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薄一波心目中的毛澤東

(2009-11-30 18:38:39) 下一個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抗日戰爭時期,薄一波一直在閻錫山的部隊裏從事黨的白區工作,對於毛澤東的深入理解,還是通過黨的秘密刊物《中央通訊》上有所認識的。在這個刊物上,薄一波看到了毛澤東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6字方針、關於井岡山鬥爭和建立紅色政權的論述和有關建立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文章,深為毛澤東的遠見卓識所折服。他曾和白區工作的同誌們議論說:“毛澤東在大革命失敗後,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上井岡山,建立中國第一支工農紅軍和第一個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開創井岡山道路,為革命指明了方向,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薄一波的心目中,中國革命要取得勝利,毛澤東的地位十分重要。

       毛澤東對薄一波的認識,是由於薄一波在白區工作的出色成績而引起毛澤東重視的。在抗日戰爭緊急關頭,薄一波利用閻錫山對自己的信任,在1937年8月1日,組建了山西新軍的第一支部隊——“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並出任第一總隊政委,出色地執行了共產黨的抗日政策。1939年底,閻錫山在蔣介石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率先發難,發動了企圖消滅新軍的“十二月事變”。1940年2月11日,從未與薄一波謀過麵的毛澤東以薄一波的名義親筆起草了致閻錫山的電文,希望閻錫山調和山西新舊兩軍,重新團結,一致抗日。毛澤東指示:“此電隻用薄一波名,續範亭亦可打同類電報去。如閻同意妥協,再由新軍諸領袖聯名發一團結抗日宣言,就可了事。”電文發出不久,閻錫山就複電中共中央,表示不拒絕談判,從而使消滅新軍的計劃破產。薄一波得知毛澤東的這一舉動後,深為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而折服,也增強了薄一波對毛澤東的敬、畏之情。此時,薄一波的最大願望就是早日見到自己心儀之人-毛澤東。

 

        機會終於來了,1943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薄一波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副團長來到延安,到達後的第二天,毛澤東就在棗園與他促膝談心長達8個小時。在這8個小時裏,薄一波親身領略到了毛澤東的偉大風範,對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鬥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思想和傑出才能,由衷地佩服。後來,薄一波在回憶中說:“毛主席的談話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一句很普通的話,從他的口裏說出來,賦予新的涵義,使你頓時感到這句話所包含的全部力量,並從中悟出哲理。他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善於歸納問題。向他匯報工作,談問題,他常常用幾句話就對你所談的問題作了結論,使你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獲得教益。我在延安的一年零八個月,的確是經了風雨,見了世麵,開闊了視野,特別是從毛主席身上學到了許多終生受用的東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可以說也有了一個飛躍。”

 

        通過這次談話,毛澤東也較全麵地了解了薄一波的革命經曆,更加信任薄一波。鑒於此,在黨的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力排眾議,提議37歲的薄一波為中央委員,並順利當選。薄一波在他的《70年奮鬥與思考》中回憶道:“當時,我37歲,是資曆比較淺的一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毛主席的用人之道。”

       1945年2月1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關於《時局問題及其他》演講時,再次對包括薄一波在內的北方白區鬥爭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在北方,在華北,也有革命好多年的黨員,像彭真、薄一波,當然還有很多。他們在班房裏頭同敵人鬥爭了許多年……他們為黨為無產階級作了英勇鬥爭,他們拿著命去拚,因為這樣才坐了班房,少數僥幸逃脫的沒有坐班房,應該估計到他們鬥爭的成績。”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財經委員會,由財經委統一領導全國的財經工作。經毛澤東親自點將,時任華北局第一書記的薄一波出任中財委第一副主任,協助中財委主任陳雲主持工作。 

 1952年9月召開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作出了修正稅製的決定,並以“保證稅收,簡化手續”作為修正稅製的原則。按照薄一波的說法,完全是為了在消費旺季多征些稅。結果,不到半年就導致了物價上漲,山東、北京等地出現搶購現象,不少地方向中央反映情況,表示不滿意。

事情的發展引起了毛澤東的嚴重關注,經毛澤東提議,中共中央於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在北京中南海召開了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會議的第一項議程是討論財政問題,一開始就集中到對新稅製的討論與批評。在這次會議上,薄一波就新稅製問題進行了檢討;7月13日,又在擴大的領導小組會議上作了第二次檢討。而高崗、饒漱石借機抓住不放、無限上綱,目的“就是要重重地整一下薄一波”,以批薄一波,影射劉少奇、周恩來,企圖達到他們篡黨奪權的目的。

毛澤東聽說後指出:“薄一波同誌可以不檢討了”。鑒於會議的不正常現象,毛澤東指出:“不能以為會議上一切發言的內容都是正確的。事實上,有一些意見是不正確的。”毛澤東對周恩來說:“結論作不下來,可以‘搬兵’嘛!把陳雲、鄧小平同誌請回來(注:陳、鄧當時在外地),讓他們參加會議嘛!”

 7月27日,陳雲回到北京。8月3日,鄧小平回到北京,當日即在財經會議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發言。鄧小平說:“大家批評薄一波同誌的錯誤,我讚成。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我自己就有不少錯誤,在座的其他同誌也不能說沒有錯誤。薄一波同誌的錯誤是很多的,可能不是一斤兩斤,而是一噸兩噸。但是,他犯的錯誤再多,也不能說成是路線錯誤。把這幾年在工作中的這樣那樣過錯說成是路線錯誤是不對的,我不讚成。”

 8月11日晚,周恩來在全國財經會議上會議作結論報告。“這些錯誤的主要負責人,是薄一波同誌。在大家的批評、督促和幫助之下,薄一波同誌進行了兩次自我檢討的發言。在第二次發言中,薄一波同誌對自己錯誤的認識是有進步的,但對於自己錯誤的根源還沒有揭發出來。應該指出,薄一波同誌在財經工作中所犯的錯誤,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他的思想根源、社會根源和曆史根源的。”

8月12日,在全國財經會議閉幕前一天,毛澤東到會講話。他先作了自我批評:“在批判薄一波的錯誤中,周、陳都說要負責任,我說我也要負責任,各有各的賬。”同時,毛澤東也對薄一波進行了嚴厲批評。

8月17日,中央政治局決定由鄧小平兼任中財委第一副主任,免除薄一波的財政部部長職務,仍留任中財委副主任。麵臨誤解和批評,薄一波一時思想難以接受,產生了到下麵工作的想法。毛澤東聽說後召見了薄一波,對他說:“中央還需要你在中央工作,不能下去。” “受了批評,是不是有些想不通啊,想不通的還可以再想。你現在可去找一些同誌談一談,找朱德、彭德懷還有其他一些同誌都可以談談嘛!”薄一波表示:“兩位老總那裏,我一定去談談。”毛澤東最後鼓勵說:“你不要以為天塌下來了,你現在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換換空氣,看看光明前景。”

 毛澤東的關懷和鼓勵使薄一波很受感動,他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到河北、山西進行了40天的調查研究,並給毛澤東寫了一個報告,匯報了關於解放後農村經濟、農民生活,以及華北地區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等情況,並結合實際進一步分析、認識自己在財經工作方麵發生的錯誤。毛澤東仔細地閱讀了這個報告,幾乎每行都畫了線,並指示:“印發中央同誌及有關財經部門黨組閱看。”11月,毛澤東派人轉達他的意思,認為薄一波的報告內容可取,要他在中央正在召開的第三次農村互助合作會議上講一講。

 1954年6月,高、饒問題被揭露後,毛澤東通知薄一波參加中央書記處會議,薄一波剛進門,毛澤東就對他說:“財經會議和會後一段時間,我們對一波同誌是有些誤會的。但是如果沒有高、饒反黨集團的揭露,這些誤會還是解除不了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波同誌是好同誌。”

事實證明,毛澤東並未因新稅製而對薄一波失去信任。1954年9月,薄一波任國家建委主任,1956年5月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同年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在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薄一波的工作卓有成效,受到毛澤東的讚揚。毛澤東稱讚陳雲、鄧小平、薄一波、李先念4位副總理是“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

1961年9月14日,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的薄一波到毛澤東處。毛澤東很熱情地接待了他,並稱讚說:“這次會議開得很好,大家的工作做得也很好,辛苦了!”薄一波說,“主席曆來比我們辛苦,我們隻是跑跑龍套,主席是掛帥人” 。“話不能那麽講,我毛澤東一不是諸葛亮,二沒得長三頭六臂,具體工作都是你們這些人幹的麽!”又說,“諸葛亮在蜀中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害得他六出祁山,一次也沒得成功。我們共產黨人要有他鞠躬盡瘁的精神,但不能學他徒勞無益的做法。我們的事業要成功,因為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 
 

        毛澤東一生喜歡讀書,對中國的古典名著情有獨鍾。毛澤東曾對薄一波說,《水滸》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西遊記》要看到他們的堅定信仰;對於《三國演義》,毛澤東對薄一波說:“看這本書,不但要看戰爭,而且要看組織。你們北方人劉備、關羽、趙雲、諸葛亮組織了一個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幹部一起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毛澤東的意思是說,外來的幹部一定要同地方幹部很好地團結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業。毛澤東還說;“曹操下江南,東吳誰當統帥成了問題,結果找了個青年團員周瑜,29歲當了都督,大家不服,後來加以說服,還是由周瑜當,結果打了勝仗”。毛澤東是借這件事情說明選拔幹部不能按資曆,要看能力。薄一波後來深有感觸地回憶說:“毛澤東對我的關懷、鼓勵與幫助,讓我終生難忘。”

 “文革”期間,薄一波身陷囹圄,但他仍然堅信,毛澤東、黨中央對他的曆史是了解的,曆史會做出公正的結論。造反派勒令他每天向毛澤東像鞠躬、請罪。他回答說:“我過去經常見毛主席,見麵時也就是拉拉手,從來不鞠躬!”

        進入新的曆史發展時期以後,薄一波置個人榮辱於度外,堅持認為既要清理曆史上“左”的錯誤,又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上出現“非毛”現象時,薄一波先後寫了四篇文章,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和理解毛澤東思想起到了積極作用。1986年4月,薄一波參觀毛澤東故居時,工作人員熱情地請他題詞,他沉默不語,三天後,寫下一行大字:“永遠按照您所詮釋的思想路線前進!”多少年後,當年的秘書向一位領導同誌說起這段經曆時,大家仍為老人政治上的深思熟慮和睿智所深深折服。

1994年10月20日,薄一波在答中央黨校《黨校論壇》記者問時說:毛澤東同誌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 我想,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能為人民辦成一件大事就已經很了不起,而毛主席卻起碼辦成了足以影響中國或世界曆史進程的兩件大事,他的偉大就可想而知了。

在薄一波的心目中,毛澤東既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偉大領導人,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堅定探索者,毛澤東是最值得崇敬的人。

2007年1月15日,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經濟工作的卓越領導人,薄一波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他的子女曾這樣評價他們的父親:“他從1925年入黨,已有八十多年黨齡,始終熱愛黨,崇敬毛主席,擁護改革開放,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文:安寶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