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說中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
南方、北方是地域的相對分界,說的是地理環境。南方人、北方人是在這些地域
環境中生長的人群。生長在南方的人群,與生長在北方的人群在性格、待人接物
的習慣上都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一篇裏就胡侃這些不同,以及試圖分析這些不同
與南方、北方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存在決定意識嗎,存在也決定風俗習慣;存
在對於性格的形成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很多時候是決定性的影響。當然,人的性
格還與基因的遺傳有著一定的關係。
首先從外貌來看:一般來說南方人個子比較矮,身材瘦小一些,顯得伶俐精明,
能鑽會跳;而北方人給人的印象往往是高頭大馬五大三粗,憨厚大方,嗓門大,
行動有力。當然特例反例總是有的,比如毛主席是湖南人,但是個子絕對不矮(
將近一米九?),比絕大多數北方的高頭大馬都要高一塊。
一般來說,南方人給人的印象是精打細算、摳門兒、小氣,尤其上海人是以小氣
出名的(我隻是重複我聽來的老百姓對上海人的評價,我對上海人沒有成見)。北
方人給人的一般印象是馬馬虎虎、大方、豪爽、特講哥們義氣。
我聽不少人議論說:南方的丈夫體貼、溫柔、會過日子,家庭第一;北方的丈夫
不幹家務活、不會過日子不說,還是哥們朋友絕對第一。記得以前在北京住筒子
樓的時候,常常看見南方的丈夫早上幫助老婆把自行車搬到樓下,晚上再搬上去
。但我就不記得北方的丈夫們做過同樣的事。我們的一對夫妻朋友都是北方人,
妻子跟我們抱怨她的丈夫,說:你要是說了他的哥們兒的一點壞話,他馬上就臉
紅脖子粗,跳起來要跟你拚命。
七十年代初一次我去武漢在那兒住了好幾天。站在公共汽車裏透過車窗我不止一
次地看見,單個的中年或是略上年紀的婦女使勁地拉著裝滿貨物的長度不算短的
平板車,走在自行車道上。一次公共汽車在過一座大橋時,超過了這樣一位吃力
地拉著平板車上坡的婦女,她那埋著頭、弓著腿、彎腰幾近九十度的身影,深深
地、永久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在我的印象裏,南方的婦女一直以吃苦耐勞而著
稱。北方雖說有大寨的鐵姑娘隊,但是一般來說沒有南方婦女那樣能吃苦。聽說
南方有些地方,苦活累活都由婦女來幹,男人反倒在一邊找輕活幹(有沒有這麽
一回事,請南方來的弟兄們指正)。
改革開放的這二十多年,南方、北方的差距似乎是拉大了。南方比北方富足、發
達,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南方有著有利的沿海地理環境,以及海外華人還鄉性
質的投資,這些南方特有的條件是造成南北方經濟發展差別的重大原因。但是在
思想意識風俗習慣上,南方人的精打細算、精於看風向、瘦小靈活善於鑽空子、
抓住賺錢的時機、吃苦耐勞,這都使得南方人更接近於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而
且,南方人慣性小(與個子瘦小質量小不能沒有一點關係),他們樂於,並且善
於改變自己,以適應變化著的環境,求得更好的生存。
再看北方人:地廣、家大、業大、東邊不亮西邊亮、塌了南牆有北牆、大方豪爽
閑散、朋友來了有好酒好肉。這等思想習慣絕對與現代市場經濟的嚴格講究效益
、以及你死我活的競爭意識背道而馳。而且北方人的慣性過大(與身高體壯質量
大怎麽也得有點兒關係),他們不善於,並且不願意改變自己(不少非常貧苦的
北方市鎮、農村的老百姓,寧願、甘願過窮日子,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
淳樸、憨厚、大方、真誠、瀟灑,都是非常好的人類品質。但是,這些品質不適
應、不利於現代市場經濟叢林社會的激烈競爭。
南方人、北方人如此差距的來源、根據在哪裏?現在開始試著分析討論如下。
不知道五百年前或是一千年前的中國,是不是也有今天南方人北方人這樣明顯的
差別。但是兩千年前的中國一定沒有今天這樣的南方人、北方人的差別。
黃河流域屬於北方,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成長的搖籃。四、五千年前黃帝神農就
帶領著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在黃河流域肥沃的黃土地上辛勤地耕作、忙碌地繁衍發
展起來。黃河流域曾經是何等的繁華、興旺、發達。那個時候的人們並不懂得水
土保持環境保護這些現代性的概念(別忘了這些現代環保概念都是從人類社會發
展曆史的沉痛悲慘經驗教訓中得來的)。經過幾千年不停息地耕作,再肥沃的土
地也得貧瘠了。再加上人口的膨脹,於是中華民族從黃河流域逐漸擴散遷移到長
江流域的南方(南方也有當地人,比如七星堆文化什麽的。但是他們不是現代南
方人的主要先祖)。南方的氣候條件比北方更為適宜農業耕作。很快南方的生產
和人口都發展了起來。
南方溫暖、潮濕、多河流湖泊,北方則是相對寒冷、幹燥、缺水。這樣的自然條
件的差別,使得南方的土地具有比北方的土地要大得多的人口承載能力。於是南
方人口密集,北方人口稀疏,也就順理成章了。
為了生存的更好,南方人精耕細作、同一塊土地上可以一年兩季三季地耕種收獲
。於是南方人精明會計算能節省。南方人勤懇刻苦,善於抓住任何一個致富發財
的機會。南方靠海,所以南方沿海地區的老百姓能夠下南洋,或是漂洋過海到南
北美洲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好的生活環境。現在的海外華人差不多都是這些
南方人的後代。
南方人口密集,個人生存的空間狹小,一眼望開來,除了人還是人。這就難免造
成人們的謹小慎微、精明禮貌、小心眼、濃厚的小市民情趣和意識,沒法兒沒地
兒豪爽、瀟灑。
北方幹旱少水,不可能精耕細作,隻能是廣種薄收靠天吃飯。一遇災荒,人們吃
盡附近的野菜野草樹葉樹皮,隻得拖家帶口外出討飯逃荒。在我印象裏,逃荒好
像是長江以北農村特有的現象(對不對?請大家訂正)。麵對著廣種薄收,北方
人自然是大大咧咧馬馬虎虎不會精打細算,沒法兒精明、伶俐。
廣闊的黃土高原和蒙古草原,天高雲淡、無邊無際、開闊深遠而蒼涼,而且人口
密度小,這造就了北方人的大方、憨厚、粗曠,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
但是也有特例:山西人就很是精明、摳門兒,曆史上山西商人的成功是天下出名
的。而山西隔壁的陝西與河北河南就不行了。山西這個特例顯然用地理氣候的原
因解釋不了,大概是曆史上某一時期山西當地什麽文化習俗的影響了(也可能喝
醋過多能使得人更精明了?)。近來不斷聽說海外華人和台灣同胞紛紛跑到山西
洪洞縣大槐樹下尋根問祖,我一直沒有弄清楚這山西洪洞的大槐樹到底是怎麽一
回事。看來山西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省份。
但是天下商人的地位現在被溫州人占了,隻見溫州商人跑遍全國那是什麽都敢炒
,溫州商人全世界到處亂轉小生意大生意地大把賺著撈著。
地理環境對人的思想意識文化風俗的影響力確實是很大的。“井底之蛙”一說還
是有根據的。記得當研究生的時候,我們與係裏台灣來的同學們混得很不錯。那
時台獨思想還沒有流行,台灣同學們絕大多數很是友好熱情,喜歡幫助大陸來的
人。台灣同學們小巧玲瓏、感情細膩、小橋流水般地精打細算過日子。相處時間
長了,我深深感到,台灣人說話行動處處帶著那麽一種小家子氣的小島氣息。尤
其是談論起與中國的前途有關的政治問題時,台灣同學那種井底之蛙式的目中無
人的得意自豪感,真讓人哭笑不得。
再回來接著說南方人和北方人。
有意思的是,這南方人與北方人的不同與爭論是中國人自己內部的磨牙閑聊材料
。就是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以來,中國人民耳濡目染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獨
立一大堆時髦的亂七八糟,也是從來沒有聽說南方人要獨立,或是北方人要將北
半個中國分出去。幾個南方人和幾個北方人湊在一起沒準兒嘁嘁嚓嚓互相鬥嘴、
開心爭論,也能吵個臉紅脖子粗。但是要有什麽外國人打算挑撥離間攻擊中國,
隻見南方人與北方人馬上一塊兒奮起反擊:我們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