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四:保守治療與手術哪個要好些?

(2010-06-08 10:12:05) 下一個



保守治療與手術,主要是看醫生的水平。然而,判斷保守治療與手術,總是不能夠有100%肯定的把握。如果回過頭來,很容易出現 - - -保守治療了而耽誤了的,會說:當時就應該手術,這個庸醫誤人;手術治療治好了的,會說:當時保守治療肯定也可以,這個庸醫呼悠人。

“我該早點讓孩子做手術的,拖到現在,娃娃的樣子是越長越不像我們。”

劉女士的兒子陶陶,8歲就查出腺樣體肥大,當時醫生提出手術,當父母的心裏總有些抵觸。現在孩子已經13歲,劉女士卻越看越覺得孩子長變了樣,唇短厚翹起、牙齒也有些齙,醫生說這是典型的“腺樣體肥大麵容”。

現在患上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各類鼻病的孩子不少。孩子們的病該怎麽治,許多家長也像劉女士一樣,感到難以抉擇,最終卻延誤了治療。

這些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也不外乎是看中醫、吃西藥和做手術。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各有其局限性,醫生應該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辨證治療。不過一旦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加重,家長就應該理智聽取醫生建議及時為孩子選擇手術,“別小看兒童鼻部疾病,一旦病症拖延,將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腺樣體肥大超過四五歲應考慮手術

“扁桃體肥大的小孩,很多都同時存在腺樣體肥大的問題。”醫生介紹,2、3歲的小孩子出現腺樣體肥大症狀時,建議保守治療,當孩子超過 4、5歲,而原有的保守治療仍無效則應及時進行手術。

鼻竇炎並非必須手術

兒童慢性鼻竇炎並非必須手術,隻有在藥物治療失敗後才考慮手術,但如果發現有鼻息肉,則必須手術治療,手術多選擇功能性鼻內窺鏡術。

鼻中隔偏曲18歲後才能手術

嗅覺不靈敏、聞不到味道、鼻塞、鼻癢、打噴嚏、頭痛、乏力還容易流鼻血,這些沒有特征的症狀很可能是孩子患有鼻中隔偏曲。專家告訴記者,小兒鼻中隔偏曲不可手術矯正,隻能采取保守治療,控製症狀。一般到18歲或頜麵部發育完善後才能考慮手術。

鼻炎試試中醫治療

患過敏性鼻炎的青少年,不可單純靠服中藥、鼻滴水來解決,針對2歲至12歲的鼻炎患兒,目前小兒雙新療法是不錯的選擇,其治療方法以中藥介入和穴位給藥,促進鼻腔鼻竇黏膜吸收中藥有效成分,從而提高鼻粘膜抵抗力。12歲以上的鼻炎患兒可選擇低溫等離子消融術,雖然消融技術已非常成熟,但儀器品牌的選擇和治療醫生的經驗非常重要。

趙紫陽到廣場,勸大家離開廣場,為什麽沒有人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