍隊的弱點與缺點達16種之多。12月12日,蔣介石演講繼稱:“軍隊裏麵不僅精神喪失,而且紀律蕩然 ”,“每一次撤退,高級將領總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於不顧”,“在還沒有和敵人接觸的時候,他心中早就有了一個腹案,就是怎樣脫離戰場,從那一條路逃到那一個偏僻安全的地點,苟全性命。”1950年1月,蔣介石演講又稱,認為軍隊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建立軍隊監察製度”,“政工人事不健全”,“ 政訓工作亦完全失敗”。


  關於軍事戰略與指揮,《反省十三條》沒有涉及。1951年8月7日,蔣在日記中談到:1945年11月,蔣介石鑒於蘇軍阻撓,中國軍隊接收困難,曾主張東北問題暫時擱置,將開到東北的五個軍調到華北,首先解決關內的中共軍隊,先安關內,再圖華北,由近及遠。但是,由於馬歇爾出麵調處,蔣介石相信外援,將大量精銳部隊開入東北,以致內地空虛,各戰場都感到兵力單薄,陷入舍本逐末之誤。


  “總因”:“黨內分裂”、“金融政策失敗”


  反省之三,是黨內分裂,紀律掃地,組織鬆懈。蔣認為這是革命失敗的“總因”。1938年4月,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以陳誠為書記長。此後,三青團與陳立夫掌握的國民黨係統的矛盾逐漸尖銳。1947年9月,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宣布黨團合並,但雙方的矛盾並未消除。蔣介石認為,陳立夫想借合並之機消滅三青團勢力,並在國大代表等選舉中把持包攬,擴大矛盾。1948年5月,蔣介石曾慨歎黨內糾紛日甚一日,裂痕無法彌縫,自感此為生平“最大過失”。他設想今後或者停止各級黨部活動,徹底改組;或者聽任各派自動組黨,分道揚鑣。遷台後,他曾力主將國民黨的性質定位為“革命政黨”,而不是“純粹民主政黨”,甚至主張將縣、市以下基層黨部改為秘密組織。當時,國民黨中央委員名義上有四百餘人,人多,糾紛也多,蔣介石因此傾向於將國民黨徹底解散、重新組黨。1950年,蔣介石在《反省錄》中聲稱,革命失敗,其起因在於黨務內部的分裂,以致影響到軍事、政治、經濟、社會及教育等各方麵的紛亂與崩潰。9日,他列舉改造國民黨的理由,認為民國敗亡,人民沉淪,主義不行,共匪叛亂,均應由本黨負責。次日,他更直指“派係傾軋,人事糾紛”是革命失敗的首因。2月2日,他在日記中表示,革命事業以黨為基礎,多年來,自己專力於軍事與政治,將“黨事”委之他人,結果在人事、組訓等方麵都毫無基礎,以致敗亡既速且慘,今後不能不“以黨事為先”。


  桂係是國民黨的重要軍事派係,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政治派係,蔣介石的第三次下野,和桂係的“逼宮”緊密相關。蔣介石遷台後,對桂係仍恨之入骨,稱之為“廣西子”。他批評李宗仁與白崇禧“害國害民”、“偽言偽行”,“無廉無恥”。1950年4月2日,蔣介石約白崇禧等聚餐,談笑言歡之際,內心想的卻是,彼雖表示歸誠,但完全無法相信。1952年,他批閱1948年4月至5月之間的日記,認為桂係當時聲勢浩大,壓倒一切,所造成的“黨內鬥爭”形勢,較之中共的“圍攻”還要險惡。


  1950年3月,蔣介石在革命實踐研究院演講時還曾談到,由於組織不嚴,因此被中共滲透到內部,盜竊機密,製造謠言,“以致我們幾百萬部隊,並未經過一個劇烈的戰鬥,就為敵人所瓦解”。



反省之四,是經濟、金融政策的失敗,蔣認為這是軍事崩潰的“總因”。1950年3月,蔣介石檢討失敗因素,認為“財政為第一”。宋子文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為了抑製通貨膨脹,曾按國際慣例,大量拋售國庫中的黃金。蔣介石始終認為此舉屬於宋子文“誤國”中的最大過錯。1952年10月,他撰寫講稿,對於是否要如實記錄此事,頗費躊躇,但最後仍然決定“實錄”,其理由是:宋子文害國敗黨,私心自用的“罪過”太多,“以此為最”。到了1955年,他回憶過去,仍認為“誤用宋子文一人”,結果是招致政治、經濟、外交的全盤失敗。


  反省之五,是抗戰勝利後,選擇實行民主憲政的時期、製度,以及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等,都動搖“剿匪之基本”,與“剿匪對共政策”背道而馳。他強烈感到,錯學了美國民主。


  抗戰勝利後,美國介入中國內政,派馬歇爾出使中國,調解國共糾紛。當時,馬歇爾按照美國模式,要求國民黨改變一黨專政製度,開放政權,成立聯合政府。為了滿足美國人的這些要求,蔣介石於1946年召開有中共和各民主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1947年、1948年相繼召開“製憲國大”與 “行憲國大”,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選舉總統與副總統。早在1948年5月,翁文灝因組閣與立法委員意見分歧,彼此攻擊,蔣介石就判定“民主製度”危害國家。同年9月17日,立法院要求增加公教人員工資,他為此煩悶苦惱,感到中國“未及民主程度而硬行民主”,以致黨員如脫韁之馬,不可收拾。1949年9 月8日,蔣介石與人談往事,覺得民主、憲政、國民大會等一套做法“到處束縛軍政”,以致無法“剿匪”。他心有餘憤地表示:“所謂民主與憲政,其害國之大,竟如此也,誠悔莫及矣。”在蔣看來,聽美國人的話,實行“民主”與“聯共”,是促使國民黨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


  “一生大病”為“輕浮急躁”、“擅自獨斷”


  反省之六,是本身的驕矜、憤懣,自恃、忙迫,不能澹敬虛心,全憑主觀行事。蔣介石認為這也是失敗的 “總因”。1949年5月27日,蔣介石自我反省,認為一生大病是“輕浮躁急”。1951年12月8日,他反省自己,一生重視科學,卻總不能實踐“科學之精神”。1955年10月3日,他批評自己個性太強,凡大小政策,無不自信自決,以致無人進言,不能集思廣益,折中至當。例證之一就是,西安事變中,自己誤信中共“亦是國人與同胞”,“召其抗戰”,擅自獨斷,而未能謀之於眾,以致鑄成大錯。在他的《反省十三條》中,第九條為:不研究、不學術(作者注——應為“習”)、不注重客觀,也可視為對自身的批評。


  在用人問題上,蔣介石覺得自己過於“寬大”、“寬容”。1951年,他重校1933年的《事略稿本》,批評自己“對人不校”、“用人無方”。李濟深、陳銘樞、白崇禧、李宗仁等“背黨叛國”不止一次,但自己不問恩怨,不念舊惡,重用如故。這不僅是獎惡,而且是自殺,是“誤國”,表示對“叛徒”應“殺無赦”。


  蔣介石是基督徒,其虔誠,有時到了迷信的程度。1947年,他返鄉掃墓,路過紹興大禹陵,曾向大禹的“偶像”鞠躬,旋即後悔,譴責自己違反***“不拜偶像”的教義。他認為,此後三年內連續失敗,即是天父對自己的懲罰。反省之七,是幹部製度不立,幹部腐化自私。抗戰勝利後,大批黨政幹部從內地到淪陷區,競相以接收敵偽物資為名,瘋狂地掠奪財富,特別是“票子、房子、車子、條子(金條)、女子”,當時有 “五子登科”之稱,惹得民怨沸騰,廣泛流傳“盼中央,想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一類歌謠。1949年5月19日,蔣介石反思當時的“接收”工作,批評黨政幹部皆為物質所誘,造成自私自利之惡習頹風,而其原因,則在於本人事前未有充分之準備,未對幹部作嚴格之監督與準備。因此,“實由餘應負其責”。次日,更進一步自認,幹部誤國,其原因在於本人管教不嚴,製度不立,以致抗戰甫勝即敗。1952年7月底,他反省為中共所敗的原因,認為其一是軍政與社會組織空虛,幹部腐化,喪失誌節,最後一年,幾乎沒有一個幹部能夠效命奮鬥。


  蔣介石《反省十三條》的最後一條是,未能“宣傳”社會經濟政策與民生主義。蔣認為這是“唯一之致命傷”。1949年2月3日,蔣介石回奉化,遊覽城鄉,發覺當地鄉村40年來毫無改革,痛感當政20年,黨政機構守舊、腐化,隻重做官,不注意實行三民主義, “對於社會與民眾福利毫未著手”,因此,他在日記中表示,此後要以民生為基礎,亡羊補牢,尚不算晚。3月9日,他開始設計土地製度的實施方案,在預定4月份的大事時,特別將擬訂“實行民生主義之方案”列為內容之一。10月19日,蔣介石研究軍隊戰勝的基本條件,列出的條目有:提高人民生活,實行減租減息,反對剝削,反對壓迫專製,反對侵略,反對漢奸,為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實行民生主義而戰。1950年1月3日,他決定開展“社會經濟運動”,其內容為兵農合一、三七五減租,限期耕者有田。2月19日,他製訂當年《大事表》,第17條為“社會性的民生主義政策”,其內容中有醒目的兩句話:勞動有食、耕者有田。


  蔣介石反省涉及的其他方麵還有:無組織、無宣傳、無監察、無賞罰;無秘密、無偵察;不科學、不前進;無策略、無輕重(無重點,無中心)等,不贅述。


  反省有正確部分,也有錯誤或膚淺部分


  蔣介石遷台前後的反省,有正確部分,也有錯誤或膚淺的部分。


  《反省十三條》最後一條,檢討在大陸期間未能“宣傳”社會經濟政策和民生主義,接觸到了問題的實質,但說得太輕飄了。其實,不是未能“宣傳”,而是未能實行的問題。國民黨執政期間,沒有解決“民生”,特別是廣大貧苦農民的生存、溫飽和獲得土地的要求,才是失敗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還在 1947年8月,蔣介石在研究英國、美國和蘇聯社會之後,曾寫過一段《雜錄》,中雲:“我國為曆史上最長於吸收之民族,具自新自強之美德。今日必須發揚此一美德。舍英、美之保守與強權政治,而采取其民主,矯正蘇俄之專製,實現民生主義,以第三種力量樹立於遠東,盡我對世界之使命。”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這應該是比較正確的選擇。可惜,他當時空有認識,而未能付諸實踐。1949年9月13日,他在成都演講稱:“我們今天真正要造福於農民,就惟有徹底實現二五減租。這是我們實行民生主義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反共的最後、有效的武器。”這時候,大半個中國已經轉手,蔣介石提出“造福農民”,幻想以二五減租作為反共的“最後、最有效的武器”,這真有點像俗話所說:“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了。不過,他的這一認識對他治台方略的形成還是有益的。


  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另一原因是長期堅持一黨專政、個人獨裁的政治體製,既違背世界潮流,又喪失民心,尤其是知識分子之心。結果是使國民黨的軀體日漸腐朽,百病叢生而無藥可治。但是,蔣介石卻因戰後國民大會選舉及召開中出現的種種“亂象”,錯誤地視 “民主”、“憲政”為禍國之道,覺得民主反而不如專製、獨裁好,這就對曆史作出錯誤總結了。


  1949年6月16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表示,他要用新精神,新製度、新行動來迎接新曆史、新時代,新生命,新使命,奠定新基礎,完成新任務。1950年元旦,他又以前人格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自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自勉。


  但是,曆史是不能割斷的。人們在創造新一頁曆史的時候,不可能離開既往曆史的影響,更離不開對既往曆史的認識與科學總結。可以看到,蔣介石的上述正確或不正確的反省,都深刻地影響著此後一段時期台灣曆史的發展進程。有些反省起了好作用,有些則仍如噩夢一樣,仍糾纏著、牽累著曆史的新一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