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技術員”:看作者的心態

(2009-09-28 12:46:06) 下一個
回答: 看作者的心態 由 技術員 於 2009-09-26 15:34:24
作者看到這篇評論的感受:
顯然評論對作者的文章是否定的,作者並沒有盼來半絲同情。心裏一沉。不太舒服。挺失望的。
仔細看了幾遍。指望看出裏麵的內涵,與表麵相反的意思。就是盼望有知音和理解。可是沒有什麽內涵。
又仔細看了幾遍,按照他的說法,回想細節:
1.
他說作者冷言,A 自己說出來。應見高低,不必拿自己“反革命出身”當棍棒。
可是:
A並沒有說出來,因為講義一直沒有改動,別人帶同樣的實驗,仍舊有持續著拖堂和數據兩極分化的問題。
如是想:此位“技術員“的一定是覺悟高的,革命的,痛恨反革命的。因為,文中道出了”誰叫我是反革命的女兒“。馬上把他推到了對立麵。
作者為了說明為何一句話就被人矚目,用了很大的勇氣道出“誰叫我是反革命的女兒“。因為這裏,沒有人知道作者是誰,說出作者想說又不敢說的委屈,怎麽就成了拿來當棒棰了呢?
2.
“如果現在的評判標準變了,顛倒了,那恐怕不是當時的錯。不要時境一變,就把所有的事都倒個個“
這是否可以理解為:
為了革命形勢的需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標準。XX永遠是正確的,一切一切就都不必反思了呢?
3。作者晚年道出了舊年的委屈,隻是想獲得點安慰,不想與人爭論。
4.後來,那支書也到了髦髦之年,曾經在越洋電話裏對作者說,以前做了些對不起作者的事,還道出了當時的苦衷和作者不知道的原委。還有別的同事告知,那支書逢人便誇作者的教學和科研,作者是她最想念的三人之一。作者很是安慰。
5。作者應該有充分思想準備,允許有完全不同的見解。好好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