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DC工作的時候,同事萊斯麗的母親去世了。我本來是很害羞的人,不願意辦公室間來回竄。但是母親去世是很大的事,萊斯麗的辦公室又在我的隔壁,我就到她辦公室站在門口說了幾句慰問的話。
我知道萊斯麗是宗教信仰很強的人,因為我太太懷孕時和她聊天,談到唐氏綜合症,她說她自己沒有做羊水穿刺,因為即使查出來,她也不會墮胎,仍然要把孩子生下來。
如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對待母親的去世自然有宗教的態度。她平靜地說,母親因為肺癌去世,她們幾個孩子圍坐在母親身邊彈鋼琴,陪伴母親安靜地離去。萊斯麗原來是護士,上護士的時候工作之餘讀了個博士。我離開那個單位後,她也離開,在蓋茨和美琳達的基金會裏管理非常大的一個項目。她是我一生中遇到值得尊敬的幾個人之一。有時尊敬一個人也不用什麽原因,就覺得為人處世和教養真是讓人佩服。
那次談話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談話的時候我女兒還沒有出生,現在我的女兒已經快八歲,也在練鋼琴。就因為我女兒的練琴,我又想起和萊斯麗的那次談話。
我問我自己一個問題,我或者我的妻子臨終的時候,我的女兒會不會在床邊為我們彈鋼琴?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因為我在加拿大的一個朋友,從小一手把女兒養大,什麽都學,自然也有鋼琴。這課那課,每天每一分鍾都安排得滿滿的。孩子也確實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上了加拿大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學。
但是悲慘的事情發生了。
女兒在上大學的第一天起,就再也沒有和母親說過一句話。學費從父母那拿,就是不接母親的電話,也不回家看母親。經濟不好,大學畢業沒找著工作,回家讓父母養著,還是不理母親。
心靈受到沉重打擊的母親,沒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骨腦怪罪當父親的,說當爹的脾氣太好,所以女兒才對她產生了敵意。我剛聽到這個故事,怎麽也不理解,為什麽母女關係可以搞到僵成這種地步。直到我的女兒開始上小學,開始學鋼琴。
原來鋼琴這個東西是可以成為父母折磨孩子的工具的,也會成為成為孩子一輩子痛恨父母的原因。
回到前麵我問自己的問題,我或者我的妻子臨終的時候,我的女兒會不會在床邊為我們彈鋼琴?答案是,按照現在我妻子的教法,肯定不會,我現在祈禱的是,孩子長大了不會象我朋友的孩子有什麽心理疾病。
2
寫到此,本應該說說我妻子是怎麽教我女兒彈琴的。但是字字血聲聲淚的極端不一
定代表所有中國人,也免得她說我公開揭她的短,此處省略三千字。
繼續說萊斯麗和我加拿大朋友的女兒。我不知道她們的鋼琴水平怎樣,但我敢說,
很大可能技巧上,我朋友被逼著練的女兒比萊斯麗要強得多。結果呢?除了上麵說
的心理變態,很可能從小就痛恨鋼琴,一輩子再也不摸鋼琴。
在國內的時候,有一次在香山飯店開會。大廳裏放了一架非常好的三角鋼琴。與會
的一個小夥子小時候彈鋼琴有點名氣,得過獎,上過報紙。
大家就攛著他,給我們彈一曲聽聽。
他漠然地說,我都好幾年沒摸鋼琴了。扭頭上了電梯。
這就是中美教育孩子,教鋼琴的區別。
當萊斯麗的母親把鋼琴買回家的時候,她買回家的不是琴。是音樂。她也許給孩子
找了鋼琴老師,也許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彈琴。但是,最重要的,是她沒
有想過把孩子教成什麽樣子,而是給孩子接觸音樂的機會。孩子挫折了也不會打罵,
因為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孩子彈琴隻是和諧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她們還會定時去聽各種音樂會,買古典唱片,
開車的時候聽交響台,聖誕節一邊彈琴一邊唱歌,過一個聖誕夜。
所以萊斯麗和她的兄弟姐妹才會在母親臨終的時候,圍坐在一起為母親彈琴,因為
那架鋼琴代表了她們童年無數美好的記憶,也在她們成年離家後,讓她們的母親一
邊琴一邊沉浸在記憶的溫馨裏。
中國人中國父母,有幾個 是出於這樣的目的,以這樣的方式教孩子學琴的?
萊斯麗在和我共事的時候,有兩個十歲左右的女兒。我突然想起來,她那時一定用
她母親的方式教育兩個女兒彈琴。想起我的女兒被一個幾乎是樂盲的母親拖在鋼琴
前麵哭,那兩個女孩子是多麽的幸福啊。
3
說到底,中國人和美國人教孩子學東西的不同,一是為什麽學,二是怎麽學。
買鋼琴之前,我嫌鋼琴又重又占地方,問我妻子,為什麽非要鋼琴,笛子不好嗎,一
個女孩子吹長笛是多麽優雅的一件事啊。小提琴不好嗎?都是樂器。
我妻子很雄辯,雄辯的武器就是語氣非常強烈的反問句,這你都不知道?
我老實說真不知道。
她認為我在撒謊,給我特藐視的一個斜眼,這個討論就算是有結論了。
等鋼琴買回來我才體會到,之所以作曲家音樂家家裏都放台鋼琴,完全是因為鋼琴
音域寬音準好,不管作曲還是演奏,它是最好的定音工具。
從樂器的角度上講,它不比樂隊裏的大多數樂器高級。
如果一個孩子是個音樂天才,那麽從小有台鋼琴是必須的,因為這個天才需要在很
小的年齡把所有八度的音節全部BUILDIN到大腦裏。如果你的孩子連兩個八度都聽不
準,恕我直言,笛子黑管之類的可以讓孩子少受不少心靈折磨。
那麽中國人為什麽非讓孩子學鋼琴?
我聽到最都的論調是,我們小時候沒條件,現在有了條件,自然要滿足他們。
但是我還是那就話,為什麽非得鋼琴?
沒有人回答過我這個問題。我的結論是,第一,小時窮又是樂盲,就覺得鋼琴高雅。
第二,因為鋼琴難。沒有任何一種樂器有那麽多鍵,又有那麽多吃飽了撐的為湊難
度的作曲家家寫那麽多兩隻手忙不過來的曲子。
又貴又高雅又難的才是我們中國人追求。如果是大人這也不能說錯,說你沒品味罷了,
但是把無能為力的孩子往火坑裏推,就不人道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越是碼農,樂盲,越讓孩子學鋼琴,反爾懂音樂的真諦的,象
我的同事萊斯麗,不會把學鋼琴當作那麽嚴肅的事情。
我的朋友兩口子,一個教畫畫,一個教鋼琴。教鋼琴的正經中央音樂學院的科班出
身。問他,女兒學不學彈琴,答曰學。怎麽學,想彈的時候教教,不想彈拉到。學
不學畫畫,學。怎麽學,天天看著我畫就是學。如果天天看著畫家父親畫畫連筆都
不想拿,這塊朽木你也別雕了。
這是他和我這麽說,因為我和他不在一個城市,不用向他兩口子學東西,對那幫SB(他
原話)學生的家長,他就另一個腔調了,畫畫彈琴多麽有用,對大腦的發育,對人的
修養多麽有好處,一套一套的。
那幫SB學生是他飯碗啊。
1.想讓孩子學鋼琴,父母一定得幹淨.鋼琴這東西,是和明窗淨幾配套的.如果你們家一 個月才吸一次地,襪子乳罩到處扔,一進門一股子中國菜的油煙味,鋼琴上麵樂譜亂扔 ,還是教教自己如何持家,再教孩子學鋼琴.一架鋼琴,放在亂糟糟的環境裏,很可能沒 教會孩子音樂,反爾讓孩子學會了勒裏勒塌.如果你自己髒亂差改不了,退而求其次,可 以讓孩子學畫畫,雕塑,那東西就該髒.
2.自己要有教養.本來想寫好脾氣的,突然覺得教養更貼切.放開音樂不說,學鋼琴的 目的不就是讓孩子將來有點修養嗎?為鋼琴個孩子嘔氣是難免的.但是生氣的時候象 一個潑婦,孩子鋼琴學得怎麽樣不知道,潑婦先學會了.這教養本身就包括絕對的耐心 和講理.說到講理,就涉及到下麵的一條了.
3, 要公平.設身處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子上,你就會發現讓孩子學鋼琴對許多孩子 已經是非常不公平的事了.中國女孩學鋼琴的幾乎100%,男孩也得有百分之六七十.鋼 琴又不是數學,不過是個手指體操,需要這麽高普及率嗎?對那些不喜歡的孩子,這不 是折磨人嗎.好了,假使你折磨人有折磨人的道理.折磨的時候你也要公平.指責孩子 彈得不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能不能比孩子談得更好?指責孩子浪費時間的時候,有 沒有想過孩子彈琴的時候你自己在幹什麽?是不是在上網看電視?憑什麽自己享受喜 歡的東西的同時,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這又涉及到下麵的一點了.
4,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練.即使你是什麽也不懂的樂忙,也要坐在孩子什麽邊談你的感受彈琴已經夠枯燥的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教,而是陪伴.
5,鼓勵.彈得好與不好,都要鼓勵.你不是說了嗎,目的就是增加修養嗎?對內行的人來說,90%孩子談的都是垃圾,不論你覺得好不好,全是垃圾.所以鼓勵是你修養的一部分也是目的的一部分.
6,藝術不是教的,是熏陶的.如果你自己對音樂的興趣,就在中國好聲音的層麵上,不能說不好,我說的是,何必要求你的孩子一定談鋼琴呢?所以,既然決定了讓孩子學鋼琴,即使自己不是那塊料,也要努力培養.大城市都有當地交響樂團的年票,不貴,穿上西裝定期去,那錢比花在鋼琴老師身上值.家裏多放點古典音樂,增加氛圍.說實在的中國孩子學鋼琴相當於老外學京劇.你不懂京劇也知道老外唱的不靈.關鍵是沒環境氛圍.別以為出了個朗朗你們家孩子就有希望了.你們家孩子還是老外唱京劇.
7,孩子摸琴,你也一定要摸.我知道你肯定跟不上孩子的進度,學首茉莉花總可以吧.這也是公平的一部分.
8,所有琴童都是老師的搖錢樹.老師怎麽來的,從小被別的老師搖出來的,找不找MUSICIAN的工作,繼續搖下一代.這麽周而複始下去,結果就是老師們全是手指體操運動員,對音樂沒有感覺.所以找老師一定找個有品味的.中國人都願意找中國或者俄國老師.俄國人我不知道,中國人本來就是老外唱京劇,有品味的真的不多.
其實學會鑒賞音樂的辦法有很多,彈鋼琴隻是其一,不是全部。另外它畢竟不是必須的生存技能,如果一個孩子需要不停地被逼迫著彈琴,自己沒有任何主動性,家長真的沒有必要勞民傷財。我家老大試了一年,唧唧歪歪,老二壓根就不想碰,我也沒堅持,而是把時間花在他們不抵觸的中文遊泳上。後來給他們改上大提琴,卻都挺喜歡,因為不像鋼架那樣孤獨地學,孤獨地練,而是集體活動,即使private lesson,也是背著琴來來去去,活一些。
我跟兒子道過歉,他長大了,說其實那一步也沒什麽壞處,因為用來學鋼琴的時間即使不學,也不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沒有非常強行地壓迫他,所以在該放棄的時候放棄了,即使那樣,我也覺得對不起兒子,強迫他做了他不喜歡也不擅長的事情,這也說明,我們看起來很有知識,其實很無知!
我的意見。從小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先培養興趣。然後讓孩子隻選一樣。或者體育,或者鋼琴。隻選一樣!自己決定。多了就是折磨孩子。而且,達不到一定的水平都是白學。浪費時間。還有從小就要考慮高中的時間問題。等到了高中再減下來,心理上對孩子不利。感覺自己Handle不了。要找當地最好的老師!因為好老師比家長推效果要好。能夠學到藝術的東西。而且由於方法好,循序漸進。孩子不覺得壓力太大。如果在此期間孩子厭學。說明白之後,自己決定放棄。那就放棄。要學會自己決定。父母不能代替。
找方法是對的, 但是不能過分小看媽媽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 孩子不是出自內心喜歡音樂而去學習鋼琴,根本連“練手指頭”都不必,幹脆別逼孩子學。而這一點,又好像和機械鋼琴是否可以替代藝術家演奏沒有什麽邏輯關係,更何況,藝術家的每場演奏的現場發揮和自我領悟絕不相同,充滿生命力,不斷在更新和進步,這是機械鋼琴永遠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