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鄭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第二次鄭州會議〕上的講話之一*  

(2011-05-21 14:29:35) 下一個
在鄭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第二次鄭州會議〕上的講話之一*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怎麽能無償占有呢?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1959年2月27日)  

 

    一九五八年,我們在各個戰線上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不論在思想政治戰線上,工業戰線上,農業戰線上,交通運輸業戰線上,商業戰線上,文化教育衛生戰線上,國防戰線上,以及其他方麵,都是如此。特別顯著的,是工業和農業生產方麵有了一個偉大的躍進。一九五八年,在全國農村中普遍地建立了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建立使農村中原來的生產資料集體所有製擴大了和提高了,並且開始帶有若幹全民所有製的成分。人民公社的規模比農業生產合作社大得多,並且實現了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的結合,這就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和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廣大的農民,尤其是貧農和下中農,對於人民公社表現了熱烈的歡迎。廣大幹部在人民公社運動中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他們表現了作為一個共產主義者的極大的積極性,這是非常寶貴的,沒有他們的這種積極性,要取得這樣偉大的成績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的工作中不但有偉大的成績,也有一些缺點。在一個新的、像人民公社這樣的缺乏經驗的前無古人的幾億人民的社會運動中,人民和他們的領導者們都隻能從他們的實踐中逐步地取得經驗,對事物的本質逐步地加深他們的認識,揭露事物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肯定工作中的成績,克服工作中的缺點。誰要說一個廣大的社會運動能夠完全沒有缺點,那他就不過是一個空想家,或者是一個觀潮派算帳派,或者簡直是敵對分子。我們的成績和缺點的關係,正如我們所常說的,隻是十個指頭中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的關係。有些人懷疑或者否認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懷疑或者否認人民公社的優越性,這種觀點顯然是完全錯誤的。  

 

    人民公社現在正在進行整頓鞏固的工作,就是說整社,已經或者正在辯論一九五八年有無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有無優越性兩個問題。各級黨委在整社工作中,按照六中全會[2]的方針,采取了首先肯定大躍進的成績、肯定人民公社的優越性,然後才指出工作中的缺點錯誤這種次序,這種作法是完全恰當的。這樣作,可以保護廣大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就幹部來說,百分之九十幾都是好的,都是應當加以堅決保護的。  

 

    現在我來說一點人民公社的問題。我認為人民公社現在有一個矛盾,一個可以說相當嚴重的矛盾,還沒有被許多同誌所認識,它的性質還沒有被揭露,因而還沒有被解決,而這個矛盾我認為必須迅速地加以解決,才有利於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更高的積極性,才有利於改善我們和基層幹部的關係,這主要是縣委,公社黨委和基層幹部之間的關係。  

 

    究竟是什麽樣的一種矛盾呢?大家看到,目前我們跟農民的關係在一些事情上存在著一種相當緊張的狀態,突出的現象是在一九五八年農業大豐收以後,糧食棉花油料等等農產品的收購至今還有一部分沒有完成任務。再則全國(除少數災區外),幾乎普遍地發生瞞產私分,大鬧糧食、油料、豬肉、蔬菜“不足”的風潮,其規模之大,較之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那兩次糧食風潮都有過之無不及。同誌們,請你們想一想,這究竟是什麽一回事呢?我認為,我們應當透過這種現象看出問題的本質即主要矛盾在什麽地方。這裏麵有幾方麵的原因,但是我以為主要地應當從我們對農村人民公社所有製的認識和我們所采取的政策方麵去尋找答案。  

 

    農村人民公社所有製要不要有一個發展過程?是不是公社一成立,馬上就有了完全的公社所有製,馬上就可以消滅生產隊的所有製呢?我這是說的生產隊,有些地方是生產大隊即管理區,總之大體上相當於原來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有許多人還不認識公社所有製必須有一個發展過程,在公社內,由隊的小集體所有製到社的大集體所有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完成。他們誤認人民公社一成立,各生產隊的生產資料、人力、產品,就都可以由公社領導機關直接支配。他們誤認社會主義為共產主義,誤認按勞分配為按需分配,誤認集體所有製為全民所有製。他們在許多地方否認價值法則,否認等價交換。因此,他們在公社範圍內,實行貧富拉平,平均分配,對生產隊的某些財產無代價地上調;銀行方麵,也把許多農村中的貸款一律收回。“一平、二調、三收款”,引起廣大農民的很大恐慌。這就是我們目前同農民關係中的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公社成立了,我們有了公社所有製。如北戴河決議和六中全會決議[3]所說,這種一大二公的公社有極大的優越性,是我們的農村由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製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製的最好的形式,也是我們由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好的形式。這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完全肯定了的。如果對於這樣一個根本問題發生懷疑,那就是完全錯誤的,那就是右傾機會主義的。問題是目前公社所有製除了有公社直接所有的部分以外,還存在著生產大隊(管理區)所有製和生產隊所有製。要基本上消滅這三級所有製之間的區別,把三級所有製基本上變為一級所有製,即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製發展成為完全的、基本上單一的公社所有製,需要公社有更強大的經濟力量,需要各個生產隊的經濟發展水平大體趨於平衡,而這就需要幾年時間。目前的問題是必須承認這個必不可少的發展過程,而不是什麽向農民讓步的問題。在沒有實現農村的全民所有製以前,農民總還是農民,他們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總還有一定的兩麵性。我們隻能一步一步地引導農民脫離較小的集體所有製,通過較大的集體所有製走向全民所有製,而不能要求一下子完成這個過程,正如我們以前隻能一步一步地引導農民脫離個體所有製而走向集體所有製一樣。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製走向完全的、單一的公社所有製,是一個把較窮的生產隊提高到較富的生產隊的生產水平的過程,又是一個擴大公社的積累,發展公社的工業,實現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實現公社工業化和國家工業化的過程。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東西還不多,如社辦企業、社辦事業,由社支配的公積金、公益金等。雖然如此,我們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也就在這裏。因為公社年年可以由隊抽取積累,由社辦企業的利潤增加積累,加上國家的投資,其發展將不是很慢而是很快的。  

 

    關於國家投資問題,我建議國家在十年內向公社投資幾十億到百多億元人民幣,幫助公社發展工業幫助窮隊發展生產。我認為,窮社、窮隊,不要很久,就可以向富社、富隊看齊,大大發展起來。  

 

    公社有了強大的經濟力量,就可以實現完全的公社所有製,也就可以進而實現全民所有製。時間大約需要兩個五年計劃,急了不行,欲速則不達。這也就是北戴河決議所說的,將需要三四年、五六年或者更長一些的時間。然後,再經過幾個發展階段,在十五年、二十年或者更多一些的時間以後,社會主義的公社就將發展成為共產主義的公社。  

 

    六中全會的決議寫明了集體所有製過渡到全民所有製和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所必須經過的發展階段。但是沒有寫明公社的集體所有製也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這是一個缺點。因為那時我們還不認識這個問題。這樣,下麵的同誌也就把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製之間的區別模糊了,實際上否認了目前還存在於公社中並且具有極大重要性的生產隊(或者生產大隊,大體上相當於原來的高級社)的所有製,而這就不可避免要引起廣大農民的堅決抵抗。從一九五八年秋收以後全國性的糧食、油料、豬肉、蔬菜“不足”的風潮,就是這種反抗的一個集中表現。一方麵,中央、省、地、縣、社五級(如果加上管理區就是六級)黨委大批評生產隊、生產小隊的本位主義,瞞產私分;另一方麵,生產隊、生產小隊卻幾乎普遍地瞞產私分,甚至深藏密窖,站崗放哨,以保衛他們的產品。我以為,產品本來有餘,應該向國家交售而不交售的這種本位主義確實是有的,犯本位主義的黨員幹部是應該受到批評的,但是有很多情況並不能稱之為本位主義。即令本位主義屬實,應該加以批評,在實行這種批評之前,我們也必須首先檢查和糾正自己的兩種傾向,即平均主義傾向和過分集中傾向。所謂平均主義傾向,即是否認各個生產隊和各個個人的收入應當有所差別。而否認這種差別,就是否認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原則。所謂過分集中傾向,即否認生產隊的所有製,否認生產隊應有的權利,任意把生產隊的財產上調到公社來。同時,許多公社和縣從生產隊抽取的積累太多,公社的管理費又包括很大的浪費(例如有一些大社竟有成千工作人員不勞而食或半勞而食,甚至還有脫產文工團)。上述兩種傾向,都包含有否認價值法則、否認等價交換的思想在內,這當然是不對的。凡此一切,都不能不引起各生產隊和廣大社員的不滿。  

 

    目前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向廣大幹部講清道理,經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使他們得到真正的了解,然後我們和他們一起,共同妥善地堅決地糾正這些傾向,克服平均主義,改變權力、財力、人力過分集中於公社一級的狀態。公社在統一決定分配的時候,要承認隊和隊、社員和社員的收入有合理的差別,窮隊和富隊的夥食和工資應當有所不同。工資應當實行死級活評。公社應當實行權力下放,三級管理,三級核算,並且以隊的核算為基礎。在社與隊、隊與隊之間要實行等價交換。公社的積累應當適合情況,不要太高。必須堅決克服公社管理中的浪費現象。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效地去克服那種確實存在於一部分人中的本位主義,鞏固公社製度。這樣做了以後,公社一級的權力並不是很小,仍然是相當大的;公社一級領導機關並不是沒有事做,仍然有很多事做,並且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公社在一九五八年秋季成立之後,刮起了一陣“共產風”。主要內容有三條:一是窮富拉平。二是積累太多,義務勞動太多。三是“共”各種“產”。所謂“共”各種“產”,其中有各種不同情況。有些是應當歸社的,如大部分自留地。有些是不得不借用的,如公社公共事業所需要的部分房屋桌椅板凳和食堂所需要的刀鍋碗筷等。有些是不應當歸社而歸了社的,如雞鴨和部分的豬歸社而未作價。這樣一來,共產風就刮起來了。即是說,在某種範圍內,實際上造成了一部分無償占有別人勞動成果的情況。當然,這裏麵不包括公共積累、集體福利、經全體社員同意和上級黨組織批準的某些統一分配辦法,如糧食供給製等,這些都不屬於無償占有性質。無償占有別人勞動的情況,是我們所不許可的。看看我們的曆史吧。我們隻是無償剝奪了日德意帝國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官僚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和地主的一部分房屋、糧食等生活資料。所有這些都不是侵占別人勞動成果,因為這些被剝奪的人都是不勞而獲的。對於民族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我們沒有采取無償剝奪的辦法,而是實行贖買政策。因為他們雖然是剝削者,但是他們曾經是民主革命的同盟者,現在又不反對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采取贖買政策,就使我們在政治上獲得主動,經濟上也有利。同誌們,我們對於剝削階級的政策尚且是如此,那麽,我們對於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又怎麽可以無償占有呢?  

 

    我們指出這一點,是為了說明勉強把窮富拉平,任意抽調生產隊的財產是不對的,而不是為了要在群眾中間去提倡算舊帳。相反,我們認為舊帳一般地不應當算。無論如何,較窮的社,較窮的隊和較窮的戶,依靠自己的努力,公社的照顧和國家的支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社和國家的幫助為輔,有個三、五、七年,就可以擺脫目前的比較困難的境地,完全用不著依靠占別人的便宜來解決問題。我們窮人,就是說,占農村人口大多數的貧農和下中農,應當有誌氣,如像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區的被人稱為“窮棒子社”的王國藩社那樣,站立起來,用我們的雙手艱苦奮鬥,改變我們的世界,將我們現在還很落後的鄉村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樂園。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大家看吧。  

 

    除了平均主義傾向和過分集中傾向以外,目前農村勞動力的分配也有很不合理的地方。這就是用於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的勞動力一般太少,而用於工業、服務業和行政的人員一般太多。這後麵三種人員必須加以縮減。公社人力的分配是一個重大問題。爭人力,是目前生產隊同社、縣和縣以上國家機關的重要矛盾之一。必須按農業、工業、運輸業、服務業和其他各方麵的正當需要,加以統籌,務使各方麵的勞動分配達到應有的平衡。公社和縣興辦工業是必要的,但是不可一下子辦得太多。各級工業企業都必須節約人力,不允許浪費人力。服務業方麵的人員,凡是多了的,必須減下來。行政人員隻允許占公社人數的千分之幾。文教事業的發展應當注意不要占用過多的勞動力。公社不允許有脫產的文工團、體育隊等等。

 

    我們必須把安排人民生活、安排公社積累和安排國家需要這三個方麵的工作,同時統籌兼顧。這樣,才算真的作到了全國一盤棋。否則所謂一盤棋,實際上隻是半盤棋,或者是不完全的一盤棋。一般說來,一九五八年公社的積累多了一點。因此,各地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規定一九五九年公社積累的一個適當限度,並且向群眾宣布,以利安定人心,提高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人民公社一定要堅持勤儉辦社的方針,一定要反對浪費。在糧食工作方麵,鑒於最近的經驗,今後必須嚴格規定一個收糧、管糧、用糧的製度,一定要把公社的糧食收好、管好、用好。社會對於糧食的需要總是會不斷增長的,因此,至少在幾年內不要宣傳糧食問題“解決”了。  

 

    最近各省都有幹部下去當社員,這個辦法很好。我提議各級幹部分期分批下放當社員,少則一個月,多則一個半月。一部分幹部可以下廠礦當工人。這個辦法在去年已經行之有效,今年要更好地加以推廣。總之,一定要不斷地鞏固我們同廣大群眾的聯係。  

 

    采取以上所說的方針和辦法,我以為,我們目前同農民和基層幹部的關係一定會很快地改善。廣大農民從公社運動和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已經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他們堅決要求繼續躍進和鞏固公社製度。這個事實,不是任何觀潮派、算帳派所能推翻的。我們的幹部在過去一年中作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得到了偉大的成績,廣大群眾是親眼看到的。問題隻是我們在生產關係的改進方麵,即是說,在公社所有製問題方麵,前進得過遠了一點。很明顯,這種缺點隻是十個指頭中一個指頭的問題。而且這首先是由於中央沒有更早地作出具體的指示,以致下級幹部一時沒有掌握好分寸。如我在前麵所說過的,這種情況在人民公社化這樣一個複雜的和史無前例的事業中是難以避免的。隻要我們向廣大群眾公開說明這一點,並且在實際行動中克服過去一段時間內工作中的缺點,那麽,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我們手裏,廣大群眾就一定會同我們站在一起。必須估計到,一方麵,那些觀潮派、算帳派將會出來譏笑我們;另一方麵,那些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將會進行破壞。但是,我們要告訴幹部和群眾,當著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對於我們絲毫沒有什麽可怕。我們應該沉得住氣,在一段時間內,不聲不響,硬著頭皮頂住,讓那些人去充分暴露他們自己。到了這種時候,廣大的群眾一定會很快分清是非,分清敵我,他們將會起來粉碎那些落後分子的嘲笑和敵對分子的進攻。經過這樣一個整頓和鞏固人民公社的過程,我們同群眾的團結將會更加緊密。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五億多農民一定會更加心情舒暢,更加充滿幹勁。我們一定能夠在一九五九年實現更大的躍進。人民公社的事業,一定能夠在鞏固的基礎上蒸蒸日上,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根據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注釋  

 

    〔1〕 指中共中央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五日在鄭州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  

 

    〔2〕 指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十日在武昌召開的中共八屆六中全會。  

 

    〔3〕 北戴河決議,指中共中央一九五八年八月十七日至三十日在北戴河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通過的《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六中全會決議,指中共八屆六中全會討論通過的《關於人民公社若幹問題的決議》。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