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談老幼問題

(2009-12-08 21:06:34) 下一個
“老吾老,幼吾幼”絕不是單單一個孝去理解它的涵意。中國社會是以家為基本,配合國家政策的組合。

首先我們要了解封建社會下的奴隸製度是以人力為資本,故一向以來我國人口是特多,同時也代表著大量的資源消耗,引至工作、財富、教育、醫療等是以不平衡狀況分配到社會各階層。

絕無疑問,百行以孝為先,可是同時我們也應考慮到盡孝的境界;往往因老幼生活環境需要而對家庭產生壓力。當然,如老一輩經濟有剩餘或年輕一代事業有成,那問題本身在經濟方麵是不存在!相反,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由於經濟來源不足而不能應付開銷的需要,往往結果是本身省吃省用再將有限剩餘分配給老幼兩代,此時要抉擇的是孝還是護苗!

有見於此,政府應研究如何補貼老年人生活上與醫療、交通、食物等基本需要去減輕社會基層的負擔;同時,每一個家庭可以有多餘資源去栽培下一代。可預見的是,中國社會的社會基素本以量為本采取漸進式轉型到以質為主。

可預測的是,隨著人口以漸減式進行,資源得到循環不息,社會基層得到國家政策保護;此時社會質素絕對改善提高,我國從廉價勞動力轉到高知識、高生產和高回報。

當然,從中過程會有很多不同難度,特別是如何保持國家GDP增長,人口減少會不會拉低市場消費,生產成本膨脹,出口競爭力轉弱等等主要問題。

一個國家強大是需要領導抱著瞻遠見識,考慮不單單是目前國家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定下政策謀定國家民族發展,以配合未來需要。

故一國的強字定義是先取質或量?在此,還是一句老話:用人唯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