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密毛澤東的驚世之舉

(2009-09-24 06:23:03) 下一個

1972年尼克鬆的訪華可謂眾所周知,許多人對其中的些許細節都耳熟能詳。它實現了中美關係正常化,改變了當時中國和美國的外交格局,甚至國際關係格局,堪稱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尼克鬆下台以後於1976的訪華內幕就鮮為人知了。當時,尼克鬆因水門事件於1974年辭職,繼任總統福特上任後對尼克鬆予以特赦,但對華政策猶豫彷徨,在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上進程緩慢。1976年2月,繼福特總統訪華剛過去不到兩個月,毛澤東作驚人之舉,毅然邀請老朋友尼克鬆訪華,轟動美國,舉世皆驚。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今天的《舊聞坊》就聊聊毛澤東在處理中美關係上的一些不尋常的舉動。

周散木:我的一個朋友是大學教授,專門研究毛澤東的。他對我說,毛澤東這個人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稱他雄才大略一點也不誇張。比如說在長征路上他的軍事傑作四渡赤水;淮海戰役的60萬對80萬。在中美關係上,他更是出手不凡。


1969年3月的珍寶島事件以後,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這時毛澤東想到改變中美關係,利用美蘇之間的茅盾使我們獲得主動。於是,他親自導演了外交史上最精采的一幕:在1970年的國慶節,把美國記者埃徳加.斯諾夫婦請上天安門。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實話實說豐澤園》一書為此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在當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在與美帝國主義相互敵視、謾罵了二十幾年後,這個舉動的確非同尋常,也隻有毛主席能這麽幹,換任何一個人都是無法想象的。。


張林:斯諾是應邀上天安門參加新中國盛典的第一個美國人,毛澤東此舉的目的給美國的一個信號,意思是歡迎尼克鬆來中國訪問。


1993年第3期的《黃金時代》有這樣一個細節:當斯諾知道他是第一個被邀上天安門的美國人時,他很興奮,他說:“我真是第一個被被邀上天安門的美國人嗎?”


周恩來以政治家的語氣說:“是的。在中美關係相互隔絕的情況下你三次訪問中國,今天還上天安門參加我們的國慶活動這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事情。”


這時,毛澤東把斯諾叫了過去,讓他站在天安門的正中央,攝影記者攝了這個鏡頭,第二天,經周恩來總理精心安排的這張照片發表在中國名大報紙上。


毛澤東說:“中美會談15年談了136次。我不感興趣了,尼克鬆也不感興趣了。要當麵談。”


“主席願見他嗎?”斯諾問。


“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要跟尼克鬆解決。我願意跟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


“他如果想到北京來,你就捎個信,叫他悄悄地不要公開,坐上一架飛機就可以來嘛。當作旅行者來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我看我不會吵架,批評是要批評他的,我們也要作自我批評......”


實際上,這裏,毛澤東要以他的方式,向美國傳遞這樣的信息——中美關係要解凍了。


李國慶:讀這段曆史,誰都會為毛澤東這種東方式的雄才大略所驚歎,同時又為之惋惜:由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當時,大洋那邊的美國人對毛澤東這種東方式的、隱晦而精於謀略的信息居然沒搞懂。毛澤東把斯諾叫上天安門是什麽意思呢?他們不懂。


後來,基辛格在回憶錄裏寫道:“我們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這位高深莫測的主席是想傳達點什麽。”“這一事情過後我才終於明白毛是想以此作為象征,表示現在他親自掌握對美關係。”


主持人:如果說毛澤東把請斯諾上天安門這一舉動很隱晦的話,那麽在後來的邀請美國兵兵球隊訪華的舉動就應該是直接明了的。說起來那也是一次戲劇性的外交事件。


張林:這段曆史很多讀者巳耳熟能詳了。在日本的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期間,有一天,美國選手科恩去場館練球,錯上了中國隊的車。當時車上的莊則棟站起來說:我們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今天你來到我們車上,我們大家都很高興。我代表同行的中國運動員歡迎你。莊則棟還向科恩贈送了杭州織錦。


事後,隨行的中國記者把這條花絮寫到了內參上。毛澤東知道了這一事情後,非常高興,在1971年4月6日這天,他作出了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後來有史學家把這一天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天”。


周散木:我在《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始末》書裏看到,毛主席拍板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過程非常具有戲劇性,大意是這樣:4月6日晚上11點過,毛澤東開始吃晚飯,由於提前吃了安眠葯,吃完飯時,他就趴在桌上睡了。突然他有些含糊地說:“邀請美國隊訪華。”他的護士長吳旭正好就在身邊,聽了一下就楞住了。因為下午她剛把《關於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退回去,毛主席親自在上麵劃了圏。再說還有10來分鍾世就結束了,人家都要回國了。還有,主席平時有過交待,他吃過安眼葯以後的話不算數。那麽,今天的話算不算呢?


這時,主席醒了,對吳旭說:我叫你辦的事辦了嗎?


吳旭為了證實主席剛才的話,她說,你剛才說什麽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毛主席又將邀請美國隊訪華一字一句說了一遍。


吳旭還不放心,她提示主席,你下午定了的不請美國隊,再說你都吃了安眼葯了,你的話算數嗎?


這時,毛主席大手一揮:“算,趕快辦,要來不及了。”


張林:今年3月29日,上海“新聞晨報”就這一事件作過一回顧報道:根據中央決定,中國乒乓球協會邀請在日本參加第31屆世乒賽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抵達北京,成為第一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的美國代表團。4月14日,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客人時說:“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幾小時後,美國總統尼克鬆發表聲明,宣布放鬆美國對中國的禁運,對願來華者加快簽證,以及放寬貨幣管製等改善和鬆動兩國關係的措施。


主持人:曆史經常是微妙的,有時偶然的事件,又引出必然的重要結果。非常有意思,如果美國乒乓球隊員科恩不上錯中國的車,會有“乒乓外交”嗎?看來,在五彩繽紛的國際舞台上,隻有巨人的智慧才能捕捉到這看似平常而實際上是十分精采的瞬間。


李國慶:“乒乓外交”實際上隻是一個前奏,在與美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毛澤東的驚世之舉還在後來第二次邀請尼克鬆訪華上。那是真正的神來之筆。1972年尼克鬆的訪華可謂眾所周知,但1976年尼克鬆訪華就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內幕了。


當時的背景是:尼克鬆因水門事件於1974年辭職,繼任總統福特上任後對尼克鬆予以特赦,但對華政策猶豫彷徨,在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上進程緩慢。1976年2月,繼福特總統訪華剛過去不到兩個月,毛澤東作驚人之舉,毅然邀請老朋友尼克鬆訪華,轟動美國,舉世皆驚。


周散木:你說的尼克鬆第二次訪華,前些天的《文史精華》雜誌剛剛披露過,我看了。尼克鬆辭職後,帶著落寞和疲憊回到加利福尼亞。才不過幾天,就意外收到了周恩來的電報,電報表達了周總理對尼克鬆的始終如一的良好祝願,同時,總理還希望尼克鬆再次訪華。兩個月後,當尼克鬆因患靜脈炎住院時,毛澤東親自打來了電話。毛澤東通過翻譯告訴尼克鬆,他認為尼是曆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他還說中國在任何時候都歡迎尼克鬆來訪。這讓心緒不佳的尼克鬆感到無比溫暖。


尼克鬆馬上給基辛格打了電話,說隻要福特不反對,他就準備於9月份動身前往中國。然而,基辛格認為,如果辭職不滿一年的前總統,在現任總統福特本人訪華之前就再度訪華的話,會讓新政府很難堪。尼克鬆覺得基辛格的話很有道理。當即同意再等一段時間。不過他向基辛格暗示:這種等待不會太久。基辛格深深理解尼克鬆的心情,他從中斡旋,很快取得中國方麵同意。


1976年2月6日,新華社播發了一則《公告》,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鬆先生和夫人於1976年2月21日,即在第一次訪問四周年之後,再次訪問中國。他們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這一消息不但轟動了美國,而且引起世界矚目。普遍議論的是:美國總統福特於1975年12月1日至5日訪問了中國,剛剛兩個月,為什麽中國政府又邀請這位“不光彩的前總統”訪華?1976年又是美國大選年,2月24日福特在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預選中爭取候選人資格,為什麽中國政府安排尼克鬆於2月21日到達北京?對此,人們有種種猜測。


李國慶:這裏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尼克鬆在任時,出門旅行可以使用軍用飛機,還配有通信設備和醫護人員。他也指望福特給他同樣的安排。但是,福特認為他己下課了,隻是一個平民,要坐“空軍一號”就得自費。尼克鬆很鬱悶。這時,中國方麵知道了,決定派中國的專機迎接尼克鬆。這架中國剛買的波音707型新飛機,與尼克鬆就任總統時乘坐的波音707型“空軍一號”是同一個機型。這使尼克鬆感到非常高興。


1976年2月20日,尼克鬆在帕特、布倫南,兩名通信聯絡專家、15名特工人員以及他的海軍看護兵羅伯特·鄧恩的陪同下,離開聖克利門蒂乘車前往50英裏外的拉克斯。此時,一架嶄新的、中國民航波音707型專機正停在拉克斯機場。乘著這架專機來的是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朱傳賢。


尼克鬆到北京後,中國仍然按總統規格接待他,而且細節與他第一次來北京時完全一樣。他這次還受到毛澤東長達1小時40分鍾的接見。


主持人:毛澤東這一驚世之舉的效果在他逝世後兩個月就顯現出來。(1976年11月)美國舉行大選。人們普遍認為,在職總統福特享有種種有利條件,定能贏得大選,結果卻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卡特,這與毛澤東破格邀請美國“不光彩的前總統”尼克鬆訪華有關。卡特政府改變了福特政府的對華政策,“認為中美兩國建立合作關係會大大加強遠東局勢的穩定,並有利於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同蘇聯競爭,從美國戰略地位考慮,美中關係正常化是十分可取的。”經過雙方努力,1978年12月16日晚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這為尼克鬆訪華以及同毛澤東的會晤畫上圓滿的句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