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8)
2011 (89)
2013 (2)
2014 (1)
2019 (2)
2020 (1)
現在說這個話題似乎有些敏感。
其實,這和“中國虎媽”沒有關係。說一點心中的感慨完全是因為小葛周末的鋼琴recital;她今年五月考完高中學位(鋼琴)就不會繼續這樣每周一次的學習了,所以,這是她學琴十年的最後一次匯報演奏。
上周六是個異常晴朗的冬日,溫暖和煦。演奏會下午一點三十分在南灣的一間教堂舉行。一共有50多個孩子參加,從入門不久的,到已經高中畢業的,每人演奏兩首曲子。小葛除了演奏,還兼任報幕員(下麵有張照片是她在演出開始前熟悉節目單)。演奏會分上下兩部分,一共兩小時多一點。一個孩子在台上演奏,另一個孩子就站在小葛身邊候場,秩序井然緊湊。
柔柔的午後陽光,透過教堂的大玻璃窗照在觀眾席上,有什麽比冬日的陽光更讓人覺得舒適溫暖的嗎?有,是孩子們的琴聲。誠然,聽朗朗在白宮演奏“我的祖國”我們會感動,但孩子們稚嫩的琴聲會帶給我們另外一種感動,這種感動來自於孩子們給你的驚喜 ---- 本來對鋼琴一無所知對五線譜完全不識的他(她)居然能彈奏得這麽好!
那些低年級孩子演奏的樂曲,大都是小葛從前彈奏過的,聽著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曲目,不竟回想起當年小葛練琴的情景, 其中的喜悅、進步、艱辛和堅持一幕幕在我眼前回放,漫漫十年學琴路!
小葛2001年夏天開始學琴。以每天練琴半小時計算(其實不止半個小時,她小學階段每天練一個小時),十年下來她練習了有十萬多分鍾吧。聽起來這不是個特別大的數字,但要天天不斷地堅持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個中的艱難大概隻有那些家裏有學琴孩子的人才能體會。
貪玩是天性,孩子能坐下來練琴需要很強的自律,而且還需要反複練習的專心和耐心。這不單是對孩子的鍛煉,也是對家長的考驗。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讓孩子學琴並沒有抱著讓她成為鋼琴家的夢想,無非是想通過學琴讓孩子接受音樂的熏陶,同時透過學習這項必須不斷重複練習相同動作才能得到成就的才藝,讓她體會到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先付出才能有收獲,舞台上表現亮麗的人們都是辛苦耕耘才有今天!
我不是很肯定女兒已經理解了我們的用心。這些年,她似乎覺得學琴和學數學學英文學中文一樣,是必須的。不過,我能肯定的是,以後,當她寂寞或失落的時候,她現在學到的這些經驗一定會給她支撐和陪伴。音樂可以使她的人生更豐富。
我最近經常和小葛說,我已經習慣了家裏晚飯後天天有琴聲,如果以後她不彈琴了,媽媽會寂寞的。我還和她說,將來,她成家,不管在哪裏,媽媽都會把這個琴給她運過去,以後,希望她的孩子也學習彈琴…..
這些,都是我一廂情願的話,可我還是想說給她聽。
恭喜!弟弟好棒!他是愛音樂的!
孩子學琴大多數時候磨的都是媽媽的耐心,我也有按耐不住的時候......不過,現在回頭看,覺得還是值得的。
聽起來你家囡囡既聰明又乖巧,你即便有虎威,也發不出。
我剛剛加入虎媽行列,教著教著會不由自主地殺心四起,然後自己找個地方暗中吐納,盡量還是笑臉迎人,但饒是這樣,還是會被小孩子看破,一坐到鋼琴凳上先抱我一下,央求說:媽媽,你可以不YELL嗎?
以後我小孩也一定要學琴。我自己也彈鋼琴,明白grace說的個中感受。
如果是孩子堅決不想彈,我們再怎麽堅持都是沒用的.......好在你家囡囡頭已經打下基礎,任何時候,隻要她願意,都可以重拾起來。你是個通達的母親,請不要自責。
孩子們總是覺得古典的東西不夠酷。小葛iphone裏全是流行歌曲。
不過,我相信,古典的熏陶是會在骨子裏的。
能上來說話,看來是好些了~~~
教堂的內部結構不會給人壓抑感,如果照片傳遞了這個信息,那是我拍照的角度問題。事實上,不但不壓抑,還很高聳。
現在,周末還有機會做driver送孩子學這學那,過兩年,人家走了,我想送都沒機會了,所以,還是趁著孩子小多搞些時間和他們在一起~~~
這個也要看孩子的興趣。
以我對舞蹈的熱愛,我很希望小葛能堅持舞蹈訓練的,可她一點都不享受舞蹈的美感,所以隻好放棄。
我覺得小青大概和小葛的性格差不多,不太會反叛;如果方法得當,一定能堅持下來。
我也不是推媽,但也不是完全放羊;小葛功課方麵自己管理的非常好,在練琴方麵,她有時懶惰,我還是要適當提醒的。也曾有過嚴肅的批評和爭論,這些,都是學琴經曆的一部分,避免不了。
什麽都不學,也未嚐不可,但大把的好時光就那麽浪費了,多心疼啊。再著說,技不壓身,多學點總歸有好處的吧。我是這麽想的。
你多表揚小青,也多鼓勵自己。讓領導多給你們倆人一些獎勵,就堅持下來了~~
真的是不容易.囡囡頭也學了很多年琴,個中滋味... 來加拿大後她就不練了,說太古典了.希望她以後能夠再撿起來.
我想我以前太要求完美了,如果從來一次,我不會PUSH 她那麽厲害,事實上我先來加以後,她進步就慢了很多,基本是在應付.她剛來時去一個朋友家聚會,她在樓下彈了一首童年回憶,我到現在都記得,很美.樓上的朋友全都跑下樓來了.
她沒有你的小葛有耐心,很多事堅持不了,更像個男孩兒.
回複楚天碧靄的評論:
我以往參加這樣的recital還好,這次,我是強忍著才沒讓淚水落下來。我以前和你說過,音樂是最能把人帶回到某個情緒之中的.....
小葛的老師是科班出身,她是個很質樸的人,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會花裏胡哨。孩子們演奏的時候的身體語言完全是由音樂帶動的,就是你說的“自在發揮”,真的很純淨、美麗。
前麵一半比較困難,恭喜你們已經走完;後麵一半,曲子的難度增加了,也就更好聽了,孩子會更有成就感。
喜歡這篇,對我也很有鼓勵和幫助。
育兒養心/性,大人孩子一道堅持,不放棄,每樁事情,無論大小,收獲多少,堅持走下去,漫步人生路,這就是種收獲。
喜歡這個教堂的內部裝飾,布置,和采光上設計,可是建築內部結構有種視覺壓迫感,跟你拍得角度沒關係,我個人直覺而已。
國內的好友,她女兒也堅持下來了,現在女兒離家上了大學,據說有機會還會彈,真的挺好。她給我的經驗就是隻要你能堅持,女兒就能堅持。看來你也是這個意思。
我是個標準的羊媽,不逼她進度,用糖衣炮彈誘她堅持,不知紅旗能打多久,嗬嗬,盡力吧。
老師喜歡小葛的大方大氣,所以每次演出都請她報幕;
我倒沒覺得有啥自豪,我小時侯也經常報幕,場麵比這樣的recital 大多了~~~~嗬嗬
噢,這這樣啊,那我等一下去跟小葛說,以後鋼琴不給她了,我要“睹物思人”~~~
今天天氣特好,你和先生沒出去走走?
so far,我還沒有體會到你說的“悵然”,我比較遲鈍~~~嗬嗬
我是希望孩子能最終理解父母的用心。而且希望她真的能從這些年的學習中受益。那樣,這些年的辛苦才叫真的沒有白費。
你去東京買到什麽了?怎麽沒有下文了呢?
小葛一定非常出色,所以才做報幕員的。阿葛一定為她自豪吧:)
看著身邊朋友的孩子們一步步完成這樣的行程,慢慢地讓音樂成為生命裏的一部分,這種逐漸培養出來的好習慣,是孩子們的努力,也是大人的心力堅持和良苦用心.
每次參加這樣的recital,都會有某些場景.某些部分讓我眼角濕潤.
在音樂裏自在發揮的孩子,非常美麗,純淨.
小葛亦然.
我家的小家夥已經走了一半,還在她的必然王國裏,慢慢地進入音樂的自由王國後,終會受用一輩子.
讓孩子學音樂,藝術不是想讓他們成為音樂家,藝術家,隻是讓他們在這方麵有一定的修養和欣賞能力。
孩子長大了,作母親的,高興的同時,是不是還有點淡淡的悵然?
周末愉快!
穿著白裙的女孩子,美麗。
我兒子放假回家來又開始彈了。音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孩子應為有這樣的父母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