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軍事思想鑄就了人民軍隊的無敵軍魂

(2010-12-03 14:18:30) 下一個

    (文章出處西陸網)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兵,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大家都應該熟悉這首激情豪邁的歌曲,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歌! 

    這支隊伍誕生於南昌起義的城頭,出生於秋收起義的鄉野……成長於羅宵山脈、洪湖水岸、大別山澗……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在江西修水領導了著名的秋收起義,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麵軍旗。在率部攻打長沙的途中,在遭受重兵堵截、付出重大犧牲之後,“抗命”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帶領不足一千人的“革命火種”奔赴井岡山;1928年10月,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會師井岡山,拉開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革命政權的序幕。從1927年8月南昌麻起義開始,到1930年10月鄂豫皖根據地的形成,先後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的槍杆裏麵出政權的革命主張,終成燎原之勢。



    這支軍隊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以弱勝強的戰爭史,一部創造人類軍事奇跡的發展史!草鞋、鬥笠、八角帽,土銃、長矛、漢陽造,加上寥寥幾千人的以農民為主要成份的革命隊伍,經受住了血與火的戰爭考驗,不斷發展壯大,成長為今天各軍兵種齊全的現代化的文明威武之師!

 

    這支軍隊在紅軍時代,創造了無數次的以一勝十的經典戰例,創造了爬雪山、過草地的人間奇跡。在抗日戰爭時期,二萬八千人出擊敵後,首開伏擊日軍戰役全勝的平型關大捷,打出一夜之間摧毀日軍上千公裏交通運輸線的“百團大戰”,解放了占據當時四分之一人口的廣袤國土!在解放戰爭時期,用小米加步槍的劣勢裝備,打敗了全副美械裝備的八百萬國民黨軍隊;而這一過程連這支軍隊的統帥都為之感慨:看來,我們估計用五到六年時間取得全國革命的勝利,這一過程可以大大縮短了。在朝鮮戰爭中,麵對武裝到牙齒的強大敵人,還是這支軍隊憑著一往無前的大無畏英勇氣概,把美國等十六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趕過“三八線”,迫使美軍第一次在戰敗情況下簽署了停戰協議。

 

    就是這支軍隊,讓中國從一個多世紀的半封建、半殖民和帝國主義壓迫下,站立起來,從此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我們簡要回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成長史,是想從這支軍隊的成長史中找出一個答案:是什麽能夠讓這支弱小的武裝力量,能夠遇強愈強,一路戰勝數十倍、乃至成百倍於己的強敵,打出新中國的太平江山,打出震懾世界的赫赫威風!

 

    《亮劍》電視劇中的李雲龍在劇尾說:一個部隊從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了屬於它的性格,它的性格是它的首任指揮員賦予的;軍隊的性格是什麽?是氣質,是戰鬥意誌,是不可戰勝的軍魂!

 

    那麽,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的集體軍魂是什麽?那就應當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毛澤東在共產黨人中第一個喊出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口號,是毛澤東確立了黨組織建立在連隊基礎上的政治體製,是毛澤東確立了官兵平等的軍事民主製度,是毛澤東確定了黨指揮槍的絕對原則,是毛澤東賦予了這支軍隊戰鬥隊、宣傳隊、工作隊的政治屬性,是毛澤東為這支部隊製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鋼鐵紀律……這個軍魂就集中體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之中,那就是深深紮根於人民之中的民族責任與政治抱負,鑄就了這支軍隊的無敵軍魂!

 

    也正因為如此,人民軍隊的將士們在任何時期,都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為維護和實現人民的利益而戰,為捍衛民族和祖國利益而戰!這種發自於內心的思想覺悟與戰鬥意誌,塑造了逢敵亮劍、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才湧現出來狼牙山五壯士、董薦瑞、黃繼光等無數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英烈模範!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劃時代的新型軍民關係,使一切敵對力量均埋葬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反映這支部隊成長史的曆史腳印,無一不與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過程緊密相連。三灣改編、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新式整軍運動等等;而每一個深重的曆史腳印,無一不在關鍵時刻為這支軍隊注入前進的力量,指明前進的方向。假如忽視任何一次關鍵時刻的建軍、整軍運動,那麽中國革命的前途與命運將會受到必然的挫折,“至少會在黑暗中摸索很長的時間。”因此,毛澤東是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是曆史的選擇和結論;毛澤東軍事思想鑄就了人民軍隊的無敵軍魂,既是曆史給出的答案,也是未來人民軍隊續寫光輝曆史的必然!

 

    在領導這支軍隊的革命戰爭中,政治的先進性固然是其克敵製勝的主要法寶;但這支軍隊敢戰必勝的勇氣和信心,同樣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人民軍隊成長過程中的不斷實踐與融入。毛澤東在指揮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中,他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暴烈的革命行動!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等一係列著名論斷,突出了敢戰和必戰的勇氣。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話,解決了武裝鬥爭初創時期的認識問題;用《論持久戰》一本書,解決了全國抗戰必勝的認識問題,突出了敢戰和必勝的信心。正是他用一個卓越的政治家、革命家、哲學家、軍事家的博大胸懷與精妙思維,窺破了革命與戰爭的發展規律,並運用於指導人民軍隊的建設與鬥爭實踐,從而賦予了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戰鬥意誌。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又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豐碑。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還必須在正確的戰爭藝術指引下,才能打造一支英勇善戰的革命隊伍。在紅軍時期,麵對數十倍於己的強大敵人,毛澤東創造性地總結了“十六字”遊擊戰法,提出了“傷其十指、不若斷其一指”的戰爭原則,指引紅軍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當他的“山溝溝裏馬列主義”被排擠之後,紅軍即遭受了慘重損失並被迫轉入長征。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地位後,他繼而指揮紅軍上演了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一個個人類軍事奇觀,其出其不意、出神入化的軍事指揮藝術,為這支軍隊卓越的戰爭藝術的形成,提供了實踐的榜樣。在抗日戰爭中,麵對凶殘的強大敵人,毛澤東緊緊抓住人民遊擊戰爭這個法寶,指導八路軍、新四軍放手發動敵占區的人民群眾,在廣大的敵後戰場上,打出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精彩紛呈的人民遊擊戰爭,把人民軍隊錘煉成一支敵後抗擊日軍的主要武裝力量,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立下了不滅功勳。在解放戰爭中,毛澤東要求全軍處理好存人失地與存地失人的辯證關係,堅持以運動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戰略指導思想,並在粉碎敵人全麵進攻與重點進攻之後,果斷地跳出相持階段,將戰爭轉入外線反攻大決戰,打亂了敵人重兵收縮、重點防禦的戰爭部署,上演了後人概括的大轉折、大決戰、大迂回、大追殲第一幕幕令人蕩氣回腸的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尊重規律、總結規律而又打破規律的戰爭藝術,是毛澤東所堅持的重要軍事原則。因此,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從來都是隨著戰爭條件的變化麵因勢應變,不打無準備和無把握之戰,不與“龍王爺比寶”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鑄就了人民軍隊靈活機動、敢打必勝的戰爭能力。

 

    今天的人民軍隊,已然成長為一支讓世界任何強敵為之膽寒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當麵對人民軍隊空中的淩空雄鷹、海上的破浪蛟龍和陸上的鋼鐵洪流匯成的雄壯軍威時,我們自然會想起一代偉人的宣告:“我們不但要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要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我們也要造原子彈!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1956年3月,第一艘常規潛艇下水;1956年7月,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飛上藍天;1957年1月,第一艘護衛艦入役;1958年12月,第一輛坦克下線;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70年12月,第一艘核潛艇入海……多少個“第一”拉開了中國現代國防建設的大幕。當代的人民軍隊,繼往開來,在科技建軍的精兵之路上闊步前進。

 

    當人民軍隊在“九八抗洪”前線奮不顧身與滔滔洪水搏鬥之時,當同呼吸、心連心、共命運的口號在部隊響起之時,當汶川救災前線一句“記住是誰養活了你們”的簡單動員之時,當汶川救災現場響起“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壯烈呐喊之時,我們的耳邊自然會響起“軍民團結如一人、拭看天下誰能敵”的諄諄告誡,想起“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的熟悉旋律。世界上有哪支軍隊能夠真正明白這三言二語的份量,能夠被這簡單的語言激發出排山倒海的戰鬥熱情?隻有毛澤東軍事思想鑄就成無敵軍魂的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思想的基點一切均源從於“人民”二個沉甸甸的大字,人民,隻有人民……其軍事思想也同樣貫穿了“人民”二字!然而,少數人至今並沒有弄清人民軍隊、人民戰爭的思想內涵,有意或無意地把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時代精神相對立,甚至於“逢毛必反”,淺薄地概之為“人海戰術”和“精神原子彈”,把毛澤東一生的豐功偉績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走過的一小段彎路劃等號。我們必須對此保持高度的警惕與清醒的認識,並給予堅決駁斥和有力反擊。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代偉人雖已離我們遠去,但其英靈長在,精神不滅,思想永傳!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也必將在雄壯的人民解放軍軍歌聲中,與時代精神相融合,深深融入人民軍隊三軍將士們的思想靈魂之中,鑄就人民軍隊的鋼鐵意誌與無敵軍魂!以正義之師、威武之師的凜凜軍威,在捍衛祖國和人民利益的新的征程中,拉得出、靠得住、打得贏,續寫更加輝煌燦爛的曆史篇章!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