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中國紅利人口問題
(2009-12-11 11:52:18)
下一個
首先,要肯定改革初期利用廉價勞力去換取外匯與資源雖過程中常因本身知識不足而在很多地方吃虧。幸而從中換取了很多不同領域的學問、經驗,用以協助中國社會發展。
問題是到了今天,30年改革中所剩下來的資源該如何運用,甚至乎達到循環不息的境界。故相信我們要大膽無私的去承認廉價勞工資源本身是建立在低技術、低福利、低收入基礎上,而這三低要勉強維持下去會產生一個極大問題,要去認識這個問題似乎要考慮廉勞的根。
一、根源:
1、 要承認傳宗接代,男尊女悲封建思想的存在;
2、 人口多寡作為底層社會家庭的價值觀;
3、 子承父業製度;
4、 教育資質低,政府投資低,引至鄉鎮人才不足;
5、 社會福利製度不足。
二、轉型:
1、 加強鄉鎮學業投資;
2、 教育社會生活質量定義;
3、 引導消費傾向;
4、 協助鄉鎮企業配合市場發展需要;
5、 鄉鎮房屋政策;
6、 連接企業與鄉鎮產銷關係;
7、 投資鄉鎮公共交通連貫國道;
8、 連貫鄉鎮轉型衛星城市政策;
9、 減少地方政府開支;
10、 補助鄉鎮企業稅收。
三、定型:
1、 製度健全,包括立法、護法、執法;
2、 穩定發展引導社會風氣和形態;
3、 設立機關聯係企業配合政府發展方針;
4、 穩固各級地方政府形象。
四、空間:
1、 習慣性研究國際發展動態;
2、 設立機關輔助、研究社會發展需要;
3、 建立渠道公開政府與百姓互通項目。
五、共存:
需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兩句金言的定義。一個國家的發展絕不能考慮到政府機關本身所需要,相反是要利用滿足百姓基本需求後所剩資源去強化、穩定國家發展。務求小心引用外國製度因民風、知識、經驗、環境、消費等領域有很多不同之處,故他山之石我並不一定能用!相反,我們需要從別國失敗經驗中找到機緣去減少國家發展時的損失。
奉勸各位專家,請絕對明白不能盲目地處處模仿別人成功之道,更不能為求一得便有數失的情況!大膽的假設:如果中國能以漸進式的轉型到8億人口之際,同時人均收入達到先進國家三分之二,請問,除了我國還有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