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今年是新中國抗美援朝60周年,同樣的60周年,同樣有一群惡狗在狂吠。反正在某些人看來,共產黨,特別是毛澤東時代的共產黨就沒幹過什麽“好”事,對於這可稱新中國定國之戰的抗美援朝也是如此,這其中也包括某個所謂知名人物。其中比較流行的幾種:比如什麽蘇聯才是真正的贏家,中國是最大的輸家,抗美援朝是得不償失的麵子之戰;什麽抗美援朝阻礙了祖國統一,使中國被孤立於國際主流社會之外,延緩了中國的現代化;什麽抗美援朝二次戰役時,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中美停火,進行談判,而毛澤東一意孤行致使戰爭拖長,喪失了到手的和平機會,以致以後成了無用功,得不償失等等言論,不一而足。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抗美援朝打不得,不能打,打錯了。
某些人還羅列出了各種貌似很權威“證據”,相當唬人。我隻是一介平民百姓,無權無勢,沒人給我提供什麽權威飼料,也無處去查所謂秘密檔案,對於地攤上售賣的各種“揭秘”“珍聞”“真相”雜誌也沒有半點興趣,所以就根據大家都知道一些東西,自己動腦子,從一個小老百姓角度,去思索60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
第一個問題:蘇聯算什麽贏家?有些人說,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成了最大的贏家,金日成獲得了繼續統治的權利,而中國一無所獲,是最大的輸家。我怎麽也想不明白,蘇聯如何成了最大的贏家?是指對於國家安全的威脅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朝鮮半島北方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無論對蘇聯還是中國來說,都可以做一個重要的戰略緩衝。但是這種緩衝,其重要性對中國和蘇聯而言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美國以較小的代價占領朝鮮半島,對蘇聯來說是一種威脅,但是也沒有什麽大不了,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其經濟和軍事實力與美國不相上下,而且當時蘇聯同樣掌握了原子彈技術,貿然與蘇聯開戰的危險,足以讓美國的領導層寢食難安。況且蘇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歐洲,我們常常把蘇聯比作一隻北極熊,那麽歐洲部分就是它的頭,而遠東部分就是這支北極熊的屁股,頭比屁股自然重要得多。而且曆史上蘇聯(沙俄)的威脅都是來自西方,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廣人稀,氣候條件惡劣不利於軍事行動,沒有什麽國家能在東方對它造成大的威脅。
但是對新中國就完全不同了,美國不敢打蘇聯,但對於印象中積貧積弱的中國,就未必那麽客氣了。中國的東北地區土壤肥沃,資源豐富,而且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對於剛剛建立,百廢待興,急需進行經濟建設的新中國,是最重要的戰略支撐。另外從地圖上看,中國的形狀就像一隻報曉的雄雞,而東北地區正是這隻雄雞的頭部,雄雞沒有了頭會怎麽樣呢?不用多說了吧。縱觀中國曆史,從女真人的八旗兵入關開始,特別是在近代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和中國的東北地區有關。上世紀初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地區,曾經發生了一場戰爭。20年代,奉係軍閥張作霖通過兩場直奉戰爭入主北京政府,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軍閥。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918事變,占領了中國東北地區,然後以中國東北為基地,進一步蠶食中國領土,直至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並吞了中國大半領土,釀成了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大的一場災難。1948年末,國共雙方的戰略決戰也是從東北地區拉開的大幕,遼沈戰役成為雙方軍事力量消長的轉折點,隨後百萬東北大軍入關,經由平津、淮海,百萬雄師過大江,從中國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縱貫了整個中國。可以說東北地區在中國曆史上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說它關乎著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毫不過分。這從日本帝國主義對於中國東北的重視也可略見一斑,田中奏折中就有這樣的話:欲想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想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欲想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為此日本帝國主義苦心經營中國東北,從政治、文化、經濟方麵進行殖民侵略,駐紮在東北地區的關東軍是日本最精銳的軍事力量,日本政界中曾有戰局危急時,寧可放棄日本本土,也不放棄滿洲的說法。據說日本戰敗投降後,許多日本人被遣返回國時,曾經對中國東北的土地彎腰鞠躬,“深情”地說:“我們還會回來的。”這種“深情”足以令每一個中國人心生寒意。
麵對這樣一塊土地,我不相信美國人會不動心!有人說美國並不想打仗,又說美國對別的國家沒有領土野心,騙鬼去吧。這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大兵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全世界,有那場仗和美國人沒有關係。說美國沒有領土野心,美國的13個州是怎麽變成五十個州的?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是怎麽來的?距離北美大陸萬裏之遙的夏威夷又是怎麽變成美國一部分的?對中國美國未必沒有領土野心,隻是距離太遠能力達不到罷了,如果能力許可,美國絕不會介意將中國納入美國的版圖,蛇想吞象是貪婪,吞不了是能力。
如果美國占領了朝鮮半島,對於中國東北地區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彭德懷曾經說過:如果讓美國占領了朝鮮,它想發動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其實美國想要打仗,最不缺的就是借口,就算是沒有借口,美國也可以製造一兩個出來。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北部灣事件,美國可以發動越南戰爭;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可以武裝入侵伊拉克,所以找個借口對美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何況,如果中國不出兵抗美援朝,聽任美國占領全朝鮮,出於天然上的親近感,金日成和朝鮮政府,人民軍的殘部,和大量朝鮮難民必然湧入中國東北。無論是從曆史淵源上說,還是作為曾經在東北地區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友,對於曾經在解放戰爭給中國人民以很大支持的朝鮮人民,中國政府不能、不會也不應該拒絕。眼看自己的鄰居被人欺淩不加以援手,當人家投奔而來又冷冰冰地加以拒絕,這不是中國人民做得出來的事。到那時美國隨時可以拿清剿朝鮮遊擊隊為借口,當然最新流行詞是消滅恐怖份子,對中國東北地區進行打擊。就像今天美國打擊塔利班,可是炸彈天天落在巴基斯坦人的頭上。中國東北地區的土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工農業設施都會暴露在美國的火力範圍之內。如此一來中國還能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嗎?就算美國什麽也不做,隻是把軍隊駐紮在你的家門口,我不動你我惡心著你,也足以消耗中國的國力。中國為了以防萬一,必然要在東北駐紮一支龐大的常備軍應對緊急情況,維持這隻軍隊的開銷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就象現在朝鮮為了對抗美國必須保持一隻百萬大軍,要不然朝鮮經濟何至於如此艱難。朝鮮開發核武器正是為了減少這支軍隊的規模,減輕負擔。)同時重要的工業設施也要遷往內地,就像後來的大三線建設一樣,而且人民也要進行必要的疏散,這要耗費多麽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國不費一槍一彈,中國已經疲憊不堪。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何況美國又豈止是惦記而已。中蘇交惡時,曾經在兩國邊境陳兵百萬,如果再加上一個美國呢?
而隨著中國的抗美援朝,這一切問題都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所以我認為抗美援朝這一仗,打得值,絕對值!這一仗為中國打出了50多年的和平,中國才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而標誌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謂的贏家蘇聯,在40年後山河變色,國家解體,而所謂的輸家中國卻依然屹立!
第二個問題:抗美援朝妨礙了祖國統一嗎?某些人的理由是這樣的:由於中國的抗美援朝,致使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中國台灣海峽,中國的統一進程被打斷。這裏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邏輯水平,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美國介入朝鮮戰事,同時派遣第七艦隊進入中國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跨越海峽解放台灣。這是哪家的道理!就像一個村子裏,某一戶姓張的人家,張三和張四為了爭奪戶主的地位發生了衝突,村裏一個惡霸王老八素與張四有所勾連,此時聲稱要介入張家的家庭糾紛,夥同張四一起打張三,同時順手搬起一塊大石頭,砸在了平常看不順眼的張家的鄰居李家的大門上。這不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嗎。朝鮮戰爭爆發是6月份,而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是在四個月之後,誰在前誰在後一目了然。而某些人竟然能把這兩件事顛倒過來,把後一件事當過前一件事發生的原因,這樣的邏輯思維能力真是讓人很驚奇。就好像他爸爸和他媽媽結婚以後把他生了出來,他現在竟然宣稱,他爸爸和他媽媽就是為了生他才結婚的,讓你不服都不行。
朝鮮戰爭爆發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準備橫渡台灣海峽解放台灣,雖然此時的台灣國民黨軍隊在海空軍力量上還占有一定優勢,但是整體個台灣島人心浮動,士氣低落,軍無鬥誌,甚至蔣介石都做好了逃亡的準備,而人民解放軍士氣高昂,鬥誌旺盛,戰鬥力也不是國民黨軍隊所能比的,所以還是占有很大的勝算的。然而由於美國軍隊的突然介入,使得這一切發生了變化,麵對占據了絕對優勢的美國海空軍力量,要在短時間內解放台灣已經不可能,中國的統一大業被無限期地擱置起來。這令中國的領導人和中國人民極為憤怒,我倒寧願相信,愈演愈烈的朝鮮戰爭正好為中國人民的憤怒尋找到了一個宣泄的途徑。本來為了準備解放台灣,中國政府在東南沿海屯駐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中國領導人還真要費一番心思,是先解放自己的台灣,還是先關注朝鮮半島的戰爭進程。而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在使得中國的統一進程被拖延的同時,也讓這個兩難選擇變得簡單了。既然解放台灣在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所以東南沿海也沒必要再保留這麽多的軍隊,正好把這些軍隊移到中國北方,增加中國北方的軍事力量,為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作好準備。既然你派海空軍力量進入台灣海峽阻撓中國統一,那麽就讓我們在朝鮮半島的大地上較量一番吧。所以要說因果關係,倒不如說正是美國人的愚蠢舉動促使中國人民下決心抗美援朝。故而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打擊美國侵略者的熱情空前高漲,某種程度上正是拜美國阻撓中國統一所賜,使得中國人民能夠把自己的怒火通過抗美援朝傾瀉到美帝國主義的頭上。
抗美援朝戰爭使中國贏得了國際聲譽,奠定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為以後同美國建立平等、互惠的關係打下了基礎。有人說由於抗美援朝使中國和美國長期處於敵對關係,讓中國被孤立於國際主流社會之外,現代化進程被延誤,人民生活貧困。不知道這些精英人士所說的國際主流是誰,新中國成立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同中國建交算不得主流;廣大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與中國有著良好的關係,也算不得主流;英國於1954年,法國於1964年,還有一些西方國家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他們也算不得主流;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以76票讚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這還算不得國際主流。然而1972年尼克鬆訪華後,中國就一下子主流了。或許在他們的心目中,隻有美國的標準是國際的,世界的,任何事情隻要得到美國的承認就是對他們的人生最大的獎賞。
有人說國民黨政府也曾經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是排名蘇美英之後的第四強國,然而就是這個所謂的第四強國,新中國成立以前,在國統區,美國大兵以征服者的姿態在中國的土地上耀武揚威,美英等國的軍艦在中國的江河裏遊弋。租界是收回來了,因為美國把其它國家的勢力排擠出了中國,整個中國都是它的租界,還要那些名義上的租界做什麽?就是這個第四強國,雅爾塔會議被排除在外,美蘇在會議上達成了有損中國人利益的協議;就是這個第四強國,在朝鮮戰爭中投票支持美國把自己的國家定為侵略者;就是這個第四強國,舊金山會議簽署對日和約,連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都被剝奪了;還是這個第四強國,1971年在“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通過後,被灰溜溜地驅逐出聯合國。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列強還在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中國,朝鮮戰爭爆發後,周恩來總理對美國發出了警告,如果美國將戰火燒到38線以北,中國決不會坐視不理。結果美國置若罔聞,將中國的警告當成了耳旁風。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看到了一個站起來的,任何人也不敢欺辱的新中國,美國人哀歎:“在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對手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美國是個相當實際的國家,在美國人的思想中,世界上的國家隻有兩種類型,要麽是奴才,要麽是對手!沒有朋友,美國也不需要朋友。朋友的前提就是雙方是平等的,美國有很多的所謂盟友,但是這些盟友沒有一個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美國在世界很多國家建有軍事基地,駐紮著軍隊,時常還要在別的國家門口揮刀舞槍的演習一回。可是又有哪個美國的盟友在美國建有軍事基地,在美國駐紮哪怕一兵一卒,又說哪個國家敢在美國的家門口進行軍事演習。
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製度,結定了中國和美國不可能成為盟友,隻能成為對手。在美國的曆史上,僅有的兩場敗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背後都站著一個共同的身影——中國!對於這樣的對手,美國是尊重的。打不敗,又困不死,所以美國很現實的選擇了與中國和平相處,既合作又相互鬥爭。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曆史一幕: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當尼克鬆夫婦走下舷梯時,他的所有隨員都被堵在了機艙裏,空蕩蕩的舷梯上隻有尼克鬆夫婦二人。當尼克鬆看到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馬上伸出手去,快步上前,和周恩來總理的手握在一起,這是對於一個國家的尊重,也是對於一個強大的、難以戰勝的對手的尊重。這種尊重,正是從抗美援朝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國的幻想,迫使美國不得不以一種平等的角度看待中國,從而為中國與美國建立一種平等的、正常的外交關係,而是不美國與國民黨政府之間那種雇傭關係,打下了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國際地位是打出來的,中國的經濟建設也同樣要依靠中國人民的雙手,而不可能來自某種力量的恩賜!
第三個問題:二次戰役後中國應該遵照聯合國決議與美國停火,從而避免以後的損失?持這種觀點的據說是研究朝鮮戰爭的權威,一個很精英的專家級教授沈誌華先生。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後,195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印度等13個國家提出的朝鮮停戰方案,內容是舉行一個與朝鮮問題有直接關係的各大國參加的會議,先在三八線停戰。以便進行協商。沈大教授的主要觀點是,當時聯合國決議要求中美雙方在38線附近實現停火,而最後的停戰談判也是明確以38線作為南北雙方軍事分界線,所以二次戰役後中國誌願軍方麵完全是在做無用功,如果當時遵照聯合國決議實現停火,就可以避免以後的那些損失。都是因為毛澤東好大喜功,以致中國錯失了實現和平的良機,白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隻是原地轉了一個圈,又回到了起點,真正是得不償失。
某些人的觀點看起來很圓滿,甚至可以想象出他說這番話時那滿臉悲天憫人的表情。隻是我有兩個疑問。第一個疑問是沈大教授的觀點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問題是沈大教授是如何早知今日的?抗美援朝二次戰役後,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與南朝鮮軍隊和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尚處於戰爭狀態,勝負未分。當時的戰爭會何時結束,最終發展到一個什麽結果,誰也不知道。也許是美國和南朝鮮軍隊將誌願軍趕回中國內地,占領朝鮮全境;當然也可能是中朝軍隊將美國人趕下大海,朝鮮半島獲得統一;還有可能是雙方誰也無法取勝,戰線穩定下來,雙方實現停火,停火地點可能在38線,也可能是37線,或者39線以及其他的什麽地方。總之勝負未分之時,一切都是未知數?沈大教授莫非是時空穿越者,所以要求別人和他一樣必須具備時空穿越能力,能夠通過時空隧道回到60年前,在1950年就準確知道三年後戰爭雙方會在38線實現停火,從而采取果斷措施,遵照聯合國決議與美國談判?倒果為因,把結果作為事件發生的原因,是某些人慣用的伎倆,沈大教授就是其中一例。某些人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裏,對著電腦,根據已經有了結果的曆史事件,指責我們的先人應該這麽做,不應該那麽做,必須如何如何時,就不感到臉紅嗎!第二個疑問,為什麽在沈大教授心中美國人的形象這麽好?誠實、善良,就像天使一樣聖潔。聯合國要求雙方停戰的決議出台時,抗美援朝二次戰役剛剛結束,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和南朝鮮軍隊在中朝軍隊排山倒海的攻勢麵前,損失慘重,節節敗退。美國軍隊急需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借以穩住陣腳。而恰恰就在這個時候,聯合國就出台了這麽一個停火的決議。
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取得了戰場優勢,逐步推進時,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一個決議,不過不是停戰決議,而是將朝鮮定義為侵略者,為美國介入朝鮮內戰提供法律支持。當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越過38線時,聯合國沒有任何反應,當美國軍隊占領平壤,甚至進攻到鴨綠江邊,並對中國邊境進行轟炸時,聯合國同樣無動於衷。然而當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中朝軍隊剛剛取得優勢,聯合國就這樣迫不及待地通過了這樣一個停戰決議,時機的把握如此巧妙,不得不讓人深思。眾所周知,在聯合國成立後,就一直被美國所操縱和利用,這樣一個決議能夠獲得通過,肯定是獲得了美國的默許,這樣的決議必然會把美國利益放在前頭,會是公平的嗎?。更加具有諷刺性的是,這個決議的提案國並非是戰爭一方的美國,而是一群起哄架秧子的旁觀者,這樣的決議對美國有多大的約束力呢?其真誠度令人懷疑。誰又能說這個決議的通過不是單方麵約束中朝軍隊,令中朝軍隊停止進攻,從而為美軍贏得喘息之機呢。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毫無思想準備,被誌願軍的犀利攻勢打得暈頭轉向,他們急需要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借以穩住陣腳,判明情況,然後部署下一步的行動。美國畢竟是世界上頭號強國,經濟和軍事實力是中朝兩國所不能比擬的,雖然遭到了中朝軍隊的沉重打擊,但隻是被誌願軍的兜頭一棍打懵了,元氣未傷,實力猶在。美國是決不甘心就此停戰的,三年以後,當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的時候,美軍司令克拉克曾經感慨:“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言下之意,在此之前美國從來沒有輸過,一直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無論是美西戰爭、美墨戰爭,還是美菲戰爭,美國都是最後的勝利者。而且在這之後,美國也大多是勝利的一方,無論是巴拿馬,格林納達,又或南聯盟,伊拉克。美國僅有的兩場敗仗,對手都是新中國。新中國不好惹!這是美國經過多次殘痛教訓之後做得出的結論,但顯然1950年的美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此時的美國需要的隻是一個喘息的機會,而並非是什麽和平。如果美國真的希望和平的話,他也就不會不顧中國的警告悍然越過38線了。對於美國來說沒有戰勝就是失敗,而那份空洞的停火決議,對美國沒有任何約束力。聯合國隻是美國的工具,而美國決不甘心自己成為聯合國的工具。所謂聯合國決議隻是用來約束別人的,決不能束縛住自己的手腳。聯合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通過一份對美國不利的決議,當美國需要時,聯合國必須通過符合美國意願的決議。如果聯合國不能滿足美國的需要,聯合國對美國就是一件可有可無的東西了,美國可以繞開聯合國自行其事。2003年美國沒有聯合國的授權,不是照樣對伊拉克大打出手嗎?況且那份決議並不是美國提出的,美國完全可以推得一幹二淨:停火是他們提出的,又不是我,我憑什麽要遵守。如果你停火上了當,那和我沒關係,誰讓你相信他們的?還有一個就是那份決議中的內容十分空洞,“舉行一個與朝鮮問題有直接關係的各大國參加的會議,先在三八線停戰。以便進行協商”各大國,哪些大國?先停戰,後協商,如果停戰後不協商呢,停火一段時間後,某一方繼續開戰怎麽辦?還有,既然是協商,那麽可能成功,更可能失敗,失敗後是不是還要繼續打?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沒有說。以此來看,這份所謂的決議有什麽用?
戰爭的停止隻能在雙方分出勝負以後,或者是雙方都覺得無法再打下去才有可能。這些都是戰爭雙方反複較量之後的結果,在此之前所謂的和平、談判、協商都隻不過是美麗的泡影。1951年4月朝鮮半島戰爭雙方在開城的來鳳莊舉行談判,當時經過五次戰役後,雙方處於相持階段,戰線也比較穩定。此時美國想要談判,又有些不甘心。所以美國並沒有多少和平誠意,他們在談判桌上提出,憑借強大的海空軍力量,他們應該在陸地上獲得補償。這一要求被中朝雙方斷然拒絕後。美國就又在戰俘問題上設置重重阻礙,致使談判陷入僵局。會場內雙方冷麵相對,一言不發,會場外美國兵或坐或臥,洋相百出。最後美國人撂下一句話:既然談不攏,那就讓我們的大炮繼續辯論吧,然後揚長而去,談判就這樣不歡而散。
隨後的兩年雙方談談打打,誌願軍開展的“零敲牛皮糖”的冷槍冷炮運動,給美軍造成了很大損失,讓美國士兵心驚膽戰。而上甘嶺之戰,使美國人意識到要想在朝鮮半島獲得戰爭勝利好像不大可能了,而經過實戰鍛煉的誌願軍,對現代化戰爭的把握日漸成熟,人民空軍也在戰火的考驗中一天天成長起來,經過長時間的較量,美國所發動的空中絞殺戰被實踐證明已徹底失敗,誌願軍的後勤供應開始改善,裝備也更新了,到1953年,就有美國兵發現誌願軍的換裝比他們還早。
隨著後勤情況的改善,坦克、卡秋莎火箭炮等重型裝備也投入到戰場,誌願軍的戰鬥力不斷增強,到金城反擊戰時,戰役發起後,誌願軍一舉突破敵人4個師的重兵把守的防禦正麵,突入敵人防禦縱深最遠達15公裏,共斃、傷、俘7.8萬餘人。對手越打越強,美國人對於把戰爭進行下去徹底喪失了信心,被迫同意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而中國人民正勒緊褲帶支撐著這場越打越大的戰爭,高昂的軍費讓百廢待興的中國經濟步履維艱,所以中國也想盡早結束這場戰爭,戰爭雙方達成停戰協定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戰爭是雙方綜合實力的較量,何時結束有它的自然規律,對戰爭妄加揣測,想從中投機取巧是不可能的。正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成千上萬將士們的浴血拚殺,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同時給狂妄無比美國人上了一課,讓他們知道一個飽經屈辱和欺淩的民族一旦覺醒了,站起來,它所迸發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中國人民通過抗美援朝贏得了國際的尊重,重新樹立了民族自信心,從這一點上來說,抗美援朝功昭日月!
(注:本文係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