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永恒的豐碑: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珍貴照片]

(2010-11-05 01:40:57) 下一個
一部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譜,就是一部中華民族不畏列強的英雄史詩,一座永遠聳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豐碑。謹以此貼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緬懷英雄的誌願軍先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231190名誌願軍官兵榮獲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頒發的各種勳章和獎章。 

   

 


永恒的豐碑之一:讚中國人民誌願軍  

    鐵血勇士賽蛟龍 

    禦敵鏖戰透甲紅

    上甘嶺上銘戰功

    五次戰役炮聲隆

 

    板門店中談爭鋒

    三八線乃和平夢

    烈士忠魂詔青鬆

    大帥風範數彭總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毛澤東的兒子成了“第一個誌願兵”

 

 [原創]永恒的豐碑之二:黃繼光——堵碉堡搶眼 挺起胸膛  

    挺起胸膛 

    請戰攻克597 .9高地上 

    挺起胸膛

    何懼肩腿多處負重傷

    挺起胸膛

    瞬時間不容絲毫彷徨

    挺起胸膛

    豈容倭寇肆虐逞猖狂

    挺起胸膛

    一躍而起堵住敵槍膛

    挺起胸膛

    呼喚衝鋒號嘹亮吹響

    挺起胸膛

    將凶惡虎狼消滅埋葬

    挺起胸膛

    錚錚傲骨為你鑄榮光

    挺起胸膛

    鐵血英雄啊永駐輝煌

 

   毛澤東的兒子成了“第一個誌願兵”

 
 
 
永恒的豐碑之四:頌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  

    讚毛主席黨中央出兵決策胸襟宏寬

    受命於危難之中運籌帷幄遠矚高瞻 

    勇膽識力挽狂瀾橫刀躍馬大帥風範

    統領人民誌願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跨越過鴨綠江畔

    洞悉敵軍作戰規律何懼聯軍惡豺狼

    揚我軍之長攻敵軍之短善近戰夜戰

    回國籌集物質拍案而起受總理稱讚

    敢怒敢言從嚴治軍性情耿直且豪爽

    實施持久作戰積極防禦戰略謀勝算

    中朝軍隊攜手作戰似猛虎蛟龍躍攀

    入前線食炒麵與士兵同甘苦身垂範

    政治思想威力啟迪指戰員鬥誌威撼

    發起五次戰役運動戰阻擊戰敵逃竄 

    突破三八線巧迂回善穿插突擊搶灘 

    打破聯軍空中封鎖交通線之絞殺戰

    千裏運輸線槍林彈雨送補給打不爛

    上甘嶺創坑道戰工事戰令聯軍膽寒 

    中朝軍隊威猛無敵板門店爭鋒鬥纏 

    迫使聯軍司令克拉可停戰簽字和談

    秋風掃落葉聯軍節節潰退敗離北疆

    朝鮮白頭山鴨綠江圖們江畔迎解放 

    祖國喜慶和平紅旗飄逸迎風齊招展

 

    人民軍隊以弱勢裝備打敗現代裝備永駐輝煌

    人是戰爭中的決定性因素承毛澤東軍事思想

    英雄之師浴血鏖戰豈容聯軍踏國土倭寇猖狂 

    狹路相逢勇者勝打出中國國威軍威捷報頻傳

    結束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之時代舉世絕唱

    保障新中國經濟建設維護亞洲和平凱歌奏響 

    十八萬烈士遺骨葬朝鮮英雄忠魂詔日月江山

    抗美援朝精神永存彭老總功勳卓著千古頌揚

 

   永恒的豐碑之三:邱少雲——陷熊熊烈火 巋然不動  

    巋然不動 

    何懼晝夜潛伏樹蓬草叢 

    巋然不動 

    盯準敵人目標豈能放鬆 

    巋然不動 

    燃燒彈朝身邊呼嘯掠衝

    巋然不動

    任憑硝煙漫卷烈火雄雄

    巋然不動

    鋼鐵意誌堅如磐石巨峰

    巋然不動 

    勇犧牲視死如歸勝強龍 

    巋然不動

    隻為部隊發起猛烈進攻

    巋然不動

    驚天地泣鬼神頂天英雄 

    巋然不動

    烈火中永生浩氣貫長空

 

  永恒的豐碑: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珍貴曆史照片]

 
 
 
永恒的豐碑: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珍貴曆史照片]
 
 
 
 1 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在朝鮮前線

 

  張桃芳(1931-2007)江蘇興化人。22歲的年輕戰士,誌願軍214團8連狙擊手張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

 

  誌願軍某部在坑道裏堅守戰鬥

 
 
 
  永恒的豐碑之四:頌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

 

 

永恒的豐碑之四:頌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

 

 永恒的豐碑之四:頌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

 
 
 
 誌願軍某部向敵占區穿插前進
 
 
 
  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
 
 
 
誌願軍戰士在向敵人進攻
 
 
 
誌願軍39軍某部在190.8高地防禦戰鬥中,依托坑道與敵反複爭奪8晝夜,斃敵2900餘人,圖為堅守190.8高地的英雄們

 

  誌願軍某部運輸隊向我軍陣地運送糧食物品

 
 
 
誌願軍某部在坑道裏收到祖國人民的慰問品
 
 
 
 誌願軍某部醫務人員在戰鬥中包紮傷員
 
 
 
 誌願軍某高炮部隊嚴陣以待
 
 
 
誌願軍的火箭炮向敵陣地發起猛烈炮擊
 
 
誌願軍戰士融雪代酒,在艱苦的戰爭條件下充滿革命樂觀主義
 
 
  在雲山戰鬥中,被俘獲的美軍
 
 
 
誌願軍某部俘獲的聯合國軍
 
 
 
誌願軍英雄坦克兵1951年2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裝甲兵,正式入朝參戰!  

    1951年3月31日,誌願軍裝甲兵以坦克1師1團、2團、坦克2師3團及配屬的一個高炮營、一個工兵營組成第一梯隊,由坦克一師師部負責指揮,開始進入朝鮮。隨第一梯隊一起開進的還有一支獨特的世界軍史罕見的坦克部隊——華東坦克第26師53團的全部人員,他們不帶坦克,徒手入朝,主要負責打掃戰場,收集繳獲的敵坦克、裝甲車、武器及搶修戰損車輛。其實就是想象解放戰爭時期向蔣大運輸隊長要武器一樣,去向美國運輸大隊長要坦克去了!

 

    此時,抗美援朝戰爭己進入第四次戰役的尾聲“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投入的坦克已達1100餘輛。其中美軍1000餘輛,英軍100餘輛。另外,美軍正在幫助南韓捧子組建裝甲部隊。而誌願軍裝甲兵進入朝鮮戰場的坦克數量總共隻有100多輛。

 
 
 
英雄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戰功卓著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1950年12月,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正式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此時,中國空軍剛剛誕生,作戰飛機不足300架,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平均隻有100多小時,在噴氣式飛機上隻飛過幾十個小時,沒有空戰經驗。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用在朝鮮戰場上的各種作戰飛機約1200架,其中美軍飛機1100架;美軍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均在1000小時以上,許多人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些人還是所謂的“王牌駕駛員”。然而,誌願空軍沒有被敵我懸殊的實力所嚇倒。由於任務緊迫,誌願軍空軍所有殲擊部隊都采取邊打邊建、邊打邊訓、以老帶新的辦法,實行輪番作戰。戰爭期間,誌願軍空軍先後有10個殲擊師和2個轟炸師參戰。並於1951年3月成立了誌願軍空軍領導機關。

 

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沿著“從實戰中鍛煉,在戰鬥中成長”的道路,由不會打空戰到學會打空戰,由能打小規模的空戰到能打大規模的空戰,共戰鬥出動2.6萬多架次,完成了多項作戰任務,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另外,湧現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名,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300多個。其中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6個,立集體二等功的單位2個;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有21人獲得英雄模範稱號。

 

 

 
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合力支援抗美援朝

 

  [原創]永恒的豐碑之五:楊根思抱緊炸藥包 衝向敵群 

 

    衝向敵群

    擊退美軍八次進攻糧絕彈盡

    衝向敵群 

    掩護全排僅剩下之兩名傷兵

    衝向敵群

    昔日老戰士爆破大王新四軍

    衝向敵群

    人在陣地在英雄氣概勝生命

    衝向敵群 

    拉響導火索哧哧發響朝敵傾

    衝向敵群

    與虎豹豺狼同歸於盡誓死拚

    衝向敵群

    火焰四噴射敵人腐爛變泥濘

    衝向敵群

    豪傑塑悲壯勇士輝煌化金星

    衝向敵群

    豐碑巍然聳立彪炳千古功勳
 
 
  抗美援朝紀念章

    燃燒著激情的歲月 

    撒播著先輩的足跡

    流淌著烈士的鮮血

    印記著榮耀的戰功

    雕刻著不朽的豐碑

 

    抗美援朝軍功章

    授予忠心報國的軍人

    獎勵戰功顯赫的軍人

    表彰負重奮進的軍人

    彪炳貢獻博大的軍人

 

  抗美援朝紀念碑青鬆柏楊環繞沐翠綠

    赤膽忠心昭日月唯以英雄百折而不息

    華夏兒女銘記誌願軍浴血鏖戰之功績

    烈士含笑九泉英靈精神永存光照寰宇

 

 誌願軍戰鬥英雄譜[引自網絡]  

     

    1953年6月25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在朝鮮人民反侵略戰爭三周年紀念日這天,在誌願軍領導機關駐地檜倉隆重舉行授勳典禮,將一級國旗勳章授予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及代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楊得誌,政治部主任李誌民,並授予楊根思、黃繼光、孫占元、楊連第、邱少雲、伍先華、胡修道一級國旗勳章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將一級國旗勳章追授給誌願軍一級愛民模範羅盛教。同時,還將各種勳章贈予46名戰鬥英雄、人民功臣代表。

 

    1953年10月27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為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國作戰三周年,在檜倉舉行隆重的授勳典禮,分別授予誌願軍領導和165名英雄、模範、功臣代表各種勳章和軍功章。另外,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還有楊春增、楊育才、李家發、許家朋。

 

    1958年10月24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在平壤舉行隆重授勳儀式,授予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楊勇上將、政治委員王平上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授予誌願軍副政治委員梁必業中將等高級指揮員二級國旗勳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231190名誌願軍官兵榮獲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頒發的各種勳章和獎章。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的最高榮譽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以及同時授予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獲得者12人:彭德懷、楊根思、黃繼光、伍先華、許家朋、孫占元、邱少雲、李家發、楊連第、楊春增、楊育才、胡修道。這12人中除彭德懷、楊育才、胡修道外,全部犧牲在朝鮮戰場。

 

     楊育才任誌願軍六十八軍二○三師六○七團偵察排長。在金城戰役中,他帶領偵察隊深入虎穴,奇襲南朝鮮軍首都師王牌“白虎團”團部,立下大功。故事片《奇襲》就是以這件事為模型創作的。楊育才離休前是濟南軍區某師副參謀長。1999年5月26日他患癌症臨終前,留下遺願把金星獎章捐給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胡修道離休前任某軍副參謀長,目前在徐州休養。在朝鮮上甘嶺戰役中,他一人堅守3號陣地,英勇機智地打退了敵人10多次進攻,並創造了一人一天殲敵280餘人的記錄。

 

    同時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的有9人,他們分別是: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楊連第、孫占元、胡修道、伍先華、楊春增、李家發。

 

     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

 

    限於篇幅,誌願軍47名“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難以逐一展現,這裏選擇他們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一介紹。

 

     邱少雲,四川銅梁(今屬重慶市)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入朝作戰,在誌願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九連當戰士。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邱少雲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裏一動不動,直至犧牲。邱少雲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他的名字被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他的畫像也成為全軍8名英模掛像之一。

 

     楊連第,天津市四區北倉村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解放戰爭中,曾榮獲“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9月,光榮出席全國英模代表會議。同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誌願軍鐵道兵一師一團一連副連長。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在朝鮮前線各鐵路大橋間進行搶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橋任務。1952年5月15日,他在指揮連隊搶修清川江大橋時,不幸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的彈片擊中頭部而犧牲。誌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連第連”。

 

     柴雲振,四川嶽池人。1948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立二等功兩次。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誌願軍第十五軍某部七班班長。在1951年5月30日至6月4日的樸達峰阻擊戰中,他一人消滅敵人100多人,繳獲機槍5挺。後來,全班僅剩下他一人。在彈盡的情況下,他與敵人徒手搏鬥,身負重傷而昏迷。後來被送往後方醫院,與部隊失去聯係。戰後,他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的獎章無人認領。1982年,老部隊編寫戰史,在報紙上發“尋找英雄啟事”,才在他的家鄉找到這位先後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鄉長的“無名英雄”。1985年10月,柴雲振作為訪問朝鮮代表團的代表之一,受到隆重接待。朝鮮金日成主席親自授予他一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郭忠田,吉林懷德(今公主嶺)人。1945年秋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期間立四次大功。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時,任誌願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三師三三七團一連二排排長。在第二次戰役中,他帶領全排在龍源裏阻擊戰中消滅美軍200多人,全排無一傷亡。他領導的二排被誌願軍總部授予“郭忠田英雄排”稱號。

 

     曹玉海,山東莒縣人。1943年6月參加八路軍,抗美援朝戰爭中任誌願軍第三十八軍一一四師三四二團一營營長。1951年2月12日,在第四次戰役漢江南岸堅守防禦作戰中,曹玉海率領一營的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打退了美軍七次進攻,奇跡般地守住了陣地,殲敵680人。當一部分敵人突入陣地時,他帶領部隊英勇反擊,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8歲。

 

     孔慶三,山東曆城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參加誌願軍入朝作戰,擔任誌願軍第二十七軍八十師炮兵團五班班長。1950年11月27日,在第二次戰役新興裏戰鬥中,五班擔負掩護突擊部隊前進的任務。激戰中,在地麵結冰無法構築火炮陣地的情況下,孔慶三奮不顧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頂住火炮架,命令助手開炮,摧毀了敵人的火力點,打開了突擊部隊前進的通道。但他自己卻因火炮後坐力的撞擊,腹部又被迸回的彈片擊中而壯烈犧牲。

 

     譚炳雲,四川江津(今屬重慶市)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時任誌願軍二十七軍二三九團七連副排長。在朝鮮白隱公路阻擊美軍的戰鬥中,他一人在20分鍾內擊毀美軍3輛坦克、1輛汽車,嚇得敵人8個小時不敢前進,為大部隊安全轉移贏得了時間。

 一級模範、特等功臣和一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  

    榮獲誌願軍“一級模範”、“特等功臣”稱號的有4人,他們分別是:

 

     羅盛教,湖南新化人。194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4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誌願軍第四十七軍一四一師偵察連文書。1952年1月2日,在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羅盛教為搶救一名落水朝鮮少年而英勇犧牲,被譽為“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朝鮮人民把石田裏和羅盛教犧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別改名為羅盛教村、羅盛教河、羅盛教山。

 

     孫鳳钜,山東蓬萊人。1939年5月參加八路軍,1950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擔任誌願軍第二十七軍手術隊隊長。在炮火紛飛的前線,他冒著生命危險,成功搶救了12名生命垂危的誌願軍傷員。回國後,任二十七軍衛生處副處長、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等職。

 

     王興記,江蘇東台人。1942年參加新四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多次負傷,兩次被評為“戰鬥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時,任誌願軍二十軍五十九師一七七團二營教導員。在第二次戰役中,他帶領部隊堅守陣地七天七夜,出色完成阻擊任務。

 

     張益仁,湖北京山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入朝後任誌願軍某部一七八團火箭筒連連長。在朝鮮江口洞戰鬥中,他指揮兩個班擊毀敵人5輛坦克。

 

    榮獲“一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榮譽稱號的有4人,他們分別是:

 

     卜廣德,誌願軍某部一七三團六連排長。在五次戰役中,他帶領全排殲敵一個加強排。在華川阻擊戰中,他在負傷的情況下,帶領全排殲敵50多人。

 

     毛張苗,誌願軍某部一七八團五連連長。在五次戰役中,他率部進行穿插,截獲敵人汽車73輛,榴彈炮7門,活捉美國顧問3人,俘敵多人,打退敵人12次進攻。戰後,五連榮立集體一等功,獲“尖刀五連”榮譽稱號。

 

     孫振祿,誌願軍某部特務團二營班長。在一次阻擊戰中,他一人堅守陣地阻擊敵人9小時,殺傷敵人60餘人。

 

     魏玉德,誌願軍某部一八○團三營排長。在上海峰戰鬥中,他帶領全排攻下5座山頭,繳獲敵重機槍3挺,六○炮2門,無後坐力炮1門,殲敵20餘人,俘敵7人。

 

     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和二級模範、特等功臣

 

    誌願軍“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72人,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

 

     牛保才,山西壺關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任第十五軍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一營營部電話班副班長。在上甘嶺戰役中,牛保才冒著猛烈的炮火搶接電話線,左腿不幸被敵軍炮彈彈片擊中。他忍著巨痛,拚盡最後的力氣爬到斷線處,用嘴咬住一個線頭,又用一隻手拉住另一個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接通線路,保證了指揮的暢通,直至壯烈犧牲。

 

    郝誌新,誌願軍某部四一五團二營五連三排排長。1951年,在朝鮮臨津江東岸守備戰中,他帶領全排打退敵人兩個營的進攻,守住了陣地。

 

     葛英東,誌願軍某部特務團四連一排排長。在朝鮮下村武洞734高地阻擊戰中,他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鄭起,誌願軍三十九軍一一六師三四七團某連司號員。1951年1月3日,在朝鮮釜穀裏戰鬥中,在全連僅剩7名戰士的情況下,他果斷吹響衝鋒號,嚇退了敵人。此戰,他們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消滅英軍“皇家來福槍團”、“皇家重型坦克營”各一部,打開了通向南朝鮮首都漢城的大門。

 

     王合良,誌願軍某部八十七團五連九班戰士。1952年11月4日,在反擊537.7高地戰鬥中,他左眼受傷失明,右眼也受到影響。班長薛誌高左腿被打斷後,他背著班長,由班長為他指路,兩人配合繼續戰鬥,消滅了許多敵人,堅持到戰鬥勝利。

 

     陳吉,誌願軍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六團三連副排長。在老高裏戰鬥中,他擊斃8個敵人,最後隻剩下他和兩名戰士,仍堅持打退敵人兩次進攻,守住了陣地。

 

     徐恒錄,誌願軍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六團五連連長。在朝鮮漢江南岸守備戰中,他帶領全連死守太華山咽喉地帶。敵人用大炮轟擊,用幾十架飛機輪番轟炸。全連僅幸存他和幾名戰士,但仍死死卡住敵人的去路,直到增援部隊趕到,完成了戰鬥任務。戰後,五連被誌願軍總部授予“英雄部隊”稱號。

 

    榮獲誌願軍“二級模範”、“特等功臣”稱號的有4人,他們分別是:

 

     胡金華,誌願軍六十四軍後勤部汽車二連班長。在美軍飛機構築的“死亡線”上,他多次出色完成運輸彈藥和物資的任務。

 

     陳振安,誌願軍十五軍一三三團二連衛生員。在上甘嶺戰役中,他搶救、護理100多個傷員,為鞏固部隊戰鬥力作出了特殊貢獻。

 

     張明祿呂玉久,同為誌願軍六十三軍一八七師後勤擔架營三連戰士。他倆多次冒著敵人的炮火和空襲搶救傷員,在戰場上挽救了許多官兵的生命。

   二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  

    榮獲誌願軍“二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稱號的有105人。

 

     孫明芝,山東萊陽人。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他11次榮立戰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任誌願軍二十七軍二四○團高射機槍連副連長,是誌願軍用高射機槍擊落美軍飛機的第一人,並創造出一個月內擊落3架、重創1架的輝煌戰績,被誌願軍總部授予“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胸前掛上了朝鮮國旗勳章。

 

    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孫明芝5次負傷,失去了右眼,成為二等乙級殘疾軍人。1959年,身為北京軍區某團副連長的孫明芝,因身體原因轉業到江蘇南通市煙酒公司儲運科任副科長。1962年,因戰傷時時發作,無法堅持工作,組織上安排他離職休養。他主動要求回到老伴史寶華的家鄉江蘇沭陽縣紮下鄉周溝村務農。從此,老英雄便在偏僻的鄉村默默無聞地耕耘33載。

 

     蔡金同,一位普通士兵的名字,在六十三軍卻是一麵英雄的旗幟。1951年11月10日,在阿穀裏伏擊戰中,在小山頭擔任警戒的戰士蔡金同,突然發現一股美軍從東麵迂回過來,企圖截斷我伏擊小分隊的退路。危急時刻,蔡金同大膽地暴露了自己,孤身一人與迂回之敵展開了激烈戰鬥。美軍多路進攻,蔡金同防不勝防,身上六處負傷,腸子流了出來。生死關頭,英雄的壯舉出現了:蔡金同以驚人的毅力,將腸子塞進肚內。美軍被眼前的這一幕嚇呆了。蔡金同猛然端槍向敵人猛掃,美軍抱頭鼠竄,我小分隊安全轉移。此戰,蔡金同斃敵、傷敵14人。戰後,誌願軍政治部授予他“鋼鐵戰士”榮譽稱號。

 

     蘇文俊 拚刺殺敵二級戰鬥英雄,1952年1月6日,南朝鮮軍第一師一個連在4架飛機、3輛坦克的支援下,向堅守在洞子山的誌願軍六十三軍五六三團一連二班陣地發起猛攻。麵對黑壓壓的南朝鮮軍,班長蘇文俊帶領全班戰士,以雨點般的手榴彈將敵人打了回去。時間不長,敵人又發起了第二次衝擊。二班寡不敵眾,陣地被突破,8個敵人跳進二班交通壕。蘇文俊一梭子子彈就打死5人,又追上去與另外3個敵人展開白刃格鬥。在戰士紀順義配合下,將剩下的3個敵人刺死,陣地兩晝打退敵人19次衝鋒,殲敵200多人。

 

     劉光子誌願軍六十三軍“孤膽英雄”,以大智大勇創造了一人活捉63個英國兵的戰場奇跡。戰後,誌願軍總部授予他“孤膽英雄”稱號。

 

     二級模範、一等功臣和特等功臣

 

    榮獲誌願軍“二級模範”、“一等功臣”稱號的有45人,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

 

     王紫龍,誌願軍七十七師二二九團五連衛生員。在鑄金山阻擊戰中,他在敵人的火力封鎖下,從800米陣地上將18名重傷員搶運下來,自己累得吐了血。

 

     張振智,誌願軍工兵第三團三營九連連長。在金城反擊戰中,他帶領全連在每天落彈300多發的岩裏渡口架起一座炸不垮的橋梁,架橋中負傷不下火線,被授予“工兵英雄”稱號。

 

     陳達誌,誌願軍十二軍九十三團一連班長,作戰勇敢,多次組織全班出色完成作戰任務。

 

     陳漢文,誌願軍十二軍九十三團五連戰士,作戰勇敢機智,擊傷擊斃敵人多名。

 

     於溪源,誌願軍四十七軍一四○師收容所軍醫,搶救傷員成績突出,在死亡線上挽救了大量官兵生命,使他們重返戰場。

 

    此外,抗美援朝戰爭產生“特等功臣”89人。他們用血肉之軀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尊嚴,是135萬名誌願軍官兵的優秀代表。

 

     誌願軍空軍英雄脫穎而出

 

    有人形象地把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中美空戰比喻為“輕量級拳擊手與重量級拳擊手不公平的較量”,事實也是如此。然而,戰果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在力量懸殊的中美空戰中,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英雄脫穎而出。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誌願軍空軍評選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人;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300多個,其中榮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6個;由中國人民誌願軍政治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批準的特等功臣16人,一等功臣68人,內有21人同時獲得了英雄或模範的光榮稱號。

 

    被授予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榮譽稱號的有6人,他們是:王海、劉玉堤、孫生祿、趙寶桐、張積慧、魯瑉。

 

    誌願軍空三師九團一大隊大隊長 王海,先後駕機參加空戰數十次,擊落、擊傷敵機9架,後來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誌願軍空三師七團一大隊大隊長 劉玉堤,先後參加空戰十多次,擊落敵機6架、擊傷2架,後來成長為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在空戰中光榮犧牲、人稱“空中突擊手”的空三師九團二大隊中隊長 孫生祿,擊落敵機6架、擊傷1架。空三師七團三大隊大隊長 趙寶桐,擊落美機7架、擊傷2架,被譽為“空戰之王”。誌願軍空四師十二團三大隊大隊長 張積慧,一舉擊落美國“超級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所駕駛的飛機,震驚世界。 魯瑉,誌願軍空十二師技術檢查主任,在19天連續4次空戰中擊落美軍F-86戰鬥機5架。

 

    榮獲“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稱號的有5人,他們是:範萬章、王天保、楊振玉、焦景文、蔣道平。

 

    榮獲“二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稱號的有7人:李漢、韓德彩、鄒炎、高月明、畢武斌、鄭長華、吳勝凱。

 

    榮獲“二級模範”、“一等功臣”稱號的有3人:耀先,誌願軍空四師十團大隊長,擊落敵機1架、擊傷2架;錢良生,誌願軍空三師九團機務處電器助理,為保障飛行作戰成績顯著;蘇誌明,誌願軍空三師供應大隊副排長,工作成績突出。

 

    榮獲“特等功臣”稱號的空戰英雄1人:羅滄海,誌願軍空三師九團三大隊飛行員,開創世界空戰奇跡的勇士。1951年12月5日,空三師九團和七團與美軍F-86和F-84戰鬥機混合機群進行空中大戰。羅滄海像點名一樣,擊落了3架F-84戰鬥機,開創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跡。戰後,羅滄海胸前掛上了“特等功臣”證章,獲得“空中神炮手”的美稱。

 

    除了祖國給予的榮譽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向所有誌願軍空軍的英雄、模範、功臣和參戰一年以上的正排以上幹部,分別授予了一、二級國旗勳章,一、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和軍功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