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位老工程師揭露“文革”期間科技快速進步的奧秘

(2012-08-25 18:23:18) 下一個

前不久訪問了一個老工程師,他參加過"兩彈一星"的技術攻關過程,他說中國當時的技術力量,無論是就人員數量還是技術裝備水平而言,都遠遠不如蘇聯和美國,但是中國從原子彈爆炸到突破氫彈技術的障礙,在時間上都反過來比蘇聯和美國短得多。他說取得這樣的"奇跡"不是偶然的,根據自己的體會,文革期間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而且這些奧秘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具備的。

第一個關鍵的原因是真正的技術民主。他說,由於當時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報章上連篇累牘地嚴厲指責各種管卡壓和專製學閥作風,因此,幾乎沒有什麽人敢於以權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隊伍內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風氣,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和老資格的科學家可以同場辯論,有的時候為了爭論技術問題通宵達旦,甚至拍桌子,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也常常參與跟毛頭小夥子的拍桌子辯論,這樣充分的學術民主帶來了思想和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在這樣的過程中間也加快了技術梯隊的成長過程。這個老工程師還談到,當時由於人與人關係的普遍平等,許多社會和階級的藩籬都實質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參與拍桌子討論,許多細節問題和工藝障礙也能夠集思廣益,結果使得整個的項目進程相對均衡,而不是局限於關鍵技術的率先突破,這就避免了後續試驗中間細節引致的失敗,所以當時許多項目的試驗,幾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問題和隱患常常是在技術民主中間,已經得到充分的"鳴放"和重視,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預案和設計。

[ 轉自*** http://***/ ]

第二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徹底地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這個老工程師回顧說,不管是什麽樣的研究機構,無論是他們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隻要持一紙介紹信到,隻要符合保密的規定,他們所有的最新成果都會無條件地呈現給你,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這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到。技術創新如果聯係著市場潛在利益,當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僅僅聯係著個人的職稱和學術地位評價,相關人員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一切私有觀念都遭到徹底批判,許多有助於鞏固私有觀念的評價體係都被破壞,所以人們能夠空前地敞開自己的所得,公之於眾。這樣,全國隻要任何一個研究所,任何一個研究人員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關人員或者項目,都不再有必要進行重複勞動了,都可以無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術成就。徹底破除私有觀念,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的技術大協作"成為可能,有限的技術力量和經費能夠空前地節約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許多可能的浪費。

第三個原因是幾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樣的高靈敏協調機製。這個老工程師提到,在衛星項目中間,有一個同步控製問題當時隻能是用機械方式實現,這個就要求四個完全一樣的小彈簧。項目單位反映到主管的聶榮臻元帥那裏,說上海工業力量比較強,希望請上海的同誌幫助解決。聶榮臻給張春橋寫了個小紙條,張春橋給馬天水打了個電話,馬天水連夜召集上海幾十個單位的老工人技師開會,一個校辦工廠的老工人說他能夠實現,回去之後連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彈簧做出來了,合計不到24小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講條件講價錢,所以幾乎沒有耗費什麽談判時間和交易費用。


前不久還訪問了一個南京大學的老師,他在1969年參與主持我國的電子計算機項目。據他所說,當時的項目立項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關係,國家直接按照技術力量優勢所在,甚至在沒有事先打招呼的情況下,就撥給南京大學1000萬元經費,指定用於電子計算機項目,項目辦公室成立之後,不需要他去找江蘇省委,而是項目立項的同時由國家指定江蘇省委配合研究工作,無條件地承擔項目的協調工作,許多電子部係統的七字頭的工廠,就按照研究進度和要求來進行配合試驗,江蘇省和南京市的相關部門直接受項目小組的領導,結果是"產、學、研"的高度緊密結合。項目經費絕對不容許個人為私人目的動用,許多工廠在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工藝積累基礎上來參與這個項目,已經有的技術和工藝都不再重複投資和花錢。‑~

計算機項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澤東說要繼續大躍進,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後頭搞"爬行主義",要盡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進技術,跟蹤科技發展的先進水平,這個意見在三屆人大上通過。為此,中央科學小組、國家科委黨組於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報告、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及科學技術事業規劃,這個規劃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參照世界科學技術進展狀況製定的,總的要求是動員和組織全國的科學技術力量,自力更生地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關鍵性的科學技術問題,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麵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學技術,力求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道路上,實現大躍進。這樣在文革期間政治上初步穩定之後,許多科學技術項目就分解落實到具體的研究機構,除了南京大學之外,清華大學也是計算機項目實施的重點單位,到1970年代末期,已經產生豐碩的成果,一個清華的教授告訴我說當時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中國實際上和美國是基本同步的,後來由於這些項目和"運十飛機"的命運一樣下馬,這樣我們國家在今天的關鍵技術領域,就被西方國家遠遠甩在後麵。清華大學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單晶矽,現在反而不會了。還有一個人告訴過我,前幾年某研究單位以單晶矽立項,結果得到數千萬的研究經費,最後是在美國去拉出單晶矽來結項的,事情竟然演變到這個樣子,特別值得那些真誠關心中國技術進步的人們深思了。

當時中國能夠以有限的技術力量,去跟蹤世界先進水平,優勢在於全國技術力量的無成本合作,有限的經費和人力資源能夠集中使用,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基礎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學習的成本並實現研究隊伍的迅速成熟和壯大。而中國今天的問題還在於,中國不僅落在後麵,在市場規則急功近利的"短視"眼界裏根本就喪失了追趕的動力,而且在中國技術力量和經費和西方國家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還硬要一味地抄襲西方的技術發展路線,這注定隻能是產生"爬行主義"後果,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都不可能產生在中國。

編者按: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沒有技術壁壘(指國內,對國外則保密度極高),個人沒有私心,更不存在金錢和利益集團,國外反動勢力無法左右中國的發展之路,洋奴哲學遭到批判(影響不到國人)。從普通工人到知名科學家、學者,沒有"貴族""下人"等級之別,誰的意見對,誰提出的方案正確,就采納誰的。這就極大的調動了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科學技術的研發從最短的距離獲得最佳的方案和意見。同時,一個好點子,一項最新技術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全國得到推廣和運用。如此便形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績效。綜觀全世界都不可能再有比這好的體製。回顧過去,當時的中國能夠創造這麽多、如此偉大的奇跡也就不奇怪了。

[ 轉自*** http://***/ ]

這裏僅記錄的是毛逝世後下馬的尖端軍工項目,不包括眾多的重大民用工業和科技項目,比如船舶、數控機床,大型工程裝備等等。這些可都是為著實現四化所必須的啊!四化不是靠吹的,而信心遺失,人才流失才是最為可惜的。在下馬風的同時,國防科研部門在全民經商,國防靠後的熱潮中推行市場化、自負盈虧、軍轉民等,一些有豐富經驗的科技人員在一片“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的宣揚聲中,被迫向外流失。最終使中國至今仍臣服於外國產品麵前,巨額外

匯白白花掉。

1、運10飛機下馬。

2、截至1982年,中國空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31項:

其中主要有:

⑴、遠程轟炸機;

[ 轉自*** http://***/ ]

⑵、對地強擊機;

⑶、空中優勢戰鬥機;

⑷、大型軍用運輸機;

⑸、武裝專用直升機;

⑹、地空遠程、中程、近程導彈。

3、截至1982年,中國海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11項:

[ 轉自*** http://***/ ]

其中主要有:

⑴、包括現在才出來的“093,094”;

⑵、“092G”大型導彈SLV驅逐艦;

⑶、早期航母

4、截止1982年,二炮下馬原定項目多達45項:

其中主要有:包括了多彈頭形式的“DF6A”固體發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

[ 轉自*** http://***/ ]

直-7下馬

直-7是中國空軍原定於設計製造,用來替換早期研製的mi4即直-5使用的。他的最大運載能力與適航性。均達到了俄產米8的基礎。而在同時代出現的法國AS332。其性能與直-7設計參數十分接近。1975年定型後,在1978年原計劃投入試驗生產。但是,1978年一聲“春雷”把這個“WG產物” 下馬了。如今21世紀我國麵臨災害卻缺少直升機運輸能力,唯一可靠的竟還是為數不多的俄麋鹿和美黑鷹。要是當年直7搞下去,這次救災那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至少你不賣,我自己可以造,現在自己又造不出,買又買不來,給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是青藏高原真的有事,裝活塞式發動機的直5是飛不上去的,靠那24架使用了30多年的黑鷹怎麽行?現在據說中國又在仿製米17,性能和直7差不多,走了30多年,又從頭開始,本來隻比人家落後幾年,現在比人家落後幾十年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毛的戰略眼光是D所沒法比的.

直-8下馬

現在的直8性能完全比不上已下馬的真的直8,真直-8是中國早期設計的武裝專用直升機。類似前蘇聯米24。性能絕對可以與當時歐美武裝專用直升機匹敵。原定於1979年試驗生產!結果,1980下馬。原型機於當年被解體.

殲8II一拖再拖

真的殲8戰鬥機,並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I型。而是在1974年就定型的殲8II。雖然中國國家軍事刊物,對此作出了“技術處理”但是,早期設計的痕跡依舊顯露了殲8II不屬於80年代的特征。按照正常計劃。1982年應該上馬的並不是後來再一次從新翻新“放大樣”長須鯨I。而是殲8II。但是那個時期沒有“洋人”認可是很難設立項目。因此1984年在美國格魯門公司首肯下,定型並且與格魯門公司聯合改進“和平典範”計劃。也稱“軍刀1”中國空軍為此耗費了10年的拖延時間。

[ 轉自*** http://***/ ]

殲9樣機免遭解

殲9戰鬥機設計定型與1975年。這是中國早期設計的前鴨翼布局的戰鬥機。其設計好於殲8。是用作中國主力製空戰鬥機的項目。與同時代出現的美F14A,法國幻影IIIV同一個級別。性能與作戰能力均不在後者之下。原定於1979年生產的殲9,隨即在80年初下馬,原型機按要求應在當年內解體。好在有良知的中國設計者,保留了它。使得今天你可以在航空博物館見到他的身體。

殲10亦擱淺

原計劃的殲10戰鬥機,是在殲9基礎上的持續研發的,氣動布局遠比現在的半以色列,半F16要好很多。采用大批的當時較為先進的設計。技術含量不低於同時期美F16A,F15A。而且是中國早期設計定型重型製空戰鬥機。但改革初期也被迫擱淺。好在以色列人

慧眼!把它拿過去。

多項核潛艇被PK

[ 轉自*** http://***/ ]

093核潛艇計劃,是中國海軍早期定型項目。這個項目包括雙殼耐壓殼體建造。流式冷卻散熱核技術。潛射早期導彈。魚雷10A尾流指導武器,反艦魚雷管道發射導彈。CH1型作戰指揮中心係統,K1型水下無反饋衛星接受係統。自導魚雷規避係統。等等13項重要科技。094型是同時期定行的。他采用前者同類型類似的核技術。而且加入了消音瓦概念。是早期設計核潛艇中的佼佼者。對比美國70年代的核潛艇,它絕對不遜色與“培臨斯”級。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它將以中國最習慣使用的方法“邊設計,邊改進”。順延到80年代,他的能力與凶悍可見一斑。但1981年它與她的姊妹093被擱淺。而隨後應該在1982原定上馬的095,096級核潛艇。均在1980年被PK。

反導反變塵垢汙

反導計劃。中國早期設計於上海的衛星試驗中心,曾經設計並且在西昌發射了1箭多星。而DF6型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早期最大的3枚搭載彈頭計劃。這是中國在即人造衛星出現以後,又一次叫美蘇震驚的舉動。它的出現將是的中國獲得與美蘇幾乎同步的“多彈頭”能力。而且它具備了“二次載入”機製。這是美國在1979年才開始引入的。然而在80年代砰然倒地,被作為WG產物肢解,1998年,竟然有人在廢舊紙堆裏麵找到了設計原型圖紙。上麵占滿了汙穢。

DF7慘遭肢解被銷毀

DF7計劃,他的最大搭載能力達到6枚彈頭。每枚當量12萬噸。在搭載3枚彈頭2枚欺騙彈頭之際最大飛行距離,已經可以覆蓋USA。而指導機製采用了慣性導航引導指導技術。這是中國首批采用這樣設計的導彈。而同時期美國、蘇聯也開始采用。但是,好呀!終於世界人民看到它被需要它保護的國家肢解銷

毀。

[ 轉自*** http://***/ ]

大型驅逐艦計劃遭雷轟

大型驅逐艦計劃。這是中國海軍自49年開始,僅有的一個大型水麵艦艇計劃。他是在原有基礎上,從新設計完成。為了適當解決當時南部中國海域與越南問題。威懾南亞國家。延續擴展12海裏。使用的。他的設計與法國海軍的同時期“花月 ”,“梅臨”級同等。采用了早期的箭樓和體結構,引入了作戰指揮中心結構。為此研製了大型平板雷達即最早期的多普勒三座標雷達。他是相控陣技術的前身。而美國海軍斯普魯恩斯與1975年建造。1978年下水。他是第一艘安裝了A型早期相控陣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同時也是采用了大平板三座標多普勒技術。但是中國原本與他同級別,同檔次,同等能力的。準宙斯盾驅逐艦。在全民經商,國防靠後的熱潮中,連圖紙都沒有留下。

兩個民用也不準生

在那個代,唯一很少遭到打擊的就剩下民用火箭了,因為他不至於引發“盟友震驚”但是即便如此,1975年定型的2個型號大推力1噸級火箭,均在揮刀自宮下得到了超生。

10年未造1艘核潛艇

中國在一聲轟雷中結束了自己的先進以後,在1997年,1998年與俄羅斯聯合研製(實際引進俄羅斯技術)使得093級核潛艇達到俄羅斯VIII級技術標準,但是這與他早期設計中標準幾乎倒退了1個量級別。094也是如此。而中國海軍為此卻拖延了整整17年。在這17年內。美國海軍發展了約6代。俄羅斯海軍3代。法國海軍2代。英國2代。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79-1989年,沒有製造過1艘核潛艇。

[ 轉自*** http://***/ ]

下麵再說說重大民用工業和科技項目的下馬

自動放棄長城、曙光大型計算機項目

80-84年,中國果斷選擇了大型機計劃即863工程的1代長城(曙光最早前身)。而日本,此時無論技術,市場。都基本與美國同步。但是,一貫自大的日本人,感覺自己在大型機方麵完全可以崛起於亞洲。因此,不切實際的盲目開始大型機算計研製。但是,在設計研發中,諸多技術難題至使日本感到難以前行。而美國為了達到早期的技術壟斷,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誤導日本大型機發展。阻礙其象XL大型集成電路發展。使日本陷入歧途。而80-83年。中國自己已經完成長城1代大型機,以及曙光1號巨型機的製造與研發。當時的,中國人因此剛剛改革開放,因此非常想得到自己與國際高科技技術的行業內標準相差的距離,生怕自己進入"閉門造車"時代。1982年長城2號大型計算機及其重要的技術資料,被那時天真的中國帶到了"紐約國際科技博覽會""東京新技術交流會"。根本不懂得什麽是技術壁壘,並且采取中國人一貫的"自卑弱點",低著頭走進所謂國際科技殿堂。日本專家發現中國計算機技術遙遙領先他們的時候,十分醜陋的以所獲得的美國諸多學術資料來對中國人進行科技欺詐。告訴中國人"你們的長城早已是十分落後的產品了"。但是在美國,美國軍方對中國大型機算機技術的高超,給予了十分高度的關注。在兩者幾乎同時代將進入億次計算時代,美國軍方感到很大的壓力。但是,美國人思維不同於亞洲人,直線化,單一化。尤其在科技領域,有點刻意古板,一是一二就是二。因此美國希望與中國秘密製定"高級計算機技術協議"來控製這種技術流入"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這些華

約國家。但是,中國沒有答應。

日本,則是借此次交流會機會,於第二年自行開發所謂大型機算計係統"昭和1",當時,日本精密加工的確比中國好,因此外觀漂亮,不像中國的"土氣",中國專家們一度放棄了長城、曙光。1984年初863計劃全麵開始之後,由於當時北京政府強製下,該計劃才沒有被勒令下馬。但是,中國科學院遞交的報告稱:長城、曙光,由於技術相對於西方國家,處於落後階段。因此建議作為民用。多麽愚蠢的舉動!無償出賣了自己最先進的科技,而且還把自己罵得一無是

處。這就是中國最大的悲哀

[ 轉自*** http://***/ ]

1985年"XX"電腦公司,這是美國唯一一家全華人自主知識產權的硬件體係電腦公司。美國政府為了技術封堵,迫使其XX公司與美國IBM合作。XX公司不得已,向中國求援。而此時,中國采取的一切對外軟化外交,為了"睦鄰友好",斷然拒絕XX公司回國,日本此時則果斷接受。並提出邀請。但是,XX公司堅決拒絕與日本合作,於1986年宣布破產。自此INTEL從此打掉唯一個華人

競爭對手,與APPLE一起完勝美國計算機個人係統霸主。

自動放棄工業自動化項目

1985年日本在"睦鄰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參觀了沈陽某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家再一次在日本"進口"同行麵前顯示出自己卓越的"自卑",把幾乎整個自動化項目都拿出來叫日本人進行所謂"審定",但是作為日本此時完整工業自動化還隻是一個"雛形",而中國是已經成形的科技項目。隻是尚未大規模推廣而已。1986年。日本對外宣布首次製造研發成功整體化工業自動項目。而此時中國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自動放棄數字焊接係統

1988年就是美國和平典範計劃剛剛結束。中國國內所謂"美國民**主,西*化中國"思潮不斷上升。那個時代,一切國產科技技術都是垃圾的理論到處都是。上海X船舶製造與日本進行"睦鄰友好",把經過自己多年心血研製的"XXX型集約化數字焊接係統"無償的又一次給日本。這套係統,是60年代初中國科學家在秘密條件下利用早期俄國電子機床,自己設計的。可以說80年代亞洲當時最先進的設備。但是,在日本"高度審視下"。被勒令下馬。19八9年中日簽署進口日本大型焊接係統。大約是3億左右美金。但是由於八9事件被停止。1992年通過與法國XX公司交流合作,中國人才如夢方醒。引進的法國12億美元電子數控設備。其中80%是中國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專家給審視掉了"。

[ 轉自*** http://***/ ]

這些都是高科技。至於類似諸如用雅馬哈摩托車技術換取中國宇航精確導航技術之類的愚蠢的所謂合作,當時的中國時何止這些。要說日本為何至今民用技術,依舊強大於中國,其結果80%的貢獻是來自日本的"友好鄰邦"中國。

此次的神6起飛,我看到了咱們中國人可以搞出與美國同等水平的"外層空間2次變軌技術"我感到很高興。但同時看到許多的人又在挖苦這個技術。我感到失望。美國太空科技擁有中國不可比擬的雄厚資金。美國國家宇航可以把每一次技術區分試驗,那怕每次僅僅試驗一個項目。對他們來說也是沒什麽問題。但是,目前還在中國高準軍事化高科技研發的人自己清楚。一次投入資金多少怎

麽可能與美國進行太空分項技術驗證來比拚。

誠懇忠告那些依舊在盲目崇拜日本科技的人們,日本在進入空間化時代的道路上,還隻能算是幼兒,充其量剛剛學步。而中國已經是目前能夠實際進行太空作業的少數科技強國了。不要再拿自己的成果,去給你盲目崇拜的"睦鄰友

好"日本去鑒定了。虧吃不少了,該是醒醒的時候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