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手記

在矽穀生活了多年,大部分時光連同其間內心的感受都隨風飄去, 沒留下一點痕跡。想想可惜。撿隻言片語,隨手在這裏記下,留些許鴻泥爪印?
正文

孤獨的黑山 ( The Lonely Black Mountain)

(2007-10-30 17:52:49) 下一個

今天又騎車去登 Black Mountain 了,一個人騎過了最艱難的前半程,卻沒有去登頂.

不知道在西方文化裏,Black Mountain 這名字有什麽特別的底蘊。 在 Wikipedia 上查了一下,在北美大概就有十幾座山叫Black Mountain. 僅僅在舊金山灣區,就有兩座,一座在東灣的 Fremont,一座在南灣的 Cupertino。我說的是南灣的這座。從280的 Foothill 出口出來,往西去一兩個mile,車火馬龍的 Foothill Blvd 變成了 Canyon Creek Road,一條風景優美的山間小路,再過一兩個 mile 就能看到 Steve Creek Water Reservoir 了。 就在水庫的邊上,有一條小路叫 Montebello Road,從那裏上山,登項大概是六個mile。不要小看這六個mile,在灣區真正喜歡騎車的朋友中,不知道Montebello Road 的人大概不多。我翻過幾本騎車指南之類的書,裏麵都將這條路列入了高難度的 Biking Trail。難倒不在於它的長度,六個mile一般來說就是二十分鍾的事情。換在別處,頂多算是個熱身,Montebello Road 難就難在它的高度和坡度。前半程都是無休無止的陡坡,一直騎到了中途的Montebello School,登到了一千多尺,才間或有些平坦的路段,讓你喘喘氣。沒有些狠勁兒,是上不了山的。

我喜歡上騎車是最近一兩年的事。以前一直打網球和爬山,住到Cupertino以後,能一起打網球的朋友不容易隨便找到了。爬山倒是很方便,Rancho San Antonio就在家門口,幾個朋友一起爬了幾個月,但就是其中最長的PG&E Trail,也感到難度太小,運動量不夠。至到有一天無意中看到一輛山地車,感覺不錯,就隨手買了回來。來美國十幾年了,除了上研究生院在校園裏騎騎,已經多年不摸自行車了。山地車買回來以後呢,周末有空就在周圍騎騎,卻發現“騎樂”無窮啊。加州的天氣加上Cupertino山間的風景,大概沒有比騎車更合適的運動了。騎了一些時候,有朋友加入了,就開車到周圍的一些地方去騎。慢慢地,騎車的興趣更大了,就買足了騎車的行頭,設備大概算是升級到中段了,每周騎車的時間也長了,就想要去騎一些有難度的山路。可幾次經過Montebello Road,卻一直沒有做好上山的心理準備。

第一次騎上 Black Mountain ?是幾個月前的事了。一天下午三點多鍾,工作上的事忙完了,我騎上車,想在 Stevens Canyon Road上熱熱身,經過Montebello路口時,不知怎麽突然來了興趣,想想何不趁現在四處無人,一個人騎騎試試?既使半途騎不下來了,一個人悄悄地溜回來,也沒有人知道。頭腦一熱,就拐上了上山的路。那時我對Montebello Road,除了聽說它的難度以外,也是一無所知。既不知它的高度,也不清楚它整個路程的情況。本來就有些初生牛犢的意思,我把前後輪的速檔都放在中間,我當時騎的山地車前輪有三個檔,後輪有八個檔。一上山,Montebello 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第一個彎道前的五百尺左右,坡度都在十度以上,我使使勁,挺上去了,但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一看前邊還是陡坡,隻好將後輪的速度放到了最低。一段一段下來,最後前後輪的速檔都已經放得最低了,已是地地道道的“老爺速”(Granny Gear),再無底線可退了。可前麵的坡還是一個彎接著一個變,無休無止......那時我根本就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長,到哪裏才能喘氣,幾次都想轉頭回去,但是又不甘心,咬咬牙又往前走了,一直到了Montebello School,看見前麵有一段平路了,人一放鬆,扔了車子,一屁股就坐在路邊的草地上了,眼睛已是金星四射,雙腿也有些抽筋了。休息了幾分鍾,站起來,回頭看看山下,才知道自己已是將一片山踩在腳下了。夕陽將滿眼蔥綠分成了兩半,頭上一片金黃,腳下沒有陽光的地方則是一片黛色,山下的水庫,也隻剩下夕陽裏的一點點波光了。剛才來的路上,整個人沉迷在登車往上爬,竟然沒有一點功夫去領略這美麗的風景。

太累了,是繼續往前還是回頭下山?前麵是什麽樣的路,還有多遠才能登頂?

我猶疑了半天,心想先騎完前麵的一段平路再說吧。一旦上了車,信心又來了,還是有不少陡坡,但是偶爾就有些平路可以歇歇氣了。山上的風景比山下更美,高山穀底,小路在樹木的甬道中穿行,沿途有山溪在路邊淌過。出了穀,上段山,又是一層風景。進穀,上山,進穀,上山,…, 幾個回合下來,腳下的山越來越小,越來越多了,快上山頂的時候,小路在山脊中間穿行,路的兩邊都是葡萄園。葡萄園外,有夕陽的一邊是金黃,另一邊是暮色蒼茫。人騎在車上,就仿佛是在群山的頂上飛行。

就在我沉浸在無邊美景的時候,路到了盡頭。

路的盡頭,是一家葡萄釀酒廠Vineyard,空蕩蕩的操場上灑滿了夕陽。園主一個大概十來歲的小孩也騎在車上,後麵牽著一隻小狗,來來回回地轉圈。人和狗見了我都很興奮。小狗唧唧地叫著嗅著我的腳,小男孩兒較內向,低低地叫了一聲”hello”,就不說話了。

我將車靠在操場邊的欄杆上,一邊欣賞腳下夕陽中的群山,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和男孩聊天,才知道他和父母住在這裏,母親照料山頂上的這片園子,父親打理釀酒的地方。男孩子在山下上學。我讚歎著山上的美景與逍遙,小男孩沒有吱聲。

過了半天,他低低地說了一句“Well, It gets lonely”

我聽完,心裏仿佛什麽東西觸動了一下,也是半天沒說話。

靜靜的夕陽裏,這一片黑山?, 好像都是這男孩和我的了。

下來的路全是下坡,騎在車上,如同在群山之巔和之間飛一樣。穿峽穀,過懸崖,簌簌簌簌,不一下會兒就到了山下。

回來後,我一直在想小男孩的話。實際上人生的境界不就是像Montebello Road嗎?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前半程半途而廢。這些人永遠不會知道後麵會有絕美的風景。終其一生,他們所知道的隻是人生的掙紮,辛苦,和無奈。隻有一部分人能挺過這掙紮階段,繼續往上, 最終體會沿途絕美的風景。即使是這部分人,其中的大多數,還是隻能像我一樣,一個人登頂。美麗的旅途,但也是孤獨的無人分享的旅途。隻有極少數幸運的人能有心愛的人相伴著一起登頂,共同分享這一路的辛苦與歡樂,共同分享山頂上及至的風光。

今天再登 Black Mountain, 因為知道前麵等著的我是什麽,騎起來容易多了。騎到中途的時候,我還是決定不再往上騎了。心想,也許連小男孩都不在了,山頂上那絕美的風景,可能都隻是我一個人的了.

這沒有人分享的孤獨的 Black Mountain, 我一個人能承受得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惠蘭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來,發現山人文章越寫越好;江郎有才情,大悲大愛,大愚至誠;敢情是快修成仙了?哈哈哈,繼續修煉,繼續修煉。
斜陽正照 回複 悄悄話 又是好文。去年是獨釣半月灣,今年仍是孤影爬黑山?真是奇怪,你這個才子加鑽石王老五怎麽會沒有小鳥依人。一個小訣竅,你想找一個能同甘共苦的,先找能同甘的,從中再篩選能共苦的。千萬不能先找能共苦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