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申章

有關社會經濟哲學和科學的事理分析文章
正文

zt; [轉貼]章士釗籌給毛澤東的兩萬銀元到底幹什麽了?

(2010-11-09 22:57:34) 下一個
[轉貼]章士釗籌給毛澤東的兩萬銀元到底幹什麽了?
文章提交者:宇宙大爆炸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章士釗籌給毛澤東的兩萬銀元到底幹什麽了?

大山無言

    1919~1920年間,先後有1600多名中國知識青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李石曾、吳玉章、吳稚暉、張繼以及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功不可沒。
    這段時間裏,蔡和森、毛澤東都在北京,也在忙這件事。但毛澤東轟轟隆隆組織不少人赴法勤工儉學,臨要走時他又不去了。
    去不去法國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想法,蔡和森、毛澤東這對同學好友一起在北京組織張羅這件事,毛卻不去了,蔡和森不問毛為什麽嗎?這就像陳獨秀、李大釗一起張羅著成立中共,臨“一大”時,李大釗突然說我不參加,陳獨秀不問李嗎?但毛張羅一大氣兒讓別人去法國他卻不去,似乎至今也少有人問。
    毛張羅一大氣兒讓別人去法國他不去了也沒什麽,但有人為赴法勤工儉學的各地學生籌措的兩萬銀元交給毛澤東,毛都怎麽花得呀?“專款專用”是今天我們熟悉的用語,1920年時有沒有這個詞不知道,但為赴法勤工儉學籌措的錢該用在誰身上應該不是件複雜的事。
    兩萬銀元不是筆小錢,毛在北大紅樓每月才八塊銀元,他得幹200多年才能掙到這些錢。可是,這筆錢毛都交給他的同學和老鄉們了嗎?這筆錢都怎麽花的,蔡和森知道嗎?這些問題還真不好查了,因為蔡和森死了。
    然而,蔡和森死了,當年赴法的人還有沒死的。更重要的是:當年為蔡、毛等青年籌措到兩萬銀元的老東西竟活進新中國,而且他還沒忘當年的這件事兒。
    “我們在北京,一邊參加五四愛國運動,一邊積極準備赴法勤工儉學,每天的生活都很緊張。我們都是些離鄉背井的窮學生,家裏無法接濟,時間拖長了,吃飯就成了大問題。我們隻好一麵繼續交涉,一麵自己找點工作做……大約在1920年初,我同肖子璋等同誌一起到了上海。因為還沒有弄到赴法的路費,還是沒有法子出國,隻好在上海又進了一個湖南資本家開辦的恒豐紗廠去作工。直到這一年的四月,熊希齡才在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同意貸款給湖南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此外還規定,到法國以後,要以勤工儉學之所得,於三年內儲款還清。盡管如此,旅費問題總算是解決了,我們是非常高興的。這次得到貸款的湖南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共有四十人。”(唐鐸《回憶五四時期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這段回憶看出問題了,這裏怎麽壓根沒提毛澤東手裏的兩萬籌款呀?毛澤東手裏的兩萬籌款都給誰了?是不是唐鐸和肖子璋等四十人先出國了,毛後籌到的錢呀?
    讓我們再來看一段回憶。
    “當時,大多留學生都從上海出發。為送別赴法留學人員,毛澤東先後在1919年3月、12月和1920年5月三赴上海。其間,毛澤東在上海主持召開了著名的新民學會半鬆園會議……在上海期間,毛澤東曾找章士釗幫忙,經章士釗熱情相助,發動社會各界名流捐款,共籌集兩萬銀元。”(廖衝緒《淺論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對毛澤東的影響》)
    這段回憶談到兩個問題:一是毛1920年5月最後一次赴上海。二是毛確實經章士釗幫忙,籌集到兩萬銀元。
    那麽,1920年5月最後一次赴上海送走的是哪些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呢?是唐鐸和肖子璋等四十人嗎?
    “1920年5月9日,我和肖子璋、肖拔、孫發力等同誌一起,乘法國郵船‘阿芒伯西號’,離開熙熙攘攘的上海,踏上了赴法留學的航程。我們這一批赴法勤工儉學生約有一百三十多人,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湖南、廣東、四川的較多。這些人中除少數家庭經濟寬裕的是自籌款項,大部分都是向華工局或省教育會貸款解決旅費問題的。同船前往法國的,還有趙世炎和傅鍾等同誌。”
    這裏可以看出,唐鐸和肖子璋等一百三十多人就是毛最後送走的一批人,但這裏依然沒有提到毛澤東手裏的兩萬籌款。那麽,毛澤東手裏的籌款都給誰了?
    這個問題幾十年後毛自已作了解釋,這個解釋是章含之說的,相信章不會醜化毛澤東。
    “1963年起,毛主席以‘還債’為由,每年春節送父親兩千元,父親堅決不要。我轉達他的意思,對主席說父親當年為他征集的兩萬銀元不是他個人的錢,是社會各界響應他的呼籲,為青年學生赴歐洲深造而募集的,所以他不能接受主席的還款。毛主席聽後大笑,說‘行老就是這個脾氣!他這個人真是兩袖清風啊!’隨即,毛主席對我說:‘你這個共產黨員也不懂我的意思嗎?我哪裏是真的還錢嘛!這錢是還不清的!那時候,黨剛成立,經費非常緊張。行老這筆錢,我們派了大用場。一部分同誌用這個錢去了歐洲,另一部分錢,我拿到湖南搞秋收起義,後來上了井岡山。這哪裏是用錢還得清的?我是要給行老一點補貼。解放了,他沒有那些財主給他錢花了,全靠工資。我知道他缺錢,他愛幫人忙,替共產黨接濟了不少我們照顧不到的人。我很謝謝他,要給他一點補貼才好。’” (章含之《跨過厚厚的大紅門》)
    這裏毛澤東說“那時候,黨剛成立,經費非常緊張。行老這筆錢,我們派了大用場。一部分同誌用這個錢去了歐洲,另一部分錢,我拿到湖南搞秋收起義,後來上了井岡山。”
    毛澤東的這個解釋有沒有問題?有問題。1920年中共成立了嗎?
    其實,1921年中共“一大”時,毛還不是中共黨員。中共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李達後來曾回憶一大召開的情景時說:“毛澤東接到他的通知後,便邀上何叔衡來到上海。他倆找到李達後,李達問:‘你們是C.P.還是S.Y.?’毛澤東說:‘我們是S.Y.。’(C.P.是共產黨的英文縮寫,S.Y.是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英文縮寫)李達說:‘我們是開C.P.的會,你們既然來了,就參加C.P.開會吧,會後回湖南就組織C.P。’”(王炯華著《李達評傳》,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第465頁。)
    1921年中共成立,1920年毛還不是黨員,怎麽能說黨的經費非常緊張雲雲?毛的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那麽毛手裏的錢到底給了哪“部分同誌”?即使湖南籍的赴法學生不會都拿到你手裏的錢,(四川籍的趙世炎、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更不會拿到了)你的密友蕭子璋(蕭三)怎麽也拿得是貸款呀?蔡和森不說了,蔡暢、李富春、李維漢這些你的密友怎麽無一人回憶你手裏曾有過兩萬籌款?
    另外,留法勤工儉學的籌款你留了一部分同誰商量過,又是誰同意讓你拿走的呢?對了,蔡和森上船了,你也不必同誰商量了。問題是:1920年你就知道七年後你得用這筆錢秋收起義嗎?1921年你參加“一大”後,前蘇俄沒月月給中共經費嗎?幾年裏湖南黨組織的經費用得是你毛澤東手裏的錢嗎?國民黨宣傳部任職期間你沒每月一百多大洋嗎?你和黨組織說過你手裏尚有多少勤工儉學剩下的籌款嗎?
    毛澤東應該這樣對章含之說:這筆錢改變了我窘廹的生活,為我後來的革命活動,如走遍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提供了很大幫助。
    但這麽說似乎也有問題.
    好了好了, 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最怕細心和考證,你一細心看,總會看出一些問題出來。即使看出一些問題你不說不寫不問也就罷了,一說一寫一問,遭人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