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原創】丹的故事(二)

(2010-06-27 14:23:51) 下一個
    和丹交往的這幾年裏,聽丹抱怨凱文的時候不多,對凱文的一些缺點,丹總是在人前很小心翼翼地維護。如今凱文有了外遇,丹傷心,但仍然客觀地評價了她和凱文的關係,而不是一副怨婦的嘴臉,讓我心生佩服。
 
    那一天,我們聊了很久。讓我對丹,以及她和凱文的婚姻的了解更加全麵。 下麵是我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丹的故事。

    90年代末,我所在的島國發生了很嚴重的排華潮,盡管我隻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但是比起我的兄弟們,我看起來像百分之百的華人。我的這張臉給我帶來了不少麻煩,突然之間,危機四伏,我的生命安全都沒有了保障,我的國家不再是我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就在這個時候,我意外地得到了父母的某位朋友的幫助,移民來到了加拿大。

    對我而言,來到加拿大是一個完全不得已的選擇,為此我不得不離開我慈祥的父母,友愛的兄弟,舒適的生活;讓我更加不舍的是,我要將我和前夫所生的八歲的兒子留給我的父母,一個人踏上不知前途何在的國家。離開的時候,我的父親和哥哥們送我到機場,而我母親留在家裏陪伴我的兒子,給孩子解釋媽媽出國的原因並安撫他。在機場,我們父女,兄妹依依不舍,淚流不止,而我,除了對無法想象的未來的恐懼、以及要忍受和家人分離的痛苦之外,更因為牽掛年幼的兒子而心如刀割,淚流成河。我在心裏默默地對兒子說:“好孩子,媽媽一安頓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回來接你。” 

    我就這樣,一個人孤孤單單地來到了加拿大這一片陌生的土地。最初的適應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尤其是我這樣不得已而出來的人,對新的生活難免有所抗拒。但是,生活是現實的,我需要吃飯,需要租房子,要帶兒子出來,好好兒補償他,好好愛他。所以,盡管不情不願,我還是盡快地找工作,熟悉周圍的環境。那個時候,國際長途特別貴,我隻有寫信給兒子,一、兩個月往家裏掛一個簡短的電話,聽一聽家人和兒子的聲音。所以你們可以想象,我當時的心情著實是糟透了。

    我那時常常去教會,一邊敬拜神,一邊哭個不停。每次禱告之後,將一切交托給神,我沉重的心情才能略微輕鬆一些。就在那間教會裏,我結識了早年就移民加拿大的、同是來自島國的Tina。Tina了解我心中的煩惱,對我非常好。一個星期天,教會結束之後,Tina帶我去見她的母親,在她母親那裏,我第一次見到了Tina的弟弟凱文。那一年,我三十二歲,凱文28歲。

    Tina一家人都是很善良、好心的人,對我也很友善,常常邀請我去他們家裏,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他們離開島國已經很久,但對島國仍然有深厚的感情和許多美好的回憶,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很多愉快的時光,而這段時光對於我這個孤身在外、渴望家庭溫暖的人,更是如同汪洋中的一條船,讓我可以稍稍停靠。那個時候凱文對於我,就像是我自己的一個小弟弟。

     當時凱文常常帶他的金發碧眼的女友回家一同看望他的母親,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了什麽事兒,他和這女孩子分手了。如今,這女孩已經結婚,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可是凱文仍然和她保持著良好的友誼,有時他們會碰一碰麵,一起吃頓飯,有時也會彼此打電話,互通消息。他和這個女人走得接近,已經使我不太愉快,而他卻希望我也和這個女孩成為好朋友,我自知做不到,所以拒絕了。這是凱文對我不滿的原因之一。

    凱文在和這個女孩分手之後,很是消沉了一陣子,我和他的家人都盡量地開導他,幫助他盡快走出失戀的陰影。凱文那時在一家酒店裏做廚師,而我在銀行找到了一份整理、郵遞銀行和客戶往來信件的工作,一天處理幾千封信,跑三趟郵局,工作量極大,很辛苦。盡管我的午餐時間時一個小時,但是事實,我常常一邊吃午飯,一邊手不停。不知從哪一天起,我發現凱文經常在下了班之後來到我工作的地方,幫我整理那一大堆、一大堆的永遠整理不完的信件,給我幫了很多忙。再後來,他向我提出,他喜歡我,希望成為我的男朋友。

    這可是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情!作為他姐姐的好朋友,我一向隻把他當做小弟弟,而且我清醒地知道,他喜歡的是那種金發碧眼、身材豐滿傲人的女孩子,我這樣嬌小苗條的人,應該不是他的那壺茶,更何況,和他接觸這麽久,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可是他的生活理念和我相去甚遠,他是那種喜歡冒險,做事不多考慮,憑著感覺走的人,而我是循規蹈矩,萬事要有條理的人,所以他也不是我的那壺茶。

    可是,一個人孤身在外,那種過著“手停腳停口就停”的、在經濟上沒有安全感的日子,那種每天下了班之後形隻影單地、疲憊地一個人回到所租的房子裏,沒有安慰,沒有伴的日子,著實讓我懷念從前和父母兄弟在一起的充滿了家庭溫暖的好日子,更何況,我的兒子!我心愛的兒子,讓我心疼不已的兒子!小小的他還在那裏翹首期盼著我!能夠有個家安定下來是我盼望的日子,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好好愛護,關心兒子,陪伴著他健康地長大。

    我很認真地和凱文談起我兒子的事情,凱文說他因為從小生活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裏,知道沒有父親的孩子的苦,也因為愛我的緣故,願意承擔這樣的一個角色,和我一起嗬護我的孩子長大。

    有了孩子之後離婚的女人恐怕都和我一樣,重新擇偶的時候會選擇一個愛孩子的人,其他一切的都可以少考慮,凱文這麽理解我的心思意念,讓我十分感激;更加讓我感動的是,當我我告訴凱文我早前做了絕育手術,很可能不會再有孩子了,希望他對這一點考慮清楚的時候,他堅定地回答說,他可以一輩子愛我,愛我的兒子,並把我的兒子當做自己的兒子。

    我在上帝麵前哭著禱告,感謝祂賜這樣一個人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求主給我力量,不管有多難,都能努力完全接受凱文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雖然對和凱文的性格不和這一點我心裏有過掙紮,但我說服了自己,就這樣和凱文走在一起,同居了。幸運的是,他的媽媽和姐姐非常開明,接受我們的關係,甚至對我說:“凱文遇到你是他的大福氣,他是家裏十一個孩子當中最小的一個,被大哥哥、大姐姐寵壞了,你要好好地幫他啊!”
 
    我實現了對兒子的諾言,在出國兩年,稍稍安定下來之後,立刻把他從島國接到了溫哥華。可是,我和兒子的相處,遇到了困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