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刻在骨髓裏的毛澤東!

(2009-11-08 20:34:47) 下一個
(轉自中華網)


   當我們沿著時空隧道悄然滑到現在,在經曆了戰爭、動蕩、和平、發展的歲月之後,總的看來人類社會都是在進步的,這期間不時有一些不和諧的音調出現,但那是人類曆史不可跨越的過程。世紀末的今天我們不必總是報著既定的心態看待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事情,曆史就是曆史,任何思想、任何理論都必然帶有時代的色彩,也存在著時代的局限。不要苛求前人,人類思想的解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前人的偉大實踐,哪怕是失敗與挫折,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我們其實也在成功與失敗之間奔走著,我們的後人必然也會批評我們,但這不能成為後人掛在嘴上、不求上進的理由。同樣,批評前人也不能成為我們責備前人為自己文過飾非的根據。當一些人對於毛澤東時代的一切進行一係列的顛覆的而出現了惡果的時候,就有了對毛澤東時代的重新思考和重現評價的必須。  

    我不讚賞對前人的批評,我很欣賞能客觀的讚美前人偉大成就的做法,哪怕是崇拜又有何妨?“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很羨慕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可以追星,無論歌星、影星,那樣熱烈、那樣自由、那樣全身心投入,我小的時候崇拜英雄,比如江姐、比如鄧世昌、比如李俠,而我最崇拜的大英雄是毛主席。可是後來由於批評個人崇拜,對毛主席的稱呼改為了直呼其名,而對其他領導卻動輒把“老總” 掛在嘴上,好象造先人的反很是過癮,全然不尊重曆史,大有數典忘祖的不敬。我不知道不提倡搞個人崇拜是不是就是提倡不尊重前人?三十年來我們對毛主席的偉大很少表現,弄得現在的年輕人對我們中華民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或很不了解,這難道是正常的嗎,一個國家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國父缺乏了解,或不僅不熱愛,甚至還心存怨尤,這是正常的嗎?  
    找遍世界,能有幾個象毛主席那樣改變世界曆史進程的偉大人物,西方國家人士認為“毛澤東把一個古老、貧弱的中國引領到現代世界的入口處”,在他們評選的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古今中外一百位偉大人物中,毛澤東名列第二十名,上榜的中國人還有中國的文化先賢老子、孔子,也有秦始皇、蔡倫、成吉思汗,我注意到連斯大林、羅斯福、邱吉爾、戴高樂等著名的二戰領袖均榜上無名. 美國西點軍校在研究他的軍事理論,70年代起風靡全球的接受美學比起《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觀點要片麵的多。毛澤東這個光輝的名字,全世界都在景仰,難道不值得中國人民緬懷嗎?  
    毛主席是人民領袖,領袖就是領袖,就是不同於常人,任何想把他拉回平庸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人民有權利崇拜他們的領袖,一切脫離曆史客觀的把崇拜推向及至和反對個人崇拜都是別有用心的,人民的心聲是不能抹殺的,呼喊毛主席萬歲也是最初從國民黨統治區的重慶發出的,難道我們連這種真誠也要嘲諷嗎?  
    已經發生的事情總是有它的必然性與合理性,一直以來我們對毛澤東主席的稱呼就是主席,對周恩來總理的稱呼就是總理,對劉少奇、鄧小平同誌的稱呼就是少奇同誌、小平同誌,這是長期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不帶有任何強迫性的。我還注意到鄧小平同誌對於毛主席周總理的稱呼就一直未變。而我們周圍的人不知何德何能卻對毛主席直呼其名,這豈不是無根無源的的文化沙漠的表現嗎?凡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必定有它的合理性,我們不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規避一件事情,應還它的本來麵目。  
    1992年夏天,我與一位來自台灣的姻親聊天,他們稱蔣介石為老總統,並且說國民黨把總理、總裁的稱呼永遠給孫中山、蔣介石保留下去。當他們問我怎樣稱呼我們的已故領袖時,不禁令我麵酣耳熱。就我來講我是非常希望我們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倡導把主席、總理的稱呼永遠給我們的尊者保留下去,以彰顯我泱泱大國尊老敬賢的傳統。我也注意到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到西方國家去訪問的時候,都要到該國的國父靈前獻花,而我國就沒有和國際接軌。  
    我覺得我們應該在國慶節或清明節的時候帶領我們的孩子到紀念堂獻上一束鮮花,告訴他們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父,是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之父,表達我們對於本身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父而在生前一直謙虛著不肯讓人們稱其為國父的逝者的應有的敬意,哪怕是應有的崇拜。  
 
一、毛澤東與蔣介石之比較  
 
   毛澤東與蔣介石是兩個性格、文化、背景經曆有著許多不同的曆史人物,兩人都有著叱詫風雲、威風八麵的曆史瞬間、這是他們的相同之處,而不同之處則更多。  
    說到出身,毛澤東是個純粹的知識分子,而且是一個文章聖手,以27歲之年輕主辦《湘江評論》在五四運動中搖旗呐喊,是一個頗為激進的文學青年、愛國青年知識分子,曾為李大釗、陳獨秀等賞識。中國共產黨雖然是無產階級的政黨,而參與建黨的活動家都是按照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所論斷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們。在這群人群中當然有他們的弱點,即:他們決不會真正看得起工農群眾,這其實也就是陳獨秀不能依靠工農群眾意圖革命勝利的原因。毛澤東則不然,他是農民的兒子,所以了解農民的喜怒哀樂,生活艱辛,也深知農民的渴望和弱點,他既發出過“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也曾說過:重要的在於教育農民。掌握了農民的人自然掌握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蔣介石則出身行伍,也是個農民的兒子,隻不過是妾所生。他的最初的驚人表現是作為孫中山的追隨者,他是一個軍容整潔也愛好戎裝的人,東征討伐陳炯明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曾被孫中山加以青眼,但是孫中山以畢生精力得來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卻很快被大資本家、大財閥、黑社會勢力支持的政客——蔣介石所篡改,曾作為上海大資產階級的經紀人的蔣介石舊情難忘、不改初衷、根本不可能與工農群眾、蘇俄聯手革命,成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對工農群眾和共產黨人的血腥屠殺也就不奇怪了,他的在上海黑社會裏所染上的流氓習氣一直沿用到死,連他的舅兄宋子文也怒不可遏地罵他政治流氓,可見一斑。  
    在對待人才的問題上,蔣的名詞是“網羅”,他用的方法是跟蹤、綁架、恫嚇,他視人才為花瓶,以昭示他的所謂“清明政治”;而毛澤東的名詞是“交朋友” ,他的方法是詩詞唱和、高談闊論、謙恭隨和,的確是勝友如雲,在文化品位上也頗為高尚的毛澤東周圍人才不乏其人,在對待人才的問題上,毛的人格自然要比蔣高妙不知幾千裏爾。  
     在對待母親的問題上,二者均以孝道聞名於世,蔣氏請孫中山手書“蔣母之墓”,並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以葬母,以求自己和子孫的顯達,這倒也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衣錦還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炫耀心理。而毛則寫了一篇親情深意厚的祭文以悼其母的長逝,而在幾十年曆經滄桑之後的第一次省親掃墓,卻是以鞠躬和鬆枝獻於其父母墓前,簡樸合於潮流,而真情真意也符合古仁人誌士之風,顯示了唯物主義者的氣度,也向世人展現了“生我者父母”的古訓在其心中的地位,毫無炫耀的俗氣。蔣是一名唯心主義者,迷信風水,屢次派人去偷掘毛澤東的祖墳,企圖使毛澤東因此而失敗,對此毛澤東嘲笑道:他們打不過就去挖祖墳。可見蔣是之用心歹毒,所做所為乃君子、平民所不齒,而毛對此並未因一統天下而報一箭之仇,反而對蔣氏一族的墳塋妥善保護,蔣之卑劣與毛之高潔呼之欲出。  
   用現在的話講,蔣過於重視包裝,一生衷愛戎裝,總是披掛整齊,故做威嚴,卻未能因此贏得軍事家的美譽;蔣的便裝除長袍馬褂之外就是中山裝,他的長袍馬褂形象與他的阪依基督教真是可笑的搭配,留學過日本的蔣,公開發表的照片中鮮見其西裝革履的形象,卻頗象個滿請遺老,頎長瘦削的身材,小而尖的臉龐,活脫一個上海灘的小癟三,與領袖氣質實在相距甚遠,總之,對蔣的印象是:隻見衣衫不見人。包裝對於蔣介石很重要,恐怕隻有一身戎裝才給他帶來自信與榮耀。而與之不同的是毛又不注重包裝,且看,其延安時期的補丁衣服和解放後補過多次不見其本色的毛巾被,睡衣拖鞋可知就裏。貧民化的毛與貴族化的蔣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崇尚自然、簡樸,一個崇尚形式、威嚴,隻在紅軍時期才著戎裝的毛澤東以其軍事家、戰略家的風貌載入史冊,以其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一百位古今中外的曆史人物中排名二十的殊榮享譽世界,同時進入這一百名偉大人物中的中國人是:春秋時期的孔子、老子,秦始皇,成吉思汗,漢朝的蔡倫,而後就是我們的人民領袖——毛澤東,而注重包裝的蔣卻無此造化。
    曆史選擇了毛澤東拋棄了蔣介石的深層原因也從外在表現無遺了。再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猶其是在舊的社會製度土崩瓦解,新的社會製度和社會理念尚未形成的時候,就會有無恥政客竊取神器而混淆視聽,而愛國的政治家卻大誌難伸、亡命天涯,蔣雖以武力聞名,又深諳政客厚黑學,慣用欺詐、恐嚇、拉攏手段並由此少年得誌。雖從未真正統一過中國,卻儼然一國領袖,聽其言,觀起行,充其量不過一名無恥政客。蔣曾經信誓旦旦的忠於孫總理的新三民主義,卻在孫總理死後,大肆殺戮幫助孫中山建立國民黨的共產黨人和孫總理表示要扶助的農工;蔣也曾言必稱禮義廉恥,卻讓向他賠罪、為挽回他領袖麵子冒死送他回京的張學良身陷囹圄;蔣參屢次講過為民族殺身成仁,卻一再苟活到88歲。有人曾這樣評價蔣:當他給你做朋友時,他出賣你;當你給他做部下時,他壓迫你;隻有當你是他的敵人的時候,他不得不尊敬你,這就是蔣政治化的人格,也就是政客的人格。蔣的職務很有特點——總司令、總裁、總統,一副貴族、家長、幫派老大的氣派,最平易近人的職務是委員長,而部下也隻稱其為委座,一貫搞一言堂,蔣總是靠陰謀、特務來追求黨令、軍令、政令的統一,卻始終未能做到,直至失去軍心、民心,敗走台灣。毛公的職務隻有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此外還代理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當時的影響恐怕要比蔣公的影響要大的多)。主席者,主要席位也,並非獨裁之意,卻追隨者雲集,一言九鼎。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毛澤東最終贏得中國黨令、政令、軍令的統一;也完成了黨心、軍心、民心的統一。  
    也許是人的氣質在不知不覺中就情動乎中而發於外,毛澤東的大度舉世無雙,為共赴國難,他以民族大局為重,可以釋放與他有殺妻滅子,挖其祖墳、害其兄弟的不共戴天的仇人蔣介石;為保家衛國,幫助兄弟鄰邦朝鮮,毅然派出誌願軍抗美援朝,他無私的貢獻給戰爭的還有他親愛的兒子,連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軍人在半個世紀後參觀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展覽時聽說這個故事都激動的熱淚盈眶,連呼:我要找到毛澤東在哪裏,照一張相片。這是在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而得勝的空前恐怕也是絕後的戰例;這是連國力強大的大國領袖斯大林都不敢做的事情。以後的多次的戰爭,如抗美援越、中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都因為有毛澤東特有的真誠和勇氣戰勝了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敵對國家支持的敵人,保衛共和國的勝利果實,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他的主持正義,聯合、支持弱小國家的戰略,贏得了世界弱小國家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世界人民用這樣的行動支持他,用毛自己的語言就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用老百姓的的語言說:毛主席,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用西方評論家的話說:他把一個戰亂、貧弱的中國引領到了現代世界的入口處,影響了世界格局的變化,推進了世界曆史的進程。  
    而蔣呢隻能依附於美國,他們的代表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從來不敢用漢語,既沒有自尊,也沒有麵子;隻有靠小蔣(經國)搞的“金圓券”、“銀圓券”運動從大陸上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哄著小島上的百姓過日子(用四萬萬五千萬人的財產去養活一兩千萬人還不容易嗎?)。  
    蔣介石、蔣經國前半生為罪人、後半生事實搞割據。在大陸失敗的國民黨軍隊,號稱八百萬,又有美國支持的武裝到牙齒的裝備,為什麽幹不過隻有小米加步槍的的共產黨軍隊,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原因是失掉了民心,既沒有決心抗戰,所以一路丟盔卸甲,一直退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蜀地,蔣既指揮無方,又無毛澤東那樣的戰略目光,一心打內戰,搞摩擦,企圖消滅共產黨領導的一心東進抗日的新四軍;抗戰後依然窮兵黷武再加上國民黨官員貪汙腐敗成風,導致了物價飛漲,經濟崩潰,政治崩潰,軍事崩潰,最後靠著小蔣搞金圓卷、銀圓券運動搜刮來的錢財逃到了,去維持台灣一省的經濟,況且有美國的支持,把台灣搞成了美國的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半月型的包圍圈中台灣是一個重要的鏈條,他們所起的真實作用就是阻擋了國家的統一,客觀上說就是分裂國家。而且他們在大陸沒有做過什麽德政,隻是富人和租界的看門犬,他們在位的20幾年,中國災難深重,他們也沒有真正統一中國。而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完成了包括西藏、新疆、內蒙在內的統一。至於蒙古獨立問題,是蔣於1945年和蘇聯簽的條約允許外蒙獨立,還把這個責任推給共產黨,可謂恬不知恥、倒打一耙。  
    再說香港問題,當年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香港當局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港英當局隻有三千兵馬,何以阻擋人民解放軍的摧枯拉朽之勢呢?就在這時,毛主席果斷下令停止進攻香港、澳門,保持現狀。連當時的解放軍連長都以為是命令傳達錯了。為什麽呢?因為毛主席清醒富有遠見地意識到,如果解放了香港、澳門,大陸將成為鐵板一塊,就斷了同西方各國進行貿易往來的橋梁,因為反共勢力必然要對新中國進行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用毛主席的話說:帝國主義就是這樣對付蘇聯的。如果僅剩下蘇聯一條通道,中國就隻有一條腿,將會在經濟上依賴於蘇聯,造成戰略上的被動。保留香港現狀可以拖住英國,在香港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它有可能與我們合作,這樣就打破了西方列強鐵板一塊的格局,把一條絞索套在英國的脖子上,使其在反華的問題上不會走得太遠。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毛主席的偉大預見:   
   1、美國等西方各國在中國的東部、南部部署了一條半月形的包圍圈進行軍事、經濟封鎖。  
   2、在1976年以前中國70%的進出口是通過香港實現的。  
   3、英國人被迫於1950年1月與中國建立立代辦級的外交關係,同時發表了中英聯合聲明,約定中國不承認清政府與英國簽定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有這樣的鋪墊,毛澤東後的中國領導人才能順利地收回香港。中國共產黨維護國家統一的方針、策略、胸懷、遠見都是國民黨所不能比擬的。  
   現在,5多年前在大陸失敗的國民黨同樣失去了在台灣的執政地位,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也是曆史的必然,但願他們或許有一個不可預期的未來。想當年,康熙皇帝打下台灣時,要求當時的台灣領導人鄭克爽必須登岸,然後來京安置。其實無論是綠台獨、還是藍割據都是沒有前途的,也是最終都要是失敗的,因為統一是曆史的必然,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把蔣家王朝打到了台灣,割據了這麽多年也該告一段落了,現在就差阿扁登岸了。藍割據與綠台獨也最終要統一在毛澤東的五星紅旗下!  
    最後要說道二人的歸。曾經搞過四.一二大屠殺,炸毀花園口淹死百萬百姓,鎮壓過愛國學生運動的蔣介石在耄耋之年仍然遭遇車禍,不能不說是上天給予的懲罰。毛一生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卻沒有負過傷,不是冥冥之中有股神力嗎?比起毛澤東的壽終正寢,在比較看重歸的漢族人來說,蔣又失一城,而毛又勝一籌。毛的逝世日是9月9號,九乃陽極之數,無德無能的人難到此數。倘若把月日加起來算,蔣是4月5日去世的,周恩來是1月8號去世的,倒也湊夠陽極之數,但比起毛澤東仍然差一個陽極。毛澤東去世了,睡臥在冰室之中,仍扛著中華門,凝視著他的國家的安全(我為毛澤東主席一哭)。蔣卻念念不忘回歸故裏,但似一個孤魂,淒淒惶惶,漂流在一個孤島之上。

二、毛澤東與孫中山、宋慶齡。  
 
   對於孫中山,毛公是非常尊敬的,他高度評價孫中山為“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並把孫中山的遺像和馬、恩、列、斯並列於天安門廣場。從他對孫夫人的態度,即可看出他對孫夫人的的尊敬中也表現了他對孫中山的尊敬,他親切地稱呼孫夫人為“我親愛的大姐” 。在國共和作開始時,毛澤東曾被孫中山親自提名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他在國民黨一大上的表現,豈是蔣介石可以望其項背的?可見毛公當時聲望是很高的,並且一度成為國民黨中央常委和代理中央宣傳部長,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倘若不是孫中山英年早逝,論挑選接班人,蔣介石恐怕也得不到此類殊榮。  
 
三、關於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之間的關係。  
 
   人間最難解的是情,有真情、有矯情,有愛情、有友情、有情中不情、有情外之情,有惺惺相惜之情等等不一而足。有些人別有用心,一些人不遺餘力的證明周實際是反毛的。還帶有有貶義的說毛出身農民,而實際按照現在的說法,毛應該是出身於知識分子的。有些人說周出身官僚,其實他的父親隻不過是城鎮貧民。關於出身,周自己羞於啟齒,因為他自己的父親很貧窮、無力撫養而過繼給伯父,才得以去東北而後漂洋過海去日本留學的,這之間他是隨著伯父的行蹤走的。有些人還居心叵測的說什麽周恩來去世前功高震主而小心翼翼,大張旗鼓地說周曾是毛的領導,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應是周而非毛。那麽事實如何呢?  
   關於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之間的關係,可以說的太多了。毛澤東在五四時期創建了《湘江評論》聲名鵲起,想必周恩來應是知道的。周的初入政界應該是毛的大力提攜的結果,擢任其黃埔軍校的三位政治部主任之一(並非唯一),軍校政治主任並非象現在輿論所宣傳的有什麽特別大的影響。當時毛是中共中央秘書,是僅次於陳獨秀的二把手,自然是周恩來的領導,當時周被批準為旅歐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後來轉為共產黨員。在國共和作開始時,毛澤東的聲望是很高的,一度成為國民黨中央常委和代理中央宣傳部長,恐怕也有賴於其五四時期創建《湘江評論》的文章聲名。後來到毛澤東在黨內的位置被“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所搶奪後,毛澤東所辛辛苦苦創立的中央蘇區的勝利果實也被這些留蘇學生所竊取而後又徹底葬送了,而在這時,恰恰就是周恩來奪了毛澤東的軍權。一些不懂曆史的人以為是毛澤東以前一直是在周之下,這個理解是錯誤的。可以說毛的軍權在客觀上是被周篡奪的,周當毛的領導時恰恰是黨正在犯嚴重錯誤的時候,周恩來自己提起這段曆史也很慚愧。事實證明:讓周恩來做黨和軍隊的領袖是不明智的。他也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所以才有了周恩來的反戈一擊,即:反對博古、李德,支持毛澤東重新回到黨和紅軍的領導崗位上。對此毛是肯定的,所以才保留了周的副主席職位。以後毛澤東一直信任周,乃是一個心胸廣闊的大政治家才所能為。而後來中國所取得的一切成績,有賴於毛的偉大治國方略、和外交方略的成功實踐。周對毛的尊敬與仰慕是由來已久的。有些人居心叵測的說什麽周因功高震主而小心翼翼,這對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是一種侮辱。他們之間並非封建的君臣關係,他們之間是相互支持的的同誌關係。倘若不是建國之初,毛澤東對周恩來、劉少奇的鼎立支持,恐怕他們的“宰相”位置是不會延續多長的,早就被高崗、饒漱石等取而代之了。隻不過後來周恩來比劉少奇有良心,沒有反對毛澤東罷了。毛澤東一生隻任用一任總理輔國,這在世界曆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樣才使周的才能得以發揮,才奠定了周的無可動搖的地位。至於他們之間的私交,不可枉論,過來人張國燾議論說劉與周關係很不好,劉與毛的關係很好。至於曆史人物之間的關係除非自己能證明的可以采信,妄加推測多是別有用心的。  
    至於毛澤東和朱德之間的關係是經得起曆史的考驗的。朱德也曾在上得井岡山之後產生過與毛的爭論,一度由陳毅奪了毛澤東的權,而後又還給了毛澤東。這些多是一些認識問題,無關大局,在這以後的幾十年裏,朱一直追隨毛,有“朱毛紅軍”之說,毛曾稱朱是紅司令。而朱是由周介紹入黨的,關係是很好的。所以他們的在同年去世,也成了話題,周(粥)死了,餓死了朱(豬),朱(豬)死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毛也去了。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政治夥伴,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對於周恩來功績的過分強化是不可信的,是中國人造神心理的延續,想找回過去的信仰,達到平衡,又怕人說崇拜毛澤東是搞個人迷信而遭攻訐,所以找個兩派討好的人物解解渴吧;另一方麵,是有些人別有用心地想讓人民忘掉毛澤東作為領袖,作為國父的崇高和千秋偉業,種種不一而足。  
 
四、毛主席的魅力。  
 
   西方人士在評價古今中外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100位偉大人物中,毛澤東主席名列第20名,中國隻有文化先賢老子、孔子,統一中國的秦始皇、造紙的蔡倫榜上有名,我們還注意到榜上有列寧。二戰時期喧囂一時的邱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均榜上無名,世界人士對我們的領袖的崇敬絲毫不遜色於我們,中國人不必妄自菲薄,毛澤東的名字讓他的意識形態的敵人都不得不崇敬。新中國的開國領導人們曾是那樣的為人們迷戀,單說給周恩來長街送別,就可見一斑;更不要說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時全國人民的那種塌天之憂,悲痛欲絕了(曾有許多人因為毛主席的逝世自殺)。我自己在當時聽到毛主席的逝世這個消息,先是不敢相信死亡能同毛澤東偉大的名字連在一起,繼而象無所依賴的孤兒般的悲哀,我和同學們痛哭了一整天,有的同學當場暈厥過去。人民不會忘記百萬人在天安門廣場的追悼大會。所以如果有人故意要讓中國人忘掉毛澤東,忘掉毛的無畏氣概、經天偉業是不可能的。1997年2月19日我出門時正好有人議論,說毛主席逝世的時候我們的眼淚嘩嘩的流,得用臉盆接著!毛主席給奴隸砸開鐵鏈,解放了中國勞動人民,使之成為國家的主人,毛澤東時代大力倡導的的民本的社會理想、平等友愛、淳樸民風、良好秩序令人懷念。  
    毛主席的著作有很多,單說《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已經發表60年了,60年過去了,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在現代的文藝理論著作、流派中,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意義和科學性的文藝理論著作,是毛主席貢獻給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寶庫的偉大精神財富,《講話》培養了成千上萬的革命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它強大的生命力和燦爛光輝,對於中國、對於世界的先進的文藝,都具有著無以倫比的偉大意義。目前最流行的誕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接受美學的觀點也沒有《講話》那麽深入、係統、全麵的具有跨越時代的文藝理論家水平的闡述。拋開毛澤東同誌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地位和我黨的倡導,《講話》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是舉世公認的。《講話》是對“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這句話的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注釋。重新學習《講話》對於我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今天,我們的文藝事業仍然沐浴在《講話》的陽光雨露之中,《講話》仍然是我們今天評價文藝作品的指針。  
    文藝作品近些年來盲目追求商業化和再早些時候有些作品隻是圖解革命辭藻的現象形成了兩個極端,這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雖然並沒有直接創作藝術作品,但我們可以將我們對於《講話》的理解用我們的可能的方式傳輸給我們的孩子,引導我們的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文藝觀,讓他們對於生活具有正確的態度,不要讓他們在戲說的皇帝、宮女、太監、大臣等腐朽糜爛的生活中尋求畸形的人生價值;不要讓他們以為帝王將相的時代是令人神往的時代,而革命的時代反而是悲慘的時代;不要讓他們認為隻有享受人生,才是人生的全部意義。所以我們有責任用孩子們理解的、接受的方式告訴他們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而這些,恰恰需要我們認真的研讀《講話》,從那裏接受啟發。  
    領袖就是領袖,國父就是國父,畢竟不同於常人,他的功業太大了,文治武功創造了無數個第一,令人無可企及,因為他無法超越。這樣一個榜樣放在那裏,讓有些人心理很不舒服,於是要把他拉下神壇,要對他加以苛責。而有良心的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國父的豐功偉績的。所以在毛主席去世多年之後,人們發現很多山川奇跡,如南方某地就發現酷似毛主席的毛公山,北京郊區的仙棲洞裏發現栩栩如生毛主席坐像,湖北某地發現河裏的石頭上有毛主席少年時期的頭像,等等。民眾的深情還表現在80年代的“毛澤東熱”和“紅太陽熱”,90年代的司機們製造“毛主席保平安”熱、以及香港小生們爭相佩帶毛主席像章熱、當然還有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時中國老百姓釋放出的極大的熱情。還有今年的毛澤東思想的冷人流淚的回歸,人民的崇拜是有著充足的理由的,因為他作為開國領袖、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作為詩人、作為書法家、作為學問家都有著不同凡響的成就,也有著獨特的魅力。
 
五、今天我們從毛澤東時代汲取什麽精神
 
    1、對於沒有自信力的“精英”們請他們去看一看,毛主席在1949年寫的《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汲取一下毛澤東式的自信。
    沒有自信力的“精英”們的這個毛病是近代才有的,是因為慈禧太後當政以來造成的落後挨打的局麵,而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不僅在甲午海戰中打掉了中國的海軍,而且在後來的侵華戰爭中對中國進行慘絕人寰的滅絕政策和掠奪政策,使得一些人的自信力喪失了。包括迷信日本、賣國投敵的汪精衛們;迷信國聯、迷信美國的蔣介石們;迷信人權、迷信美國式民主的精英們,都喪失了民族自信力的,靠這些人是不會贏得戰爭的,也不會贏得軍事、外交的獨立的,更不會贏得經濟的發展的,因為他們隻會全部等待施舍。這些人雖然不太多,但是他們搖唇鼓舌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麵就極端危險。他們不僅哈美、而且哈韓、哈日,一路哈下去,將會誕生新的漢奸階層,荼毒我們的民族。
    我們還記得,1999年5月8深夜的北京,青年學子在憤怒聲討北約的野蠻暴行的呐喊聲中度過,悲痛、憤怒、抗議之後,該是我們冷靜思考的時候了,為什麽北約會如此肆無忌憚地將導彈投向一向愛好和平、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建立和平穩定的世界新秩序的中國的駐南聯盟大使館呢?前一個時期美國遮在臉上的人權麵紗還是那麽迷惑人,以至於我們的青年學子一度那麽向往美國的“高度文明”,憧憬美國的經濟、美國的政治、美國的文化,美國的一切一切……對美國抱有天使般的幻想,經過最慘烈的5.8之夜中國的青年學子是到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毛澤東主席語)的時候了!
    曆史的一幕是那樣驚人的相似,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時候,呼喊“文明、自由、進步”的美國曾是那樣害怕我們的獨立與自由,攻擊我們的新生政權,為我們準備下一個半月型的包圍圈,妄圖用經濟、軍事封鎖扼殺我們剛剛建立起來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就在此時,人民領袖毛澤東回答說“封鎖吧,封鎖它十年八年,中國的問題都解決了”。“多一點困難怕什麽,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後來就有了和老牌帝國主義分子在朝鮮、在越南的較量,結果是中國人民勝利了,美帝國主義失敗了,後來中國人民發奮圖強,擁有了我們自己獨立設計製造的原子彈和氫彈,使得帝國主義的核威懾政策破產了。他們不得不跑過來和我們握手。
    今天看來,美帝國主義的本性依然沒有什麽根本的改變,他們揮舞著人權大棒不斷設置障礙,企圖遏止中國的發展, 把中國作為他們臆想中的敵人,如今又悍然使用新炮艦政策對中國的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轟炸,露出了其猙獰麵目。我們同胞的淋漓的鮮血應使我們猛醒,我們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有著前赴後繼、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我們愛好和平,但深知和平不是恩賜的,和平也是要用鮮血和生命作為代價的。我們不要對偽裝成天使的魔鬼抱有幻想,不要用我們的善良去體恤豺狼的凶暴,期待他們有一天學會人性、歸於善良,應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勝利依然會是屬於我們的,我們應該記得在朝鮮停戰談判協議上簽字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名字和這次北約總司令的名字都叫克拉克。
 
   2、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些我們都太熟悉了,無須我在此贅述。
 
   3、努力占領世界科技高峰的精神。我們現在世界的基本格局還是毛澤東時代確立的,靠什麽呢,靠抗美援朝的勝利,靠兩彈一星,而這一切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克服艱難險阻搞出來的奇跡。這種努力占領世界科技高峰的精神值得今人好好汲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