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子愛才不愛德,關他缺不缺 - - - 懷念誌摩

(2009-11-20 09:43:02) 下一個
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時,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

飛機師王貫一、副機師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學校畢業生,年齡均為36歲。飛機上除運載了40餘磅郵件外,乘客僅徐誌摩一人,也是36歲。

開始天氣甚佳,不料在黨家莊一帶忽遇漫天大霧,飛機師為尋覓航線,降低飛行高度,不慎誤觸開山山頂,機油四溢,機身訇然起火,墜落於山腳,待村人趕來時,兩位飛機師皆已燒成焦炭。徐誌摩座位靠後,僅衣服著火,皮膚有一部分的傷,但他額頭撞開一個大洞,成為致命創傷:又因身體前傾,門牙亦己脫荊。當晚,細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詩人的早逝。

21日下午,徐誌摩的靈柩暫厝於濟南福緣庵,後由友人沈從文、梁思成,親戚張嘉鑄,兒子徐如孫等主持,將遺體運往上海,由萬國殯儀館重殮,在靜安寺設奠,最後安葬在詩人的故鄉浙江海寧硤石鎮東山萬石窩,墓碑係書法家張宗祥所題。

徐誌摩遇難的噩耗傳出後,在文藝界引起很大震動,就連一度跟他筆墨相譏的魯迅也從11月21日的《時報》上剪下了關於這次空難事件的報道。胡適在徐誌摩遇難次日的日記中感慨地寫道:“朋友之中,如誌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無第二人!”周作人說:“中國新詩已有十五六年的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楔而不舍地繼續努力的人,在這中間誌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實同誌。”梁實秋則認為:“誌摩的天才在他的散文裏表現最清楚最活動。”沈從文號召:紀念誌摩的唯一方法,應當是擴大我們個人的人格,對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愛。”

蔡元培先生的挽聯最為精妙:“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鬥室坐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